圖書館
第149課:以帖書12:1-22


第149課

以帖書12:1-22

導言

摩羅乃述說了雅列人許多年的歷史之後,就開始介紹先知以帖的事工。然後摩羅乃中斷了歷史記載,改而記寫那些對耶穌基督運用信心的人所得到的一些祝福。本課涵蓋以帖書12:1-22,而第150課將討論以帖書12:23-41

教學建議

以帖書12:1-4

以帖向雅列人宣講悔改

開始上課時,請一位學生到白板前面,畫一些海浪和一艘船被船錨固定。

  • 船有碇錨為什麼很重要?

  • 船如果沒有碇錨,可能會遭遇什麼危險或困難?

  • 海浪對船有什麼影響?(答案可能包括海浪會使船四處移動、漂流或顛簸。)

在船圖上寫你的生命一詞。

  • 如果船代表我們的生命,那麼海浪可比喻成什麼?(答案可能包括社會壓力、災難、錯誤的教導、或邪惡。)

  • 一個人的生命會怎樣像船沒有碇錨?(你可建議學生讀摩爾門書5:17-18,以幫助他們回答這問題。)

  • 主所提供的哪些事物能作為我們生命中的靈性碇錨?(學生可能會有多種不同的回答。福音的許多方面都可比擬為碇錨。)

鼓勵學生在研讀以帖書第12章時,找出靈性碇錨的一些例子。

說明在以帖書第12章一開始,摩羅乃就介紹以帖;以帖是雅列人的先知,他在人民拒絕先知並生活在邪惡中時宣揚福音。請學生默讀以帖書12:1-3,找出以帖的哪些行為給了他們深刻的印象?請他們報告所找到的內容。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帖書12:4。請全班跟著看經文,找出那些相信神的人儘管被困難和邪惡所環繞,仍然能對什麼事有「希望」。學生回答時,你可以指出我們能希望有個「更好的世界」,那就是「在神右邊的地方」。

  • 能在神右邊的地方,代表什麼意思?(回到祂的面前,得到永生。)

  • 你想,有個「確定的」希望,跟單單希望得到某個東西,有怎樣的不同?(在經文中,希望指的是:相信只要我們遵守與神立的聖約,就能得到神應許的祝福。)

  • 根據以帖書12:4,我們怎樣才能有希望獲得在神右邊的地方?(學生回答時,說明以帖書12:4提到的信心指的是對耶穌基督的信心。對耶穌基督有信心怎樣能使我們對於獲得在神右邊的地方,有「確定的」希望?

在白板的碇錨圖上,寫上信心與希望一詞。

  • 根據以帖書12:4,當人擁有希望,且對耶穌基督有信心時,會發生什麼事?(學生可能用不同的字詞回答,但他們應表達出以下的原則:我們若懷著希望,並對耶穌基督有信心,就會變得堅定而穩固並多做好事。

  • 你認為「多做」好事是什麼意思?(做許多好事。)

  • 有哪些好事可以「榮耀神」?(答案可能包括祈禱、經文研讀、為人服務、和培養才能。)

  • 想想你所認識的人裡面,有誰似乎一直多做好事,而且不恥於榮耀神。他們做了哪些特定的事,使他們成為這個原則的好榜樣?

請學生思考在哪些時候,會很難做到堅定穩固和多做好事。為了幫助學生準備好面對他們一生中類似的情況,鼓勵他們在繼續研讀以帖書第12章時,找出能增加他們信心和希望的方法。

以帖書12:5-22

摩羅乃詳述藉著信心而來的奇蹟和偉大事工

在白板上寫出下列詞語:我希望針對…,獲得靈性見證。

請學生談談人們可能會想針對哪些福音真理、原則、或教義,尋求靈性見證。學生回答時,將他們的答案寫在白板上。(答案可能包括對以下這些事獲得見證:摩爾門經是真實的;過潔淨有美德的生活很重要;智慧語是神的律法;我應當準備去傳教。)請學生想想看,自己希望對哪一項福音真理獲得靈性見證,或得到更堅強的見證。

說明有些人的心態是這樣的:「除非看到證據,證明某個福音原則是真實的,否則我不會相信該原則也不會照著去做。」請學生默讀以帖書12:5-6,找出這幾節經文如何談到這種態度。指出以帖書12:6是一則精通經文章節。你可建議學生以特殊方式劃記這節經文,以便日後容易找到。

  • 根據以帖書12:6,我們必須先發生什麼情形才能獲得見證?

  • 當你想到「信心受到考驗」這句話時,你有什麼想法?

學生回答之後,你可以說明,有些人常常誤解「信心受到考驗」一詞,總以為這指的是受到困厄。其實,我們遇到的任何事物,只要是會給我們機會來展現或運用我們對耶穌基督的信心,都可以用「信心受到考驗」一詞來形容。為幫助學生更加了解這一詞的意義,請一位學生讀出十二使徒定額組李察·司考德長老以下的話。在讀出這段話之前,請全班仔細聆聽司考德長老對於「信心受到考驗」一詞作何解釋。

圖像
Elder Richard G. Scott

「摩羅乃教導:『……你們的信心受到考驗之前,你們不能獲得見證。』〔以帖書12:6〕。我們若應用這項原則,就會學到如何更有效地運用信心。因此,每當你考驗自己的信心,也就是憑著感覺,配稱地去做、去行動時,就會得到來自聖靈的確證。那樣的確證會增強你的信心。重覆這模式,你的信心就會變得益發堅強」(參閱「信心在動盪、考驗的時刻所帶來的支持力量」,2003年5月,利阿賀拿,第76頁。)

  • 司考德長老所描述的這過程,與那些要有證據才相信或行動的人所持的態度有何不同?

將下列經文參考寫在白板上:以帖書12:7-12以帖書12:13-18以帖書12:19-22,30-31。將全班分成三組,指定給每一組其中一則經文。請學生找出每一則經文所形容的,由於人民的信心所帶來的祝福。鼓勵他們注意第7,12,17,18,和31節中所提到的「對祂有信心」或「他們有信心」等詞句。(你可以建議學生,每次這些詞語出現,就劃記下來。)

學生報告了所找到的內容後,請他們摘述在我們表現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之後,主就會賜給我們什麼。雖然學生可能用不同的詞語,但應表達出類似下面的真理:如果我們想得到靈性見證,就必須先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說明奇蹟正如靈性見證一般,也是要在我們運用信心之後才能來到。

向全班提出下列情況,請學生說明在每一種情況下,可以怎樣展現出對主的信心。

  1. 一位女青年想獲得有關摩爾門經真實性的見證。

  2. 一位男青年有強烈的願望,要幫助他所愛的人們接受福音。

請學生思考他們自己或他們認識的人,曾經怎樣在顯示出對主的信心之後,接受到了靈性見證或奇蹟。請幾位學生分享所想到的經驗。(要確定學生都了解,他們不應覺得有義務分享太過個人或隱私的經驗。)你也可以分享一個經驗。

請學生想想自己會希望對什麼福音真理得到靈性見證。請他們在筆記本或經文研讀日記,寫下他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對主運用更大的信心。

精通經文——以帖書12:6

為幫助學生記住以帖書12:6,請每位學生將這節經文寫在一張紙條上,但把一些重要字詞空下來留白。學生寫好之後,給他們一分鐘背誦這節,在腦海裡將紙張的空白處填起來。

請學生與附近的人交換紙條。每位學生應讀出自己拿到的新紙條,試著憑記憶將空白處填起來。如果時間許可,請學生重複這個活動,再次與別的人交換紙條。

請學生把紙條帶回家,用來將以帖書12:6背給父親或母親聽。鼓勵他們問父母親,他們何時曾因表現出對耶穌基督的信心,而得到了所尋求的見證或奇蹟。

對本課所教導的這些原則做你的見證以結束本課。

注釋及背景資料

以帖書12:4-6。什麼是希望?

以帖書第12章中,摩羅乃教導有關希望和信心的原則,顯示出這兩者是密切關聯的。他對信心的定義是:「所希望且沒有看到的事」(以帖書12:6),並教導:我們救恩的希望是從對耶穌基督的「信心而來」(以帖書12:4)。忠於信仰這本小冊子教導了下面有關希望的話:

「我們有希望時,我們就會信賴神的應許。我們內心會得到確證,知道如果我們『行為正義』,我們『必得酬賞,即今世的平安和來世的永生』(教約59:23)。……希望的原則延伸至永恆,同時也能在你每天生活的挑戰中支持你」(參閱忠於信仰:福音參考資料,第28頁。)

迪特·鄔希鐸會長對希望下的定義是:

「希望是一種屬靈恩賜。〔見摩羅乃書8:26。〕這項恩賜使我們能夠盼望,透過基督的贖罪和祂復活的力量,我們會得到永生,因為我們對救主有信心。〔見摩羅乃書7:41。〕這種希望不僅是一項帶有應許的原則,更是一項誡命〔見歌羅西書1:21-23〕,而且和所有誡命一樣——我們有責任讓希望成為生活中積極主動的一環,並且克服喪失希望的試探。在天父慈悲的幸福計畫中,希望會帶來平安〔見羅馬書15:13〕、慈愛〔見詩篇33:22〕、喜樂〔見羅馬書12:12〕,和歡喜。〔見箴言10:28。〕獲得救恩的希望就像是一頂防護頭盔〔見帖撒羅尼迦前書5:8〕,是我們信心的基礎〔見希伯來書11:1摩羅乃書7:40〕,以及靈魂的碇錨。〔見希伯來書6:19以帖書12:4。〕」(「希望的無窮力量」,2008年11月,利阿賀拿,第21-22頁)。

以帖書12:6。「信心受到考驗」

戈登·興格萊會長講了一個故事,説明了這個原則:我們的信心受到考驗之後才能得到見證:

「讓我告訴各位一位在巴西聖保羅的婦女的故事。她為了維持家計,半工半讀。我要用她自己的話來敘述她的故事,她說:

「『我唸的大學有條校規,禁止未付學費的學生參加考試。為了這個原因,我拿到薪水時,首先會把什一奉獻和捐獻的錢先拿出來,剩下的錢就分配來繳付學費及其他費用。

「『我記得有一次,我……面臨很嚴重的財務困難。那天是星期四,我拿到薪水,正盤算著那個月的預算時,發覺錢不夠〔同時〕繳付什一奉獻和學費,我必須在兩者之間作個選擇。兩個月一次的考試下星期就開始了,如果我沒有參加這次考試,這一年的學分就白修了。我極為苦惱,……心痛極了。我的面前有個痛苦的抉擇,而我不知道該如何決定。我為這兩個選擇進行思考:付什一奉獻,還是甘冒沒有修滿必修學分而可能畢不了業的危險。

「『那種感覺讓我心力交瘁,一直到週末依然煎熬著我。那時候我才記起自己在受洗加入這教會時,曾同意要奉行什一奉獻律法。我是對我的天父負有這項義務,而不是對傳教士。就在那一刻,痛苦開始消失了,心中有了寧靜、堅定的喜悅感。……

「『那晚我祈禱時,祈求主寬恕我的優柔寡斷。那個安息日,我在聖餐聚會開始之前去找主教,快快樂樂地繳付了我的什一奉獻和禁食捐獻。那是很特別的一天。我的內心感到很快樂、很平安、也知道天父很快樂,和天父間有很平安的感覺。

「『第二天我在自己的辦公室,試著想辦法參加下星期三開始的考試,我愈這樣想,就愈覺得沒有什麼可以解決的方法。……

「『有一天,我的雇主在下班前,給了我最後一些指示。他吩咐完後,就提著公事包跟我說再見,……突然間,他停下來,望著我問道:「妳的課業還好吧?」我很驚訝,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以顫抖的聲音回答:「一切都很好!」他仔細打量我,再次向我說再見。……

「『突然間祕書走了進來,說我真是個幸運兒!我問她原因,她只是簡單地答道:「雇主說從今天起,公司會為妳付全部的學費及書錢,妳下班要離開前,請到我的辦公桌前告訴我所有的費用,好讓我明天可以開支票給妳。」

「『祕書離開以後,我哭了,我覺得非常謙卑,當場跪下來為主的慷慨感謝祂。我……對天父說,祂不用給我這麼多的祝福,我只需要一個月的學費,而我星期日所付的什一奉獻與所收到的這筆錢相比,只是一筆非常少的數目!我祈禱時,心中想起瑪拉基書上所記載的話:「萬軍之耶和華說:……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拉基書3:10)直到那刻以前,我從沒有如此強烈地感受到那節經文所包含的偉大應許,這項誡命的確見證了神,我們的天父,賜與祂世上子女的愛』」(參閱「我們憑著信心行」,2002年7月,利阿賀拿,第81-82頁)。

以帖書12:6。「你們的信心受到考驗之前,你們不能獲得見證。」

賓賽·甘會長教導我們:

「我們是世人,自然會想將身體的痛苦及精神的折磨驅除,確使自己不斷享有輕鬆及舒適,不過,如果我們將一切憂傷、痛苦都摒棄門外,可能就會錯失了最好的朋友和恩人。痛苦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忍耐、長久忍受及自制,從而超凡入聖」(參閱總會會長的教訓:賓賽·甘,第15-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