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11課:耶穌基督教導祈禱的事


11

耶穌基督教導祈禱的事

目標

幫助兒童培養渴望,每天作個人的祈禱。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馬太福音6:5—137:7—11阿爾瑪書34:19—27。然後研讀課程內容,以決定要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補充閱讀:馬太福音4:214:2326:36—46路加福音9:28—2911:2—4,9—13約翰福音第17章尼腓三書14:7—1217:14—2118:16

  3.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及補充活動。

  4. 需用的材料:

    1. 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2. 一本摩爾門經。

    3. 劃記經文的鉛筆。

    4. 圖片7—12,山上寶訓(福音圖片集212;62166),及圖片7—13,男孩在祈禱(62218)。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在不同的紙上寫出類似下面例子的情況,這些情況是兒童可能遇到的(你或者可以告訴他們這些情況)。請兒童一一走向前選一張紙。請他們說說在該種情況下,他們會有什麼感覺,以及他們會怎麼做。

專心活動

  • 你從腳踏車上摔了下來,弄傷了腳。周圍都沒有人,你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夠走回家。

  • 你發燒又拉肚子。爸爸媽媽已經盡了一切的努力讓你舒服點,但是你還是覺得很不舒服。

  • 你有一份學校的作業要在明天交。你很努力地完成了作業,但結果卻不如你想像的好,而你已經不知道要怎麼改進了。

  • 你一直在外面玩,然後回家時發現沒人在家。你不知道家人到哪裡去了,所以很害怕。

  • 祖父母在你生日時給了你一些錢。但是你到放錢的地方卻找不到那些錢。

  • 天黑以後你坐在外頭,發現星星看起來很美麗。

  • 你正在幫家裡整理院子,發現植物越長越大,而且蔬菜和水果也快成熟了。

說明我們可以為任何讓我們煩惱的問題祈禱,請求天父幫忙,或是與祂分享我們的感覺,對祂表達我們的感謝。天父一定會聽到我們誠心的祈禱。

經文故事

教導兒童,耶穌在山上寶訓中教祂的門徒如何祈禱(見馬太福音6:9—13)。(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ⅶ頁。)你可以請兒童輪流念這些經文,也可以給他們一些時間在自己的經文上隨意劃記這些部分。討論每一節所要傳達的觀念,並解釋生難字詞。適時展示圖片。

問題討論及應用

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問題討論及應用

  • 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馬太福音6:5。)。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要怎樣誠心地禱告才不會像假冒為善的人?(假冒為善的人會假裝自己是個好人,而事實上他並不是好人;或者他是個好人,卻假裝自己不是好人。)

  • 耶穌說我們在作個人的祈禱時,要怎樣不同於那假冒為善的人?(馬太福音6:6。)

  • 耶穌說:「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馬太福音6:7。)。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裡所說的外邦人是指崇拜許多神的人或是非基督徒。重複話就是不加思索、隨便地說些相同的字或句子。)我們要怎樣在祈禱時避免說「重複話」?

  • 耶穌要我們祈求、尋找、叩門,是什麼意思?(馬太福音7:7—11。)天父對祈求、尋找和叩門的人應許了什麼?(馬太福音7:7—8。)向天父祈禱怎樣幫助了你?

  • 天父一定會回答我們的祈禱嗎?幫助兒童了解,雖然我們的祈禱不一定會馬上得到回答,或者得到的回答不是我們想要的,但是天父的確回答每一個誠心的禱告。有時候祂的回答是「不」或是「還不可以」。

  • 天父為什麼會對祈禱的人回答「不」或是「還不可以」呢?如果可能的話,舉一個你自己的經驗為例。幫助兒童了解,因為天父知道所有的事,所以祂知道什麼對我們是最好的。

  • 我們應該在何處作個人的禱告?我們應該多久祈禱一次?(阿爾瑪書34:19—27。)我們應該為哪些事禱告?天父給了我們哪些値得我們感謝的事物?

  • 你覺得天父為什麼希望我們向祂禱告?

  • 每天早晚作個人祈禱為什麼很重要?(阿爾瑪書37:37。)

  • 當你謙卑又誠心地祈禱後,有什麼樣的感覺?我們要怎樣透過祈禱更加與天父接近?我們要怎樣常常在心中祈禱?我們為什麼要努力這樣做?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將班級分成小組,請每一組查閱下列的一則參考經文,然後請各組向全班報告該則經文的內容。討論耶穌為什麼要在每一則例子中作祈禱,然後說出祂的榜樣對我們的祈禱有何幫助。

    馬太福音14:23

    路加福音9:28—29

    約翰福音第17章

    馬太福音26:36—42

    尼腓三書17:14—2118:16

  2. 告訴兒童你自己的祈禱得到回答的經驗,或是請兒童分享他們特別的祈禱經驗。你也可以說出下面的故事:

    「有位了不起的年輕傳教士領袖……分享了一個激勵人心的經驗。某次他無助地在派卓帕李斯(巴西)迷路了;他不會說當地的語言,也沒有教堂或是傳教士的地址。他作了熱切的祈禱,向主懇求說他需要協助才能完成他的傳道事工;後來他聽到一個聲音,這聲音對他說了兩次,要他跟著轉角的那位男士。他服從地跟隨著指示中的那位男士,然後就毫無困難地直接被帶回了教堂」(L. Brent Goates, Harold B. Lee, Prophet and Seer, p. 282)。

  3. 告訴兒童,我們祈禱時要用您(thee, thou)、您的(thy, thine)等特別的用詞來稱呼神,以表示我們對祂的愛和尊敬。

  4. 準備一張海報,寫出下列培道‧潘長老的話,或是將該段話寫在黑板上。預留空白處給要填空的字。在紙條上或是黑板上其他空白的地方寫出要填空的字;請兒童試試看將這些字填到空白處。

    「有些b將來自閱讀d,有些來自聆聽c,而偶爾地,在十分重要時,有些答覆將藉著非常直接和e來臨,提示必將是a而不能被誤解的。」(1980年3月,聖徒之聲,第29頁)

    1. 清楚

    2. 答覆

    3. 演講

    4. 經文

    5. 有力的靈感

  5. 幫助兒童背誦下面有關祈禱的經文之一:馬太福音7:7,聖經雅各書1:5尼腓三書18:20,或是教義和聖約19:38的前半部。

  6. 請兒童唱或讀出「莫忘禱告」(聖詩選輯,第80首),或是「孩子的祈禱」(兒童歌本,第6頁)的歌詞。

結論

見證

見證天父的確聆聽也會回答我們個人的祈禱。為每天早晚作祈禱的重要性作見證,並鼓勵兒童在接下來的一週中每天早晚都作祈禱。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閱讀馬太福音6:5—8,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