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第93課:阿爾瑪書第36章


第93課

阿爾瑪書第36章

導言

阿爾瑪向卓倫人傳教的工作結束後,分別向他的每個兒子提出忠告。他給兒子希拉曼的忠告記載在阿爾瑪書第36章第37章。阿爾瑪向希拉曼見證,神會拯救那些信賴祂的人。為了說明這項真理,阿爾瑪描述了多年前自己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從痛苦中獲救的經驗。他也談到自己怎樣努力帶領他人歸向基督,幫助他們親自體驗悔改的喜悅。

注意:第94課提供了機會給三位學生教導。如果你還沒有這樣做,可以現在就選出三位學生,分別給他們一份第94課中指定的部分,好讓他們準備。鼓勵他們虔敬地研讀課程資料,並尋求聖靈的引導,以便知道如何依照班上同學的需求來調整課程。

教學建議

阿爾瑪書36:1-5

阿爾瑪教導希拉曼關於神的拯救大能

請學生想想,他們父母親的見證或某項特定的教導,對他們有何影響。請一兩位學生和全班分享他們的想法。

說明:阿爾瑪書第36~42章記載的是阿爾瑪給他兒子們的忠告。第36~37章是對希拉曼說的,第38章是對希伯隆說的,而第39~42章則是對柯林安頓說的。

鼓勵學生想像自己彷彿站在希拉曼的位置,聽著阿爾瑪書36:1-5中,他父親的見證。請學生默讀這些經文,找出阿爾瑪的見證中,最令他們印象深刻的是什麼。

  • 這些經文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為什麼?

阿爾瑪書36:6-22

阿爾瑪描述自己的叛逆,並說明自己如何獲得寬恕

說明:阿爾瑪在進一步見證神有能力拯救信賴祂的人時,分享了自己從罪惡的痛苦中獲救的經驗。請學生瀏覽阿爾瑪書36:6-9,並概述當阿爾瑪和摩賽亞的兒子們企圖要去破壞教會時,發生了什麼事。

請一位學生讀出阿爾瑪書36:10。請全班找出阿爾瑪為自己的罪受了多久的苦。說明阿爾瑪書36:11-17對於阿爾瑪在那三天三夜所經歷的痛苦所作的描述,比阿爾瑪歸信的其他記事(見摩賽亞書第27章阿爾瑪書第38章)所描述的更為詳細。指派學生分成兩人一組。請各組研讀阿爾瑪書36:11-17,找出阿爾瑪如何描述那些恐懼或痛苦。可以建議學生將他們發現的內容劃記下來。請學生報告他們發現哪些字詞。(可以將這些詞句寫在白板上。)你可以提出下列問題來加深學生對他們所報告的那些字詞的了解。

  • 在你看來,那個詞是什麼意思?是什麼讓阿爾瑪有那樣的感受?

為幫助學生更了解苦、痛苦折磨等詞的意思,讀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培道·潘會長的話:

「這裡的原文是Rackharrow,有『拷打、折磨』之意。在古代,Rack(拷問台)是一種刑具,把人放在這種刑具上,手腕和腳踝都綁在軸心上,轉動以後,會造成無法忍受的痛苦。

harrow(耙)是一種有尖釘的工具,在地上耙土的時候,耙釘會插進土中刮扯撕磨;經文中經常提到靈魂和心智被罪惡感所折磨,因而感到痛苦(harrowed up)。

「這裡的折磨torment)一詞,意思是『使之扭曲』(twist),是非常痛苦的一種刑罰,即使無辜者也可能因此屈打成招」(參閱「大師的巧手」,2001年7月,利阿賀拿,第25頁)。

  • 關於罪的不良影響,阿爾瑪的經驗能教導我們些什麼?(幫助學生認出以下這項真理:罪惡導致極大的痛苦、苦惱和悔恨。

  • 阿爾瑪是否在犯罪後,立刻就感受到那因罪而來的痛苦悔恨?我們未必會立刻感受到犯罪的後果。在你看來,為什麼認清這點很重要。

請學生想想他們曾在哪些經驗中感受到因自己的罪而來的痛苦和悔恨。然後讀出以下潘會長的話:

「我們每一個人在犯錯以後,多少都嚐過良心受譴責的痛苦滋味。………

「如果你們背負著罪惡感、沮喪、失敗或羞愧的鬱悶感受,是有方法可以治癒的」(「大師的巧手」,第25頁)。

指出當阿爾瑪因自己的罪而感到極感痛苦悔恨時,他記起了那能治癒他痛苦的解藥。

請一位學生讀出阿爾瑪書36:18。請全班找出阿爾瑪做了什麼來實踐他父親的教導。為了幫助學生更了解這些經文,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傑佛瑞·賀倫長老的話:

圖像
傑佛瑞‧賀倫長老

「阿爾瑪因父親的教導而受感動,但特別重要的是,他所記起的那則預言是關於『有一位耶穌基督——神的兒子——要來臨,贖世人的罪』(阿爾瑪書36:17)。每個人都必須聆聽的,正是這個名字,這份信息。……不論我們另外獻上了哪些祈禱,也不論我們還有哪些需求,一切多少都有賴於這項請求:『耶穌啊,您這位神的兒子,請憐憫我。』祂已準備好施予這憐憫;祂已為了施予這憐憫而付出自己的生命」(However Long and Hard the Road [1985], 85)。

  • 在你看來,我們不僅要認識耶穌基督,更要祈求能獲得祂贖罪的祝福,為什麼這樣做很重要?

鼓勵學生默默思考,自己是否已祈求能獲得耶穌基督贖罪的祝福,包括寬恕的祝福。

請學生默默查考阿爾瑪書36:19-22,找出有哪些詞句描述阿爾瑪在祈求慈悲後,他的內心感受有何改變。

  • 你找到哪些字詞是在描述阿爾瑪內心感受的改變?

針對學生所找到的每一個詞句,提出以下這問題:

  • 這個句子(或詞)教導了你什麼有關救主贖罪大能的事?(在學生回答時,幫助他們看出:阿爾瑪不僅感受到自己的痛苦移除了,而且還充滿快樂。)

將以下這句未完成的話寫在白板上:我們若運用對耶穌基督和對祂贖罪的信心,祂就必………。

  • 關於我們真誠悔改時,主會怎麼做,我們可以從阿爾瑪的經驗中學習到什麼?(學生也許會分享不同的原則,但要確定他們都表達出:我們若運用對耶穌基督和對祂贖罪的信心,祂就必拯救我們脫離罪的痛苦,使我們充滿快樂。你可以這樣完成白板上的那句話。)

  •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好使我們能獲得拯救,脫離那因罪而感受到的痛苦憂傷?

讀出以下這情況,請學生想想他們會如何回答:

有位朋友正在讀摩爾門經,他對阿爾瑪書36:19中,阿爾瑪的話有些疑慮。你的朋友問你:「如果我還記得自己的罪,也仍然因此而難過,是否代表我還沒有被寬恕?」

請學生說明阿爾瑪的經驗與這情況有何關聯。學生回答後,讀出以下總會會長團迪特·鄔希鐸會長的話:

圖像
画像:ディーター・F・ウークトドルフ管長

「撒但會企圖說服我們,說我們的罪沒被赦免,因為我們還記得所犯的罪。撒但是個大騙子,他試圖模糊我們的視線,領我們遠離悔改和寬恕的道路。神不曾應允說我們會不記得自己所犯的罪。記憶會幫助我們避免重蹈覆轍。但如果我們保持忠信和忠誠,我們對自己所犯的罪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流轉而變淡。這是治癒及聖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阿爾瑪見證,他向耶穌呼求憐憫之後,雖然還記得自己的罪,但對罪的記憶卻不再苦惱或折磨他了,因為他知道自己已蒙赦免(見阿爾瑪書36:17-19)。

「我們有責任避開任何會使我們想起過去罪惡的事物,我們若一直保有『破碎之心和痛悔之靈』(尼腓三書12:19)就可以信賴神,相信祂『不再記住〔我們的〕罪』」(「平安返航點」,2007年5月,利阿賀拿,第101頁)。

  • 根據鄔希鐸會長的話,你會如何解釋「不再記得〔我們的〕痛苦了」這句話的意思?(阿爾瑪書36:19

見證:我們若運用對耶穌基督和對祂贖罪的信心,祂就必拯救我們脫離罪的痛苦,使我們充滿快樂。鼓勵學生思考要如何應用從阿爾瑪的經驗中學到的事。

阿爾瑪書36:23-30

阿爾瑪說明他為何要不斷努力帶領人們悔改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為什麼阿爾瑪要努力帶領他人悔改,考慮使用以下這項活動。(如果無法為學生提供點心,可以改為描述這項活動。)

展示一個點心(例如一塊餅乾或一個糖果),問班上有沒有人喜歡這一類的點心。咬一口,說出這點心有多好吃。告訴全班,這點心很好吃,你想跟全班分享。展示更多同樣的點心,問有沒有人想嚐嚐看。和每個想要的人分享這點心。

請一位學生讀出阿爾瑪書36:23-24。請全班跟著看經文,找出這項品嚐活動與阿爾瑪在歸信之後的經驗有何關聯。

  • 阿爾瑪的行為如何就像這個品嚐活動?阿爾瑪希望其他人都嚐到什麼?

請一位學生讀出阿爾瑪書36:25-26。請全班找出阿爾瑪努力教導福音一事對自己和他人所造成的影響。

  • 阿爾瑪的教導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了什麼影響?

  • 我們可以從這幾節經文學到哪些原則?(學生可能會用不同的說法,但要確定他們都表達出:我們努力帶領他人歸向基督時,會獲得極大的快樂。

概述阿爾瑪書36:27-30,說明:阿爾瑪再次向希拉曼見證,主會拯救那些信賴祂的人。見證:我們若運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或是鼓勵別人也這樣做時,都會感到快樂。為了幫助學生應用在阿爾瑪書第36章所學到的內容,請他們完成以下的任一項活動。(可以將這些活動寫在白板上。)

  1. 想想看,你是否曾經感受到救主拯救你脫離罪惡,使你充滿快樂。在你的經文研讀日記中,說明你會做些什麼來獲得這樣的祝福。

  2. 想想某個可能會因為你對救主的見證而受益的人(如朋友、兄弟姊妹,或支會成員)。寫一封信給他,附上你的見證,談談耶穌基督如何能夠拯救我們脫離罪的痛苦,使我們充滿快樂。

注釋及背景資料

阿爾瑪書36:12。「我的靈魂……為我所有的罪所苦」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達林·鄔克司長老教導,為我們的罪而承受某種程度的痛苦,是悔改的重要部分。他說:

「依據公道的要求,沒有悔改的違誡者要為自己的罪受苦〔見教約19:16-19〕。……

「……那麼,已悔改的違誡者呢?他們會受懲罰嗎?他們必須受苦嗎?……

「……悔改的人無須為了已悔改的罪而『像』救主那樣受苦。正在悔改的人會經歷到某些痛苦,但由於他們的悔改,也由於贖罪,他們不會因為那罪而像救主那樣,經歷到全然『劇烈』的永恆痛苦。

「賓塞·甘會長曾針對悔改與寬恕提出精闢的教訓。他說,為罪受苦『對悔改非常重要。人要直到因犯罪而受到劇烈的痛苦,才會開始悔改』(Teachings of Spencer W. Kimball,p. 88)。

「假如一個人沒有受苦,那表示他還沒悔改。……他整個人必須經歷一種使他痛苦的改變,才有可能獲得寬恕」(Teachings of Spencer W. Kimball,p. 99)。……

「我們一切的經驗都在證實這項事實:在悔改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忍受個人的痛苦,而因為嚴重違誡所受的苦會更為嚴厲、時間更長。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若對自己完全誠實,就會承認這項原則。我們已在自己生活中感受到這點,也在他人的生活中看出了這點。

「我們也應注意,我們個人為罪受苦是私底下受苦,而不是公開受苦。往往只有犯罪的人和主,以及主的僕人才會知道內情。這點與出於人的律法所受的公開懲罰大不相同;在神的律法下,為了獲得慈悲而受苦,完全是私下進行的」(“Sins, Crimes, and Atonement” [address to CES religious educators, Feb. 7, 1992], 4–6, si.lds.org)。

阿爾瑪書第36章。語句交錯排列法

語句交錯排列法(有時被稱為倒置式對句法),是古代閃語、希臘詩歌及其他文化的文學中常用的一種文學修辭法。在這種修辭法中,字詞或觀念會以某特定順序排列,然後再以相反的順序重新排列一次。這樣的重複會突顯一些重要的觀念或字詞。作者的主旨往往被放在最中央。注意,在下表這個阿爾瑪書第36章的語句交錯排列法中,其核心信息集中在阿爾瑪轉向耶穌基督求助的那一刻。

A.第1節

B.第2節

  C.第3節

   D.第4-5節

    E.第6節

     F.第10節

      G.第14節

       H.第16節

        I.第17節

        I.第18節

       H.第19-21節

      G.第22節

     F.第23節

    E.第24節

   D.第26節

  C.第27節

B.第28-29節

A.第30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