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大会
基督的教义所带来强大的良性循环
2024年4月总会大会


基督的教义所带来强大的良性循环

我邀请各位要一再地、反覆地、用心地奉行基督的教义,并帮助他人也走上这条道路。

多年前,我和妻子路得、女儿艾诗莉在美国夏威夷州,与其他观光客一起报名了皮划艇体验团。皮划艇是一种离水面很近、类似独木舟的船,划船者采坐姿,面向前方,利用双叶桨,从一侧由前往后拨水,然后再换另一侧。那天计划是要划到欧胡岛附近的两座小岛,然后再划回来。我很有信心,因为我年轻时就划过皮划艇,穿梭在高山湖泊之间。自大往往不是什么好兆头,对吧?

带团的领队先生指导着我们,并向我们展示将使用的海上皮划艇;这和我之前划过的不太一样。我本该划平台式的,而不是座舱式的皮划艇。结果我一上艇,重心比我习惯的还要高,让我在水中不太稳。

刚出航时,我划得比路得和艾诗莉都要快,没多久,我就把她们远远甩在后面了。这样的一路领先,让我颇为得意,但我还是停了下来,等她们赶上。后来一个大浪——约13公分高1——打到我皮划艇的一侧,让我翻船落入水中。等我把皮划艇翻回正面,努力坐回船上时,路得和艾诗莉早已越过我,而我则因太喘而划不动桨。在我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前,又一波浪来袭,这次真的很大——至少20公分高2——打中我的皮划艇,让我再次翻船。等我好不容易把皮划艇扶正,我早已气喘吁吁,深怕自己上不了船。

领队先生看到我的情况,便划过来稳住我的皮划艇,让我更容易爬上去。他看着我气喘吁吁的样子,无法独自划船,就把一条拖绳绑在我的皮划艇上,开始划桨,拉着我跟着他。很快地,我气息平稳后,就能开始自己好好划船了。于是他松开绳子,我则在不需要进一步的协助下,抵达了第一座岛。我一上岸,就扑倒在沙滩上,全身虚脱无力。

领队先生等整个小组都休息好后,便过来悄悄对我说:「瑞隆先生,如果你一直划,持续保持你的动量,我想你会没问题的。」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划到第二座岛,然后再返回出发点。途中有两次,领队先生划过来告诉我,我做得很棒,即使有更大的浪从侧面打中我的皮划艇,我都没翻船。

我一直不停地划着皮划艇,持续保持动量,向前推进,把海浪从侧面打过来的作用力缓解下来。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我们的灵性生活,当我们慢了下来,尤其是停滞不前的时候,就会变得脆弱。3如果我们一直不停地往救主的方向「划」,持续保持灵性动量,我们就会更安全、更稳定,因为我们的永生端赖我们对祂的信心。4

灵性动量要「靠我们在一生中一再接受基督的教义」来建立。5罗素·纳尔逊会长教导,这么做就会带来「强大的良性循环」。6事实上,基督的教义所蕴含的各个要素——如对主耶稣基督的信心、悔改、透过洗礼与主订立圣约关系、接受圣灵的恩赐,以及持守到底7——都不是体验一次就算交差了事的活动事项。特别是「持守到底」,还真不是基督的教义中独立分开的一个步骤,不是我们在完成前四个要素之后,就留守在原处、咬紧牙关,等待死亡。不是这样的,持守到底是一再地、反覆地应用基督的教义所蕴含的其他要素,才能创造出纳尔逊会长所描述的那种「强大的良性循环」。8

一再的意思是指,我们会在一生中,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基督的教义所蕴含的要素。反覆的意思则是指,我们在每次来回重覆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虽然我们来回重覆这些要素,但并非只是在原地绕圈打转,没有前进的路径。相反地,我们在每次的循环中更接近耶稣基督。

动量包括速率和方向。9划皮划艇时,若使劲划,方向却不对的话,是可创造出很大的动量,但却无法抵达预定的目的地。同样地,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往救主的方向「划」,才能归向祂。10

我们需要每天滋养我们对耶稣基督的信心。11要使其得到滋养,我们就要每天祈祷、每天研读经文、每天沉思神的恩慈、每天悔改,每天听从圣灵的提示。正如把所有的食物都留到星期日,然后再狂吃一顿摄取一周的营养,是不健康的一样,将滋养见证的行为局限在一周中的某一天,在灵性上也是不健康的。12

当我们为自己的见证负责时,13就会获得灵性动量,逐渐培养出对耶稣基督的坚定信心,基督的教义就会成为人生目的之核心所在。14当我们努力服从神的律法和悔改,动量也会随之增强。悔改是可喜乐的,让我们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也是我们永恒进步的方式。毫无疑问地,我们有时也会翻船,发现自己落入困境中。透过悔改,不论我们失足多少次,都可以重新再站起来,继续前进。15重要的是,我们不放弃。

基督的教义所蕴含的下一个要素是洗礼,其中包括水的洗礼,以及透过证实而来的圣灵的洗礼。16洗礼虽是单一事件,但我们领受圣餐时,却是一再更新我们的洗礼圣约。圣餐没有取代洗礼,反将基督的教义所蕴含的首要要素——信心和悔改——与接受圣灵连结在一起。17当我们认真地领受圣餐,就是在邀请圣灵进入我们的生活中,18正如我们接受洗礼和证实时一样。19只要我们遵守圣餐祈祷文中所述的圣约,圣灵就会与我们为伴。

随着圣灵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我们就会日益反覆地培养基督般的品格。我们的心会改变,作恶的念头越来越少,行善的意愿越来越强,直到只想「不断行善」。20我们就是这样获得持守到底所需的天上力量。21我们的信心增强后,就准备好再度重覆这强大的良性循环。

这股前进的灵性动量也会驱策我们,去主的屋宇中与神订立其他圣约;多项圣约让我们更接近基督,使我们与祂更强力地紧密连结在一起。透过这些圣约,我们更能获得祂的能力。在此说明一下,洗礼圣约和圣殿圣约本身并不是能力的来源,主耶稣基督和我们的天父才是能力的来源。订立和遵守圣约会建立起一个管道,将祂们的能力连接到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按照这些圣约生活,就会在最后继承天父拥有的一切。22奉行基督的教义所产生的动量,不仅有能力将我们的神圣本质转化成我们的永恒目标,还能激励我们用适当的方式去帮助他人。

想一想那位带团的领队先生,在我翻船之后是如何帮助我的。他没有大老远就嚷着些无益的问题,像是「瑞隆先生,你在水里做什么?」他没有划过来责备我说:「瑞隆先生,要是你身体硬朗些,就不会遇到这情况了。」他没有在我试着爬上船时,就开始去拖我的皮划艇,并且也没有在众人面前纠正我。相反地,他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了我当下所需的帮助。我乐意受教时,他给我建议,而且还特地划过来鼓励我。

我们施助他人时,不需提出无益的问题,也不需说出显而易见的事。在挣扎中的人,大部分都知道自己正陷入挣扎。我们不应该予以论断;我们的评判不仅无济于事,也不会被欣然接受,而且往往了解得不够深入。

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会让我们犯下大错,尤其是如果我们断定自己比那些陷入挣扎的人更正义的时候。这样的比较,就像是你在三米深23的地方溺水了,绝望之余看到别人在四米深24的地方也溺水时,便判断他的罪更重,而对自己却感觉良好。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苦衷。我们当中没有人能赢得救恩,25永远都不能。在摩尔门经中,雅各教导:「记住,〔我们〕与神和谐后,唯有靠着并且经由神的恩典,〔我们〕才能得救。」26我们都需要救主的无限赎罪,不是只需一部分而已。

我们在与周遭的人互动时,确实需要付出一切的同情心、同理心和爱心。27陷入挣扎的人「需要的是,体会到〔我们的〕言行所反映的耶稣基督纯正的爱」。28我们施助的时候,要经常鼓励他人,并提供帮助。即使有人不乐意接受,我们也会在他们允许的情况下继续施助。救主教导说:「应当继续施助这样的人;因为你们不知道,他们还是会回头悔改,全心全意归向我,我也会医治他们;你们要作为那带给他们救恩的工具。」29救主的工作是医治,我们的工作则是去爱——用能牵引他人归向耶稣基督的方式去爱和施助。这样的结果,正是基督的教义所带来强大的良性循环之一。

我邀请各位要一再地、反覆地、用心地奉行基督的教义,并帮助他人也走上这条道路。我见证,基督的教义是天父计划的核心;这终究是祂的教义。当我们对耶稣基督和祂的赎罪运用信心时,就会在这条圣约道路上得到一股驱动力,并受激励去帮助他人成为耶稣基督忠信的门徒。我们可以成为天父国度的继承者,这是忠信奉行基督的教义所收获的最终结果。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