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28課:耶穌基督使拉撒路死而復生


28

耶穌基督使拉撒路死而復生

目標

幫助每位兒童了解,因為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所以祂有支配死亡的能力。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約翰福音11:1—46。然後研讀本課內容,以決定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複習路加福音7:11—178:41—42,49—56

  3.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與補充活動。

  4. 需用的材料:

    1. 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2. 一根剛修剪下來的小樹枝或是葉子,以及一根乾枯的樹枝或葉子(或是這兩者的圖片)。

    3. 圖片7—27,耶穌叫拉撒路復活過來(福音圖片集222;62148),及圖片7—18,耶穌祝福睚魯的女兒(福音圖片集215;62231)。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展示剛修剪下來的小樹枝或樹葉,以及乾枯的樹枝或樹葉。請兒童說說看這兩者之間的不同。

專心活動

  • 我們可有辦法使這根乾枯的小樹枝看起來像剛剪下來的一樣?

  • 現在,這根剛被剪下來的小樹枝已經和樹分開了,它會怎麼樣?

  • 誰有能力使死掉的東西重新獲得生命?

說明耶穌有支配死亡的能力。祂讓好幾個死去的人死而復生。

經文故事

簡短地複習耶穌使拿因城寡婦的兒子(路加福音7:11—17)及睚魯的女兒死而復生的故事(路加福音8:41—42,49—56)。然後參照約翰福音11:1—46,教導兒童耶穌讓拉撒路死而復生的故事。適時展示圖片。(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ⅶ頁。)說明當耶穌讓人死而復生時,就是在展現奇蹟;這奇蹟見證了祂是神的兒子,並且有支配死亡的能力。向兒童解釋:猶太人有一個習俗,如果一個家庭中有人死了,那麼鄰居和朋友就會跟著那家人一起哀悼好幾天。所以拉撒路去世以後,有很多人和馬大及馬利亞在一起,他們也同時見證了耶穌所行的偉大奇蹟。

問題討論及應用

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問題討論及應用

  • 耶穌聽到拉撒路生病的消息後,等了多久才前往伯大尼?(約翰福音11:6。)耶穌到達時,拉撒路的屍體已經在墳墓裡躺了多久?(約翰福音11:17。)你認為耶穌為什麼要等那麼久才去?(這樣子每個人都會毫無疑問地知道拉撒路已經死了;而讓他死而復生會使人對耶穌的神聖力量及使命有更大的見證〔約翰福音11:4,15〕。)

  • 當耶穌到達時,馬大和馬利亞對祂說了什麼?(約翰福音11:21—22,32。)當耶穌告訴馬大拉撒路會再活過來後,她有什麼想法?(約翰福音11:23—24。)馬大還沒看到兄弟死而復生前,就有了什麼見證?(約翰福音11:27。)

  • 耶穌為什麼要在讓拉撒路死而復生前向天父禱告?(約翰福音11:41—42。)耶穌希望人們了解什麼事情?(祂是天父所派遣來的。)

  • 耶穌對拉撒路說什麼?(約翰福音11:43。)結果發生了什麼事?拉撒路穿著什麼?(約翰福音11:44。)

  • 你認為當馬利亞、馬大和其他的人看到這項奇蹟時,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人們在看到這項奇蹟後做了什麼事?(約翰福音11:45—46。)看到拉撒路從墳墓中走出來會怎麼樣影響你對耶穌的信心?

  • 耶穌為什麼要讓拉撒路從死裡復生?知道耶穌有能力使人死而復生讓你有什麼感覺?這個奇蹟怎樣幫助我們了解耶穌是神的兒子?(約翰福音11:4。)

  • 耶穌後來做了什麼事來證明祂對死亡有支配的權力?(祂復活了。幫助兒童了解:拉撒路死而復生後還是個凡人,而且會再度死亡。但是當人們復活以後,他們就不會再死亡了。他們會永遠活著。)

  • 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是什麼意思?(約翰福音11:25。)這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說明耶穌不但有能力使一個人再獲得塵世的生命,就像祂對拉撒路所做的一樣;祂還有一種更重要的能力,能讓每個人在死後變得不死。每一個出生到地球上的人都會復活。而且因為耶穌的贖罪,祂也有能力將永生賜給那些服從並跟隨祂的人。祂是我們每一個人復活及永生的根源。

挑戰

向兒童提出挑戰,要他們在接下來的一週中告訴某人耶穌使拉撒路死而復生的故事。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請兒童假扮成馬利亞、馬大、拉撒路以及耶穌使拉撒路起死回生時在場的猶太人。請另一位兒童當記者來訪問這些人,問他們:事情發生的經過、他們看到了什麼、他們看到拉撒路從墳墓中走出來時有什麼感覺,以及他們對耶穌的感覺。

  2. 準備下面的紙條,在紙條上寫著見證耶穌基督是神子的故事。準備另一份紙條,寫出該事件的經文出處:

    事件:耶穌出生。

    經文:一位天使說:「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加福音2:11

    事件:耶穌受洗。

    經文:有聲音從天上傳來:「您是我的愛子,我喜悦您」;神的靈像鴿子般降下(馬可福音1:9—11)。

    事件:耶穌在水面上行走。

    經文:耶穌的門徒在船上說:「您真是神的兒子了。」(馬太福音14:25—27,32—33

    事件:耶穌醫好一個天生瞎眼的人。

    經文:「〔那人〕說:『主阿,我信〔您是神的兒子〕!』就拜耶穌。」(約翰福音9:32,35—38

    事件:彼得為基督作見證。

    經文:耶穌問祂的門徒覺得祂是誰,彼得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馬太福音16:13—16

    事件:約瑟‧斯密獲得他的第一次異象。

    經文:天父說:「這是我的愛子。聽祂說!」(約瑟‧斯密──歷史1:17

    隨意將紙條面朝下擺在地板或是桌子上。請一位兒童上前來翻開兩張紙條,試試看將事件與合適的經文配對。如果兩張紙條不是一對的,就把紙條再翻回去,讓另一個兒童試。如果所有紙條在兒童全部輪過前都配成對了,就再玩一次。

  3. 幫助兒童背誦約翰福音11:25

結論

見證

見證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祂有支配死亡的能力。表達你對救主的愛,以及你對祂的贖罪的謝意:因為祂的贖罪,我們才能復活並獲得永生。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閱讀約翰福音11:39—46,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