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10課:山上寶訓


10

山上寶訓

目標

幫助兒童藉著遵行耶穌在山上寶訓中的教導,來努力變得更像祂。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馬太福音5:1~6:47:12。然後研讀課程內容,以決定要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補充閱讀:路加福音6:17—36尼腓三書第12章

  3.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及補充活動。

  4. 需用的材料:

    1. 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2. 寫出兒童可能遇到的情況的字條(見專心活動)。

    3. 圖片7—12,山上寶訓(福音圖片集212;62166)。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請每位兒童走到教室前面,一次一個人,然後拿一張你已經寫出他們可能遇上的麻煩情況的紙條。請使用類似下面例子的情況:

專心活動

  • 你的兄弟或姊妹批評你。

  • 學校裡有人對你很兇。

  • 其他的小孩因為你不抽煙而取笑你。

  • 其他人因為你不說粗話而取笑你。

請每位兒童說說他們會怎樣處理這樣的情況。讓其他的班員提出自己的意見。說明他們將會討論耶穌基督在山上寶訓中的一些教導,而這些教導會讓他們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中該怎麼做。這些教導會讓我們變得更像耶穌,因為這些教導說明了耶穌希望我們怎樣生活。

經文故事

展示山上寶訓的圖片。參照「準備事項」中所列的經文,敘述耶穌教導山上寶訓的故事。(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ⅶ頁。)強調下面幾點:

經文故事

  • 八福

  • 愛你的仇敵

  • 要成為完全

  • 金科玉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問題討論及應用

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問題討論及應用

  • 說明馬太福音5:3—11中的教導通常被稱為八福。(指出當耶穌告訴尼腓人八福時,祂加上了「來就我的人」這一句語。將馬太福音5:3尼腓三書12:3作一比較。)八福如何幫助我們變得更像耶穌?

  • 飢渴慕義是什麼意思?(馬太福音5:6。)我們要怎樣才能做到?當我們飢渴慕義時,會獲得什麼祝福?

  • 清心是什麼意思?(馬太福音5:8。)清心的人得到什麼應許?我們要怎樣變得清心?

  • 使人和睦(當和事佬)為什麼很重要?(馬太福音5:9。)我們要怎樣成為一個使人和睦的人?

  • 做「世上的鹽」是什麼意思?(馬太福音5:13。)我們要怎樣變得像鹽一樣?(見補充活動2。)做「世上的光」是什麼意思?(馬太福音5:14—16。)我們要怎樣做別人的光?

  • 我們和別人之間如果有問題的話該怎麼辦?(馬太福音5:23—24。)我們要怎樣對待我們的敵人或是那些不喜歡我們的人?(馬太福音5:43—47。)

  • 我們要怎樣變得完全?(馬太福音5:48。)

討論下面約瑟‧斐亭‧斯密長老所談論有關完全的話:「〔完全是〕不會突然來到的,律上加律,令上加令,榜樣上加榜樣,甚至我們在世時都未能達成,……但是我們在今生奠下根基。……為那種完全而準備我們自己。我們的責任是要使今天的我們比昨天的我們好,明天的我們比今天的又好」(救恩的教義,第二卷,第17頁)。

問題討論及應用

  • 我們要怎樣做善事?(馬太福音6:1—4。)我們可以默默地為他人做哪些善事?

  • 馬太福音7:12通常被稱為金科玉律。耶穌要我們做什麼?我們要怎樣做到?

幫助兒童了解,如果他們試著按照耶穌在山上寶訓中的教導生活,他們就會走上那條通往完全的道路。強調完全是要逐漸達到的,而且無法在今生完成。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努力地變得更像耶穌。

請兒童再想想專心活動中的情況。請他們說說耶穌希望我們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中怎麼做。請兒童想想,如果我們都按照耶穌在山上寶訓中的教導生活會怎麼樣。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在卡片上分別寫出八福的前半部,如「是的,虛心來就我的人有福了」;然後在另外一組卡片上寫出八福的後半部,如「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把這些卡片打散,然後面朝下在桌子或是地板上排成列。請班員走上前,然後同時翻開兩張卡片,試著配對。(兒童可用他們的經文輔助。)如果卡片配成對了,就把卡片面朝上放下;如果配不成對,就再次把卡片面朝下放好。如果第一次玩的時候沒有輪到每個人,就把卡片打散,面朝下放好,然後請兒童再次配對。

  2. 如果課程不是在禁食主日進行的話,準備一些平常會摻鹽吃的食物,像是爆米花、芭樂、楊桃等。先不要撒鹽,然後請兒童吃吃看。(請先向父母詢問兒童是否對這些東西過敏。)然後再加上一些鹽,請兒童嚐嚐看。說明一點點的鹽就會帶來很大的不同。一小群正義的人也可以帶來很大的不同。請兒童討論要怎樣藉著正義的生活來促成改變。讀出馬太福音5:13

  3. 說出一些引起衝突的情況,像是兩個小孩都想坐同一個位置,或一些兒童彼此生氣地對罵等等。演出這些狀況,然後請一位兒童當使人和睦的人(和事佬)。請兒童想出一些他們可能被冒犯的情況,像是有人對他們說不好的話,有人拿他們的東西,朋友對他們生氣,有人因為他們是教會成員而批評他們等等。問他們要如何依照馬太福音5:44的教導來應付這些情況。

  4. 請一位兒童用默劇的方式演出他所作的服務,或是他可以提供的服務。請其他兒童猜他(她)在做什麼。討論為人服務的重要。請兒童說說他們幫助別人時的感覺,然後請他們想想幫助他人可能會帶來哪些好結果。

  5. 幫助兒童背誦馬太福音5:16或是馬太福音7:12的前半部。

  6. 為每位兒童準備一份八福卡,讓他們帶回家,或是請兒童在他們自己的經文上畫記。

  7. 準備寫了下面參考經文的紙條,或是將經文寫在黑板上:

    請兒童閱讀兩邊的參考經文,然後討論其中的不同點。幫助兒童了解,耶穌教導了猶太人及尼腓人相同的事,只是在摩爾門經中寫得比較清楚。

  8. 唱或讀出「我願效法耶穌基督」(兒童歌本,40頁)的歌詞。

結論

見證

見證只要我們遵守耶穌在山上寶訓中的教導,就會走上那條通往完全的道路。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閱讀馬太福音5:3—11,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