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32課: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及被埋葬


32

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及被埋葬

目標

增強每位兒童的見證:耶穌為我們而死,我們才能再次獲得生命。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馬太福音27:32—66路加福音23:26—56;及約翰福音10:17—18約翰福音19:13—42。然後研讀本課內容,以決定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補充閱讀:馬可福音15:20—47

  3.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與補充活動。

  4. 需用的材料:

    1. 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2. 一本摩爾門經。

    3. 圖片7—33,耶穌被釘十字架(福音圖片集230;62505);圖片7—34,埋葬耶穌(福音圖片集231;62180);及圖片7—35,耶穌的墓(福音圖片集232;62111)。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與兒童分享下面的故事:

在一個寒冷的冬日,有架飛機撞上了華盛頓特區的一座橋樑,栽進了冰冷的波多馬克河。很多人死了,但是有六個人抓住了飛機的尾端;這時直昇機上的人員要用救生圏來接送他們。河水非常的冷,而抓著飛機的尾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些人很怕自己在抓到救生圏被帶到安全的地方之前就死去了。

救生員每次把救生圏放下來時,有個人就會先傳給別人,這樣子其他人就可以先獲救。他一直這樣做,直到其他所有的人都獲救為止。但是他卻再也抓不住機尾了,所以當直昇機回來接他時,他已經滑進水裡,在別人救他之前死了。

專心活動

  • 你認為這個人為什麼要把救生圏先傳給別人?如果你是被這個人所救的人之一,你會有什麼感覺?

對這個人願意為別人犧牲生命所需要的勇氣和愛表達你的感覺。

向兒童說明,他們將在這一課學到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受的痛苦和折磨。祂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讓每個曾經獲得生命或將獲得生命的人能因為祂對我們的大愛而再度獲得生命。

簡短複習

提醒兒童,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吃了禁果,使得他們和他們的後代面臨了什麼樣的情況。因為亞當和夏娃的違誡,他們的身體變成世人必死的身體。這就是說他們的身體總有一天會死去。身為亞當和夏娃的後代,我們也和他們一樣一定會死亡。

見證肉體的死亡是天父計畫的一部分,而因為天父的慈悲,祂派遣了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克服死亡。經由基督的死亡和復活,我們都能脫離肉體的死亡;所以我們還是會死亡,但是也會復活(見約翰福音3:16—17希拉曼書14:15)。

簡單複習前一課中耶穌受苦和遭人出賣、逮捕及審判的事件。

經文故事

參照馬太福音27:32—66,教導兒童耶穌被釘十字架及被埋葬的故事。(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ⅶ頁。)也可以引用路加福音23:34,39—43約翰福音19:19—22,25—27,34,39。適時利用圖片。

可以參考下面的表來幫助你教導本課的重點:

經文故事

  1. 古利奈人西門背著耶穌的十字架(馬太福音27:32)。

  2. 耶穌被釘在兩個強盜之間的十字架上(馬太福音27:33—38路加福音23:32—33)。

  3. 彼拉多在牌子上寫了一個名號,掛在十字架上(約翰福音19:19—22)。

  4. 耶穌被人嘲笑(馬太福音27:39—44)。

  5. 耶穌對強盜說話(路加福音23:39—43)。

  6. 耶穌請約翰照顧祂的母親(約翰福音19:25—27)。

  7. 黑暗籠罩大地(馬太福音27:45—46)。

  8. 耶穌基督死亡(馬太福音27:50—56)。羅馬士兵扎祂的肋旁(約翰福音19:34)。

  9. 耶穌的身體被安放在墳墓裡(馬太福音27:57—61約翰福音19:38—42)。

  10. 士兵被派去看守墳墓(馬太福音27:62—66)。

問題討論及應用

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問題討論及應用

  • 彼拉多在審判耶穌之後做了什麼?(馬太福音27:26。)鞭打是什麼意思?(用鞭子抽打)釘十字架是什麼意思?(把一個人的手腳釘在或是綁在十字架上,讓他死去。)說明釘十字架是一種很慢、很痛苦的死亡方式,通常會用在奴隸或是階級最低下的罪犯身上。

  • 耶穌被釘十字架的地方有哪兩個名稱?(馬太福音27:33路加福音23:33。)

  • 有誰和耶穌一起被釘十字架?(馬太福音27:38路加福音23:33。)

  • 士兵拿什麼給耶穌喝?(馬可福音27:34。)說明他們給祂喝醋當做藥來麻痺祂的感覺,減輕祂的痛苦。幫助兒童了解:耶穌拒絶喝這東西的原因是:祂希望在自己完成贖罪的事工時,有完全的意識和知覺。

  • 耶穌請求天父赦免誰?(路加福音23:34。)你認為耶穌寬恕那些士兵為什麼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寬恕別人很重要?當我們寬恕別人時,會獲得什麼祝福?

  • 耶穌在十字架上時,那些嘲笑、譏誚(侮辱)祂的人是誰?(馬太福音27:39—44。)他們對祂說了哪些話?耶穌怎麼回應?(尼腓一書19:9。)有人對我們說不好的話時,我們應該怎樣回應?

  • 那兩個強盜對耶穌有何反應?(路加福音23:39—43。)第二個強盜說了什麼話,表示他已經開始悔改了?(路加福音23:40—42。)耶穌的回答是什麼?(路加福音23:43。)

  • 耶穌在十字架上受苦時,怎樣對祂的母親表示出無比的愛?(約翰福音19:25—27。)這讓我們學習到什麼有關耶穌的事?

  • 黑暗籠罩大地多久的時間?(馬太福音27:45。)耶穌大聲喊叫著什麼?(馬太福音27:46。)神真的拋棄了祂的兒子嗎?說明天父把自己的靈取走一段時間,這樣子耶穌才能獨自完成戰勝罪和死亡的工作。

  • 耶穌「將靈魂交付神了」是什麼意思?(耶穌死亡的唯一方法就是讓祂的靈離開祂的身體。這段經文證實了祂是自願捨命,而不是被取走性命的。)請兒童讀出約翰福音10:17—18。你認為耶穌為什麼會願意捨去祂的生命?

  • 耶穌去世時發生了什麼奇妙的事?(馬太福音27:51—53。)「裂為兩半」是什麼意思?(破裂成兩半。)百夫長(羅馬軍隊的官員)看到這樣的事後作了什麼見證?(馬太福音27:54。)

  • 亞利馬太的約瑟是誰?(馬太福音27:57。)他做了什麼?(馬太福音27:58—60。)

  • 法利賽人要彼拉多做什麼?(馬太福音27:62—66。)他們為什麼希望墳墓有人看守?他們的努力為什麼徒勞無功?這讓我們對人的力量和主的力量有什麼認識?

綜合討論及問題應用

你可以利用下面的問題,幫助兒童了解亞當、夏娃的違誡與一位救主的必要性之間有何關係。

綜合討論及問題應用

  • 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時怎樣違背了天父的一項誡命?(他們吃了善惡知識樹上的果子。)這項違誡的後果是什麼?(他們必須離開伊甸園。他們成為世人而且可以生兒育女。他們和他們所有的後代都會死亡。這是天父計畫的一部分。)

  • 我們死後,身體和靈體會怎樣?(靈體會離開我們的身體到靈的世界;身體則會因為沒有靈體而死亡,通常會埋在地裡面。)我們要做什麼才能使身體和靈體再度結合?(我們不用做什麼;因為我們是必死的凡人,所以我們沒有使身體和靈體再度結合的能力。)

  • 是誰讓我們有可能克服這種絶望的情況的?為什麼耶穌是唯一能救我們的人?(祂沒有罪;祂是天父肉身的獨生子,有能力支配死亡。)知道有人能幫助你和家人一同復活,讓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將下面的經文章節列在一張表或是黑板上。告訴兒童每一節經文都記錄了一段耶穌在十字架上時所說的話。請兒童讀出這些話,然後說出是哪一種力量或是人格特質讓耶穌訴說或是做這些事。

    路加福音23:34(祂很仁慈並且寬大為懷。)

    路加福音23:43(祂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約翰福音19:26—27(祂敬愛並關懷祂的母親。)

    馬太福音27:46(祂表示出對父親的依賴。)

    路加福音23:46(祂順從天父的旨意。)

    馬太福音27:50(祂完成了天父的計畫。)

  2. 在黑板上列出耶穌死亡及埋葬的經文故事中所提及的人名或團體。詢問兒童他們記得有關這些人或是團體的哪些事。幫助兒童指出這些人或團體所做的事:

    耶穌基督

    彼拉多

    古利奈人西門

    士兵

    嘲笑的人

    兩個強盜

    耶穌的母親,馬利亞

    主所愛的約翰

    百夫長

    亞利馬太的約瑟

  3. 討論並幫助兒童背誦信條第二條。

  4. 唱或讀出「歌頌歡呼耶穌之名」(聖詩選輯,第112首)或「耶穌真的復活了嗎?」Did Jesus Really Live Again? Children’s Songbook, p. 64)的歌詞。

結論

見證

針對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的偉大犧牲表達你的謝意。見證因為祂對我們的大愛,我們將會復活並再度獲得生命。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閱讀馬太福音27:34—50,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