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及研究所
第154課:教義和聖約138:1-24,38-50


第154課

教義和聖約138:1-24,38-50

導言

1918年10月3日,約瑟F.·斯密會長在鹽湖城的蜂巢之屋中(百翰·楊會長擔任總會會長時的住所),獲得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138篇中的異象。斯密會長在這次異象中看到救主在祂過世到復活之間的那段時間,去施助在樂園裡等著被拯救脫離死亡枷鎖的正義之靈。本課是討論教義和聖約第138篇的兩堂課中的第一堂課。

教學建議

教義和聖約138:1-11

約瑟F.·斯密會長沉思經文及耶穌基督的贖罪

請學生思考救恩計畫,以及死亡的時候,靈和身體會發生什麼事。

  • 我們死亡的時候,靈和身體會發生什麼事?我們的靈會去哪裡?

  • 你想像的靈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說明第六任教會總會會長約瑟F.·斯密會長得到有關靈的世界的啟示。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約第138篇的前言。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斯密會長在1918年10月總會大會前幾個月,經歷了什麼樣的經驗。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告訴學生,在那幾個月中,約瑟F.·斯密會長正在哀悼他兒子海侖·麥克·斯密的去世;他曾擔任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成員。斯密長老在那一年年初因為盲腸破裂而過世,享年45歲。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38:1-4。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約瑟F.·斯密會長在1918年10月3日,獨自一人在他安靜的房間中沉思些什麼。

  • 斯密會長在沉思哪一項教義?(學生回答後,把以下教義寫在白板上: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並藉著服從福音的原則,全人類都可以得救。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38:5。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斯密會長在沉思贖罪這件事時,經歷到什麼事。

  • 斯密會長在沉思耶穌基督的贖罪時,想到了什麼?

詢問學生,他們是否曾經在沉思某個福音層面時,在心中浮出一段經文。邀請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38:6-10。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讓斯密會長深受感動的教導。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接著說明斯密會長獲得了一個異象,幫助我們了解彼得教導的有關靈的世界的事。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138:11,找出斯密會長在沉思經文的時候,看到了什麼。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說明在學生學習斯密會長對靈的世界的異象之前,他們應注意他所描述的獲得啟示的過程:他在沉思經文時,思量贖罪的教義,和天父與耶穌基督對全人類的愛。這些想法讓他聯想到彼得的話。然後,正當他在沉思彼得的話語時,「〔他〕理解的眼睛被打開」,聖靈停在他身上,然後他看到了靈的世界。

  • 我們從約瑟F.·斯密會長身上學到哪些有關作好準備接受啟示的原則?(學生可能使用其他的措辭,但他們應找出以下這項原則:當我們閱讀並沉思經文時,就在準備接受啟示。你可以建議學生把這項原則寫在自己經文中第11節的旁邊。)

  • 閱讀並沉思經文如何幫助邀請啟示降臨?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陶德·克理斯多長老的話。(不妨發給每個學生一份這段話的複本,好讓他們可以跟著仔細看。)請學生仔細聆聽克理斯多長老描述我們應該如何研讀經文:

Image
陶德·克理斯多長老

「我說的『研讀』,不只是讀讀而已。……我知道你們有時候會讀幾節經文,停下來想一想,再認真讀一次,思考其中的意義,祈禱以求理解,在心裡面提出問題,等候靈性上的回應,然後寫下你們所得到的靈感和見解,使你能夠記得,並且學習更多」(「你回頭以後」,2004年5月,利阿賀拿,第11頁)。

  • 你曾經在什麼時候按照這個模式研讀經文?這如何改變了你的經驗?

請學生立下目標,按照克理斯多長老提出的方式研讀並沉思經文。

教義和聖約138:12-24,38-50

約瑟F.·斯密見到正義的死者等待復活

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請他們與同伴討論以下的問題:

  • 你最期待哪一件未來會發生的事?你為什麼很興奮?

給予充分的時間後,請幾位學生向全班報告他們的答案。說明約瑟F.·斯密會長在異象中看見靈的世界時,他看到一大群靈體聚在一起。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38:12-13。請全班找出其中對聚集起來的靈的描述。

  • 斯密會長如何描述他看到的靈?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138:38-49,找出當時在場的一些靈的名字。(你可以建議學生在他們的經文中劃記這些名字。)請學生報告他們找到的一些名字。

  • 根據第49節,這些靈都在等待什麼?(解救。)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38:14-16,50。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為什麼這些正義的靈會充滿喜樂與歡欣。

  • 為什麼這些正義的靈會充滿喜樂與歡欣?(「因為他們得救的日子近了」〔第15節〕。換句話說,他們知道由於耶穌基督的贖罪,自己很快就會復活。)

  • 你認為為什麼靈和身體重新結合,對這些正義的靈來說是一種拯救?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38:17,然後請全班找出正義的靈魂在靈和身體重新結合後,會獲得哪些祝福。你可以請學生把他們發現到的事劃記下來。

  • 我們復活時會獲得什麼?(完全的喜樂。)

  • 我們可以從教義和聖約138:14-17,50中學到哪些有關從肉體的死亡中被拯救出來的事?(學生可能找出各項教義和原則,但要確定他們了解以下的兩個教義:透過父神和耶穌基督的恩典,我們能脫離死亡的枷鎖,我們能藉著復活獲得完全的喜樂。你可將這兩項教義寫在白板上。)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大衛·貝納長老的話,他提到擁有骨肉的身體的必要性與祝福。請全班仔細聆聽,找出在天父的計畫中,如果我們要獲得完全的喜樂,為什麼一定要有骨肉的身體。

Image
大衛·貝納長老

「我們的身體能使我們獲得許多強烈深刻的經驗,那是我們在前生所無法獲得的。我們與他人的關係,我們認識真理和依照真理採取行動的能力,以及我們遵守耶穌基督福音的各項原則和教儀的能力,都會透過我們的身體而增強擴大。……

「天父的計畫是要為祂的兒女提供指引,幫助他們得到快樂,並把他們安全地帶回家,擁有復活、超升的身體回到祂身邊」(「我們信要貞潔」,2013年5月,利阿賀拿,第41,43頁)。

  • 為什麼我們必須要有骨肉的身體,才能獲得完全的喜樂?

為了補充學生的答案,你可以說明完全的喜樂是天父體會到的喜樂。天父有骨肉的身體(見教約130:22)。當我們的靈與身體分開時,我們就不像祂,不能獲得完全的喜樂(見教約93:33-34)。當我們的靈和身體緊密結合在一起時,就是在我們復活的時候,我們最後會變得更像天父,並享有完全的喜樂。

說明義人在靈的世界等待神子的「降臨」(來到),解救他們,讓他們恢復為「完美的軀體」(教約138:16-17)。請學生想像一下,當這些正義的靈聚在一起時,地面上發生了什麼事。耶穌基督正在客西馬尼園和十字架上受苦,好為天父所有的兒女贖罪。有些正義的靈已在靈的世界等待了數千年,等祂拯救他們。耶穌基督當時所作的犧牲,不但能將他們從罪中救贖,也能讓他們獲得肉體死亡的救恩。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38:18-19。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想像在這幾節經文所描述的事件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 你認為耶穌基督出現在靈的世界時,那些祂拜訪的靈可能會有什麼感覺?

  • 救主教導這些靈哪些事?

  • 如果你當時也在場聆聽祂在靈的世界中講道,你可能會如何回應剛剛才為你完成救贖的救主?(你可以請學生靜靜沉思這個問題,而不是出聲回答。)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38:23-24。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正義的靈如何回應救主的來訪。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指出你寫在白板的第一項教義: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並藉著服從福音的原則,全人類都可以得救。說明學生如果繼續研讀教義和聖約第138篇,就能學到天父如何提供一個方法,使祂所有的兒女都能因救主的贖罪而獲益。

注釋及背景資料

教義和聖約第138篇。約瑟F.·斯密會長的個人背景

從1869年到1918年,約瑟F.·斯密會長因為家人去世而經歷了心痛和憂傷。他埋葬了13個孩子,其中9個在童年時期就去世了,他也埋葬了一位妻子。斯密會長在他的第一個孩子梅西·約瑟芬去世時,寫了以下這封信給他的妻子戴娜;梅西去世時還不到3歲。

Image
約瑟F.·斯密會長

「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會寫這封信,即使此刻我心痛如絞、紛亂如麻。若是我抱怨,請神寬恕我,因為我的靈魂哀慟,我的心被撕裂。我孤獨無依,整個家也寂寥冷清,然而我的家庭和我的小寶貝在此;我無法不感覺到那溫柔甜美,將我和家庭及這世界綁在一起的堅固繩索斷了,我的寶貝,我最親愛的嘟嘟離開我了!我不敢相信這是事實,只能不斷地自問真的嗎?我找不到她、聽不到她,尋遍所有房間,只剩一片空蕩淒涼。我望向花園小徑,窺視整棟房子,四處找尋那個金髮粉頰的小可愛,但卻什麼也沒有,沒有她的小腳步聲,看不到那對閃爍著真愛的黑眼珠望向爸爸,聽不到她甜甜聲音提出的千百個問題,發出可愛、開心的兒語,也感覺不到那雙摟著我脖子柔軟的胖手;我熱情的擁抱和親吻再沒有一雙甜蜜無邪的櫻唇給予回報,只剩一張無人的空椅。她的小玩具都收起來了,衣服也被拿走,只留下一股沉寂沉重地壓在我胸口——她不在了,她走了!但是她不會回來嗎?她不能永遠離開我,她在哪裡?我快要瘋了,只有神知道我有多愛我的女兒,她是我心中的光和快樂啊。

「她去世前的那個早上,在陪著她一整個晚上之後,因為我每晚都照顧她,我對她說:『我的小寶貝整晚都沒睡。』她搖搖頭回答說:『爸,我今晚會睡了。』喔!那句話穿透了我的心。我知道那是另一個聲音,雖然我不相信,但那指的是死亡的沉睡,而她的確睡了。喔!我心中的光離我而去。那刻在我的靈魂裡的天堂影像幾乎完全離開了」(in Joseph Fielding Smith, Life of Joseph F. Smith [1938], 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