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進修班及研究所
第51課:教義和聖約45:1-15


第51課

教義和聖約45:1-15

導言

1831年3月,教會持續地在嘉德蘭成長,反對教會的情形也持續著。先知約瑟·斯密寫道:「報紙刊載許多虛假的報導、謊言及愚蠢的事蹟,流傳各處,阻止人民探討這項福音事工,或接納這項信仰。」在這段成長和反對勢力並存的期間,約瑟·斯密獲得一項啟示,他在後來說道「對於那些必須處處抗拒偏激和邪惡事物的聖徒而言,這無疑是一大喜訊」(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1:158)。這項啟示現在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45篇,一開頭便宣告了救主在我們的救恩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教義和聖約第45篇為討論主題的一共有三課,本課是其中的第一課。

教學建議

教義和聖約45:1-5

耶穌基督強調祂身為創造主和中保的角色

請學生想像,他們正在針對某件對自己很重要的事尋求指引,有好幾個不同的人想要給他們忠告。

  • 一個人要先具有哪些特質,才會讓你想要聆聽他(她)的忠告?(學生可能會對這問題提出好幾個不同的答案。必要時,你可以表示,某人若很關心我們個人,或是在提供建議的主題上曾有過成功的經驗,我們較有可能會聆聽那人的話。)

說明這項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45篇的啟示來到時,後期聖徒和其他人正不斷聽到、讀到有關教會相互矛盾的信息。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第45篇的前言。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聖徒當時正面臨的情況。

請一位學生讀出主在本啟示中的第一個字。

提醒學生,意指留心地傾聽和服從。當我們真正聽從主時,我們會願意跟隨祂的忠告和誡命。說明在這項啟示的一開頭,主宣告了一些有關祂的角色,以及祂為了幫助我們所付出的努力。當我們閱讀這些宣告時,我們可以找出要聽從祂話語的原因。鼓勵學生在今天所研讀的經文中,找出字。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45:1,找出耶穌基督對自己的表述。請學生報告他們所找到的事情。他們回答的時候,把以下教義寫在白板上:耶穌基督創造諸天和大地。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45:2。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要聽從救主的原因。

  • 根據這節經文,為什麼我們應該要聽從救主?(你可能需要說明,「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夏天就過去」指的是夏天被視為辛勤工作的時節,以便在季節的尾聲準備收割。這節經文教導,我們現在就必須聽從救主,悔改我們的罪,趁著還有時日為我們靈魂的救恩努力工作。)

說明教義和聖約45:3包含了中保(代辯者)一詞。中保是替他人求情辯護的人。有時候這種情形發生在法庭上;一位代辯者代表已經被定罪的人向法官提出呈堂證供。

上課前準備好下列三張標示牌:

Image
法官,中保,被告人

標示牌背面則依序準備如下:

Image
天父,耶穌基督,我們

請三位學生到教室前面來,發給每位學生一張標示牌。請他們拿著標示牌,展示出法官、中保被告人等詞。請拿著標示中保牌子的學生,站在另外兩位學生中間。

請全班想像他們在法庭室裡,其中有一位法官、一位中保和一位受到犯罪指控的被告人。

  • 法官的角色是什麼?

  • 中保會如何幫助被告人?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45:3。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這節經文有何關於救主的教導。

  • 這節經文裡,誰是法官?(當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時,請拿著標示法官牌子的學生,把牌子翻面。)被告人是誰?(請拿著標示被告人牌子的學生,把牌子翻面。)誰是中保?(請拿著標示中保牌子的學生,把牌子翻面。然後將下列的教義寫在白板上:耶穌基督是我們與天父之間的中保。

  • 為什麼我們與天父之間需要中保?(我們都有罪。按照神的公道,絕無不潔之物能住在祂面前。因此,我們需要一位中保,在父面前為我們求情,幫助我們與祂和好。)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45:4-5。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耶穌基督如何在父面前為我們求情。

  • 根據第4節,耶穌基督請求天父考慮什麼?(救主述及祂一生中不曾犯罪,以及祂所受的痛苦和死亡。)

  • 根據第5節,救主還請求父考慮哪件事?(我們對耶穌基督的信心。)

請學生思考,他們在每日的生活中,有哪些方面需要耶穌基督當他們的中保?給他們時間,把他們對於救主擔任自己的中保的感受,寫在隨堂筆記或經文研讀日記裡。也請他們寫下他們感覺救主想要他們做什麼事,來表示他們相信祂的名。

教義和聖約45:6-10

救主宣告祂是世界的光和生命,祂已將祂的永約傳給世界

將學生分成兩人一組,請各組一起閱讀教義和聖約45:6-10。學生有足夠時間閱讀後,問下列問題:

  • 根據第6-7節,救主要我們聽從祂的理由有哪些?祂「是開始也是結束」,對你有何意義?祂在哪些方面為世界帶來光和生命?

把下列對救主的描述寫在白板上:

耶穌基督是開始也是結束。

耶穌基督是世界的光和生命。

  • 根據第8節,救主對那些接受祂的人有何應許?

指出在第9節,我們讀到耶穌基督已經傳了祂的「永約……成為世界的光,成為〔祂〕人民的大旗」。在另一項啟示中,祂說,祂的永約即「〔祂〕圓滿的福音」(教義和聖約66:2)。

  • 你認為,「追尋」福音是什麼意思?

  • 你在哪些方面見過福音成為世界的光?對已經與主訂立聖約的我們來說,福音在哪些方面是面大旗(即標準)?

教義和聖約45:11-15

救主宣告祂是以諾的神

展示錫安城被提到天上去的圖片(福音畫冊〔2009〕,編號6;亦見LDS.org)。說明這幅畫描繪了以諾和他的人民,接著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45:11。指出在這節經文中,主說有些人稱祂為「以諾的神」。

Image
錫安城被提到天上去

請學生告訴全班他們對先知以諾有何認識。必要時,請提供下列資料:以諾活在挪亞的時代之前。在以諾的時代,遍地邪惡,但他帶領一群正義的人民,住在一座稱為錫安的城市裡。錫安的居民最後「與大地隔離」(教約45:12)——由於他們的正義而被接到天上(摩西書7:69)。

概述教義和聖約45:12-14,說明主已將錫安城的人民接到祂身邊,祂會保留他們「到正義之日來臨」。到時候,以諾和他的人民會再回到大地,與亦被稱為錫安的新耶路撒冷城中的忠信後期聖徒會合(見摩西書7:62-64)。眾先知都期盼著那一天。由於地上人民的邪惡,那日尚未到來,但那些滿心盼望的人,有朝一日將目睹其來臨。

請學生複習你寫在白板上的那些描述耶穌基督的角色和特質的句子。請學生沉思這幾句話,然後選取一項對他們特別深具意義的特質。給予充分的時間之後,請幾位學生報告他們所選的角色或特質,說明這為何對他們意義重大。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之後,在白板上寫出以下的原則:當我們了解耶穌基督的角色和特質後,我們跟從祂的渴望就會增加。

  • 你今天所學到有關救主的事情中,什麼讓你想要聽從祂?

你可以針對救主的一個角色或特質分享你的想法,以及了解這項角色或特質如何幫助你渴望跟從祂。可考慮在結束的時候,為聽從耶穌基督、服從祂的忠告和誡命的祝福作見證。

注釋及背景資料

教義和聖約45:3-5。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中保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培道·潘會長說明了救主身為中保的角色:

Image
培道·潘會長

「我們每個人都背負著一種靈性的債務而生活。總有一天,帳戶要關閉,帳款要結清。然而,我們現在可能只是偶爾瞄一下帳目而已,當那一天來到的時候,喪失抵押品贖回權的日子逼近的時候,我們會憂急難安地左顧右盼,期待有人出現——任何人都好,前來助我們一臂之力。

「依照永恆的律法,除非有人願意、而且也有能力承擔我們的債務,償付代價,並為救贖我們而調整條款,否則慈悲是無法彰顯其效力的。

「除非有一位中保,除非我們有一位朋友,否則公道的全部重負就必定毫不保留、冷酷無情地落在我們身上。我們所犯的每一項罪,不論大小輕重,都要由我們概括承受,完全承擔其懲罰。

「但要知道:真理、榮耀的真理,宣告著有這樣一位中保存在。

「『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摩太前書2:5)」(參閱「中保」,1977年10月,聖徒之聲,第50-51頁)。

潘會長強調,主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擔任我們和天父之間的中保:

Image
培道·潘會長

「不知為何,我們以為基督的贖罪只限於在今生結束之時,我們會從墜落和靈性死亡中獲得救贖。其實不只如此,這力量無時無刻都存在,我們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呼求這力量。當我們被罪所苦惱、撕扯或折磨時,或是背負憂傷的重擔時,祂都能醫治我們。雖然我們並不完全了解基督的贖罪是怎樣做成的,但我們卻能體驗『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腓立比書4:7〕」(參閱「大師的巧手」,2001年5月,利阿賀拿,第26頁)。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陶德·克理斯多長老,對於救主為他辯護,因此為他提供回到天父身邊的道路,描述了他的感受:

Image
陶德·克理斯多長老

「對我意義重大的,是無論在任何時刻、任何情況,我都可以經由禱告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知道天父將會垂聽我的祈求,而我的中保將為我講情,因祂雖沒犯罪,卻已為我流出寶血(見教約45:3-5)。我深深地仰賴如此接近神的方式,這是祂給祂子女的,因為祂確實是不偏待人的,凡祈求的必得到」(參閱「我知道我已信託了誰」,1993年7月,聖徒之聲,第73頁)。

教義和聖約45:11-12。「以諾……與大地隔離」

先知約瑟·斯密觀察道:

Image
先知約瑟·斯密

「原來神把這位以諾保留給祂自己,使他那時不會死去,並指派他對中榮身體施助,關於中榮身體很少被透露」(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4:209)。

先知在另一個場合中又說道:

Image
先知約瑟·斯密

「〔主〕揀選了以諾,指導他,將祂的律法賜給他以及和他在一起的人民;而在世人普遍不服從神的命令時,以諾與神同行後,祂使以諾和他的教會改變體質而升天,而聖職或天國的政府也被取走了」(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