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19課:我們祈禱時,天父會幫助我們


第19課

我們祈禱時,天父會幫助我們

目標

幫助兒童明白,他們祈禱時便能得到天父的幫助。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尼腓一書18:5-23尼腓三書18:20

  2. 需用的材料:

    1. 黑板、粉筆和板擦。

    2. 圖3-45,李海和他的人民抵達應許地(62045;福音圖片集304);圖3-46,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62175;福音圖片集227)。

  3. 為你要做的補充活動作好準備。

課程發展建議

邀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禱告。

如果你曾鼓勵兒童在上一週中做某件事,調查結果如何。

尼腓禱告便得到幫助

專心活動

一邊上課,一邊在黑板上畫一幅如下的圖:

圖像
mountain

告訴兒童,有位父親和他那已經結婚的兒子住在一座大山的兩邊。

專心活動

  • 這位父親如果不翻過山去,要怎樣和他的兒子聯絡?

畫一些類似以下的圖來表示兒童的建議:

圖像
communication devices

電話

無線電

信鴿

信件

專心活動

  • 為什麼父親和兒子之間的聯絡很重要?(免得寂寞、表示愛心、接受和給予幫助、分享意見等。)

  • 如果他們彼此不聯絡,會變得怎樣?(他們會覺得彼此不親近,愛會減弱,也無法互相幫助。)

說明我們在世上彼此距離很遠時,可以互相聯絡;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和天父聯絡。

專心活動

  • 我們要怎樣和天父聯絡?(經由祈禱。)

  • 和天父聯絡為什麼很重要?(感謝祂賜給我們祝福,向祂表示信心,向祂祈求,接受祂的幫助和祝福,增進我們對祂的愛等。)

圖片、經文故事和討論

提醒兒童他們以前學到有關尼腓造船的那一課。請兒童聽聽看祈禱怎樣幫助尼腓。

尼腓造好船後,神吩咐他的父親李海讓家人把種子、食物和其他東西帶到船上。然後他們就登上船,往應許地駛去。

展示圖3-45,李海和他的人民抵達應許地,並指出李海手中的利阿賀拿。

說明利阿賀拿是一種羅盤;它在荒野中指示他們走的方向,也能指引行船的方向。但這個羅盤只有在他們正義時才會發生功效。

這一家人在海上很多天以後,尼腓的幾個哥哥又開始做錯誤的事。他們對父母和船上其他人說很難聽的話。他們已經忘記天父曾經大大地幫助他們和祝福他們。尼腓很害怕他們的邪惡會使主生氣,因此就數落了他們的行為。拉曼和雷米爾很生氣;他們不要他們的弟弟來告訴他們該怎麼做。於是他們把尼腓綁起來,繼續做壞事。

尼腓一被綁起來,利阿賀拿就不動了。拉曼和雷米爾不知道要把船駛向哪裡,海上又起了大風暴。那艘船連著三天都在海上顚覆得很厲害,船上的人都以為他們就要淹死了。但拉曼和雷米爾還是不願放了尼腓。

風暴越來越劇烈。拉曼和雷米爾終於明白他們是因為自己的邪惡才遇到這樣的危險;他們知道再不悔改的話,就會死在暴風雨裡了。所以他們就放了尼腓。

尼腓的腳踝和手腕又腫又痛,但他沒有向天父抱怨。

尼腓被釋放了之後,利阿賀拿就馬上動了起來。尼腓又能讓船行駛在正確的方向上。

尼腓向天父祈禱,風就停了,海也平靜了。

暴風雨過去,利阿賀拿又開始動了。尼腓於是安全地駕船到達應許地。

圖片、經文故事和討論

  • 尼腓被綁起來的時候,利阿賀拿為什麼就不會動了?

  • 你認為尼腓被綁的時候,為什麼不會向天父抱怨?

  • 我們可以從尼腓的榜樣中學到什麼?

  • 尼腓怎樣使船不致沉沒在暴風雨裡?

  • 天父怎樣幫助了尼腓?

天父在我們祈禱時幫助我們

圖片和經文故事

展示圖3-46,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

圖片和經文故事

  • 這幅圖片中的耶穌基督在做什麼?(向天父禱告。)

  • 耶穌為什麼要禱告?(祂需要天父的幫助來引導祂。)

說明耶穌在世上的時候,時常向天父禱告。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可以向天父禱告。

故事

講述以下這個小女孩為了別人的需要而向天父祈禱的真實故事:

有天晚上瑪莉在睡夢中被一陣聲音吵醒了。她仔細一聽,原來是四歲的弟弟因為肚子痛而哭鬧著。她聽到媽媽溫柔地安慰著弟弟,想讓他覺得好過一些;但弟弟還是一直哭。她躺在床上,為弟弟感到很難過。她知道媽媽已經很盡力在照顧弟弟了,但弟弟身體那麼不舒服還是讓她覺得很難過。最後她想到了一個方法。

故事

  • 你認為她想到了什麼?

她靜靜溜下床,跪下禱告。她請求天父讓她的弟弟好起來,好讓他能繼續睡覺。沒過多久,弟弟睡著了。第二天早上她問媽媽弟弟的情況如何,媽媽回答說:「還好。他昨天晚上睡著了,現在也好像已經好了。」

邀請班員談談他們自己或家人禱告求助的經驗。請他們著重在天父如何回答他們的禱告。

故事

講述以下這個人祈求幫助的故事,或講出你自己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有人送給傑米一隻小羊。他把小羊取名為布布,並且很寵愛牠,照料著牠。傑米和布布常常在爸爸用籬笆圍起來養馬的牧場裡玩耍。有一天傍晚,傑米和布布在草地上玩耍的時候,聽到媽媽叫他吃晚飯。他就跑向籬笆門口,很快把門關上就走了。

晚飯後,傑米又出來找布布玩。他走到籬笆門口,卻發現門開著,布布和馬不見了。傑米把門關得太快了,所以沒有栓好。

傑米不知道要去哪裡找。他想起爸爸曾告訴過他,爸爸小時候有一次在山腳下迷路,於是跪下來請天父幫助他。不久有個要回營地的牧羊人發現了他,就送他回家。

於是傑米跪在草地上,閉上眼睛禱告說:「天父,請幫助我。因為我沒有關好門,把爸爸的馬和布布都弄丟了,請幫助我找到牠們。」

然後傑米發現路上有動物的足跡,就開始沿著足跡上山。他一路用手抓著樹枝穩住腳步,最後終於聽到了布布的叫聲。傑米爬上山,很快就發現小羊卡在樹叢裡,馬兒就站在附近。傑米幫布布把腳從糾纏的樹叢裡拖出來。布布想站起來,卻跌倒了。傑米看到布布的一隻腳已經斷了。

傑米再度請求天父幫助他。他用夾克做成三角巾,抱著布布開始下山;馬兒則跟著他小心地走下陡峭的山路。布布很重,所以傑米一路跌跌撞撞地下了山。

他們三個到家後,傑米的爸媽都跑出來幫忙。傑米的爸爸照顧著受傷的小羊,說道:「還好你及時帶牠回來,讓牠不致失血過多。否則牠會休克死亡的。」

傑米的媽媽問他:「你怎麼知道要到那裡找牠們的?」

傑米回答說:「我只是照著爸爸做過的那樣做。」

爸爸問:「怎麼做呢,孩子?」

「你還記得有一次你迷路嗎?你向天父祈禱求助。我就是這樣做。我禱告了,天父也幫助了我」(see “The Open Gate,” Friend, Apr. 1977, pp. 28-30)。

摘要

黑板活動

提出下列問題,作為本課的複習。一位兒童回答完問題後,就請他到黑板前面來,把他的手掌輪廓畫在黑板上,然後在裡面寫上他的名字。

黑板活動

  • 李海一家人要到哪裡去?(應許地。)

  • 利阿賀拿是不是一直都會動?(不是。只有在人民正義的時候才會動。)

  • 利阿賀拿向尼腓顯示什麼?(行船的方向。)

  • 尼腓被綁起來後,發生了什麼事?(起了可怕的風暴。利阿賀拿也不動了。)

  • 尼腓被放了以後,又發生了什麼事?(暴風雨停了。利阿賀拿又開始動了。)

  • 尼腓為什麼要向天父祈求幫助?

  • 我們需要天父幫助的時候,應該怎麼做?(祈禱,並相信祂會幫助我們。)

繼續從課程中的故事找出問題,直到每位兒童的手掌輪廓都畫在黑板上,然後謝謝兒童幫忙。

見證

見證天父愛我們,希望幫助我們,只要我們祈求即可。

邀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禱告。

補充活動

從下列各項中選一些最適合你班上兒童的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在上課時進行,也可以當作複習或摘要。如需更多指示,見「給教師的幫助」裡的「班級時間」。

  1. 教兒童一首有關祈禱的短歌,並示範動作。

    交叉雙臂,頭兒低低,

    閉上眼睛,準備我心。

    雙手交叉,頭兒低下,

    別人禱告,我們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