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研究所
第1课:复兴的序曲


「第1课:复兴的序曲」,后期圣徒历史:1815-1846教师教材(2018)

「第1课」,后期圣徒历史:1815-1846教师教材

第1课

复兴的序曲

导言和大事纪

救主在尘世传道期间建立了祂的教会。使徒在救主死亡和复活后,则透过启示的带领继续指导教会。不过,使徒被杀害后,圣职权钥和权柄就不在地面上了,耶稣基督和祂使徒原本的教导也遭更改和曲解。这些事件导致了一个称为大叛教的时期,那时世上并没有基督的教会和主理教会的权柄(见「叛教」,福音主题,topics.lds.org)。在大叛教期间,主透过一些事件为祂教会的复兴预备了道路,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新教徒的宗教改革、圣经的英文译本和其他语言译本,以及美国透过立宪制定宗教自由等。约瑟·斯密出生的时空背景,让主得以将他兴起,成为复兴的先知。主增强了约瑟·斯密的能力来完成祂的神圣目的,将祂的福音和教会复兴到世上。

约1450年德国发明家约翰·古腾堡发行活版印刷机,让圣经等书籍能够普及一般大众。

1500-1611年英文和其他语言的圣经新译本开始普及。

1517-1564年马丁·路德和欧洲其他人士发起宗教改革。

1620-1750年许多欧洲新教徒移民到北美洲,寻求宗教自由。

1787-1791年美国宪法制订了宗教自由。

1805年小约瑟·斯密在佛蒙特州的夏隆镇出生。

注:部分为推算日期。

教学建议

神为福音的复兴预备了道路

展示以下十二使徒定额组罗纳德·罗斯本长老的这段话,并请一位学生读出来:

图像
罗纳德·罗斯本

「尼尔·麦士维长老曾说:……『〔神〕不是靠「巧合」做事的,而是借着「神圣的安排」』〔Neal A. Maxwell, “Brim with Joy”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devotional, Jan. 23, 1996), 2, speeches.byu.edu〕。……

「福音中和教会里出现的许多重大事件,使神的国度在世上推进。这些事不是巧合,而是神的计划」(罗纳德·罗斯本,「借着神圣的安排」,2017年11月,利阿贺拿,第55页)。

  • 有哪些例子在有些人看来是巧合,但你相信是神安排的事件?

请学生找出今日课程中有哪些原则,说明是神的手在推动祂在世上的事工,以及在祂儿女的生活中发挥影响力。

图像
耶稣基督按立使徒

展示一张救主按立使徒的图。提醒学生,救主在尘世传道期间召唤了使徒,授予他们圣职权柄和权钥,并建立了祂的教会。

请学生概述主的教会如何陷入叛教。(需要的话,帮助学生了解,「救主和祂的使徒〔死前和〕死后,世人篡改福音原则,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改变教会组织和圣职教仪。由于叛教的情形遍布各地,主便从世上收回圣职权柄」〔「叛教」,福音主题,topics.lds.org〕。)

  • 了解发生过叛教如何帮助我们更了解福音需要复兴?

指出神在这段大叛教期间,继续透过基督的光和圣灵的影响启发祂的儿女(见教约84:46see also “Statement of the First Presidency regarding God’s Love for All Mankind,” Feb. 15, 1978)。神透过这样的指引来启发个人,协助促成许多重大的事件和改变,准备世人迎接福音在后期时代的复兴。

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或小组,然后给每个学生一份本课所附的讲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请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阅读讲义,找出哪些例子显示出神启发的人物和事件,为福音的复兴预备了道路。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图像
罗拔·海尔斯

「让人可以获得经文、帮助神的儿女学会阅读经文,是复兴福音的首要步骤。圣经最初是以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写的,全欧洲一般老百姓都看不懂这两种文字。直到救主死后400年,耶柔米才将圣经翻译成拉丁文。但当时经文仍不普及。……

「……之后,在圣灵的影响下,人们逐渐对学习知识产生兴趣。这种复兴或『重生』的现象在欧洲随处可见。十四世纪末期,有位名叫约翰·卫克里弗的神父首度将拉丁文圣经翻译成英文。……

「有人受到启发去翻译圣经,有人则受启发为出版圣经的方式作准备。1455年,约翰·古腾堡发明了活版印刷机,圣经是他最早印刷的书籍之一。经文首度可以大量印制,而且价格是许多人负担得起的。……

「十六世纪初期,年轻的威廉·丁道尔就读牛津大学。……丁道尔的研究让他开始喜爱神的话,并渴望神的所有儿女都能亲自领受这些话语。

「大约在这时候,有位名叫马丁·路德的德国神父兼教授大胆地寄了一封信给他的几位主管,指出了当时教会的95项错误。在瑞士,乌利希·兹文利发表了六十七条改革宣言。瑞士的约翰·喀尔文、苏格兰的约翰·诺克斯,以及其他许多人都协助了这项事工。一项改革于是展开了。

「在这同时,威廉·丁道尔……相信直接从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翻译成英文,比卫克里弗从拉丁文译本翻译,会更加正确,也更容易阅读。因此,丁道尔在神的灵的启发下翻译了新约和一部分的旧约。他的朋友警告他,这么做会惹来杀身之祸,但他毫不惧怕。有一回他和一名学者争辩,他说:『如果神免我一死,不出几年,我要让犁田的男孩比你更懂经文』」〔quoted in S. Michael Wilcox, Fire in the Bones: William Tyndale—Martyr, Father of the English Bible (2004), 47〕。

「……英王詹姆士一世知道教会在自己国家的分歧情形,于是同意正式发行新版圣经。据估计,威廉·丁道尔所翻译的新约和大部分的旧约,……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部分都保留在詹姆士王钦订本里。后来这本圣经传到了新大陆,被一个名叫约瑟·斯密的14岁农家小孩读了」(参阅罗拔·海尔斯,「为复兴和第二次来临作准备:『我的手将在你的上面』」,2005年11月,利阿贺拿,第89-90页)。

图像
讲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给予充分的时间后,请学生向全班报告他们所发现的事情。

  • 你认为让神的儿女有经文可读,为什么是准备世人迎接福音复兴的重要步骤?

展示以下十二使徒定额组罗拔·海尔斯长老(1932-2017)的这段话,并请一位学生读出来。请全班仔细听,找出还有哪些事件为复兴预备了道路。

图像
罗拔·海尔斯

「英国的宗教迫害……使得许多人想到新的土地上寻求自由。其中有些人是清教徒,他们于1620年在美洲大陆登陆。……其他的拓荒者尾随而至,其中包括罗德岛的开创者和之后担任州长的罗吉·威廉。他不断在寻找基督真实的教会。威廉说世上没有正规组织的基督教会,也没有人有权柄来执行教会任何教仪;这一切要等到教会的伟大元首派遣新的使徒们才会发生,而他正在寻找他们。

「一个世纪后,这种宗教意识引领着美洲一个新兴国家的建国者。他们在神的安排下,以受灵启发的人权法案保障了每位公民的宗教自由。十四年后,1805年12月23日,约瑟·斯密先知诞生了。这使得为复兴所作的准备已接近完成的阶段」(参阅罗拔·海尔斯,「{80}为复兴和第二次来临作准备:『我的手将在你的上面』{81}」,2005年11月,{82}{83}{84}利阿贺拿{85},第90页)。

  • 你认为宗教自由对于福音的复兴为何是必要的?

展示以下罗拔·海尔斯长老的这段话,并请一位学生读出来:

图像
罗拔·海尔斯

「约瑟年轻的时候,就常对宗教的事『认真的思考』〔约瑟·斯密——历史1:8〕。因为他出生在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他可以质疑在所有教会之中哪个才是对的。由于圣经已翻译成英文,他可以在神的话语中寻找答案。……这个卑微的农家子弟蒙神拣选为先知,要在这后期时代复兴耶稣基督古代的教会及其圣职」(参阅罗拔·海尔斯,「为复兴和第二次来临作准备:『我的手将在你的上面』」,2005年11月,利阿贺拿,第90页)。

  • 从这些在各世纪发生的受灵启发的事件,直到约瑟·斯密先知的出生,我们学到什么?(学生回答后,将以下真理写在白板上:神以祂无限的智慧,为福音的复兴预备了道路。

  • 神在准备复兴这事上显示出祂的远见和无限智慧,了解这一点如何帮助你对祂更有信心?

教会历史显示出神会启发并增强平凡、不完美的人来从事祂的事工

提醒学生,威廉·丁道尔曾对一名有学问的神职人员说:「如果神免我一死,不出几年,我要让犁田的男孩比你更懂经文」(参阅罗拔·海尔斯,「为复兴和第二次来临作准备」,第90页)。向学生说明,七十员马可仕·纳许长老在分享了丁道尔的这句话后,说了以下故事:

图像
马可仕·纳许

「300年后,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类似情形。1830年代一位著名的巡回传道人南希·托勒造访嘉德兰,亲身观察『摩尔门』。她在与约瑟·斯密及教会其他领袖交谈时,对这教会严加批评。

「根据托勒所写的纪录,约瑟什么都没说,后来她转向他,要求他发誓是天使让他看到要去哪里找金页片。约瑟不愠不火地回答说,他从不发誓!她发现无法激怒他后,就想办法贬低他。『你以此作借口,一点都不觉得羞愧吗?』她问道。『你只不过是个无知的犁田男孩!』

「约瑟平静地回应说:『从前那赐给文盲渔夫的恩赐又回来了』〔Vicissitudes Illustrated, in the Experience of Nancy Towle, in Europe and America (1833), 156, 157〕」(马可仕·纳许,「约瑟·斯密:转弱为强」,2017年12月,利阿贺拿,第26页)。

  • 根据巡回传道人南希·托勒对约瑟·斯密所说的话,为什么她很难相信约瑟看到天使,并蒙神召唤担任先知呢?

  • 先知约瑟·斯密在回答南希·托勒时提到了「文盲渔夫」,你认为他在传达什么信息?(需要的话,指出「文盲渔夫」是指耶稣基督最初的使徒;他们当中有几位是卑微的渔夫。)

请两位学生轮流读出哥林多前书1:26-29教义和圣约124:1。请全班跟着仔细看,找出这些经文章节在教导什么,与约瑟·斯密的召唤和先知使命有关。

  • 你在这些经文章节中找到什么,与约瑟·斯密的召唤和先知使命有关?

  • 你认为主为什么要召唤「地上软弱的事物」(教约124:1)来从事祂的事工?

展示以下十二使徒定额组尼尔·麦士维长老(1926-2004)的这段话,并请一位学生读出来。请全班找出麦士维长老用朗卓·舒会长个人与先知约瑟·斯密互动的例子,教导我们什么。

图像
尼尔·麦士维

「朗卓·舒说,他观察到先知约瑟·斯密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他的反应是:看到主仍然选用约瑟,是多么奇妙的一件事。看到这点,朗卓·舒长老,也就是后来的舒会长,总结说,这样他自己或许可能还有些希望!

「主选用约瑟·斯密为后期时代『精选的先知』,所传达的一项重要信息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确实都有希望!即使我们有缺点,主仍会召唤我们,不过祂会增强我们,来完成祂的目的」(Neal A. Maxwell, “A Choice Seer,” Ensign, Aug. 1986, 14)。

  • 为什么在先知约瑟·斯密身上看到缺点反倒给朗卓·舒带来希望?

  • 我们可以从麦士维长老的话中找到什么原则?(学生可能会指出类似以下的原则:主会召唤软弱和不完美的人,但会增强他们,来完成祂的目的。

  • 看到之前或目前的教会成员和领袖人性的弱点,因而信心动摇的人,这项原则可以如何帮助他们?

请一位学生读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额组罗素·培勒会长的这段话:

图像
罗素·培勒

「有太多人认为教会领袖和成员应该要完美或近乎完美。他们忘记了主的恩典是充分的,能透过凡人来完成祂的事工。我们领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有时我们会犯错。这样的情形不仅发生在教会关系中,也同样发生在我们与朋友、邻居、工作同事,甚至是配偶和家人之间的关系。

「要在他人身上找出人性的弱点并不难。然而,若只注意彼此身上的自然人本性,看不到神透过祂召唤的人所成就的工,我们就犯了大错了」(罗素·培勒,「主在掌舵」,2015年11月,利阿贺拿,第25页)。

  • 你曾在何时看到主启发和增强某人去做祂的事工,尽管那人有缺点、并不完美?(不妨分享你自己的例子。需要的话,告诫学生不要批评别人,或分享太过个人或隐私的事情。)

向学生说明,他们会在这门课中研读后期圣徒的历史,从约瑟·斯密的童年时代开始,直到1846年纳府圣殿奉献。他们会学习到平凡又不完美的人如何蒙受神的恩典,努力按照祂的旨意行事,完成祂的事工。

展示一本圣徒:耶稣基督的教会在后期时代的故事,第一册,真理的大旗,1815-1846。说明所有的学生阅读都来自这本资源。不妨向学生示范如何在LDS.org和福音图书馆应用程式阅读这本书。

若要快速浏览圣徒:第一册的内容,不妨展示「教会历史事件大事纪总览:1805-1846」,或将此大事纪制成讲义,发给每位学生。指出学生在研读这本书时,会学到这份大事纪中的哪些重大事件。

鼓励学生将圣徒:第一册整本读完,找出主如何透过平凡又不完美的男男女女做事,而这些人又是如何对祂有信心,努力遵从祂的旨意。

请学生阅读圣徒:第一册第1~2章,为下一课作准备。

图像
讲义: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