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37課:使徒彼得


37

使徒彼得

目標

幫助兒童了解他們也能像彼得一樣,對耶穌基督建立堅強的見證。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馬太福音4:18—1914:22—3316:13—1717:1—9路加福傳22:31—34,54—62使徒行傳3:1—94:6—205:12—42;及阿爾瑪書32:21。然後研讀本課內容,以決定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與補充活動。

  3. 需用的材料: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請兒童聽你說下面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當耶穌解釋祂就快要被處死時,有一個人說:「我就是同您下監,同您受死,也是甘心!」(路加福音22:33)耶穌被捕受審時,這個人也跟在人群裡面。有個婦人走近他,然後說他和耶穌是一夥的,但是這個人否認了;他說:「我不認得祂。」不久之後,又有一個人說:「你也是他們一黨的。」這個人又不承認他認識耶穌。到了第三次,有人指出他是耶穌的門徒,這個人竟然又說:「我不曉得你說的是甚麼!」(見路加福音22:54—62。)

第二個故事:有一天,某個人和他的朋友遇見了一個天生瘸腳的人。這個人對瘸腳的人說:「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他拉起這個瘸腿的人的手,扶他起來。這個瘸腿的人馬上就好了,然後「走著,跳著,讚美神」地進去了聖殿。祭司長們聽到了這件事以後,就問說這瘸腿的人是被甚麼樣的力量治好的。這個瘸腿被治好的人說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力量——雖然他知道這樣說會讓他被關到監牢或是被殺死。祭司長命令這個人不准再奉耶穌基督的名行教導。但是他回答說,服從神比服從假的猶太祭司更重要,所以他會繼續奉基督的名行教導。(見使徒行傳3:1—94:6—20。)

說明這兩個故事中所說的人都是彼得。當彼得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前否認他認識耶穌時,他還在學習、成長。耶穌被逮捕了,而彼得很害怕。到了彼得治好瘸腿的人時,他已經接受了聖靈,並且對耶穌基督有了更堅強的見證。這讓他有更大的力量去做正確的事,而不在乎這麼做的後果。

專心活動

  • 見證是什麼?(是對耶穌基督及其教會真實性的個人知識。)說明本課能有助於加強兒童對耶穌基督的見證。

經文故事與問題討論及應用

教導兒童下面有關彼得的故事,並逐一討論。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經文故事與問題討論及應用

  1. 彼得跟隨耶穌(馬太福音4:18—19)。

    • 你認為彼得在耶穌基督告訴他自己的身分以後,為什麼就跟隨了祂?彼得為了跟隨耶穌犧牲了什麼?我們要犧牲什麼才能跟隨耶穌?跟隨救主讓你獲得什麼樣的祝福?

  2. 耶穌和彼得在海面上行走(馬太福音14:22—33)。

    • 你認為耶穌為什麼能在海面上行走?(馬太福音14:25。)彼得為什麼能走到耶穌那裡去?(馬太福音14:28—29。)

    • 彼得走了幾步以後發生了什麼事?(馬太福音14:30—31。)你認為彼得的信心為什麼會動搖?耶穌在彼得的信心動搖時怎樣幫助他?(馬太福音14:31。)為什麼我們的信心有時候會軟弱?耶穌基督怎樣幫助我們加強信心?(透過聖靈、我們的父母、教會領袖、好朋友及經文等等。)

    幫助兒童了解,每當我們去做天父和耶穌基督所吩咐的事時,我們就是在運用信心。而每當我們運用信心時,我們的信心就會更堅強一點。我們也像彼得一樣,必須運用信心去服從耶穌的教導,這樣我們的信心才會使我們的見證更堅強。

  3. 彼得見證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馬太福音16:13—17)。

    • 彼得說耶穌基督是誰?(馬太福音16:16。)彼得是怎麼知道的?(馬太福音16:17。透過聖靈。)我們要怎樣像彼得一樣表達對耶穌基督的見證?

  4. 彼得在變形山上與耶穌基督同在(馬太福音17:1—9;見第15課之「綜合討論及問題應用」,第52頁)。

    • 耶穌基督在變形山上時發生了什麼事?(馬太福音17:2。)誰向耶穌、彼得、雅各和約翰顯現?(馬太福音17:3。)門徒聽到誰的聲音?(馬太福音17:5。)你認為這個經驗為什麼能增強彼得對耶穌基督的見證?

  5. 彼得和約翰治好一個瘸腿的人,並且被關進監獄(使徒行傳3:1—94:6—205:12—42)。

    請一位兒童複習彼得和約翰治好瘸腿之人的故事。參照使徒行傳5:12—42,接著說完整個故事。

    • 彼得和約翰怎樣從監獄中逃出來?(使徒行傳5:19。)主的使者告訴他們要怎麼辦?(使徒行傳5:20。)因為傳教被關進監獄後又再回去傳教,讓你有什麼樣的感覺?你認為彼得和約翰怎樣獲得力量來做正確的事?

    幫助兒童了解,我們也許永遠不會因為教導耶穌基督的福音而被關進監獄,但是我們會在其他方面受到考驗。你對耶穌基督的見證可能會讓你在生活中遭到怎樣的考驗?(見補充活動4。)

    • 彼得對耶穌基督的見證是怎樣增長的?為什麼我們要對耶穌基督有堅強的見證?我們要怎樣獲得這個見證?我們要怎樣幫助自己的見證成長?(研讀經文、學習更多有關祂的事、遵守誡命、祈禱、聆聽聖靈和到教會等等。)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幫助兒童了解,見證包括了知道下列的事:

    • 天父活著,是我們靈體的父親。

    • 耶穌基督是天父的兒子,我們的救主。

    • 約瑟‧斯密是一位先知,主經由他在近代復興了福音。

    • 摩爾門經是神的話,而且包括了圓滿的福音。

    •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是唯一真實的教會。

    • 今天我們有先知和使徒在領導著。

    討論我們獲得對這些真理的見證的方法。

  2. 說明並幫助兒童背誦信條第九條

  3. 請兒童想想彼得和救主在相處時對耶穌基督增強見證的經驗。(餵飽五千人、治癒病人、使睚魯的女兒死而復生等等。)我們自己要怎樣才能知道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藉著研讀經文、祈禱、遵守誡命等等。)

  4. 請兒童說出其他人可能會用哪些方法使他們否認教會,或是做不對的事。然後和他們討論要怎樣才能夠堅強去抵抗這樣的誘惑。需要的話,使用下面的例子:

    • 有人想讓他們不要來參加教會的聚會。

    • 有人想讓他們違反智慧語。

    • 有人想讓他們說謊。

    • 有人想讓他們花掉什一奉獻的錢。

    強調我們必須獲得個人對耶穌基督的見證,才能像彼得一樣堅強。

  5. 說出下面發生在第六任總會會長約瑟F.‧斯密會長身上的故事;那時他是一個正在返鄉途中的年輕傳教士:

    「有一天,約瑟F.‧斯密和他的同伴旅行了一小段路,然後搭了帳棚,突然一群酒徒騎著馬來到他們的營地,大聲咒罵叫嚷,威脅著要殺死他們遇上的任何摩爾門教徒。約瑟的一些同伴在聽到這些人來以前就已經走到溪邊,看不見人影了。他們在那裡等著這群人走開。約瑟F.‧斯密離營地有一段距離,那些人來時他正在撿生火用的木柴。當他看見他們時,他說自己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找個地方躲起來。然後他突然想到:『我為什麼要避開這些傢伙?』心裡一這麼想,他便抱著滿滿的一堆木柴、勇敢地往營火處走去。其中一個人用槍指著這位年輕的長老,然後厲聲問他:『你是個「摩爾門」嗎?』

    「約瑟F.‧斯密豪不猶豫,正視著這個人的眼回答:『不錯,先生,我是個徹頭徹尾、不折不扣的摩爾門。』

    「這個人完全被他毫不畏懼的答覆嚇住了。他抓住約瑟F.‧斯密的手說:『嗯,你是我所見過最令人愉快的人了!年輕人,握個手吧;我很高興看到有人堅持他的信仰。』」(Joseph Fielding Smith, The Life of Joseph F. Smith, pp.188—89)。

  6. 幫助兒童背誦使徒行傳5:29

  7. 唱或讀出「見證」(聖詩選輯,第77首)第一、二段的歌詞。

結論

見證

為耶穌基督作你個人的見證;見證當我們學習更多有關耶穌的事,並且聆聽聖靈的見證時,我們對耶穌的見證就會在一生中不斷地成長。說明我們或許還是會有所懷疑和疑問,但只要我們研讀經文、祈禱並遵守誡命,我們的見證就會更堅強。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閱讀馬太福音16:13—17使徒行傳5:29—32,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