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46課:耶穌基督會再次來臨


46

耶穌基督會再次來臨

目標

幫助兒童認識救主第二次來臨的徵兆,並鼓勵他們準備好自己迎見祂。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約瑟‧斯密──馬太1:1—4,21—55使徒行傳1:9—11;及教義和聖約29:1138:30101:24—25133:46—48。然後研讀本課內容,以決定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補充閱讀:約瑟‧斯密──馬太1:5—20教義和聖約45:16—7588:87—101

  3.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與補充活動。

  4. 需用的材料:

    1. 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2. 數本教義和聖約。

    3. 用色紙剪出四片無花果樹葉(見下方圖例),或是畫在黑板上。在每片樹葉上分別寫出下面的詞:假基督、以色列的聚集、毀滅、天上的奇景。

    4. 在紙上或黑板上畫出無花果樹的樹枝。

    5. 準備膠帶或其他可以黏東西的物品。

    6. 圖片7—3,耶穌誕生(福音圖片集200;62116);圖片7—25,主的第二次來臨(62562);圖片7—43,耶穌被接上天(福音圖片集236;62497);及一張現任先知的照片。

圖像
leaf and tree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展示耶穌誕生及主的第二次來臨的圖片。

專心活動

  • 這兩張圖片描繪了地球歷史上哪些重要的事件?

  • 哪些徵兆預示了耶穌將在伯利恆誕生?(天使歌唱、新星出現、美洲大陸有一天晚上沒有黑暗等等。)

  • 如果耶穌誕生時你正好在伯利恆,你會有什麼感覺?

  • 你認為耶穌再度回到地球時會是怎樣的情況?

說明救主再度來臨時,將會是「主大而可畏之日」(教約2:1)。基督再來時會發生許多的奇蹟,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會知道祂就是救主。對正義的人來說,這將是令人喜悦的時刻,因為他們會住在地球上,耶穌基督會統治世界,世界會充滿和平,而撒但會沒有辦法誘惑人們做不好的事。邪惡的人則會很害怕,並為耶穌的來臨感到哀傷;因為他們沒有悔改,所以要遭毀滅(教約29:9)。

經文故事

參照約瑟‧斯密──馬太1:1—4,21—55教導兒童救主第二次來臨的經文故事。(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ⅶ頁。)

提醒兒童,約瑟‧斯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重新翻譯聖經。他翻譯的馬太福音第24章包括了救主第二次來臨的重要真理,而這些真理新約聖經中並沒有記載。這一章對後期聖徒來說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們把它放在英文本的無價珍珠中,稱為約瑟‧斯密翻譯的馬太福音

問題討論及應用

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問題討論及應用

  • 耶穌告訴祂的門徒祂會再來時,怎樣描述自己的再次來臨?(見約瑟‧斯密──馬太1:1。)這和祂第一次來到世上時有什麼不一樣?

  • 門徒知道了耶穌會在死亡及復活後再度來臨後,還想知道什麼?(見約瑟‧斯密──馬太1:4)門徒為什麼會想知道第二次來臨的情況?為什麼學習第二次來臨的事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說明耶穌希望祂教會的成員,也就是選民,能夠察覺到祂來臨前的徵兆,這樣子他們才不會被欺騙,並能準備好迎接祂。

  • 耶穌為什麼要在祂第二次來臨前給我們徵兆?(見約瑟‧斯密──馬太1:37,39)祂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第二次來臨比喻作無花果樹?(約瑟‧斯密──馬太1:38。)(展示一枝沒有葉子的無花果樹枝或是畫在黑板上。在接下來的討論中適時展示無花果樹葉。)

  • 假基督和假先知是什麼?(約瑟‧斯密──馬太1:21—22。凡是宣稱自己擁有真理,想要把人從基督真正的教會中帶走的人或是宗教信仰,就是假基督或假先知。)

  • 假基督和假先知能做什麼?(約瑟‧斯密──馬太1:22。)選民(義人)如何能避免受騙?(約瑟‧斯密──馬太1:37,前兩句話)。

強調我們必須聽現任先知的話,並且去做他要我們做的事,這樣才不會被欺騙。第四任總會會長惠福‧伍會長說:「主絶不會允許我,或是任何一位本教會的總會會長將你們引入歧途」(see Official Declaration- 1 in the Doctrine and Covenants)。

問題討論及應用

討論下面第二任總會會長百翰‧楊會長的話:

「祂〔耶穌〕必把罪和罪可怕的後果從地面上掃除,每隻眼睛中的淚水都會被擦乾,而在神所有聖潔的山上,必不會有任何事物能傷害或毀滅人」(in Journal of Discourses, 11:124)。

問題討論及應用

總結:強調耶穌已告訴我們祂來臨前的徵兆,這樣我們就能察覺這時刻的來臨並作好準備。說明主已經說過,如果我們準備好了,我們就不用害怕。(教約38:30。)

讀出下面第十三任總會會長泰福‧彭蓀會長的話:

「我們明白自己正生活在這些徵兆和奇蹟應驗的時代嗎?我們正是將親眼見到這些預言應驗的人。……我們不知道祂來臨的日子或是時辰,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離主偉大的日子不遠了!」(The Teaching of Ezra Taft Benson, p. 20)。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為每位兒童準備一份下面的句子。將這些句子和鉛筆發給班員。請他們將句子的前半部(在第一欄)和後半部(在第二欄)連在一起,成為一整句。可以請兒童查經文來找出他們不曉得的句子。

    第二次來臨

    只有天父知道

    看起來會比太陽還要光亮(教約133:49)。

    耶穌會穿著

    自天上降臨(使徒行傳1:11)。

    假基督會

    對正義的人來說會是榮耀的一天(教約2:1)。

    耶穌會

    紅色的衣服(教約133:48)。

    第二次來臨

    給世界各地的人(約瑟‧斯密──馬太1:40)。

    邪惡的人會被

    欺騙很多人(約瑟‧斯密──馬太1:42)。

    當耶穌來臨時,祂

    變黑暗(教約45:42)。

    傳教士會傳播福音

    耶穌再來的確切時間(約瑟‧斯密──馬太1:40)。

    荒蕪就是

    毀滅(教約29:9)。

    太陽會

    戰爭、飢荒、瘟疫和地震(約瑟‧斯密──馬太1:28—29)。

  2. 為了幫助兒童明白自己為第二次來臨準備了多少;問他們下面或類似的問題。在問完每一個問題之後停一下,讓他們有時間思考自己在這方面所作的準備。不必要求他們大聲回答。

    如果救主到我家來時,我會想:

    • 改變我平常的用語嗎?

    • 把一些雜誌、書籍或是錄影帶藏起來嗎?

    • 把電視轉台或是把電視關掉嗎?

    • 關掉我正在聽的音樂嗎?

    • 換件比較端莊的衣服嗎?

    • 到哪裡都帶著祂嗎?

    • 邀請祂和我的朋友一起玩嗎?

    • 比現在更勤奮地研讀經文嗎?

    • 用和往常不同的方式對待我的家人嗎?

  3. 與兒童複習並背誦信條第十條。說明在這條信條中所談到的事,是耶穌再來時會發生的喜悦的事;我們可以期待它們的來臨。

  4. 帶一些報紙或是雜誌到班上,讓兒童找出哪些文章指出了世上發生的毀滅事件。

  5. 複習第25課中十個童女的比喻,並討論在這個比喻中教導我們要怎樣為第二次來臨作準備。

  6. 幫助兒童了解下面這種為第二次來臨作準備的方式。討論下面引自泰福‧彭蓀會長的話:

    「摩爾門經中,我們可以見到一個預備主第二次來臨的典範。這部經典的主要部分在於基督眷顧美洲大陸之前的數十年間。仔細研究那段史實,就能看出:為何有些人死於祂來臨前那次可怕的懲罰中,以及其他人因何得以站在滿地富的聖殿附近,伸手摸祂手上、腳上的傷痕」(「摩爾門經——我們宗教的拱心石」,1987年1月,聖徒之聲,第4頁)。

    指出明年的研讀課程是摩爾門經。這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因為我們會知道怎樣在靈性上為救主的第二次來臨作好準備。

  7. 唱或讀出「來跟隨先知」(兒童歌本,第58頁),或「當祂再來時」(兒童歌本,第46頁)的歌詞。

結論

見證

見證那些遵守誡命、生活正義的人可以喜悦並快樂地期待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鼓勵兒童更加注意耶穌第二次來臨的徵兆,並為這個榮耀的時刻作好靈性上的準備。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研讀約瑟‧斯密──馬太1:46—55,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