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23課:「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23

「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

路加福音22:1−38約翰福音第13−15章

目標

鼓舞班員效法耶穌的榜樣,愛護他人並爲人服務。

準備事項

  1.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1. 路加福音22:7−30。耶穌與十二使徒一同慶祝逾越節。祂設立聖餐,並教導使徒應該爲人服務。

    2. 約翰福音第13章。耶穌爲使徒洗腳,並吩咐他們要彼此相愛。

    3. 約翰福音14:1−15第15章。耶穌教導說:「我就是道路、眞理、生命」。祂將自己比作葡萄樹,將祂的門徒比作葡萄樹的枝子。(注意:第14章和第15章中有關保惠師的經文,將在第24課進行討論。)

  2. 補充閱讀:馬太福音26:1−5,14−35馬可福音14:1−2,10−31

  3. 如果要進行專心活動,就安排一人獨唱,或由幾位成人或孩童組成小型唱詩班,在開始上課時合唱「彼此相愛」聖詩選輯,第200首)。如果無法做到,就帶來這首歌的錄音帶,或準備請班員一起唱。

  4. 如果能取得下列資料,請在課程中使用。

    1. 最後的晚餐的圖片(62174;福音圖片集225)以及耶穌爲門徒洗腳的圖片(62550;福音圖片集226)。

    2. —小株植物,將在討論約翰福音15:1−8時作爲說明之用。

  5. 教學建議:唱出或彈奏一首與課程主題有關的聖詩或初級會歌曲,是在課程中邀請聖靈同在的好方法。主已說過:「我的靈魂喜愛發自內心的歌唱;是的,義人的歌唱就是對我的祈禱,必有祝福加在他們頭上作爲答覆」(教約25:12;亦見歌羅西書3:16)。聖詩和初級會歌曲亦能幫助班員學習福音的教義。(見教導──沒有更偉大的召喚第45−46172−174頁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請獨唱之人或小型唱詩班唱「彼此相愛」,或播放錄音帶,或請班員齊唱該首聖詩(見「準備事項」部分)。

說明這首聖詩的歌詞,是取自於約翰福音13:34−35。請班員翻到這節經文,並請一個人朗讀出來。指出這些話是耶穌在最後的晚餐時所講的。本課將討論此一誡命,以及耶穌與使徒相聚時所說的話和所行的事。

經文討論及應用

教導下列經文章節時,討論救主在最後的晚餐時的言行如何顯示出祂對使徒和對我們的愛心。幫助班員了解,耶穌希望我們效法祂的榜樣來愛護他人、爲人服務。

1.耶穌設立聖餐。

討論路加福音22:7−30。邀請班員朗讀所選的經文章節。指出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與使徒所共享的這一頓逾越節晚餐,通常又稱爲最後的晚餐。展示最後的晚餐這張圖片。

  • 耶穌在和使徒相聚、共進逾越節的晚餐時,引介了聖餐的教儀。祂告訴使徒聖餐的目的爲何?(見路加福音22:19−20。是在幫助他們記念祂和祂的贖罪犠牲。)領用聖餐如何幫助你記念救主?

    傑佛瑞‧賀倫長老曾說:「自各各他地客西馬尼園前夕一座樓宅裡的經歷,應許中的兒女已服從聖約,用更新、更崇高、更神聖及個人的方式來記念基督的犠牲。……如果記念是我們首要的工作,那麼,當這些明白且珍貴的象徵臨到我們時,我們會想起什麼?」(1996年1月,聖徒之聲,第71,72頁)

討論賀倫長老所提的問題有哪些答案,包括了以下賀倫長老建議的,我們應記念救主的各項事情(1996年1月,聖徒之聲,第72頁)。

  1. 祂在天上的大議會中所顯示的愛和力量。

  2. 祂是天和地的創造者。

  3. 祂在前生時,以耶和華的身分所做的一切事。

  4. 祂崇高卻簡樸的降生事蹟。

  5. 祂的教訓。

  6. 祂的奇蹟與醫治。

  7. 「所有好的事物都是從基督而來的」(摩羅乃書7:24)。

  8. 祂所忍受的苛待、排擠和不公。

  9. 祂下降低於一切事物,以便高升於一切事物之上。

  10. 祂爲我們每一個人犠牲,並忍受傷痛。

  • 每週領受聖餐爲何重要?領受聖餐之前,應該怎樣在靈性上作好準備?

  • 使徒在最後的晚餐時再次爭論「他們中間那一個可算爲大」(路加福音22:24;亦見馬太福音18:1路加福音9:46)。我們有時也會在哪些方面希望人們覺得我們比其他人偉大?這些感覺要如何克服?

  • 主對眞正的偉大有何教導?(見路加福音22:25−27;亦見馬太福音20:25−28)祂如何親自示範此一教訓?我們要如何效法祂的榜樣?

2.耶穌洗過使徒的腳後,就吩咐他們要彼此相愛。

閱讀選自約翰福音第13章的經文,並加以討論。展示耶穌爲門徒洗腳的圖片。說明耶穌和使徒吃過了最後的晚餐後,耶穌就爲每一個使徒洗腳(約翰福音13:4−5)。這項工作通常是在賓客來到時由僕人執行的。耶穌這樣做的原因之一,是要教導使徒有關謙卑和服務之事。

  • 你想,當耶穌開始爲西門彼得洗腳時,西門彼得爲何要拒絕?(見約翰福音13:6,8。他覺得讓主去做僕人的工作是不對的。)耶穌怎樣回答?(見約翰福音13:8

  • 耶穌告訴使徒,祂爲使徒洗腳是爲了什麼?(見約翰福音13:12−17。祂告訴他們應該效法祂服務的榜樣。)爲人服務怎樣帶給你快樂?

  • 從耶穌的言行舉止中,我們可以明白好領袖的哪些特質?我們在擔任領導職位時,要如何效法祂的榜樣?

  • 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一再告訴門徒要彼此相愛(約翰福音13:34−3515:12,17)。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來效法基督這項愛的榜樣?

3.耶穌教導說:「我就是道路、眞理、生命」,並且「我是眞葡萄樹」。

討論約翰福音14:1−15第15章。邀請班員朗讀所選的經文。

  • 耶穌告訴使徒說:「我往那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見約翰福音14:4−5)。多馬這時爲何對此事很關心?耶穌對他說了什麼(見約翰福音14:6)耶穌爲何是我們歸向天父的惟一道路?

  • 耶穌教導門徒要以服務向他人顯示愛心。祂告訴他們要怎樣做來顯示他們對祂的愛?(見約翰福音14:15)我們服從時,如何顯示出我們對主的愛?

  • 耶穌教導使徒時,以葡萄樹作爲象徵(約翰福音15:1−8)。葡萄樹象徵的是誰?栽培的人(園丁)象徵誰?而枝子又是誰?(見約翰福音15:1,5

如果你帶了一株植物來上課,現在就可展示出來。

  • 如果將葉子或樹枝從植物上折下,葉子或樹枝將會如何?你與救主的關係,如何類似於葉子、樹枝與植物主幹的關係?

  • 在救主所作的比喻中,栽培的人怎樣處理不結果子的枝子?(見約翰福音15:2)又怎樣處理結果子的枝子?這節經文如何適用於我們?

  • 耶穌教導說:「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爲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翰福音15:5)。你如何發現這節經文所言不虛?

  • 根據約翰福音15:13,在愛心的表現中,最大的一項是什麼?這節經文如何說明了救主對我們的愛?

結論

見證耶穌基督愛我們,希望我們彼此相愛、彼此服務。鼓勵班員在每週的聖餐中記念基督的贖罪和祂對我們的愛。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其中一項或多項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1.承受基督的名。

討論到聖餐時,可討論以下各項有關承受基督的名的問題。此處建議的答案中,有些是摘自達林‧鄔克司長老1985年4月的總會大會的講詞。(見1985年7月,聖徒之聲,第69−71頁)

2.錄影帶的播放

新約DVD影片(00379 268)中「新約時代的風俗」的第五部分,包括了新約時代宴客的情形。此一部分可幫助班員見到最後的晚餐的場景,並了解「挨進耶穌的懷裡」的那位使徒是誰。(約翰福音13:23

3.班員講介

「我是眞葡萄樹」這類的比喻,對某些人而言可能很難了解,尤以年輕人爲然。爲了更清楚說明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愛,可邀請一、兩位班員分享他們的經驗,講述救主的愛如何給了他們力量,就像葡萄樹給了樹葉或枝子力量一般。若要提出這樣的邀請,請至少在一個星期以前進行,並鼓勵班員尋求聖靈的啓發,來找出適於分享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