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研究所
第21課:約瑟·斯密在納府實行多重婚姻,英國歸信者到美國與聖徒聚集


「第21課:約瑟·斯密在納府實行多重婚姻,英國歸信者到美國與聖徒聚集」,後期聖徒歷史:1815-1846教師教材(2018)

「第21課」,後期聖徒歷史:1815-1846教師教材

第21課

約瑟·斯密在納府實行多重婚姻,英國歸信者到美國與聖徒聚集

導言和大事紀

從1840年開始,英國聖徒就離開家園,到美國與聖徒聚集。1841年4月,先知約瑟·斯密服從主的命令,重新開始實行多重婚姻,與露易莎·比曼在納府印證。(1830年代中期,約瑟·斯密在俄亥俄州嘉德蘭娶芬妮·艾傑為多重婚姻下的一位妻子。)1841年10月24日,奧申·海德奉獻聖地,作為亞伯拉罕子孫的聚集之地。

1840年6月6日首批英國歸信者離開英國,加入美國聖徒的行列。

1841年4月5日約瑟·斯密與露易莎·比曼印證。

1841年4月20日百翰·楊和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其他六位成員結束傳教,離開大不列顛諸島,回到伊利諾州納府。

1841年10月24日奧申·海德奉獻聖地。

學生閱讀

聖徒:耶穌基督的教會在後期時代的故事,第一冊,真理的大旗,1815-1846(2018),第36章

教學建議

為了服從主的命令,約瑟·斯密在納府實行多重婚姻

註:第24課也有關於實行多重婚姻的資料。

向學生說明,可能早在1831年,先知約瑟·斯密在翻譯靈感本舊約聖經時,就已求問天父,為什麼一些古代的先知和以色列國王都實行多重婚姻(見教約132:1;亦見創世記16:225:629:28出埃及記21:10撒母耳記上25:43)。在這項做法下,一名男子會和一位以上的在世妻子結婚。

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32:34-38 。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向約瑟·斯密揭示哪些有關多重婚姻的原則。(讀出這幾節之前,你可能需要向學生說明,亞伯拉罕先娶了撒拉,夏甲是撒拉的僕婢。)

  • 關於多重婚姻的原則,主向先知約瑟·斯密揭示了哪些事?(主命令古代的男人和女人實行多重婚姻的原則。需要的話,向學生說明,舊約聖經中的這個字,是指與一個男人合法結婚的女子,但其社會地位低於妻子。妾並不屬於我們這個福音期實行多重婚姻裡的一部分。)

向學生說明,先知約瑟·斯密也知道,在經文記載的當時,主並不接受多重婚姻的做法。例如,一些尼腓人指出經文記載,大衛和所羅門都有多位妻子,企圖為他們犯下的性罪找藉口(見摩爾門經雅各書2:23-24;亦見教約132:38-39)。先知雅各譴責這些尼腓人,因為他們未蒙授權就實行多重婚姻。

請一位學生讀出摩爾門經雅各書2:27-30。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雅各針對主的婚姻標準說了什麼。

  • 根據這幾節,你會如何概述主的婚姻標準?(在學生回答後,將以下真理寫在白板上:一男一女之間的婚姻是神的標準,除非祂另有吩咐。〔亦見教約49:15-16。〕)

  • 根據第30節,主在某些時期制定多重婚姻的一個原因是什麼?(主在某些時期制定多重婚姻,替祂的人民提供更多機會為祂撫養正義的子女。)

向學生說明,主向約瑟·斯密揭示多重婚姻的原則之後一段時間,祂命令先知奉行這項原則,作為後期時代「萬事」復興的一環(教約132:40,45;亦見使徒行傳3:19-21教約132:46-50)。約瑟·斯密身邊的人說,他告訴他們,在1834到1842年間,神的天使向他顯現三次,命令他奉行多重婚姻的原則(見「在嘉德蘭及納府的多重婚姻」,福音主題,topics.ChurchofJesusChrist.org)。

  • 是什麼使得這項誡命難以遵守?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伊莉莎·舒姊妹(1804-1887)的這段話;她印證給先知約瑟·斯密,後來擔任總會慈助會第二任會長。請全班仔細聽,找出伊莉莎針對先知約瑟·斯密和她弟弟朗卓·舒之間的對話說了什麼。

圖像
伊莉莎·舒

「先知約瑟·斯密〔向朗卓·舒〕敞開心懷,描述他怎樣在心理上經歷痛苦折磨,來克服那因教育和社會習慣而來的,對於引介多重婚姻一事自然會有的厭惡感受。他知道神的聲音——他知道全能者給他的誡命是要去進行——去立下榜樣,建立……多重婚姻。他知道他不僅要征服和克服自己的成見和偏見,還有整個基督教世界都在盯著他看;但超越一切的神已賜下誡命,而他必須服從。但先知仍躊躇不前、一再拖延,直到一位天使帶著出鞘的劍站在他面前告訴他,除非他開始行動,建立多重婚姻,否則他的聖職會被取走,他也會被毀滅!他不僅向我的弟弟,還向其他人作了這見證——那是無法否認〔反駁〕的」(Eliza R.Snow, Biography and Family Record of Lorenzo Snow [1884], 69–70)。

  • 根據伊莉莎·舒所說,是什麼讓先知很難遵守去實行多重婚姻這條誡命?

  • 按照伊莉莎·舒所說的話,為什麼先知願意服從命令來實行多重婚姻?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這段話。

「零星的證據表示,約瑟·斯密依照天使的第一次命令,在1830年代中期於俄亥俄嘉德蘭娶了芬妮·艾傑。有些曾住在嘉德蘭的後期聖徒於數十年後表示,艾傑當時住在斯密家並在那裡工作,約瑟·斯密在得到她和她父母同意後才與她結婚。這段婚姻的其他部分少有人知,約瑟和愛瑪之間也沒留下任何有關艾傑的對話。和艾傑的這段婚姻因分居而結束後,約瑟似乎就將多重婚姻這個主題放在一邊,直到教會遷移到伊利諾州納府」(「在嘉德蘭及納府的多重婚姻」,福音主題,topics.ChurchofJesusChrist.org)。

  • 你在聖徒:第一冊第36章讀到,先知約瑟·斯密如何將多重婚姻的原則介紹給納府的聖徒?(1840年秋天,約瑟·斯密私下教導一些人關於多重婚姻的原則。後來,他向一位名叫露易莎·比曼的女子求婚。露易莎接受了求婚,並於1841年4月印證給約瑟·斯密。)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露西·渥克所說的故事。請全班仔細聽,找出露西描述她是如何獲得對多重婚姻原則的見證,才印證給先知約瑟·斯密的:

「當先知約瑟·斯密第一次向我提到多重婚姻原則時,我感到憤慨並向他表達我的憤怒,因為我的感受和所受的教育都使我厭惡〔抗拒〕那類性質的任何事。但他向我保證,這教義是主向他啟示的,並且我有權親自對其神聖起源得到見證」(Lucy Walker Kimball, affidavit, December 17, 1902,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啊!我多麼熱切地祈禱,祈求這些話能應驗。在又一個無法成眠的夜晚過去,接近黎明的時刻,當我跪下殷切懇求時,我的房間充滿了一股聖潔的影響力。對我來說,那就像燦爛的陽光穿透最黑暗的雲彩。

「先知的話真的應驗了。我的靈魂充滿我從未體驗過的平靜祥和。極致的喜樂佔據我的全身,我對於〔多重婚姻〕的……真理,獲得一個無法抗拒的強力見證」(Lucy Walker Kimball, biographical sketch, undated, 11,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 露西·渥克的經驗在今日如何能幫助一個人增強信心,相信約瑟·斯密和早期的聖徒在實行多重婚姻這件事上,是根據神的誡命行事?

奧申·海德奉獻聖地,英國歸信者與納府的聖徒聚集

圖像
奧申·海德奉獻聖地

展示這裡所附的圖片。向學生說明,為了回應先知約瑟·斯密發出的召喚,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奧申·海德長老前往聖地,並在1841年10月24日奉獻該地,作為亞伯拉罕後裔返回之地。整趟旅程花了他兩年半以上的時間才完成。

  • 你在聖徒:第一冊第36章讀到,奧申·海德奉獻聖地時祈求什麼?(他祈求預言實現——主會將聖地賜給亞伯拉罕的後裔,作為永遠的繼承產業,也會永遠記得他的子孫〔see Orson Hyde, “Interesting News from Alexandria and Jerusalem,” Millennial Star, Jan. 1842, 133–34〕。)

圖像
「真理的大旗」地圖

展示這裡所附的地圖。向學生說明,奧申·海德啟程後先到聖地,而十二使徒定額組其他成員此時在大不列顛諸島傳教。使徒們在不同的地區傳教時,他們發現許多人已準備好接受復興的福音。例如,在英國赫勒福夏郡和周圍地區,一年內有將近1,800人受洗。他們的傳道成果豐碩,使得大不列顛諸島的教會成員人數從1840年1月的將近1,500人,增加為1841年4月的5,814人,此時大部分的使徒都離開了大不列顛群島,返回伊利諾州納府。

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總會會長團在1840年所說的話。請全班仔細聽,找出總會會長團當時給教會成員的指示。

「要在末世成就的這項事工極其重要,需要聖徒運用心力、技能、才幹和能力,好使它能如先知們所形容的,帶著榮耀和尊貴向前推進;因此,需要聖徒同心協力來成就如此重要而偉大的事工。

「經文中提到的聚集工作將是達成最後福音期的榮耀的必要條件。……

「對於那些因此感興趣並能協助這偉大事工的人,我們要說,讓他們來到這地方〔納府〕」(To the Saints Scattered Abroad,” Times and Seasons, Oct. 1840, 178–79, josephsmithpapers.org)。

  • 根據這段話,關於主為什麼聚集祂的人民,我們能學到哪項真理?(學生回答後,將以下真理寫在白板上:主聚集祂的人民,並召喚他們運用才幹和心力來建立祂的國度。

  • 擁有不同恩賜和能力的聖徒聚集起來時,如何能幫助主建立祂的國度?

圖像

展示這裡所附的圖片,並向學生說明,這是19世紀中葉到晚期之間,教會成員從歐洲航行到美國所乘坐的船隻類型;他們乃是響應總會會長團要聖徒聚集在一起的指示。1840年6月,約翰·摩恩帶領大不列顛諸島的第一批歸信者,來到納府與聖徒聚集。

  • 到美國與聖徒聚集的這項選擇,會伴隨哪些種類的挑戰一起來到?

邀請兩位學生讀出以下羅伯特·庫克斯頓和普絲拉·斯坦的故事;他們兩位都是英國的後期聖徒。請全班仔細聽,找出英國歸信者願意到美國與聖徒聚集的原因。

「我們必須賣掉所有東西,那是很大的犧牲。但我們想要來到錫安,接受神的先知的教導。我們想要聚集的心意非常強烈,就連巴比倫也無法動搖我們」(Robert Crookston, autobiography, circa 1900, 5, Church History Library, Salt Lake City)。

「我離開出生時的家園,獨自一人前往納府聚集。我在一個淒涼的冬日,出發前往利物浦,一同搭船的旅客盡是陌生人。當我抵達利物浦,看到即將把我和所有心愛的人分開的汪洋大海,我差點捨不得離開。但我早將所有偶像留在祭壇上,已經沒有回頭的路。我記得救主說過的話:『無法為了我離開父母和手足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我相信祂給那些為了祂捨棄一切的人的這項應許,因此我獨自啟程,追求永生的酬賞,完全信賴神」(Priscilla Staines, in Edward W.Tullidge, The Women of Mormondom [1877], 288)。

  • 這些故事有什麼地方吸引你的注意力?

提醒學生,近年來,主已透過祂的先知教導我們,要在自己居住的國家與聖徒聚集(見羅素·納爾遜,「聚集分散的以色列」,2006年11月,利阿賀拿,第81頁)。

  • 我們如何能藉著在自己的居住地與祂的聖徒聚集,來協助建立主的國度?(當我們聚集在一起時,就能彼此鞏固、啟發和幫助,來完成主的事工。)

針對在這最後的福音期,運用我們的才幹和心力來建立神的國度的重要性,作你的見證。請學生想想自己已蒙福獲得哪些才幹或恩賜。請他們想想自己會做些什麼,來運用那些才幹和恩賜,在自己的居住地協助建立神的國度。

鼓勵學生閱讀聖徒:第一冊第37章,為下一課作準備。

註解及背景資料

神的人民在今日的聚集

羅素·納爾遜會長教導,聖徒應該分別聚集在各自的國家裡:

圖像
羅素·納爾遜

「是否要選擇歸向基督,問題不在於你身處何方,而在於你個人的承諾。一個人不用離開自己的國家就可以『認識……主』〔尼腓三書20:13〕。沒錯,在教會早期,歸信往往也意味著移民。不過現在,聚集地就在自己的國家。主已頒布要在每個地方建立錫安,祂已賜給聖徒他們的出生地和國籍。經文告訴我們,人們『必回到繼承的土地聚集,也必在他們所有的應許地上建立』〔尼腓二書9:2〕。『每個國家就是該國人民的聚集地』〔Bruce R.McConkie, in Conference Report, Mexico City Mexico Area Conference 1972, 45〕。巴西聖徒的聚集地在巴西;奈及利亞聖徒的聚集地在奈及利亞;韓國聖徒的聚集地在韓國;以此類推。錫安是『心地純潔者』〔教約97:21〕。凡有正義聖徒的地方就是錫安。出版刊物、通訊設備、聚會的地方如今已十分普遍,幾乎所有的成員,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獲得福音的各項教義、權鑰、教儀和祝福。

「屬靈的平安往往在於我們生活的方式,而非我們所住的地方。各地的聖徒同樣都可以獲得主的祝福」(參閱羅素·納爾遜,「聚集分散的以色列」,2006年11月,利阿賀拿,第8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