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28課:「我們都是……見證」


28

「我們都是……見證」

使徒行傳第1−5章

目標

提醒班員他們有責任爲耶穌基督作見證,並幫助他們了解聖靈的恩賜會怎樣幫助他們做到這一點。

準備事項

  1.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1. 使徒行傳第1章。復活的主施助了門徒40天之後,就升到天上。馬提亞蒙揀選接替猶大在十二使徒定額組所空出的位置。

    2. 使徒行傳第2章。使徒在五旬節時被聖靈充滿,以多種語言講話。許多聽見他們的話的人就歸信了。

    3. 使徒行傳第3−4章。彼得和約翰醫治一個瘸子,並見證那人是藉著耶穌基督的力量而得到醫治。使徒祈禱後,便藉著聖靈而獲得大能。

    4. 使徒行傳5:12−42。使徒繼續藉著大能傳揚福音,醫治病患。他們被逮捕、拘禁,卻由天使救出了監牢。他們向祭司長宣告他們所服從的是神,而不是人。迦瑪列勸法利賽人不要殺害使徒。

  2. 補充閱讀:馬可福音16:19−20路加福音24:49−53約瑟‧斯密──歷史1:21−25

  3. 如果能取得耶穌被接上天的圖片(62497;福音圖片集236),請在課程中使用。

  4. 如果要進行專心活動,請安排兩個班員在上課前班員就座之際來到班上。(可能的話,這些人最好不是參加本課程的人。)請他們進入教室,做些簡單的事(例如,和你講幾句話,或帶點東西到教室),然後離去。他們不可對班員講話,亦不可故意引起班員的注意。

  5. 教學建議:教師必須見證所教導的事情都是真實的。只要聖靈提示你,就爲耶穌基督和祂的福音作見證,而不是僅在課程結束時才作見證。作見證會使你的教導更有力。(見教導──沒有更偉大的召喚第1043−44頁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問班員是否注意到課程開始之前,有兩個人進入教室後又離開了(見「準備事項」的部分)。如果有班員注意到,就請他們講述他們見到了些什麼,諸如是什麼人,穿著如何,做了些什麼事等。指出見到這兩位訪客的班員都是見證人。(如果沒有人注意到訪客,就講述他們所做的事,並說明你就是見證人。)見到或經歷了某件事情就將之告訴他人的,就是見證人。

向沒有見到訪客的班員提出下列問題:

專心活動

  • 你相信這些見證人所講的話嗎?爲什麼?

說明今天的課程是有關早期的使徒,他們都是復活了的耶穌基督的見證人。這些使徒在爲耶穌基督作見證時,有許多人相信了他們的話,並受洗加入了教會。

經文討論及應用

教導下列經文章節時,請強調使徒在爲復活的主作見證時所表現的信心和力量。與班員討論要如何成爲耶穌基督的見證人。

說明使徒行傳一書,是耶穌基督塵世生活結束後大約三十年間由路加所記載的教會大事。路加講述了復活的主在40天中對門徒的施助,其後被接上天,然後又描述了五旬節時聖靈傾注下來之巨大力量,彼得對教會的領導,使徒早期的傳道事工,以及保羅奇蹟式的歸信經過。該書的後面部分則著重在保羅對外邦人的傳道事工。

1.主被接升天。馬提亞蒙召爲使徒。

討論使徒行傳第1章。邀請班員朗讀所選的經文。展示耶穌被接上天的圖片。

  • 耶穌復活之後,與門徒同在一起達40天之久,「講說神國的事」(使徒行傳1:3)。耶穌在返回天父那裡之前,應許使徒會很快接受什麼?(見使徒行傳1:4−5;亦見路加福音24:49。指出使徒雖已經歷過聖靈的顯現,卻還沒有接受聖靈的恩賜。)

  • 耶穌對使徒說:他們接受聖靈的恩賜之後要做什麼?(見使徒行傳1:8)此一指示與今日使徒所承擔之責任有何相同之處?(見教約107:23,35)使徒如何在耶穌復活後不久即履行了此一責任?(注意,使徒行傳第2−5章即載有一些有力的見證,足爲範例。)今日的使徒如何履行此一責任?

  • 聖靈的恩賜如何幫助使徒履行職責,擔任耶穌基督的見證人?(見約翰福音15:26−27哥林多前書12:3)聖靈在我們傳講福音的工作上扮演何種角色?(見尼腓二書33:1教約42:14

  • 使徒在觀看耶穌升天之際,有兩個穿白衣的人站在他們旁邊。這兩位對使徒說了些什麼?(見使徒行傳1:10−11)見證基督的第二次來臨必將發生。基督將返回世上,開啓千禧年,並且統治大地。

  • 主被接上升天之後,有位新的使徒蒙揀選替補猶大在該定額組所空出的位置。馬提亞是如何被揀選爲新使徒的?(見使徒行傳1:21−26)今天的使徒和教會領袖都是如何蒙揀選的?(見信條第五條

2.五句節的時候,使徒身上都充滿了聖靈。

讀出選自使徒行傳第2章的經文,並加以討論。說明五旬節是在逾越節後五十天所舉行的豐收慶典,那時猶太人會從各國來到耶路撒冷慶祝。

3.彼得和約翰藉著耶穌基督的大能醫治了一位瘸子。

閱讀選自使徒行傳第3−4章的經文章節,並加以討論。可以請一位班員朗讀使徒行傳3:1−11

  • 彼得和約翰雖然沒有銀錢可分給聖殿門口的那個瘸子,卻能給他什麼?那個人是藉著什麼力量而痊癒的?(見使徒行傳3:6,12−13,16;4:10)你曾經怎樣在生活中感受到耶穌基督的醫治力量?

  • 彼得藉著此一奇蹟來爲耶穌基督作見證(使徒行傳3:12−264:5−12)。我們有哪些機會來爲基督作見證?你爲耶穌基督作見證(或聽到他人爲祂作見證)時,曾經怎樣蒙得了祝福?

  • 祭司和撒都該人對彼得的講道作何反應?(見使徒行傳4:1−3。他們將彼得和約翰逮捕了。)群眾對他們的講道作何反應?(見使徒行傳4:4)你想,這兩群人對同樣的講道爲何會有這樣截然不同的反應?我們對教會領袖所說的話的反應,會如何顯示出我們內心的情況?

  • 由於那個被醫好的人就站在一旁,祭司和撒都該人便無法再否認這已經發生的奇蹟(使徒行傳4:13−14,16)。他們既沒有理由將彼得和約翰關起來,只好怎麼做?(見使徒行傳4:15−18。指出猶太人的宗教領袖一直希望在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後,人們就會忘了祂和祂的教訓。但當使徒繼續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時,猶太人的領袖便企圖加以阻止。)

  • 祭司和撒都該人命令彼得和約翰停止傳講福音時,彼得和約翰作何反應?(見使徒行傳4:19−20)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情況,可能需要有類似的勇氣才能爲耶穌基督作見證?

  • 彼得和約翰被釋放之後,即返回教會成員那裡,與他們一同祈禱(使徒行傳4:23−30)。他們祈求的是什麼?(見使徒行傳4:29−30)他們的祈禱以及使徒後續的行動導致了什麼事?(見使徒行傳4:31−355:12−16

4.使徒繼續傳播福音,並以大能行醫治。

閱讀選自使徒行傳5:12−42的經文,並加以討論。

結論

說明使徒在接獲聖靈的恩賜之後,即變成耶穌基督有力的見證人。使徒有這項擔任基督見證人的特別召喚,而教會的每個成員亦有責任爲基督作見證。見證聖靈會幫助我們知道要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爲基督作見證。我們若聽從聖靈的提示,信心就會增加,對聖靈的敏感程度也會增加,並且成爲主耶穌基督更有用的見證人。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其中一項或多項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1.聖靈在嘉德蘭聖殿奉獻時顯現。

說明1836年3月27日,嘉德蘭聖殿被奉獻時聖靈澆灌的事蹟,與使徒行傳2:1−4中所述的類似。請一位班員朗讀教義和聖約109:36−37;先知約瑟‧斯密在奉獻祈禱文中祈求聖靈傾注。然後請另一位班員讀出以下描述該項祈求如何蒙得允准的引文:

先知約瑟‧斯密曾說:在嘉德蘭奉獻那天傍晚所舉行的聚會上,「斯密喬治弟兄站起來開始預言,有個聽起來像是狂風大作的聲音,充滿了聖殿,所有的會眾同時都站了起來,被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感動;許多人開始講方言和預言;有些人則看到榮耀的異象;我看到聖殿內充滿天使。我把這事實對會眾宣布。附近的人都跑來了(他們聽到聖殿裡面有一種不尋常的聲音,並看到像火柱一樣的亮光停在聖殿上面),對發生的事情感到非常驚訝」(History of the Church, 2:428)。

2.「萬物復興的時候」(使徒行傳3:21

請一位班員讀出使徒行傳3:20−21

  • 彼得預言到「萬事復興」時,預見到了什麼?(他預見到耶穌基督的福音在末世經由先知約瑟‧斯密而復興。)

3.「東西……都是大家公用」(使徒行傳4:32

討論使徒行傳4:32~5:11。說明早期教會的成員「凡物公用」(使徒行傳2:44;亦見使徒行傳4:32,34−37)。他們奉獻出所有的一切,使每個人的需求都得滿足。(可將此事與以諾城〔摩西書7:18〕,李海的後裔〔尼腓四書1:1−3〕,以及本福音期中教會的早期成員〔教約42:30−34〕作一比較。)

  • 巴拿巴對此一奉獻財物的制度作何反應?(見使徒行傳4:36−37)亞拿尼亞和撒非喇如何違反此一制度?(見使徒行傳5:1−2)彼得對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的行爲說了什麼話?(見使徒行傳5:3−4,8−9)我們如何能確保自己對神誠實?

  • 儘管我們並未生活在正式的獻納體制之下,我們仍必須將什麼獻給神,或與他人分享?(見奧姆乃書1:26摩賽亞書4:16教約4:2119:4中的一些範例。)我們有時會如何「留下幾分」?

    尼爾‧麥士維長老評論道:

    「亞拿尼亞和撒非喇……『留下』一部分,沒有奉獻所有的一切(使徒行傳5:1−11)。有些人雖然不會爲30塊錢出賣耶穌,但也不會把所有的一切都給祂!

    「……我們想到奉獻,就以爲指的是財產或金錢。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我們留下一部分:一個人可能奉獻金錢和時間,卻把最重要的一部分保留給自己;一個人可能公開分享才能,私底下卻保留一種特別的驕傲;一個人可能向一群特定的同僚作揖,卻不願向神的寶座下跪;一個人可能接受教會召喚,卻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保留屬世的職務上」(1993年1月,聖徒之聲,第59頁)。

  • 我們要如何克服這種「留下幾分」的傾向?將我們的一切全部獻給主會有何祝福?

4.青少年活動

青年班的教師可以在上課時,使用「詢問的訓練」這種方式(此一方式載於教導──沒有更偉大的召喚,第68−70頁)。例如,你可以請班員向你提出是非題,來找出本課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