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研究所
第20课:美丽之城——纳府


「第20课:美丽之城——纳府」,后期圣徒历史:1815-1846教师教材(2018)

「第20课」,后期圣徒历史:1815-1846教师教材

第20课

美丽之城——纳府

导言和大事纪

1839年4月,先知约瑟·斯密和一同被囚禁的人在密苏里州被默许脱逃之后,他们一行人跨过密西西比河,与伊利诺州昆西的圣徒团聚。他们抵达之后不久,约瑟向北旅行,前往伊利诺州和爱阿华领地密西西比河的两岸,安排购买土地事宜。圣徒在那里聚集时,将伊利诺这边的沼泽地改造成美丽的城市,他们称之为纳府。这段期间,约瑟·斯密为了圣徒在密苏里州所受的苦,向联邦政府寻求赔偿。随着纳府的发展,圣徒获得伊利诺州的核准,让该市拥有自治宪章,能享有政治和宗教的自由,这是他们在密苏里州所没有的。同样在这段期间,先知约瑟·斯密首度教导代替死者洗礼的教义。

1839年4月22日先知在脱逃之后抵达伊利诺州昆西。

1839年4月30日教会的代表在伊利诺州克贸斯购买土地。

1839年7月22日约瑟·斯密和其他人医治许多疟疾患者。

1839年11月29日先知与美国总统马丁·范布伦会面,寻求赔偿。

1840年8月15日约瑟·斯密首度教导代替死者洗礼的教义。

学生阅读

圣徒:耶稣基督的教会在后期时代的故事,第一册,真理的大旗,1815-1846(2018),第34~35章

教学建议

圣徒在伊利诺州和爱阿华领地定居

将以下这句话写在白板上:美丽之地和安息之地

  • 你会把哪些地方描述为美丽之地或安息之地?

图像
地图:密苏里州、伊利诺州,及爱阿华地区

展示这里所附的地图,「美国密苏里州、伊利诺州,及爱阿华地区」,并请学生找出伊利诺州昆西。向学生说明,1839年4月,先知约瑟·斯密脱逃出来,与伊利诺州昆西的圣徒团聚之后不久,他和教会其他成员便往北旅行80公里,到伊利诺州克贸斯。根据约瑟·斯密仍在狱中时就展开的磋商,他们开始购买克贸斯城内和周围的土地,这片土地位于密西西比河东岸和爱阿华领地的西侧。到了8月,他们已买下为数可观的土地,供圣徒聚集之用。1840年4月,先知约瑟·斯密将克贸斯市更名为纳府。

请一位学生读出以下约瑟·斯密及其咨理的这段话:

「我们这个城市的名字起源于希伯来文,意思是一个美丽的场所或地方,也带有安息的意思」(Joseph Smith, Sidney Rigdon, and Hyrum Smith, “A Proclamation, to the Saints Scattered Abroad,” Times and Seasons, Jan. 15, 1841, 273–74, josephsmithpapers.org)。

  • 思考约瑟·斯密和圣徒在密苏里州所忍受的事,纳府这个名称的意义如何表达出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向学生说明,1839年夏天,圣徒开始聚集到这个地区时,他们勤奋工作,整理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土地。然而,数百名圣徒被蚊子叮咬,感染疟疾,病得非常严重。

请学生翻到圣徒:第一册第34章。请几位学生轮流读,从第299页「7月22日,星期一早上」那段开始,一直到第300页的「那天夜里」那段结束。请全班跟着仔细看,找出圣徒从主获得什么帮助。

  • 这段记载中,哪里吸引你的注意力?

请一位学生读出以下惠福·伍会长(1807-1898)的这段话,他提到当天发生的另一件事:

图像
惠福·伍

「有个人〔不是后期圣徒〕,知道我们所行的奇迹,便来找〔约瑟·斯密〕,问他能否去医治自己约五个月大的双胞胎,这两个孩子病倒了,生命垂危。

「他们离蒙特娄司〔纳府对岸的一个城镇〕大约三公里远。

「先知说他没办法去;但他思考一会儿之后说,他会派人去医治他们;然后他转头对我说:『你和这个人回去,医治他的孩子。』

「〔约瑟〕从口袋里取出一条红色的丝绸手帕交给我,要我在医治他们时,用这条手帕擦他们的脸,他们就会痊愈了。……

「我和这个人回去,照着先知吩咐我的去做,他的孩子就痊愈了」(Wilford Woodruff, Leaves from My Journal [1882], 65)。

  • 圣徒:第一册和伍会长所说的话中,我们可以找出哪项原则?(学生可能会指出好几项原则,其中包括:只要我们运用对耶稣基督的信心,就能借着圣职的能力被治愈。将这项原则写在白板上。)

图像
约瑟·斯密的红色丝绸手帕

展示这里所附约瑟·斯密交给惠福·伍的红色丝绸手帕的图,向学生说明,伍会长「将这条手帕保留下来,用来提醒他这次的经验,以及约瑟对病人(包括与他不同信仰之人)的怜悯」(Heidi Bennett, “A Day of God’s Power,” Museum Treasures series, Sept. 18, 2015, history.lds.org)。惠福称医治那天为「神显大能之日」(Wilford Woodruff, Leaves from My Journal [1882], 62)。

向学生说明,虽然当天有许多疟疾患者得到医治,但其他人在接下来的一年仍继续为疟疾和其他疾病所苦,其中有些人则过世了。例如,爱德华·裴垂治主教在1840年5月病逝,老约瑟·斯密也在1840年9月病逝。

  • 在你看来,为什么当时有人被治愈,而其他的人却过世了?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白板上的原则,请一位学生读出以下总会会长团达林·邬克司会长的这段话:

图像
达林·邬克司

「在我们行使神毋庸置疑的圣职能力时,在我们珍藏祂的应许,知道祂必垂听并回答信心的祈祷时,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信心和圣职的医治能力是不能用来违反祂的旨意,因为这圣职是祂的。……

「身为神的儿女,我们知道祂爱我们,知道祂有完全的智慧,知道什么对我们的永恒福祉才是最有益的;我们信赖祂。福音的首要原则是对主耶稣基督的信心,而信心意谓着信赖。……我们会竭尽所能地医治我们的亲人,然后将结果交托在主手中」(达林·邬克司,「医治病人」,2010年5月,利阿贺拿,第50页。

  • 你认为,为什么即使无法得到我们所渴望的结果,运用对耶稣基督的信心仍然很重要?

分享你对此事的见证:当我们运用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时,就能按照主的旨意,借着圣职的能力得到医治。

圣徒建造纳府市,并向美国政府寻求赔偿

向学生说明,圣徒最终将纳府市区和周围的土地转变成「十分宜人的场所」(Mary Fielding Smith, in Edward W.Tullidge, The Women of Mormondom [1877], 256)。当圣徒继续在伊利诺州和爱阿华领地建立新家园时,先知约瑟·斯密前往美国首府华盛顿特区。

  • 你在圣徒:第一册第34章读到,为什么约瑟·斯密在1839年10月要去华盛顿特区?(约瑟·斯密与包括总统马丁·范布伦在内的美国政府领袖会面,为圣徒在密苏里州的损失寻求赔偿。)

  • 总统马丁·范布伦如何回应约瑟·斯密的要求?(他告诉约瑟:「我无能为力」〔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7: September 1839–January 1841, ed. Matthew C.Godfrey and others (2018), 260〕。)

  • 如果你当时和约瑟·斯密在一起,你听到美国总统这样回答后,可能会有什么想法或感觉?为什么?

向学生解释,约瑟·斯密和教会成员以利亚·西比也试图向美国国会议员请愿。虽然有许多人同情他们的遭遇,但圣徒却未能获得任何援助。

图像
威廉·斐普

展示这里所附威廉·斐普的图片。向学生说明,先知从华盛顿特区返回后大约四个月,他收到威廉·斐普的一封信。将学生分成两、三人一组,并发给每组一份本课所附的讲义,「威廉·斐普:『我宛如浪子』。」请各组一起阅读讲义,并回答讲义上的问题。

威廉·斐普:「我宛如浪子」

「1838年底,一度深受信任的教会成员威廉·斐普,也和其他人一样作了反对先知和教会其他领袖的假见证,致使他们在密苏里州遭到囚禁。1840年6月,斐普弟兄写信给约瑟·斯密,祈求宽恕」(参阅总会会长的教训:约瑟·斯密〔2007〕,第396页)。

阅读以下威廉·斐普给先知的信中所说的话:

图像
威廉·斐普

「约瑟弟兄〔,〕

「……我宛如浪子……:我深感惭愧和卑微渺小。……

「我知道自己的状况,你知道,神也知道,我想要得救,但愿我的朋友帮助我。……我做错了,我很抱歉。我自己的眼中有梁木。

「……我奉所有圣徒的耶稣基督的名祈求宽恕〔,〕因为……我想得到你们的友谊」(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7: September 1839–January 1841, ed. Matthew C.Godfrey and others [2018], 304–5)。

  • 知道了威廉的假见证已经造成圣徒这么多痛苦之后,你认为你会如何回应威廉对于宽恕和友谊的请求?

先知约瑟·斯密在给威廉·斐普的一封信中这样回覆:

图像
约瑟·斯密

「由于你的行为,我们的确受了许多苦——苦胆的杯原已满了,无人能饮,而在你背弃我们时,那杯更是满溢。……

「然而,这苦杯已饮尽,我们天父的旨意已成全,我们也都还活着。……

「我相信你是真心认罪、诚心悔改的,我很高兴再次向你伸出友谊的右手,也为回头的浪子感到高兴。

「你的信已于上星期日向众圣徒宣读,……经过一致同意,威廉·斐普应予以恢复交谊。

「『来吧,亲爱的弟兄,争战既已过去,

我们最初是朋友,最后还是朋友』」

(参阅总会会长的教训:约瑟·斯密〔2007〕,第398页)。

  • 约瑟·斯密的回应显示出他性格的哪些特质?

  • 威廉在得知圣徒一致接受他回来,获得完全的交谊之后,你认为他可能会有什么感觉?

图像
「威廉·斐普:『我宛如浪子』」讲义

学生复习完讲义后,向他们说明,威廉·斐普后来写了「赞美先知」(圣诗选辑,第15首)这首圣诗的歌词。

  • 我们可以从先知约瑟·斯密回覆威廉·斐普的信中学到哪些原则?(学生可能会指出好几项原则,其中包括:即使他人的行为严重伤害了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我们仍然可以选择宽恕他们。我们选择宽恕他人时,就是向他们显示爱和慈悲。把这些原则写在白板上。)

  • 你或你认识的人曾在哪些方面因选择宽恕他人而蒙受祝福?

请学生想想他们可能需要宽恕的某个人。鼓励他们效法约瑟·斯密的榜样,选择宽恕那个人。

先知约瑟·斯密教导代替死者洗礼的教义

向学生说明,圣徒搬到纳府一带时,要求伊利诺州政府保护他们的社区。1840年,他们如愿以偿,伊利诺州立法机关通过一项法案,交付纳府市实施。这条法律授权设立市政府,并制定一些法律来保护市民。先知除了协助建设纳府以外,此时也继续教导圣徒关于救恩的真理。1840年8月15日,先知在教会成员希莫·布朗逊的丧礼上,首度公开教导代替死者洗礼的教义。

请几位学生轮流读出以下的故事。请全班仔细听,找出先知约瑟·斯密针对代替死者洗礼的教义,教导了哪些事情,而圣徒有何反应。(The following accounts are adapted from Susan Easton Black, “A Voice of Gladness,” Ensign, Feb. 2004, 34–39。)

故事一。

「据出席〔希莫·布朗逊丧礼〕的赛门·贝克所述,先知一开始就见证说,『耶稣基督的福音带来大喜的好信息』。他读出哥林多前书第15章大部分的章节,并且说明,『这位使徒正对一群了解代替死者洗礼的人说话,因为他们之中正在执行这项教仪』〔Simon Baker, in Journal History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Aug. 15, 1840〕」(参阅总会会长的教训:约瑟·斯密〔2007〕,第403页)。

「他注意到保罗的话证明了在世的人可以代替已逝的人受洗,为那些身体已经死去但灵体还活着的人提供洗礼的祝福。

「约瑟说,神的救恩计划是为拯救所有愿意服从神律法的人而设的,这些人包括不曾听闻耶稣基督或其教导就死去的千千万万人」(圣徒,第一册第314页)。

故事二。惠福·伍写道:

图像
惠福·伍

「约瑟·斯密自己……在某个星期天晚上聚会之后,走进密西西比河中,为一百个人施洗。我为另外一百人施洗。下一位施洗者离我几十公尺远,他也为另外一百人施洗。我们就这样在密西西比河沿岸,执行代替死者的洗礼」(Wilford Woodruff, “Discourse,” Deseret Weekly, Apr. 25, 1891, 554)。

「我们为何要做这件事?因为我们所感受到的喜乐使我们认为,拥有肉身的我们能为救赎死者尽一份心力」(“Discourse by President Wilford Woodruff,” Millennial Star, May 1894, 324)。

故事三。1840年10月,维蕾特·甘听到先知对圣徒演讲后,写了一封信给正在英国传教的丈夫禧伯:

图像
维蕾特·甘

「斯密会长最近谈到一个荣耀的新主题,在教会中引起许多人的兴趣。……他说,本教会有一项特权,能为所有在这福音问世前死去的亲人受洗。……我们这样做时,就是在代替他们,让他们有特权在第一次复活中出来。他说会有福音在灵监中向他们传播。……自从先知宣讲这件事之后,代替死者的洗礼就从未间断。大会期间,有时一次有八到十位长老在河中施洗」(Vilate Kimball, in Janiece Johnson and Jennifer Reeder, The Witness of Women [2016], 181)。

故事四。许多圣徒听到代替死者洗礼的教义后,就写信给亲戚,希望取得已逝亲人的名字。例如,约拿·波尔写了以下内容给亲戚:

「我希望你寄给我一份名单,写下父亲的亲戚、父母、叔伯和他们的名字,母亲那边也是一样。我决心尽一切所能救赎那些我能够救赎的人(Jonah R.Ball letters to Harvey Howard, Shutesbury, Massachusetts, 1842–43,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莎莉·伦道写道:

「请把我们所有已逝亲戚的名字写给我,至少要有祖父母的名字。我想要尽一己之力拯救我的亲人」(Sally Randall letters, 1843–1852,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 我们可以从这些故事学到什么?(学生回答时,将他们学到的真理写在白板上:需要的话,帮助他们指出类似以下的真理:借着执行代替死者的洗礼,我们可以协助救赎没有福音就去世的祖先。

  • 这项教仪对当时的后期圣徒为何如此重要?

  • 你在协助已逝祖先受洗并接受其他拯救教仪时,曾在哪些方面蒙得祝福?

复习整堂课中你在白板上写下的真理,并对此分享你的见证。请学生思考他们如何能在生活中更充分应用这些真理。

请学生阅读圣徒:第一册第36章,为下一课作准备。

注解及背景资料

先知约瑟·斯密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讲道

约瑟·斯密在美国东部向政府官员寻求赔偿时,同时也在宣讲福音。帕雷·普瑞特长老针对先知约瑟·斯密在费城的讲道作见证:

图像
帕雷·普瑞特

「陪同约瑟弟兄造访费城时,有一间很大的教堂开放让他去讲道,里面大约有三千多名会众要听他演讲。雷格登弟兄先以福音为题发表演说,以圣经来阐明其教义。他讲完后,约瑟弟兄起身,如同将要发出怒吼的狮子,充满圣灵,带着大能证道,见证他所看到的异象、他接受天使施助的喜悦、寻找摩尔门经金页片的经过,并运用神的恩赐和能力翻译摩尔门经等等。他一开口便说:『如果没有人勇于为这来自天上的荣耀信息及为找到这荣耀的纪录作见证,那么我要为摩尔门经作见证,让人们来自行决定,并将这件事交由神去裁决。』

「全体会众为之震惊,仿佛触电一般。他话语中蕴含的真理及力量,以及他所讲述的奇妙事件,令他们深为折服;许多人进入神的羊圈。我见证,他借着充满信心和力量的见证,涤清了他衣服上的众人之血。费城及邻近地区有许多人受洗;同时,许多分会在宾夕法尼亚州、纽泽西州和四面八方建立起来」(Autobiography of Parley P.Pratt, ed. Parley P.Pratt Jr. [1938], 298–99)。

宽恕他人

我们对他人的宽恕,无法免除他们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见教约64:12-14)。七十员会长团大卫·苏伦森长老(1933-2014)教导:

图像
大卫·苏伦森

「在此我想澄清的是,我们绝不可将宽恕罪过和容忍恶行混为一谈。事实上,主在约瑟·斯密的译本中说:『……要作正义的论断』〔约瑟·斯密译本,马太福音7:2〕。救主要我们抛弃各式各样的恶行,并与之奋战到底。我们诚然必须宽恕那伤害我们的邻人,但也应积极努力地避免让同样的伤害再次发生。遭受虐待的妇女虽不该寻求报复,但倒也不用觉得自己不可采取某些步骤来避免遭受更多的虐待。在某一笔交易中吃亏上当的生意人虽然不应该怨恨那位不诚实的人,但他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弥补错误的行为。宽恕并不要求我们接受或容忍恶行,也不要求我们对周遭世界或自己生活中的错误行为视若无睹。可是,当我们对抗罪恶时,千万不可让仇恨或愤怒控制了我们的思想或行为」(大卫·苏伦森,「宽恕会化仇恨为爱」,2003年5月,利阿贺拿,第12页)。

图像
「威廉·斐普:『我宛如浪子』」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