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22課:無憐憫之心的僕人


22

無憐憫之心的僕人

目標

幫助每位兒童渴望成為更寬大為懷的人。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馬太福音18:21—356:12,14—15教義和聖約58:42。然後研讀本課內容,以決定如何教導兒童經文故事。(見「準備課程」,第ⅵ頁及「教導經文」,第ⅶ頁。)

  2. 補充閱讀:以弗所書4:32教義和聖約64:8—10;及雅各‧陶美芝,耶穌是基督,第388—392頁。

  3. 挑選能讓兒童參與且最能幫助他們達到本課目標的討論問題與補充活動。

  4. 需用的材料:每位兒童一本聖經或是新約。

課程發展建議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請兒童算出70乘以7是多少。(可以把題目寫在黑板上。)

專心活動

  • 這個答案是個很大的數目嗎?要數到這個數字需要花多久的時間?

請一位兒童讀出馬太福音18:21—22

說明這個數字教導了我們有關寬恕的重要一課。耶穌教導我們要時時樂於寬恕別人。(亦見補充活動4。)

經文故事

參照馬太福音18:21—35,教導無憐憫之心的僕人的故事。(欲知教導經文故事的建議方式,請見「教導經文」,第ⅶ頁。)這個故事很適合以戲劇的方式演出。可以由你或是一位兒童讀出經文,然後由其他的兒童演出國王、無憐憫之心的僕人、僕人的同伴和其他僕人。

問題討論及應用

準備課程時,研讀以下問題及參考經文。用你覺得最能幫助兒童了解經文並在生活中應用該原則的問題。與班上兒童一起研讀及討論參考經文,有助於他們獲得對經文的見解。

問題討論及應用

  • 國王起先想對那欠他一千萬銀子的僕人做什麼?(馬太福音18:25。)說明一千萬銀子是一筆很大的數目。(見耶穌是基督,第391—392頁,以取得更多有關銀子〔talent〕的資料。)

  • 國王為什麼改變心意?(馬太福音18:26。)他對他的僕人有什麼感覺?(馬太福音18:27。)你認為動了慈心是什麼意思?

  • 國王免了他的債後,那個僕人做了什麼?(馬太福音18:28。)那欠十兩銀子(一筆數目很少的錢)的僕人向欠一千萬銀子的僕人請求什麼?(馬太福音18:29。)那個僕人對他同伴的請求有什麼反應?(馬太福音18:30。)國王發現這件事後,做了什麼?(馬太福音18:31—34。)

  • 有時候我們和那個無憐憫之心的僕人、以及那位國王有什麼相似之處?當你寬恕其他人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當你不寬恕人的時候呢?

  • 兩個僕人欠的債差那麼多,讓我們學習到了什麼?

  • 當耶穌告訴人們無憐憫之心的僕人這個比喻時,祂想要教導他們什麼事?耶穌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要做什麼才能獲得寬恕?(馬太福音18:35。)

問兒童他們是否記得耶穌在山上寶訓的祈禱中談到寬恕的話。請他們打開自己的聖經,翻到馬太福音6:12,並一起讀出這節經文。也讀出第14、15節

問題討論及應用

  • 請兒童回想某人對他們做了一件不好的事的經驗。那件不好的事讓他們有什麼樣的感覺?他們做了什麼?耶穌基督教導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中應該怎麼辦?寬恕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嗎?我們要怎樣才能變得更寬大為懷?說明沒有人應該傷害另外一個人;如果有人傷害了他們,他們應該告訴父母親、他們信任的其他大人或是主教。

  • 如果你對朋友或是家人做了不好的事,然後在你道歉之後,那個人還是不肯原諒你,你會有什麼感覺?

  • 當我們在做錯了事之後悔改,請主寬恕我們,祂告訴過我們祂要怎麼做?(教約58:42。)

  • 彼得問耶穌他應該寬恕得罪他的人幾次,耶穌怎麼說?(馬太福音18:21—22。)你覺得耶穌想要教導彼得什麼事?(寬恕別人的次數是沒有限制的。)

補充活動

你可以在課程中任何時候從事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活動,或當作複習、摘要或挑戰。

  1. 給每位兒童一份紙筆。請他們在紙的一邊由上往下寫出abcdefg,並回答下面有關寬恕的問題。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是」或「不是」回答。

    1. 你說:「我原諒你,但是我不會忘記你做的事」;你真的寬恕了嗎?

    2. 對你不好的人出事了,你覺得很高興;你真的寬恕了嗎?

    3. 你的哥哥或姊姊打你時你不生氣;你真的寬恕了嗎?

    4. 你想向對你不好的人討回公道;你真的寬恕了嗎?

    5. 你再也不想和對你不好的人說話了;你真的寬恕了嗎?

    6. 有人對你不好,你卻幫他說話;你真的寬恕了嗎?

    7. 你覺得有人對你不好,就說他的壞話;你真的寬恕了嗎?

    在討論這些問題的答案時,討論寬恕的意義和重要。

  2. 請一位兒童讀出教義和聖約64:8—10。將這些經文分成幾句,一次請一位兒童解釋其中一句。你也可以將班級分成幾組,請各組討論這些經文的意思。請他們分享自己的想法,並幫助他們了解:我們已被吩咐要寬恕每一個人。

  3. 鼓勵兒童背誦教義和聖約64:10或是馬太福音6:14—15

  4. 給兒童紙、筆或是簽字筆。請他們在自己的紙上畫出七個正方形,然後請他們再畫六組七個正方形。告訴他們,耶穌要我們原諒別人的次數是他們紙上畫的正方形數量的十倍。祂這樣教導是要我們不斷地寬恕他人。

  5. 唱或讀出「寬恕」(與我同唱,B—35)的歌詞。

結論

見證

見證按照耶穌所教導的那樣寬恕他人是很重要的。幫助兒童了解,當他們寬恕別人時,他們就有資格得到天父的寬恕。

家庭作業建議

建議兒童在家研讀馬太福音18:21—35,作為本課的複習。

請一位兒童作閉會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