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36課:五旬節


36

五旬節

目標

幫助每位兒童了解聖靈的恩賜,以及如何認出聖靈的提醒。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使徒行傳2:1—24,32—33,36—47,及約翰福音14:25—27。然後研讀本課內容,以決定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補充閱讀:福音原則,第七二十一章

  3.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與補充活動。

  4. 需用的材料:

    1. 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2. 粉筆和黑板。

    3. 圖片7—39,五旬節。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教導兒童,當耶穌和使徒在一起時,祂教導了他們很多事情。祂知道祂不會永遠和他們在一起,所以答應要給他們一樣特別的禮物來幫助他們。

讀出下面的提示。請兒童在認為他們知道那個禮物是什麼時站起來,並在你耳邊小聲地告訴你答案。如果他們正確地指出是聖靈,就請他們繼續站著。

專心活動

  • 我教導真理。

  • 我是一個嚮導。

  • 我會安慰人。

  • 我為耶穌基督作見證。

  • 我通常會對你的思想和心說話。

  • 我是神組中的一員。

  • 我是一個靈體,我沒有肉體。

在黑板上寫聖靈。與兒童一同讀出約翰福音14:25—27。複習上面的提示以幫助兒童了解聖靈為我們所做的事。

在黑板上寫五旬節。說明五旬節(英文作:Pentecost)是從一個希臘字來的,意思是第五十個。五旬節是一個猶太人的慶典,在每年逾越節過後的第五十天舉行。耶穌在最後的晚餐讓祂的使徒領用聖餐,那天正好是逾越節。到了最後晚餐後的第五十天,祂的門徒接受了聖靈的恩賜。在黑板上寫聖靈的恩賜。

經文故事

教導兒童五旬節的故事(使徒行傳2:1—24,32—33,36—47)。(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ⅶ頁。)適時展示五旬節的圖片。

問題討論及應用

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問題討論及應用

  • 在五旬節那一天,聖靈怎樣來到耶穌的使徒之間?(使徒行傳2:1—4。)

  • 是什麼讓門徒有能力說別國的話,並且讓說其他語言的人能了解他們的話?(使徒行傳2:4。)這項屬靈的聖靈恩賜怎樣幫助教會今天的傳道事工?(這恩賜幫助許多傳教士學習外國語言。即使傳教士不能流利地說該國的語言,說方言的恩賜也能幫助接觸教會的人了解福音的訊息。)

  • 人們聽到彼得為基督被釘十字架及復活而作的見證之後,是什麼讓他們感到扎心?(使徒行傳2:33,36—37。聖靈。)扎心是什麼意思?(一種後悔或難過的強烈感覺。)聖靈怎樣使我們為自己做過的事感到後悔?

  • 聖靈怎樣讓我們知道該怎麼做?幫助兒童了解,人們會感到聖靈在他們的生活中用很多不同的方法幫助他們,像是感到平安或是覺得某件事是正確的,對經文或是其他的事情有清楚的了解,或是在經文中找到一個問題的解答、在教會聽到了對自己有幫助的演講或是課程等等。如果你感到合適的話,也可以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聖靈的一次經驗。

  • 彼得告訴人們,他們需要怎麼做才能獲得聖靈的恩賜?(使徒行傳2:38。)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獲得聖靈的恩賜?

  • 你們之中有多少人已經獲得聖靈的恩賜?幫助兒童了解,受洗之前也可能獲得聖靈的提示;但是在受洗後,我們會被證實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並接受聖靈的恩賜。如果我們正義的話,就會因為聖靈的恩賜而時時有聖靈為伴(見教約121:45—46)。

  • 那三千個人受洗以後做了哪些事,使聖靈能繼續指引他們?(使徒行傳2:42—47。)(可以請兒童從經文中找到答案,並把答案列在黑板上。)

  • 我們要怎麼做,聖靈才會和我們在一起?(悔改、受洗、接受聖靈的恩賜、生活正義、祈求聖靈的引導、安靜地聆聽,並服從你獲得的提示。)

與兒童分享下面的引言:

「時時刻刻祈求天父把祂的靈賜給你們。……聖靈……是來自天父的一份禮物。……祂會用溫柔低微的聲音告訴你們做對的事。你們做好的事,就會有好的感覺,那就是聖靈在對你們說話。聖靈是一個好朋友,祂總是等著幫助你們」(泰福‧彭蓀,「致教會的兒童」,1989年7月,聖徒之聲,第78頁)。

請兒童分享他們或是他們的家人感覺到聖靈提示的經驗。鼓勵兒童聆聽聖靈的提示,並努力遵行那些提示。(見補充活動6。)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分享下面第十一任總會會長海樂‧李會長的故事:

    「我爸爸帶我到遠地的一座農場,我當時大槪八歲吧,或許更小些。在他工作時,我便做些小男孩會做的事來讓自己不閒著。那天很熱,而且塵土飛揚,我一直玩到累了為止。在圍牆的那頭有一間倒塌的小屋,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在心裡把那間倒塌的小屋想像成一座城堡,我很想進去探險。所以我走到了圍牆邊,然後開始爬牆,往小屋那裡走去。有一個聲音對我說了這件非比尋常的事:『海樂,不要去那裡。』我向四周看了看,想知道是誰在叫我的名字。我的爸爸在遠遠的田地那頭。他看不到我在做什麼。我的視線內沒有一個人。然後我了解到有一個我看不見的人正在警告我別去那裡。我永遠也無法知道那裡有著什麼,但是我很小的時候就學習到有些我們看不到的人能對我們說話」(in Conference Report, Mexico Area Conference 1972, pp. 48—49)。

  2. 分別在紙上寫出下面的參考經文。可以請兒童從一個容器中抽出這些紙條。請兒童查出列在紙上的經文,然後說出該節經文對聖靈有何說明。

    約翰福音14:26(聖靈被稱為保惠師;祂教導所有的事並幫助我們記住事情。)

    約翰福音15:26(聖靈是真理之靈;祂為基督作見證。)

    約翰福音16:13(聖靈會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真理,並讓我們知道未來的事。)

    使徒行傳4:31(聖靈會幫助我們勇敢地說出神的話語。)

    使徒行傳5:32(神會將聖靈賜給服從祂的人。)

    加拉太書5:22(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和信實是從聖靈而來。)

  3. 讀出下面的引言。你可以影印給每位兒童。

    「一個人在洗禮以後會被證實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並在那個簡短的儀式中接受聖靈的恩賜。在此之後,男人、女人甚至是小孩終身都會有權力獲得聖靈的指示,作為生活的指引——個人的啓示!」(Boyd K. Packer, “Personal Revelation- Available to All, “ Friend, June 1990, inside front cover)。

  4. 將下面這段話作成講義,發給每位兒童:

    如果我過正義的生活,聖靈的恩賜就會幫助我,祂會教導我、指引我、安慰我、保護我、在我有危險時警告我,並對我見證真理。

  5. 請兒童盡可能說出他們想得到的聖靈別名。如果兒童沒有想到下面這些稱呼的話,就提出來:神聖之靈、神的靈、主的靈、保惠師和靈。

  6. 唱或讀出「聖靈」(兒童歌本,第55頁)或「低柔的聲音」(與我同唱,B—92)的歌詞。

    你可以列出在「低柔的聲音」中的那些想法。強調受洗成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成員之後,我們都能在生活中獲得這項幫助。幫助兒童了解,只要他們生活正義並聆聽聖靈的提醒,他們就能獲得指引、警告及安慰。

結論

見證

見證耶穌愛我們每一個人,所以祂讓我們能夠獲得聖靈的恩賜,讓聖靈成為我們的助力、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慰藉及指引。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閱讀使徒行傳2:1—8,36—41,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