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16課:「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


16

「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

約翰福音第9−10章

目標

幫助班員更了解、也更慶幸耶穌基督是世界的光和好牧人。

準備事項

  1.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1. 約翰福音第9章。耶穌斷言祂是世界的光,並治癒一個生來瞎眼的人。被醫治好的人向法利賽人作見證,並崇拜耶穌。

    2. 約翰福音10:1−15,25−28。耶穌教導說,祂是好牧人,而且會爲了祂的羊而捨命。主的羊就是聽了祂的聲音就跟從祂的人。

  2. 如果能取得下列資料,請在課程中使用。

    1. 耶穌醫好瞎子的圖片(62145;福音圖片集213)。

    2. 新約DVD影片(00379 268)中「新約時代的風俗」的第三部分。

  3. 教學建議:「有擔心自己能力不足、無法勝任滋養他人信心的這種感覺是明智的,因爲我們自己的能力無論多強都是不夠的。然而體認到自己的能力不足,會使我們謙抑自己,進而依靠聖靈和其力量」(亨利‧艾寧,1998年1月,聖徒之聲,第95頁)。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請班員想想耶穌在塵世傳道時,曾治癒了人們哪些身體上的病痛。將他們的答案列在黑板上,然後指出,本課有一部分談到耶穌治癒一個瞎子的故事,而這也是耶穌經常施行的奇蹟。

專心活動

  • 你想,治癒瞎子在救主的傳道使命中,爲何是一件意義深遠的奇蹟?治癒瞎子一事在靈性上有何象徵意義?(救主有能力幫助我們克服靈性上的盲目,從而「看見」或了解屬靈的眞理。)

說明本課所研讀的經文著重在看見和聽見救主,以及我們有責任去幫助別人也這麼做。

經文討論及應用

教導下列經文章節時,討論如何將之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鼓勵班員分享與該經文原則有關的經驗。

1.耶穌使一個生來瞎眼的人能看見。

討論約翰福音第9章。邀請班員閱讀所選的經文。展示耶穌醫好瞎子的圖片。

  • 耶穌在治好那位天生失明的人之前,宣告「我……是世上的光」(約翰福音9:5)。耶穌在哪些方面確實將光明帶給了那位瞎眼的人?(見約翰福音9:6−7,35−38

  • 那位以前瞎眼的人作了數次見證,說是耶穌治好了他(約翰福音9:10−11,15,17,24−25,27,30−33。可鼓勵班員在自己的經文上將這些章節劃記起來。)我們可從這人的榜樣中學習到什麼?(答案可包括我們有責任與人分享見證。指出那個人曾勇敢地向許多人作見證,即使有些人拒絕了他的見證還出言威脅也一樣。)

  • 當這個人不斷地分享見證時,他的見證怎樣地成長了?(比較第11,17,33,及38節。)當你在分享見證時,你的見證又如何成長?

  • 法利賽人聽到這奇蹟時有何反應?(見約翰福音9:16)你想,他們爲什麼要拒絕承認耶穌是靠著神的力量施行奇蹟的?(答案可包括驕傲、不高興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害怕他們會失去權力或名望等等。)法利賽人怎樣企圖詆毀耶穌的名譽?(見約翰福音9:16,18−20,24,28−29,34。)今天有些人怎樣否認神的權力?

  • 那位曾經瞎眼的人的父母,在法利賽人詢問到這個奇蹟時是如何回答他們的?(見約翰福音9:18−23)爲何他的父母要這樣回答?(見約翰福音9:22)有時候我們也會怎樣與這人的父母相似?我們要如何在作見證上更爲勇敢?

  • 當那人繼續見證是耶穌治好了他時,法利賽人怎樣懲罰他?(見約翰福音9:34。說明被趕出去,意指開除教籍。)當耶穌聽到那人因爲作見證而被趕出去時,祂怎麼做?(見約翰福音9:35−37)你在困境中仍保持忠信時,主怎樣祝福你?

如果要播放錄影帶,現在就可播放「猶太教的會堂」。

  • 法利賽人在哪一方面看得見,又在哪一方面有眼無珠?(見約翰福音9:39−41。他們嫻熟律法,卻看不出律法眞正的目的。他們拒絕看見「耶穌是要來成全律法」。)用眼睛觀看,和屬靈上的「看見」或了解有何不同?靈性上的盲目有哪些原因?我們可從這個故事中學到怎樣克服靈性上的盲目?

2.耶穌教導人說,祂是好牧人。

閱讀約翰福音10:1−15,25−28,並加以討論。在這幾節經文中,耶穌描述了牧羊人會怎樣保護、怎樣照料他的羊群。說明在耶穌的那個時代,羊群在夜間都要被帶到所謂的羊圏中,並留下一個牧羊人看守柵門,其他的牧羊人則各自回家休息。如果有野獸跑進羊圏,牧羊人就會在必要時犧牲自己的性命來保護羊群。到了早上,每個牧羊人都會來叫喚自己的羊。羊群會認得他的聲音,並跟隨他前往牧場。

如果要播放錄影帶,現在就播放「牧羊人」及「羊圏」。

  • 企圖進入羊圏的賊和強盜指的是誰?(見約翰福音10:1。他們就是企圖傷害主的跟隨者,或企圖帶領這些人走入歧途的人。)我們要如何辨認眞正的牧羊人,以及企圖帶領我們走入歧途之人?(見約翰福音10:10

  • 跟隨好牧人的羊會得到什麼酬償?(見約翰福音10:9−10,28)你如何因跟隨救主而蒙得祝福?

結論

見證耶穌是世界的光,也是好牧人。適時與班員分享主怎樣幫助你以靈性的眼光看待事情並跟隨祂。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之課程大綱。可採用其中一項或多項建議,作爲課程的一部分。

1.我們身爲牧羊人的責任

  • 我們如何也爲主的羊群擔任牧人?我們要怎樣幫助別人聽到好牧人的聲音並跟隨祂?

    布司‧麥康基長老曾教導:「凡在教會中服務,負責照管主任何子女之屬靈或屬世福祉的人,都是這些羊的牧羊人。主要祂的牧羊人爲祂這些羊的安全(救恩)負責」(Mormon Doctrine, 2nd ed. [1966], 710.)。

2.「我另外有羊」(約翰福音10:16鏡

  • 約翰福音10:16中,耶穌指的是誰?(見尼腓三書15:21−24)這些「另外的羊」何時聽到救主的聲音?這節經文如何幫助本教會的慕道友更了解摩爾門經?

    豪惠‧洪德長老曾教導:「那些從聖經內得到知識,熟識夫子的生活和教訓的人,將感興趣知道有一本關於祂向西半球的人顯現──祂所提及的另外的羊──的紀錄。那就是根據那位編輯和節錄美洲大陸居民的紀錄的先知摩爾門而命名的摩爾門經。摩爾門經是基督的另一個見證,它記錄了祂對在新世界的另外的羊的教訓」(1983年7月,聖徒之聲,第22頁)。

3.「看見」的各種方式

爲了幫助班員更能完全體會到救主幫助我們看見的各種方式,可將「看見」一詞的各種含意作成紙條(所建議之定義詳如下列)。將這些紙條放在帽子或盒子裡,請班員輪流選出一張紙條,並說明救主如何以紙條上所敘述的方式幫助我們看見。本項建議對於青少年班級特別有用。

用眼睛看出

了解

知道

想像到可能之事

發現到

注意到

從某種觀點來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