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及研究所
第73課:教義和聖約第67篇


第73課

教義和聖約第67篇

導言

1831年11月,一群長老聚在俄亥俄州的海蘭參加一場特別的大會。大會的一則討論事項就是要出版先知約瑟·斯密已獲得的啟示。主在這場會議中賜予約瑟·斯密一項啟示,並指定其作為將要出版的啟示書的序言。這項啟示就是現在教義和聖約的第一篇。這次大會之後主給予一項啟示,現在載於教義和聖約第67篇。在這篇啟示中,因為弟兄們對賜給先知的啟示的用語有疑惑,所以主對他們說話。

教學建議

教義和聖約67:1-3

主會垂聽我們的祈禱,並知道我們的心

上課之前,在白板上寫上以下的問題:你曾在何時感覺你的禱告已蒙垂聽和答覆了呢?開始上課時,請學生回答白板上的問題。

說明在1831年11月,包括約瑟·斯密在內的一群長老們聚在一起,討論出版先知所接受到的啟示。約瑟·斯密請長老們見證那些啟示來自於主,但他們有些人還是很猶豫不決。因為這樣猶豫不決的情形,而有了記錄於教義和聖約第67篇的這項啟示。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67:1-2,找出主針對祈禱說了什麼。

  • 在這幾節經文中,主說祂會注意我們祈禱的哪些部分?(學生可能提出許多不同的答案,但要確定他們找出以下這項原則:主垂聽我們的祈禱,並知道我們的心。將這項原則寫在白板上。)

  • 明白這項原則如何幫助你改進自己的祈禱?

為幫助學生感受到白板上這項原則的重要性,請幾位學生分享他們如何知道天父會垂聽他們的祈禱,並知道他們心中的渴望。幾位學生有機會分享之後,鼓勵學生們祈求能知道,神會垂聽他們的祈禱並知道他們的心。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67:3。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其中幾位長老為何沒有獲得主已賜給他們的這項祝福的原因。

將以下問題寫在白板上:恐懼如何能使人錯失某些祝福?請學生回答。當他們討論這個問題時,將以下原則寫在白板上:我們若任由恐懼進入我們的心,就會錯失某些祝福。

  • 人們可能會因為哪些恐懼阻礙他們獲得祝福呢?(例子可能包括害怕無法融入、害怕犯錯、害怕改變他們的生活、害怕失敗,害怕悔改等等。)

請學生想一想,有哪些恐懼可能已經使他們無法憑信心採取行動。鼓勵學生向主尋求幫助,用信心取代恐懼。

教義和聖約67:4-9

主提供一個方法讓長老們透過約瑟·斯密獲得關於這些啟示的見證

將以下問題寫在白板上:為什麼我們知道教會領袖都不完美,還應該支持他們?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約第67篇的前言。請另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67:5。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長老對於將以誡命書出版的啟示有何感受。(你可能要提醒學生約瑟·斯密的第一批啟示文獻集定名為誡命書。在1835年這本書以教義和聖約為名出版。)

  • 長老們對於這些啟示有何感受?(許多長老們對啟示的真實性「作鄭重見證」。然而,「有些人對啟示裡的用語有一些負面的言論」。根據第5節,有些長老們認為他們能夠「以優於〔約瑟·斯密的〕言語來表達」。)

說明其中幾位長老擔心啟示的遣詞用字。他們可能覺得,這些啟示在準備付梓之前需要大規模的修訂;他們也可能害怕這些啟示一旦出版,教會的敵人不知會用何種方式對付這些啟示。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67:4-5。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針對啟示用語方面的顧慮,主的回應是什麼。

  • 主提到哪些有關約瑟·斯密的事?

指出約瑟·斯密的語言能力並不完美。他說話時並不總是雄辯無礙。儘管如此,主向他啟示真理,並讓他盡他所能傳達。

  • 主知道雖然約瑟·斯密並不完美,卻仍向他透露祂的旨意,為什麼知道這件事可能有幫助?

請四位學生輪流讀出教義和聖約67:6-9。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給那些批評啟示用語的人什麼挑戰。

  • 對於那些認為自己可以表達得比啟示的用語更佳的人,主提出了什麼挑戰?

問學生,他們對上一課的威廉·麥勒林記得多少。說明威廉·麥勒林決定接下主的挑戰,比照約瑟·斯密所獲得的啟示,另寫了一份啟示。然後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引自約瑟·斯密歷史的話:

Image
先知約瑟·斯密

「威廉·麥勒林自認聰穎過人,他的知識大過智慧,絞盡腦汁想寫出像主最小的一項誡命,卻寫不出來;奉主的名寫出誡命是項非常嚴肅的責任。長老們及所有出席者,親眼看到一個人模仿耶穌基督的話語,結果徒勞無功。於是在圓滿的福音,及主經由我作為媒介賜給教會誡命與啟示方面,恢復了他們的信心;長老們同意向全世界見證這些啟示的真實性」(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1:226)。

說明在這件事發生後,有好幾位在場的長老簽署了一份文件,為誡命書裡的啟示的真實性,作了他們正式的見證。

  • 只接受有限正規教育的約瑟·斯密能夠寫出這些啟示,但受過良好教育的威廉·麥勒林卻寫不出來,你認為原因是什麼?

  • 有關因領袖的不完全而論斷他們,我們可以從這段記事學到什麼?

指著白板上關於跟隨不完全的領袖的問題。請學生在那道問題下寫出答案。

教義和聖約67:10-14

主勸誡祂的門徒如何準備自己承受在神的面前

將以下問題寫在白板上:當我們對自己和別人有耐心時,有哪些祝福會來到?請學生回答。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總會會長團迪特·鄔希鐸會長的話:

Image
迪特·鄔希鐸會長

「在1960年代,史丹福大學有位教授展開一項小型實驗,測試四歲孩子的意志力。他在孩子面前放了一個大棉花糖,然後告訴他們可以立刻吃掉棉花糖,不過,如果能等15分鐘之後再吃的人,可以得到兩個棉花糖。

「然後他就離開那群孩子,從一面雙向鏡後觀察動靜。有的孩子立刻吃了棉花糖,有的等了幾分鐘就向誘惑投降,只有百分之30的孩子可以等待」(「繼續忍耐」,2010年5月,利阿賀拿,第56頁)。

  • 你認為這位教授的實驗和發現,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 你曾經因為有耐心而獲得哪些祝福?

請學生在隨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中畫出一張兩欄式的圖表。在第一欄標示酬賞,第二欄則標示獲得酬賞的方法。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請學生與他們的同伴閱讀教義和聖約67:10-14,找出救主應許的酬賞,以及獲得該酬賞所需採取的行動。請他們將他們的答案記錄在自己圖表中適當的欄位。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研讀並討論這段經文後,請使用下列問題幫助他們將答案報告給全班聽。

  • 主提供這些長老哪些酬賞?

  • 長老們需要做什麼事才能獲得這些酬賞?(若學生提及「承受在神的面前」這句話時,不妨說明承受一詞意謂著要持守下去,或繼續待在某個特定的地點。)

說明這段話適用於我們所有的人。將以下的原則寫在白板上:如果我們卸下自己的嫉妒和恐懼,謙抑自己,並繼續忍耐,我們將能承受在神的面前。

  • 你覺得為什麼當我們努力保持配稱以便承受在神的面前時,需要有耐心?

請一位學生讀出鄔希鐸會長所說的,下列棉花糖實驗的結果。請全班仔細聆聽,我們可以學到哪些有關在神前變得純潔的事。

Image
迪特·鄔希鐸會長

「不過一段時間過後,〔那位教授〕繼續追蹤這群孩子,卻開始發現一個有趣的關聯:那些不能等的孩子日後在生活裡往往困頓掙扎,行為問題也比較多;能夠等待的孩子則比較傾向於積極進取、自動自發,成績比較好、收入比較高、人際關係也比較健全。

「……有能力等待——也就是忍耐——是可以預測日後人生成功與否的重要人格特質。……

「……人若缺乏耐心,就無法取悅神,無法變得完全。的確,忍耐是一種淨化的過程,可以強化理解力、加深快樂、集中行動力,並且帶來平安的希望」(「繼續忍耐」,第56頁)。

  • 我們從這項實驗學到當我們有耐心時,會帶來哪些祝福呢?

請學生沉思與祈禱他們生活中有哪些需要對自己和他人更多耐心的部分。鼓勵他們設立一個能幫助他們變得配稱承受在神面前的目標。

注釋及背景資料

教義和聖約67:3。「你們心中有恐懼」

多馬·孟蓀會長說:

Image
多馬·孟蓀會長

「記住,信心與懷疑無法同時並存於一個人的心裡,因為其中一項一定會排擠另外一項。那就把懷疑趕走,培養信心吧」(「服務的召喚」,2001年1月,利阿賀拿,第59頁)。

教義和聖約67:5。「他的不完全你們知道」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尼爾·麥士維長老教導我們,當我們察覺到周遭的人有不完全之處時,應該如何應變:

Image
尼爾·麥士維長老

「完全無暇的主事實上曾召喚不完全的人協助祂的事工。主向約瑟·斯密的某些同工宣告,祂知道他們看到了約瑟細微的不完全之處。即使如此,主接著見證從先知而來的啟示是真實的!(見教約67:5,9)。

「所以,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地,我們的確會留意到彼此的弱點,但我們不應幸災樂禍。讓我們為彼此些微的進步而感激,而不該因他人的失敗而慶幸。發生過錯,就要從中學到教訓,而不是被它擊倒。

「我很珍惜以下慷慨的語句,出自極有才能卻又極為謙卑的先知作者摩羅乃:

「『不要因為我的不完美譴責我,不要因我父親的不完美譴責他,也不要譴責在他之前寫紀錄的人;卻要感謝神向你們顯明了我們的缺點好讓你們學得比我們聰明』(摩爾門書9:31)。

「如果這是我們的態度,我們就不大可能會被冒犯。

「此外,假如要在改造其他的教會成員或自己中間作個選擇,我們對於應該要從何處著手真的還有什麼好問的嗎?關鍵在於要張大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過錯,半張著眼看別人的過錯——沒有別的方式!他人的不完全,永遠不會免除我們改進自己缺點的這個需求」(「弟兄被冒犯」,1982年7月,聖徒之聲,第6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