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33課:耶穌基督復活


33

耶穌基督復活

目標

幫助每位兒童了解,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了,所以我們都會復活。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馬太福音27:52—53馬太福音28:1—15路加福音第24章約翰福音第20章使徒行傳1:3,9—11;及哥林多前書15:5—6,22。然後研讀本課內容,以決定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補充閱讀:馬可福音第16章

  3.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與補充活動。

  4. 需用的材料:

    1. 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2. 紙條;紙上寫有下面的詞或句子:細麻布、香膏、花園、士兵、大石頭。

    3. 圖片7—35,耶穌的墓(62111);圖片7—36,馬利亞和復活的主(福音圖片集233;62186);及圖片7—37,復活的耶穌基督(福音圖片集239;62187)。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將列在「準備事項」中的紙條放在一個容器中,請兒童輪流抽出一張。請他們說出上頭寫些什麼,並問他們是否能告訴你這個詞或句子和耶穌的埋葬有何關聯。請選用足夠的詞或句子,讓每個兒童都能輪到一次。

請兒童想像現在是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埋葬之後的星期天清晨。請他們想像他們正和門徒一起悼念耶穌的死亡。他們一直希望耶穌能將他們從羅馬人的統治中拯救出來,並且在地面上建立祂權力和榮耀的國度。但是現在祂死了。告訴兒童,你們將要討論星期天早上在耶路撒冷發生的事。

經文故事

適時使用圖片。參照馬太福音27:52—53馬太福音28:1—15路加福音第24章約翰福音第20章,教導兒童耶穌復活的故事。(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ⅶ頁。)說明雖然耶穌已經告訴門徒很多次祂會在死後復活,但是祂的跟隨者卻不能真正了解祂的意思。從來沒有人復活過,而且他們也不了解耶穌要怎樣再活過來。即使門徒聽到天使說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也看見了復活的主,他們還是很難理解發生的事情。

問題討論及應用

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問題討論及應用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給每一位兒童下面的提示,請他們念出來給全班聽。請班員猜猜看每個提示的答案。如果他們不知道答案,就請問問題的兒童說出參考經文,讓兒童在經文裡找到答案。

    我是耶穌復活後第一個見到耶穌顯現的人。我是誰?(抹大拉的馬利亞。約翰福音20:1,16。)

    耶穌向我們顯現,我們還摸了祂的腳。我們是誰?(其他的婦女。馬太福音28:5,9。)

    我是第一個進入空墳墓的使徒。我是誰?(彼得。約翰福音20:6。)

    我是和彼得一起跑到空墳墓裡的使徒。我看見空墳墓就相信耶穌復活了。我是誰?(約翰。約翰福音20:8。)

    我與我的朋友和耶穌一路同行到以馬忤斯,但我還是沒認出祂來。我是誰?(革流巴。路加福音24:18。)

    當我們在一間關起門的房間裡聚會時,耶穌向我們顯現了。我們是誰?(門徒。約翰福音20:19。)

    當耶穌第一次向其他的使徒顯現時我不在場。所以直到我親眼看見祂並且摸到祂手腳上的釘痕,我才相信耶穌已經從死裡復生。我是誰?(多馬。約翰福音20:24。)

    天使把門上的石頭推開時我們也在場。祭司長買通了我們,要我們對自己看到的事作不實的描述。我們是誰?(羅馬士兵。馬太福音28:12。)

  2. 在黑板的一欄上寫下耶穌去世那天門徒可能會有的感覺,像是悲痛、傷心、難過和絕望。請兒童提出相反的詞,像是快樂、喜悦、希望和信心,然後寫在另一欄上。說明這些是門徒知道耶穌已經復活後可能會有的感覺。討論復活的希望對我們每個人的意義。

  3. 獲得初級會會長團的同意並且作了祈禱後,邀請一位親人去世的成員來與兒童分享復活對他(她)的意義。

  4. 唱或讀出「耶穌真的復活了嗎?」Did Jesus Really Live Again? Children’s Songbook, p. 64),「祂差遣愛子」(兒童歌本,第20頁),或「我知道救主活著」(聖詩選輯,第76首)的歌詞。

結論

見證

表達你對救主復活的感覺及這件事對你重要性。見證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痛苦、祂的死亡和復活是世上所發生過最重要的事。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閱讀路加福音第24章,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