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24課:「這就是永生」


24

「這就是永生」

約翰福音第16−17章

目標

鼓勵班員接受聖靈的影響力,並與天父和耶穌基督更加接近。

準備事項

  1.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1. 約翰福音16:1−15。耶穌幫助使徒爲祂被釘十字架之後的艱難時局作好準備。祂教導他們聖靈的使命,並應許他們會接受聖靈的恩賜。

    2. 約翰福音16:16−33。耶穌預告自己的死亡與復活,勸使徒要「放心」。

    3. 約翰福音第17章。耶穌爲使徒和所有相信祂的人作了偉大的調停祈禱。

  2. 補充閱讀:約翰福音14:16−3115:18−27尼腓三書19:19−36教義和聖約132:21−24。

  3. 如果要進行專心活動,請帶兩個禮盒來上課(或在黑板上畫出兩個禮盒)。準備兩張紙條,一張寫著「聖靈的恩賜」,另一張寫著「永生」,於課程進行時放在禮盒上。

  4. 教學建議:除了祈求能藉著聖靈來教導以外,還要祈求神讓班員能藉著聖靈學習,並接受聖靈爲你教導的眞理所作的證實。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展示兩個禮盒(或在黑板上畫出兩個禮盒)。邀請班員簡短講述他們希望收到什麼禮物。

說明你所展示的禮盒中,有一個代表我們今生會接受到的一項最大的禮物。另一個代表的則是主所說的,「神一切恩賜中最大的」(教約14:7)。

說明班員將在本課中發現這兩個禮物和恩賜各是什麼,並且將學習到如何接受這兩項禮物與恩賜。

經文討論及應用

教導下列經文章節時,請討論救主對使徒所說的話如何適用於我們每一個人。鼓勵班員分享與課程原則相關的經驗。

1.耶穌應許使徒將會接受聖靈的恩賜。

討論約翰福音16:1−15。邀請班員朗讀所選的經文。

  • 耶穌在其塵世傳道的最後時刻教導並鞏固了其使徒。爲什麼必須在這時候鞏固使徒?(見約翰福音16:1−6;亦見約翰福音15:18−20

  • 救主告訴使徒說:祂將差遣保惠師(聖靈)前來(約翰福音16:7)。聖靈的使命是什麼?(見約翰福音14:2615:2616:7−14。將答案依照下列方式,列在黑板上。)

    聖靈:

    1. 安慰(約翰福音14:26

    2. 教導(約翰福音14:26

    3. 使我們想起眞理(約翰福音14:26

    4. 爲救主作見證(約翰福音15:26

    5. 引導我們明白一切眞理(約翰福音16:13

    6. 向我們顯示將來的事(約翰福音16:13

    7. 榮耀救主(約翰福音16:14

  • 十二使徒在耶穌塵世的傳道期間經歷到聖靈的顯示,但在耶穌死亡和復活之前,並未接受聖靈的恩賜(約翰福音20:22)。聖靈的顯示與聖靈的恩賜有何不同?(見下述引文)接受聖靈的恩賜對你有何幫助?

    達林‧鄔克司長老曾教導說:

    「聖靈的顯示在引領眞心尋求的人歸向福音眞理,勸服他們悔改和受洗。聖靈的恩賜包羅更廣,……〔包括〕具有聖靈經常同在的權利,使我們能『一直有祂的靈與〔我們〕同在』(教約20:77)。

    「有位甫受洗的成員告訴我,在她接受這恩賜時的感覺。她是個很忠信的基督徒,一生都在爲他人服務。她認識主,愛主,也感受過主的靈的顯示。她在接受復興的福音,獲得更多光之後,接受了洗禮;長老把手按在她頭上,賜與她聖靈的恩賜。她回想說:『我感受到聖靈的力量降臨到我身上,比我以前感受過的力量還大。祂就像個老朋友,過去曾引導我,如今則常駐我心。』」(1997年1月,聖徒之聲,第64−65頁)

如果曾進行專心活動,請將寫著聖靈的恩賜的紙條放在一個禮盒上。

  • 我們接受聖靈的恩賜以後,要如何配稱地讓聖靈經常與我們爲伴?(見使徒行傳5:32教約6:1420:77,7976:116121:45−46)我們要如何辨認出聖靈的影響力?(見加拉太書5:22−23教約6:15,2311:13

    培道‧潘會長曾教導:「聖靈說話的聲音被形容爲一種『低沉微小的聲音』,這聲音我們是感覺多過聽到的。當我們說傾聽聖靈的低語時,大半會用『我有一種……感覺』來形容這種靈性的提示。……啓示來臨時,我們感覺到的多於聽到的」(1995年1月,聖徒之聲,第65頁)。

    在某次賜給百翰‧楊會長的夢境中,先知約瑟‧斯密指示他要教導聖徒:「主的靈……會低聲向他們的靈魂訴說平安與喜悅;會將他們心裡的敵意、憎恨、紛爭及一切邪念帶走;他們將全心渴望行善、促成正義,並建立神的國度」(Manuscript History of Brigham Young, 1846−1847, comp. Elden J. Watson [1971], 529)。

2.耶穌預告自己的死亡與復活。

閱讀選自約翰福音16:16−33的經文,並加以討論。

  • 耶穌教導了使徒聖靈之事以後,便告訴他們祂即將死亡,然後復活一事(約翰福音16:16−20)。祂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約翰福音16:33)。你想,在祂裡面有平安是什麼意思?我們可從耶穌在約翰福音第16章的教導中學習到什麼,使我們在祂裡面有平安?(亦見腓立比書4:7−9教約59:23

  • 耶穌對使徒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知道耶穌已經勝了世界,會怎樣幫助我們在遭遇苦難時保持愉快的心情?「放心」爲何重要?

3.耶穌作出偉大的調停祈禱。

閱讀約翰福音第17章,並加以討論。此章講述的是耶穌在經歷客西馬尼園和十字架上的苦難之前所作的禱告。此一祈禱通常稱作偉大的調停祈禱,因爲耶穌在祈禱時,是站在我們和天父之間,爲我們作了調停,並爲我們的救恩而求情。在選擇要閱讀和討論的經文時,請尋求聖靈的引導。

如果曾進行專心活動,請將寫有永生的字條放在第二個禮盒上。邀請班員閱讀教義和聖約14:7

  • 在耶穌這項禱告的前面部分,祂描述了自己爲完成使命而做的事情(約翰福音17:4−8)。我們會如何向天父報告我們所作的努力?如果我們每天晚上都在祈禱中向天父報告當天爲了服事祂而作的努力,我們的行爲會怎樣受到影響?

  • 耶穌雖已知道自己即將受到大苦難,但仍然爲誰作了禱告?(見約翰福音17:6−9,20)由此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

  • 我們要如何像耶穌與使徒一般,活在世界上但卻「不屬世界」?(約翰福音17:14;亦見第15−16節)

    羅素‧培勒長老曾說:

    「在教會裡,我們經常提到一句銘言:『生於世而不屬於世』。當我們看到電視節目把褻瀆、暴力、不貞看作是稀鬆平常甚至刺激的事時,我們常常希望能用某種方法遠離這世界,並和一切事物隔絕。……

    「或許我們應該把先前提到的那句銘言拆成兩個獨立的警句。首先是『生於世』:參與並了解;試著去了解、包容並辨別各樣的差異;透過服務和參與,爲社會提供有意義的貢獻。其次是『不屬於世』:不要走錯誤的道路,屈從或接受不對的事物。

    「我們應該努力更正電視上和社會上腐敗與不道德的傾向,不要讓家裡存有卑俗低賤的事。儘管世上有各樣的邪惡,儘管我們到處都遇到不好的事,我們還是不該把自己或家人帶離這世界。耶穌說:『天國好像麵酵』(馬太福音13:33),我們要提升這世界,幫助所有的人超脫那圍繞我們的邪惡。救主向父祈求說:

    「『我不求您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您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約翰福音17:15)」(1989年7月,聖徒之聲,第76頁)

  • 天父和耶穌基督怎樣像約翰福音17:21−22中所記載的「合而爲一」?

    談到天父、耶穌基督與聖靈時,戈登‧興格萊會長曾說:「祂們雖是截然不同的個體,卻有一致的目的和作爲。他們之合而爲一,乃是爲了要促成神之子女的救恩和超升。……就是那介於父、子、和聖靈之間完美的一致性,使得這三位合而爲一,成爲一神格」(1987年1月,聖徒之聲,第44頁)。

  • 使徒要合而爲一,此事爲何重要?(見約翰福音17:22−23)我們爲何必須與天父、耶穌基督合而爲一?爲何要與教會的其他成員合而爲一,與家人合而爲一?我們要如何在這些關係中更加合一?(見約翰福音17:26摩賽亞書18:21教約35:2

結論

請班員想想,當知道有人在爲他們祈禱時,他們有何感受?邀請他們沉思,如果耶穌作偉大的調停祈禱時他們也和祂在一起,他們可能會有何感受。說明偉大的調停祈禱能幫助我們感激永生這項救主賜給我們的珍貴恩賜。見證只要努力聽從聖靈的提示,與天父和耶穌基督合而爲一,我們就必蒙得祝福。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此項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邀請聖靈

爲了幫助班員感覺並辨認出聖靈的影響力,請事先和幾位班員談談,邀請他們從下列各項中選擇一項進行,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1. 讀出一段最喜愛的經文章節。

  2. 作見證。

  3. 唱一首有關救主的聖詩或初級會歌曲。

  4. 表示對天父和耶穌基督的愛。

  5. 分享一次靈性經驗(若是適當)。

在分享後,邀請班員描述他們作這些分享時有何感受。讀出課本第99−100頁,培道‧潘會長所說的話,並幫助班員辨認出來自聖靈的感覺。講述你在接受聖靈的引導時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