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20課: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的比喻


20

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的比喻

目標

幫助兒童渴望對所有的人表現出愛心。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路加福音10:25—37馬太福音22:34—40。然後研讀本課內容,以決定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補充閱讀:約翰福音14:15,21約翰一書4:20—21

  3.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與補充活動。

  4. 需用的材料:

    1. 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2. 圖片7—21,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福音圖片集218;62156);圖片7—22,聖地的地圖。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叫出一位兒童的名字,然後問他:「某某某,誰是你的鄰居?」以相同的問題詢問幾位兒童。說明我們通常會認為鄰居就是住在我們附近的人。本課會幫助我們了解:耶穌教導我們誰是我們的鄰居,而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

請一位兒童讀出馬太福音22:34—40。討論關愛他人的重要。

經文故事

展示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的圖片,以及聖地的地圖。參照路加福音10:25—37教導好心的撒馬利亞人這個比喻。(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ⅶ頁。)指給兒童看在地圖中的撒馬利亞和猶太地,並向他們說明撒馬利亞人和猶太人之間的情形。猶太人覺得他們比撒馬利亞人還優秀。他們非常不喜歡撒馬利亞人,所以當猶太人要從耶路撒冷旅行到加利利時,他們會繞遠路走約旦河谷,而不會經過撒馬利亞。可以請兒童演出這個經文故事。

問題討論及應用

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問題討論及應用

  • 耶穌說,如果要得到永生,我們必須做什麼?(路加福音10:27—28。)你認為這些誡命為什麼這麼重要?(馬太福音22:37—39。)

  • 我們要怎樣表示對天父及耶穌的愛?(約翰福音13:34—3514:15,21。)

  • 誰是你的鄰居?你覺得耶穌所說的鄰人只是和你住得很近的人嗎?

  • 當耶穌說到好心的撒馬利亞人這個比喻時,祂回答了哪一個問題?(路加福音10:25,29。)

  • 你認為猶太的祭司和利未人為什麼不幫助受傷的猶太人?(路加福音10:31—32。)

  • 撒馬利亞人為受傷的猶太人做了什麼?(路加福音10:33—35。)

  • 為什麼撒馬利亞人幫助猶太人會是一件意義不凡的事?那位撒馬利亞人具有什麼好鄰居的特色?這個故事幫助我們了解,誰才是我們的鄰居?我們要怎樣成為更好的鄰居?

  • 你覺得誰最愛主——祭司、利未人,還是撒馬利亞人?為什麼?

  • 我們要怎樣遵行耶穌的教導,來表示我們對人的愛?我們要怎樣對待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要怎樣對待和我們不一樣的人?要怎樣對待那些對我們不友善的人?

請兒童分享他們替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服務的經驗,或是他們或他們的家人接受別人協助的經驗。請注意不要讓兒童分享會讓某位支會成員不好意思的經驗。

問題討論及應用

  • 當你藉著幫助別人、為他人服務來表現你對他們的愛時,你有什麼感覺?這會讓你覺得更加與天父和耶穌接近嗎?如果我們真心地愛天父和我們的鄰居,我們會獲得哪一項偉大的祝福?(路加福音10:25—28。)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將下面不同的舉動分別寫在紙上。將AB兩部分寫在同一張紙上,然後給每位兒童一張。請兒童假想有一位兒童剛搬到附近。他們手中那張紙的A部分是他們可以用來表示友善及對那位新來的兒童表示愛的行動;B部分則是類似的行動,藉以表示出對天父的愛。請拿到1號的兒童念出他(她)的行動,2號接著念,以此類推。

      1. 到他(她)家拜訪。

      2. 參加初級會和教會的其他聚會。

      1. 邀請他(她)到你家。

      2. 讓你的家成為天父的靈會停留的地方。

      1. 打聽一些有關他(她)的事。

      2. 研讀經文。

      1. 和他(她)聊天。

      2. 祈禱。

      1. 為他(她)做一些事。

      2. 遵守誡命。

      1. 為他(她)的家人做一些事。

      2. 為別人服務。

      1. 邀請他(她)參加你們的活動。

      2. 祈求天父的靈與你同在。

  2. 讀出十誡(出埃及記20:8—17),並與耶穌在馬太福音第22章中所賜予的兩項誡命作比較。在黑板的一邊寫上愛天父,在黑板的另一邊寫上愛人。請兒童告訴你十誡中的各項可以列在哪一欄下面。讀出約翰福音14:15,21,幫助兒童了解,遵守任何的誡命都能幫助我們表現出我們對天父的愛。

  3. 請兒童背誦馬太福音22:37—39

  4. 唱或讀出「我可曾行善?」(聖詩選輯,第135首)或「彼此相愛」(聖詩選輯,第200首;兒童歌本,第74頁)的歌詞

結論

見證

表達你對天父和耶穌的愛,以及你對福音的感激。鼓勵兒童效法耶穌愛人的榜樣。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閱讀路加福音10:25—37,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