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17課:撒種的比喻及麥子和稗子的比喻


17

撒種的比喻及麥子和稗子的比喻

目標

幫助每位兒童了解並應用耶穌在這兩則比喻中所傳達的靈性信息。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馬太福音13:1—9,18—30,37—43馬可福音4:14—20路加福音8:11—15教義和聖約86:1—7。然後研讀本課內容,以決定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補充閱讀:馬可福音4:1—9路加福音8:4—8教義和聖約101:65—66

  3.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與補充活動。

  4. 需用的材料:

    1. 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2. 每位兒童一份藏寶字謎或是製作一個大字謎,讓全班一起玩。

      藏寶字謎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給兒童你所準備的字謎,或是展示大張的字謎,請他們找出隱藏在裡面的信息。

說明耶穌有時候會用比喻教導門徒。比喻就是隱藏著靈性信息的短篇故事。

經文故事與問題討論及應用

教導兒童播種及麥子和稗子的比喻。(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ⅵ頁。)說明耶穌用比喻教導時,會使用人們熟悉的事物來教導靈性信息。在你討論這些比喻時,請兒童聽出隱藏的靈性信息。

經文故事與問題討論及應用

  1. 撒種的比喻(馬太福音13:1—9,18—23馬可福音4:14—20路加福音8:11—15

    • 在撒種的比喻中,耶穌談到了哪一件人們所熟悉的事?(馬太福音13:3—8。)

    • 與班員一同讀馬太福音13:18—23馬可福音4:14—20,及路加福音8:11—15。你覺得種子是什麼?吃掉落在路旁的種子的飛鳥是什麼?石頭地是什麼?荊棘是什麼?好地是什麼?根是什麼?世上的思慮是什麼?

    • 我們要怎樣學習神的話?

    • 我們要怎樣獲得神的話?我們要成為怎樣的「地」?(馬太福音13:23。)

    • 撒種的比喻有什麼隱藏的靈性信息?

  2. 麥子和稗子的比喻(馬太福音13:24—30

    • 在麥子和稗子的比喻中,耶穌談了哪些人們熟悉的事?

    • 你覺得這則比喻中撒種的人是誰?麥子代表了什麼?誰在晚上來臨,然後撒下稗子?稗子是什麼?收割又代表了什麼?與兒童一同讀出馬太福音13:37—43以及教義和聖約86:1—7,並再次問下面的問題。

    • 你想要作麥子還是稗子?為什麼?

    • 隱藏在這則比喻中的靈性信息是什麼?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製作一個類似下面的表,以幫助兒童了解這兩個比喻的意義;或是在你討論這兩個比喻時,將比喻的事物寫在黑板上。當你把所有比喻的事物都列在黑板上之後,請再說一次,作為複習。你也可以請兒童自己列表。

    撒種的比喻

    種子

    耶穌基督的福音或是神的話

    土地

    聽到這話語的人的心

    撒在路旁

    不明白

    撒在石頭地上

    聽了道,但是沒有生根;很容易就惱羞成怒而跌倒

    撒在荊棘裡

    被世上的思慮和錢財阻礙了

    撒在好地上

    聽到並明白了

    飛鳥

    撒但

    果實

    好行為

    麥子和稗子的比喻

    撒種的人

    耶穌基督和祂的使徒

    好種(麥子)

    跟隨耶穌的人

    田地

    世界

    仇敵

    撒但

    稗子(雜草)

    跟隨撒但的人

    收割的人

    天使

    收割

    耶穌的第二次來臨

  2. 帶一些種子到班上(水果、蔬菜、米、麥子、豆子)。討論種子需要哪些東西才能成長,並結出果實。問兒童,如果這些種子種在路旁、石頭地或是荊棘裡,會發生什麼事?將這件事與把神的話種在我們心中作一比較。讓兒童討論不同的土地代表哪一種心態,還有要如何才能使福音成長,並在我們的生活中結出好的果實。

  3. 在黑板上寫出這些詞:耳朵、眼睛和心。

    • 你會用你的耳朶、眼睛和心做什麼?請兒童看馬太福音13:15。耶穌告訴我們要用這些身體器官做什麼?將這節經文應用在這兩則比喻及福音上。如果我們真的聽神的話,明白其中的真理,並且去做耶穌要我們做的事,我們就會成為這些比喻中的哪一種人?

  4. 請兒童把他們自己的藏寶字謎或大型字謎中的答案連起來、塗上顏色,或是在字下面畫一條線,好突顯出答案。請每位兒童說出一件他們在這兩個比喻中學習到的事。

  5. 與兒童一起閱讀馬太福音第13章中的其他比喻,並幫助他們去判斷這些比喻的意義。為了解這些比喻,請參閱雅各‧陶美芝所著的耶穌是基督,第19章。

結論

見證

見證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而且如果我們研究祂的話語、遵守祂的誡命,就能變得像天父一樣,而且也能再次與祂同住。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閱讀馬太福音13:1—9,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