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研究所
第21课:约瑟·斯密在纳府实行多重婚姻,英国归信者到美国与圣徒聚集


「第21课:约瑟·斯密在纳府实行多重婚姻,英国归信者到美国与圣徒聚集」,后期圣徒历史:1815-1846教师教材(2018)

「第21课」,后期圣徒历史:1815-1846教师教材

第21课

约瑟·斯密在纳府实行多重婚姻,英国归信者到美国与圣徒聚集

导言和大事纪

从1840年开始,英国圣徒就离开家园,到美国与圣徒聚集。1841年4月,先知约瑟·斯密服从主的命令,重新开始实行多重婚姻,与露易莎·比曼在纳府印证。(1830年代中期,约瑟·斯密在俄亥俄州嘉德兰娶芬妮·艾杰为多重婚姻下的一位妻子。)1841年10月24日,奥申·海德奉献圣地,作为亚伯拉罕子孙的聚集之地。

1840年6月6日首批英国归信者离开英国,加入美国圣徒的行列。

1841年4月5日约瑟·斯密与露易莎·比曼印证。

1841年4月20日百翰·杨和十二使徒定额组的其他六位成员结束传教,离开大不列颠诸岛,回到伊利诺州纳府。

1841年10月24日奥申·海德奉献圣地。

学生阅读

圣徒:耶稣基督的教会在后期时代的故事,第一册,真理的大旗,1815-1846(2018),第36章

教学建议

为了服从主的命令,约瑟·斯密在纳府实行多重婚姻

注:第24课也有关于实行多重婚姻的资料。

向学生说明,可能早在1831年,先知约瑟·斯密在翻译灵感本旧约圣经时,就已求问天父,为什么一些古代的先知和以色列国王都实行多重婚姻(见教约132:1;亦见创世记16:225:629:28出埃及记21:10撒母耳记上25:43)。在这项做法下,一名男子会和一位以上的在世妻子结婚。

请一位学生读出教义和圣约132:34-38 。请全班跟着仔细看,找出主向约瑟·斯密揭示哪些有关多重婚姻的原则。(读出这几节之前,你可能需要向学生说明,亚伯拉罕先娶了撒拉,夏甲是撒拉的仆婢。)

  • 关于多重婚姻的原则,主向先知约瑟·斯密揭示了哪些事?(主命令古代的男人和女人实行多重婚姻的原则。需要的话,向学生说明,旧约圣经中的这个字,是指与一个男人合法结婚的女子,但其社会地位低于妻子。妾并不属于我们这个福音期实行多重婚姻里的一部分。)

向学生说明,先知约瑟·斯密也知道,在经文记载的当时,主并不接受多重婚姻的做法。例如,一些尼腓人指出经文记载,大卫和所罗门都有多位妻子,企图为他们犯下的性罪找借口(见摩尔门经雅各书2:23-24;亦见教约132:38-39)。先知雅各谴责这些尼腓人,因为他们未蒙授权就实行多重婚姻。

请一位学生读出摩尔门经雅各书2:27-30。请全班跟着仔细看,找出雅各针对主的婚姻标准说了什么。

  • 根据这几节,你会如何概述主的婚姻标准?(在学生回答后,将以下真理写在白板上:一男一女之间的婚姻是神的标准,除非祂另有吩咐。〔亦见教约49:15-16。〕)

  • 根据第30节,主在某些时期制定多重婚姻的一个原因是什么?(主在某些时期制定多重婚姻,替祂的人民提供更多机会为祂抚养正义的子女。)

向学生说明,主向约瑟·斯密揭示多重婚姻的原则之后一段时间,祂命令先知奉行这项原则,作为后期时代「万事」复兴的一环(教约132:40,45;亦见使徒行传3:19-21教约132:46-50)。约瑟·斯密身边的人说,他告诉他们,在1834到1842年间,神的天使向他显现三次,命令他奉行多重婚姻的原则(见「在嘉德兰及纳府的多重婚姻」,福音主题,topics.lds.org)。

  • 是什么使得这项诫命难以遵守?

请一位学生读出以下伊莉莎·舒姊妹(1804-1887)的这段话;她印证给先知约瑟·斯密,后来担任总会慈助会第二任会长。请全班仔细听,找出伊莉莎针对先知约瑟·斯密和她弟弟朗卓·舒之间的对话说了什么。

图像
伊莉莎·舒

「先知约瑟·斯密〔向朗卓·舒〕敞开心怀,描述他怎样在心理上经历痛苦折磨,来克服那因教育和社会习惯而来的,对于引介多重婚姻一事自然会有的厌恶感受。他知道神的声音——他知道全能者给他的诫命是要去进行——去立下榜样,建立……多重婚姻。他知道他不仅要征服和克服自己的成见和偏见,还有整个基督教世界都在盯着他看;但超越一切的神已赐下诫命,而他必须服从。但先知仍踌躇不前、一再拖延,直到一位天使带着出鞘的剑站在他面前告诉他,除非他开始行动,建立多重婚姻,否则他的圣职会被取走,他也会被毁灭!他不仅向我的弟弟,还向其他人作了这见证——那是无法否认〔反驳〕的」(Eliza R.Snow, Biography and Family Record of Lorenzo Snow [1884], 69–70)。

  • 根据伊莉莎·舒所说,是什么让先知很难遵守去实行多重婚姻这条诫命?

  • 按照伊莉莎·舒所说的话,为什么先知愿意服从命令来实行多重婚姻?

请一位学生读出以下这段话。

「零星的证据表示,约瑟·斯密依照天使的第一次命令,在1830年代中期于俄亥俄嘉德兰娶了芬妮·艾杰。有些曾住在嘉德兰的后期圣徒于数十年后表示,艾杰当时住在斯密家并在那里工作,约瑟·斯密在得到她和她父母同意后才与她结婚。这段婚姻的其他部分少有人知,约瑟和爱玛之间也没留下任何有关艾杰的对话。和艾杰的这段婚姻因分居而结束后,约瑟似乎就将多重婚姻这个主题放在一边,直到教会迁移到伊利诺州纳府」(「在嘉德兰及纳府的多重婚姻」,福音主题,topics.lds.org)。

  • 你在圣徒:第一册第36章读到,先知约瑟·斯密如何将多重婚姻的原则介绍给纳府的圣徒?(1840年秋天,约瑟·斯密私下教导一些人关于多重婚姻的原则。后来,他向一位名叫露易莎·比曼的女子求婚。露易莎接受了求婚,并于1841年4月印证给约瑟·斯密。)

请一位学生读出以下露西·渥克所说的故事。请全班仔细听,找出露西描述她是如何获得对多重婚姻原则的见证,才印证给先知约瑟·斯密的:

「当先知约瑟·斯密第一次向我提到多重婚姻原则时,我感到愤慨并向他表达我的愤怒,因为我的感受和所受的教育都使我厌恶〔抗拒〕那类性质的任何事。但他向我保证,这教义是主向他启示的,并且我有权亲自对其神圣起源得到见证」(Lucy Walker Kimball, affidavit, December 17, 1902,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啊!我多么热切地祈祷,祈求这些话能应验。在又一个无法成眠的夜晚过去,接近黎明的时刻,当我跪下殷切恳求时,我的房间充满了一股圣洁的影响力。对我来说,那就像灿烂的阳光穿透最黑暗的云彩。

「先知的话真的应验了。我的灵魂充满我从未体验过的平静祥和。极致的喜乐占据我的全身,我对于〔多重婚姻〕的……真理,获得一个无法抗拒的强力见证」(Lucy Walker Kimball, biographical sketch, undated, 11,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 露西·渥克的经验在今日如何能帮助一个人增强信心,相信约瑟·斯密和早期的圣徒在实行多重婚姻这件事上,是根据神的诫命行事?

奥申·海德奉献圣地,英国归信者与纳府的圣徒聚集

图像
奥申·海德奉献圣地

展示这里所附的图片。向学生说明,为了回应先知约瑟·斯密发出的召唤,十二使徒定额组的奥申·海德长老前往圣地,并在1841年10月24日奉献该地,作为亚伯拉罕后裔返回之地。整趟旅程花了他两年半以上的时间才完成。

  • 你在圣徒:第一册第36章读到,奥申·海德奉献圣地时祈求什么?(他祈求预言实现——主会将圣地赐给亚伯拉罕的后裔,作为永远的继承产业,也会永远记得他的子孙〔see Orson Hyde, “Interesting News from Alexandria and Jerusalem,” Millennial Star, Jan. 1842, 133–34〕。)

图像
「真理的大旗」地图

展示这里所附的地图。向学生说明,奥申·海德启程后先到圣地,而十二使徒定额组其他成员此时在大不列颠诸岛传教。使徒们在不同的地区传教时,他们发现许多人已准备好接受复兴的福音。例如,在英国赫勒福夏郡和周围地区,一年内有将近1,800人受洗。他们的传道成果丰硕,使得大不列颠诸岛的教会成员人数从1840年1月的将近1,500人,增加为1841年4月的5,814人,此时大部分的使徒都离开了大不列颠群岛,返回伊利诺州纳府。

请一位学生读出以下总会会长团在1840年所说的话。请全班仔细听,找出总会会长团当时给教会成员的指示。

「要在末世成就的这项事工极其重要,需要圣徒运用心力、技能、才干和能力,好使它能如先知们所形容的,带着荣耀和尊贵向前推进;因此,需要圣徒同心协力来成就如此重要而伟大的事工。

「经文中提到的聚集工作将是达成最后福音期的荣耀的必要条件。……

「对于那些因此感兴趣并能协助这伟大事工的人,我们要说,让他们来到这地方〔纳府〕」(To the Saints Scattered Abroad,” Times and Seasons, Oct. 1840, 178–79, josephsmithpapers.org)。

  • 根据这段话,关于主为什么聚集祂的人民,我们能学到哪项真理?(学生回答后,将以下真理写在白板上:主聚集祂的人民,并召唤他们运用才干和心力来建立祂的国度。

  • 拥有不同恩赐和能力的圣徒聚集起来时,如何能帮助主建立祂的国度?

图像

展示这里所附的图片,并向学生说明,这是19世纪中叶到晚期之间,教会成员从欧洲航行到美国所乘坐的船只类型;他们乃是响应总会会长团要圣徒聚集在一起的指示。1840年6月,约翰·摩恩带领大不列颠诸岛的第一批归信者,来到纳府与圣徒聚集。

  • 到美国与圣徒聚集的这项选择,会伴随哪些种类的挑战一起来到?

邀请两位学生读出以下罗伯特·库克斯顿和普丝拉·斯坦的故事;他们两位都是英国的后期圣徒。请全班仔细听,找出英国归信者愿意到美国与圣徒聚集的原因。

「我们必须卖掉所有东西,那是很大的牺牲。但我们想要来到锡安,接受神的先知的教导。我们想要聚集的心意非常强烈,就连巴比伦也无法动摇我们」(Robert Crookston, autobiography, circa 1900, 5,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我离开出生时的家园,独自一人前往纳府聚集。我在一个凄凉的冬日,出发前往利物浦,一同搭船的旅客尽是陌生人。当我抵达利物浦,看到即将把我和所有心爱的人分开的汪洋大海,我差点舍不得离开。但我早将所有偶像留在祭坛上,已经没有回头的路。我记得救主说过的话:『无法为了我离开父母和手足的,不配作我的门徒』,我相信祂给那些为了祂舍弃一切的人的这项应许,因此我独自启程,追求永生的酬赏,完全信赖神」(Priscilla Staines, in Edward W.Tullidge, The Women of Mormondom [1877], 288)。

  • 这些故事有什么地方吸引你的注意力?

提醒学生,近年来,主已透过祂的先知教导我们,要在自己居住的国家与圣徒聚集(见罗素·纳尔逊,「聚集分散的以色列」,2006年11月,利阿贺拿,第81页)。

  • 我们如何能借着在自己的居住地与祂的圣徒聚集,来协助建立主的国度?(当我们聚集在一起时,就能彼此巩固、启发和帮助,来完成主的事工。)

针对在这最后的福音期,运用我们的才干和心力来建立神的国度的重要性,作你的见证。请学生想想自己已蒙福获得哪些才干或恩赐。请他们想想自己会做些什么,来运用那些才干和恩赐,在自己的居住地协助建立神的国度。

鼓励学生阅读圣徒:第一册第37章,为下一课作准备。

注解及背景资料

神的人民在今日的聚集

罗素·纳尔逊会长教导,圣徒应该分别聚集在各自的国家里:

图像
罗素·纳尔逊

「是否要选择归向基督,问题不在于你身处何方,而在于你个人的承诺。一个人不用离开自己的国家就可以『认识……主』〔尼腓三书20:13〕。没错,在教会早期,归信往往也意味着移民。不过现在,聚集地就在自己的国家。主已颁布要在每个地方建立锡安,祂已赐给圣徒他们的出生地和国籍。经文告诉我们,人们『必回到继承的土地聚集,也必在他们所有的应许地上建立』〔尼腓二书9:2〕。『每个国家就是该国人民的聚集地』〔Bruce R.McConkie, in Conference Report, Mexico City Mexico Area Conference 1972, 45〕。巴西圣徒的聚集地在巴西;奈及利亚圣徒的聚集地在奈及利亚;韩国圣徒的聚集地在韩国;以此类推。锡安是『心地纯洁者』〔教约97:21〕。凡有正义圣徒的地方就是锡安。出版刊物、通讯设备、聚会的地方如今已十分普遍,几乎所有的成员,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地方获得福音的各项教义、权钥、教仪和祝福。

「属灵的平安往往在于我们生活的方式,而非我们所住的地方。各地的圣徒同样都可以获得主的祝福」(参阅罗素·纳尔逊,「聚集分散的以色列」,2006年11月,利阿贺拿,第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