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19課:迷失的羊、失落的錢和浪子


19

迷失的羊、失落的錢和浪子

目標

幫助每位兒童渴望去協助不積極成員重新活躍於耶穌基督的教會。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路加福音第15章馬太福音18:12—14教義和聖約18:10—11。然後研讀本課內容,以決定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成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與補充活動。

  3. 需用的材料:

    1. 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2. 圖片7—19,好牧羊人;圖片7—20,浪子的比喻(62155)。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與兒童分享你或你認識的人失而復得某件貴重物品的經驗。向兒童說明該物品的價値、弄丟它的感覺、你如何找到它,以及找到後的心情。如果合適的話,可以把那樣物品帶到班上讓班員看。請兒童說說看他們生活中失而復得某件貴重物品的經驗。

經文故事

適時使用圖片,教導兒童迷失的羊、失落的錢和浪子的比喻。(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ⅶ頁。)向兒童說明這些比喻和撒種及麥子和稗子的比喻一樣,都教導了我們一項重要的福音原則。

問題討論及應用

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問題討論及應用

  1. 迷失的羊和失落的錢

    • 那位牧羊人為什麼要關心一百隻羊中迷失的那隻羊,而那位婦人又為什麼要在意十塊錢中失落的一塊錢?(路加福音15:4,8。)說明那時的人通常都很窮,所以一塊錢或是一隻羊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寶貴的。同樣的,天父所有的小孩對祂來說也都很寶貴。你覺得為什麼我們每一個人對天父來說都是很寶貴的呢?

    • 你覺得那隻羊為什麼會迷失?你覺得那一塊錢是怎麼弄丟的?我們自己或是我們認識的人又會怎樣迷失?幫助兒童了解,迷失也代表了有些人不遵守誡命,做一些讓他們不配稱回到天父面前的事情。

    • 當牧羊人找到那隻迷失的羊時,他做了什麼?(路加福音15:5。)他的行動怎樣顯示出他對這隻羊的愛?這位牧羊人代表了誰?羊又代表了誰?

    • 那位婦人怎樣尋找那一塊錢?(路加福音15:8。)耶穌基督怎樣幫助那些迷失且不遵守誡命的人?(教約18:10—11。)我們要怎樣幫助那些可能會迷失的人?

    • 牧羊人和婦人找到了羊和錢時,都做了什麼?(路加福音15:6,9。)如果你幫助一個人悔改並回到耶穌基督身邊,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 你覺得有人悔改時,為什麼諸天和神的使者(天使)會喜悦?(路加福音15:7,10。)

  2. 浪子

    • 浪子是什麼意思?(就是任性不聽話或是很奢侈浪費的人)

    • 浪子怎樣使用他繼承的財產?(路加福音15:12—13。)你覺得「任意放蕩」是什麼意思?你覺得為什麼有些人會決定用這種方式生活?你覺得這位父親在兒子離開後會有什麼感覺?如果你家裡有人像這個浪子一樣,你會有什麼感覺?(要留意兒童或許會有不遵守誡命的家人。)

    • 當浪子把錢花完後,他怎樣得到食物?(路加福音15:14—16。)

    • 「當他醒悟過來」是什麼意思?(路加福音15:17。)你覺得這個兒子的痛苦和心中的難過怎樣讓他想要悔改?

    • 你覺得這個兒子為什麼會決定回到他父親那裡?(路加福音15:17—19。)他的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主人?(路加福音15:17。)

    • 兒子回到家時,這位父親有什麼感覺?(路加福音15:20。)他為他的兒子做了什麼?(路加福音15:22—24。)

    • 當大兒子知道他弟弟回來後,有什麼感覺?(路加福音15:28—30。)為什麼一直愛那些違反誡命的家人是很重要的?

    • 那位父親答應大兒子什麼事?(路加福音15:31。)在對待犯了罪但悔改的人一事上,那位父親立下了什麼榜樣?(路加福音15:32。)當你看到有人悔改並且改邪歸正時,你有什麼感覺?我們要如何對待那些曾經不遵守誡命、後來卻由衷地感到後悔的人?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請兒童想想幫助一位較不活躍的兒童的辦法。(答案可能有:表示友善、作好榜樣、邀請他參加教會活動、一起做事等等。)

  2. 說出下面的故事:

    10歲的約書亞‧丹尼斯跟著爸爸和其他人到荒廢的礦坑中探險。他在礦坑中一直很小心,但卻和其他的男孩走散了。他迷失在黑暗中,沒有食物也沒有水。其他人發現他不見後就馬上開始找他。過不了多久,已經有幾百人在找約書亞了。而其他幾千個人則禁食和祈禱,希望他能安然獲救。搜救者找了五天,但是都找不著他。有一位熟悉這個礦坑的專家聽到了這個搜救行動,便自願要來幫忙。他對這個礦坑非常地了解,所以他在一個別人都不知道的地方找到了約書亞。他找到約書亞時,簡直無法形容心中所感到的喜悦。礦坑中的所有人和其他幾千個人聽說約書亞還活著、而且很安全時,都鬆了一口氣,高興地哭了出來(see “Making Friends:Joshua Dennis - a Treasure of Faith.” Friend, Nov. 1990, pp. 20-22)。

    討論真正的迷路和靈性的迷失有何不同。說明我們要用同樣的努力來拯救迷路的人和在靈性上迷失的人。

  3. 玩捉迷藏。請一位兒童想出一個他可能會迷路的地點,然後請他在紙上寫出這個地方,或是小聲地告訴教師。請其他的兒童問他是非題,來猜出這個地方。(這個地方人很多嗎?是在山上嗎?還是在某個東西下面?)幫助兒童了解,要找到一個迷失的人需要時間和精力,而找回靈性迷失的人更是如此。

  4. 幫助兒童背誦教義和聖約18:10

結論

見證

與兒童分享:你相信天父愛祂的每位孩子,而且我們對祂來說都很重要。強調天父和耶穌基督希望我們幫助那些迷失的人回到祂們的身邊。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閱讀路加福音15:11—32,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