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13課:「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


13

「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

馬太福音15:21~17:9

目標

鞏固班員的見證,知道耶穌是基督,以及在變形山上所賜予的聖職權鑰已經復興了。

準備事項

  1.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1. 馬太福音15:21−39。耶穌治癒一位外邦婦人的女兒,並奇蹟般的餵飽了四千多人,而且其中許多都是外邦人。

    2. 馬太福音16:13−19。彼得見證耶穌是基督。耶穌教導說,祂的教會乃是建立在啟示的磐石上,並應許將國度的權鑰賜給彼得。

    3. 馬太福音17:1−9。耶穌在彼得、雅各和約翰面前改變形像。

  2. 補充閱讀:馬可福音7:24~9:10路加福音9:18−3612:54−57

  3. 如果能取得新約時代的巴勒斯坦地圖,請在課程中使用。可以將該地圖放大,讓班員看得更清楚。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講述下列故事:

許多年前,賓塞‧甘會長和其他數位教會領袖一同參觀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一座小教堂,那裡收藏了托瓦爾森的名作:耶穌基督與十二使徒塑像。談到這次經驗時,立斯‧賓納嘉長老說:「當我們觀看這些美麗的藝術作品時,我們注意到彼得的手持著一把大鑰匙。……當我們準備離開這間教堂時,一個看管教堂的丹麥人……站在門口等待著我們的離去。甘會長和他握手,感謝他好心讓我們參觀這間教堂。然後甘會長開始解釋起耶穌基督所建立的教會,以及這教會對我們的重要性。……甘會長召來以東‧譚納會長、多馬‧孟蓀長老以及培道‧潘長老到他身邊後,就繼續說:『我們是主耶穌基督在世的使徒。我們有十二位使徒,又另有三位構成本教會總會會長團的使徒。我們也像彼得一樣持有真正的權鑰,並且每天都在使用。這些權鑰都不斷在使用」(參閱1977年2月,聖徒之聲,第59頁)。

說明本課將討論聖職權鑰,以及彼得如何在變形山上接受這些權鑰。

經文討論及應用

透過祈禱,選擇最能滿足班員需求的經文章節、問題和教材資料。討論如何把所選的經文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鼓勵班員分享與這些經文所教導的原則有關的經驗。

1.耶穌治癒一位外邦人的女兒,並餵飽四千多人。

討論馬太福音15:21−39。邀請班員朗讀所選的經文。

  • 迦南來的婦人要求耶穌做什麼事?(見馬太福音15:22)耶穌爲何沒有立即答應她的請求?(見馬太福音15:24。她不是猶太人,而福音的祝福是要先給猶太人,再給外邦人的。)耶穌爲何最後又治癒了那位婦人的女兒?(見馬太福音15:28)我們可從這位婦人身上學習到什麼?(答案可包括,沒有圓滿福音的人也可能擁有無比的信心,並且若是祝福沒有照我們所願的迅速來到時,我們也不應失去信心。)

  • 救主要到加利利海時,行經低加坡里(馬可福音7:31)。低加坡里這地區位於加利利海的東邊,是許多外邦人居住之處。主怎樣對那裡的人顯示了同情心?(見馬太福音15:29−31)群眾有何反應?(見馬太福音15:31)今日有哪些奇蹟使你將榮耀歸與褬?

  • 群眾在耶穌身邊待了三天;到了該離去的時候,耶穌不願意叫他們餓著回去。祂爲他們施行了什麼奇蹟?(見馬太福音15:32−38

    說明此一奇蹟與之前餵飽五千人的奇蹟(馬太福音14:15−21)有些不同,因這些人中有許多都是外邦人。布司‧麥康基長老曾解釋說,耶穌藉著餵飽五千人,「爲生命之糧這無與倫比的講道奠下了根基」(約翰福音6:22−69;亦見第12課)。而在後來餵飽四千人這一事上,耶穌則以象徵性的方法教導我們,將來這生命的糧亦要賜給外邦各國。(Doctrinal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3 vols. [1966−73], 1:375.

2.彼得蒙應許獲得國度的權鑰。

閱讀馬太福音16:13−19,並加以討論。

  • 耶穌離開低加坡里,到了凱撒利亞腓立比這地區後,就問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馬太福音16:15)彼得怎樣回答?(見馬太福音16:16)彼得的見證源於何處?(見馬太福音16:17)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對自己的見證有何認識?

  • 耶穌對彼得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馬太福音16:18)。先知約瑟‧斯密曾教導,耶穌所指的磐石就是啟示。(約瑟‧斐亭‧斯密編纂,約瑟‧斯密先知的教訓,第274頁)啟示如何成爲主的教會的基礎?

  • 救主應許賜給彼得「天國的鑰匙」(馬太福音16:19)。這些鑰匙是什麼?爲何是必要的?(見教約128:9−10132:46)今天持有這項鑰匙的人是誰?

    約瑟F.‧斯密會長曾教導:

    「聖職一般說來是賜給人爲褬行事的權柄。每位被按立到聖職中任何職位的人,都有這種權柄委派給他。

    「但是每項在這種權柄之下執行的事,必須在適當的時候和地點,用適當的方法,並依照適當的秩序行之。指導這些工作的權力構成聖職的權鑰。在同一個時候,只有一個人持有全部的權鑰,他就是本教會的先知和總會會長。他可以把這種權力的任何部分委派給另一人,那人就在這種情況下持有單單那件工作的權鑰」(福音教義,第127頁)。

  • 確信先知持有這些權鑰,何以是我們見證中重要的一環?

3.耶穌在彼得、雅各和約翰面前改變形像。

閱讀馬太福音17:1−9,並加以討論。說明在彼得獲得國度權鑰的應許後,大約過了一週,他和雅各、約翰即見到救主改變形像,並接受到重要的知識及權鑰。此事乃是新約中意義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不但幫助耶穌爲其贖罪作準備,更增強了三位使徒的力量,使他們在不久的將來成爲教會領袖時能承擔起其他的責任。

  • 改變形像有何含意?(人的面容和本質暫時改變;轉變到更榮耀的狀態。這是藉著神的力量而做成的。見教約67:11摩西書1:11。)

  • 根據馬太福音17:1−5,耶穌、彼得、雅各及約翰在變形山上時發生了什麼事?(可將班員的回答列在黑板上。)

    1. 耶穌的臉孔明亮如白日,衣裳潔白如光。

    2. 摩西和以利亞(以來加)向他們顯現。

    3. 「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他們就聽到天父爲祂的兒子作見證的聲音。

    可在此說明「以利亞」一詞在經文裡有數種用法。在馬太福音17:3−4中,該詞之希臘原文相當於希伯來名字中的以來加。在其他地方(如馬太福音17:10−13),該詞是一種頭銜,用來稱呼先驅者或預備道路之人。

    說明近代先知對變形山上發生之事尙有其他教導。可與班員複習下列教導,並將之摘記於黑板上。

    1. 彼得、雅各及約翰在異象中見到:大地在救主第二次來臨時將要改變形像(教約63:20−21)。

    2. 他們「在〔基督〕面前變了形像」(約瑟‧斯密先知的教訓,第158頁)

    3. 他們獲知救主死亡與復活之事(約瑟‧斯密聖經譯本,路加福音9:31)。

    4. 他們從耶穌、摩西及以來加處接獲聖職權鑰;救主死後,他們必須用這些權鑰來管理教會(約瑟‧斯密先知的教訓,第158頁;約瑟‧斐亭‧斯密,救恩的教義,第二卷,第105頁)。

  • 1836年時,摩西和以來加再次返回世上。他們將手按在約瑟‧斯密及奧利佛‧考德里的頭上,復興了曾賜給彼得、雅各和約翰的同一權鑰。摩西復興的是什麼權鑰?(見教約110:11。聚集以色列的權鑰。)以來加復興的是什麼權鑰?(見教約110:13−16。印證權力的權鑰。)這些權鑰在今日是如何使用的?(依照本教會總會會長的指示,是運用在傳道事工及聖殿事工上。)

  • 大衛‧海長老曾教導:耶穌的改變形像,其「意義是要啓發我們的靈性,也要讓在場的人得到見證」(參閱1977年10月,聖徒之聲,第6頁)。我們可從改變形像一事上學習到什麼,好使我們在需要靈性力量時得到幫助?

    可讀出海長老所閽述的以下概念(參閱1977年10月,聖徒之聲,第6−8頁):

    1. 我們若需要靈性的力量,就應該效法救主的榜樣,熱烈地祈禱(路加福音9:28)。談到改變形像一事,大衛‧海長老說:「也許耶穌感受到的,不只是一種因單獨與祂的父交談所帶來的天堂般的寧靜,甚且還感受到將來會得到一種非從世間而來的施助,來支持祂。……當祂向祂的父禱告時,祂就被提升到某種境界,是遠遠超乎那些因著懷疑、邪惡而拒絕祂的世人之上。」

    2. 我們也可以確知,耶穌必會增強我們的力量,就像祂增強彼得、雅各和約翰的力量一樣。海長老說:「祂帶著祂的三位使徒同去,相信他們在見到祂的榮光後……就會更加堅強,他們的信心也會更鞏固,使他們爲將要來臨的一切屈辱事件作好準備。」

    3. 我們可以藉著對救主的見證(馬太福音17:5),並藉著福音的教義而獲得力量。海長老說:「三位被揀選的使徒獲知〔救主〕未來的死亡與復活,而這些教導使他們每個人將來在關鍵的時刻都能得到力量。」

結論

強調身爲後期聖徒的我們擁有許多資源,能幫助我們了解變形山上所發生的事。見證啓示在今日教會中的重要,以及擁有聖職權鑰之必要。向班員保證,我們就像彼得一樣,也可以透過聖靈而知道耶穌是基督,是活褬的兒子。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此一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天父爲其子見證的例證

經文中有四處記載著天父向人介紹其兒子,並爲其作見證。本課已討論過其中的一個例子。邀請班員回想另外的三個例子。

  1. 耶穌受洗時(馬太福音3:13−17

  2. 改變形像時(馬太福音17:1−9

  3. 耶穌向尼腓人顯現時(尼腓三書11:1−7

  4. 約瑟‧斯密的第一次異象(約瑟‧斯密──歷史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