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3章:耶穌基督:世人的神聖救贖主


第3章

耶穌基督:世人的神聖救贖主

「沒有耶穌基督的調停,救恩就無法臨到世人。」

約瑟·斯密的生平

約瑟·斯密出生前許多年,他的祖父曾得到靈感,覺得家裡會發生一件「爲全世界帶來改革」1的事。約瑟·斯密的歷史記載道:「祖父亞撒黑·斯密很久前就預測家族中會產生一位先知,祖母深信這個預言已應驗在我身上。祖父亞撒黑在紐約州聖羅倫斯郡東斯德哥爾摩去世,去世前已得到摩爾門經,並且幾乎讀完該書。他聲言我就是那位他早知會出自他家族的先知。」2

約瑟·斯密身爲復興的先知,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爲耶穌基督作見證。他蒙福得以對耶穌基督的神性有親身的認知,並了解祂擔任世人救贖主的角色。這知識從第一次異象開始;年輕的約瑟在這次異象中看到天父和耶穌基督,並聽到父神說:「這是我的愛子。聽祂說!」(約瑟·斯密——歷史1:17)。在這神聖的事件中,約瑟蒙福得以從世界的救主那裡接受指示。

將近十二年後,在1832年2月16日,先知在俄亥俄州海蘭,約翰·詹森的家裡翻譯聖經,由西德尼·雷格登擔任抄寫員。先知翻譯完約翰福音5:29有關義人和惡人的復活時,約瑟和西德尼得到異象,他們看到救主並和祂交談:

「藉著靈的力量我們的眼睛被打開,我們的理解力也受到啓發,所以我們看見也了解神的事——即那些從太初未有世界之前,就已由父藉其獨生子制定的事;祂從太初以來就在父的懷裡;我們爲祂作見證;我們所作的見證就是耶穌基督的圓滿福音,祂是子,我們在天上的異象中看到祂,並與祂交談。……

「我們看到子的榮耀,祂在父的右邊,接受了祂的完全;也看到神聖天使,和在祂寶座前聖化的人,在崇拜神和羔羊,他們永永遠遠崇拜祂。

「現在,在許多對祂作的見證後,最後,這是我們對祂作的見證:祂活著!

「因爲我們看見祂在神的右邊,也聽到有聲音作見證說,祂是父的獨生子——諸世界現在和過去都是藉祂、經祂、由祂創造的,其上的居民也是神所生的兒女」(教約76:12-14,20-24)。

約瑟·斯密在1836年4月3日再度看到救主。先知和奧利佛·考德里退回到嘉德蘭聖殿的西講台,低頭鄭重祈禱,之後救主向他們顯現。先知宣告:

「幔子從我們腦海中取走,我們理解之眼被打開。我們看到主在我們面前,站在講壇的圍欄上;祂腳下平鋪著琥珀色的純金。祂的眼睛如同火焰;祂的頭髮白如純雪;祂的容顏發光,比太陽還亮;祂的聲音,即耶和華的聲音,像眾水奔騰的聲音,說: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我是那活著的,我是那被殺的;我是你們在父面前的中保」(教約110:1-4)。

透過這樣的經驗,先知得到第一手知識,成爲救主神性的特別見證人。

約瑟·斯密的教訓

在所有的福音期,神的人民都仰賴基督的贖罪來得到罪的赦免。

「沒有耶穌基督的調停,救恩就無法臨到世人。」3

「神以自己的兒子爲禮物,準備了獻祭,神子將在適當的時候,蒙差遣來預備道路,或打開門戶,使人得藉以進入主的處所,也就是人曾因不服從而被逐出的那個地方。從世界各時代一直到彌賽亞來臨,這些大好消息時常在世人的耳中響著。

「亞伯透過對這贖罪或救贖計畫的信心,向神獻上蒙悅納的祭品,也就是羊群中的頭生者。該隱獻上地上的收成,但未蒙悅納,因爲他沒有按信心來做;他沒有按信心,或者說,他不能運用與天上計畫相違背的信心。要贖人類之罪,就必須流獨生子之血,因爲這是當時的救贖計畫,沒有流血也就沒有赦免;又因獻祭被制定爲一種象徵,要人類藉此認出神已預備的偉大犧牲;因此奉獻一項與此相違背的祭品,何來信心之有?因爲救贖不是用那種方法取得的,而贖罪的力量也不是依照那種式樣制定的;因此可見,該隱並沒有運用信心,而凡不是透過信心做的就是罪。但是亞伯獻上可被接受的祭品,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神親自爲他所獻的禮物作證〔見希伯來書11:4〕。

「當然,流野獸的血對人並無裨益,除非是用來模仿、用來象徵或用來說明神以自己當作禮物要奉獻的是什麼,並且本著一種用信心來指望那赦罪犧牲的大能的態度爲之。……

「……我們不信各時代的古人對天上的制度會如人所想的那麼無知,因爲所有曾被拯救的都是藉著這偉大救贖計畫的力量而被拯救的,在基督來臨之前如此,來臨之後也如此;如果不是這樣,神就是在用不同的計畫來將世人帶回與祂同住了(如果我們可以這樣說的話);然而我們不能相信這事,因爲人自從墜落後他的本質並無改變;而那奉獻血祭的教儀或慣例,只用來執行到基督流血獻上自己的那時刻爲止;在那之前,人類可以——如前所說的——用信心來指望。……

「獻祭只是要使人心指望基督,這一點我們可從耶穌對猶太人所說的這些値得注意的話來推斷:『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約翰福音8:56〕。因此,古人奉獻祭品並沒有阻礙他們聽福音;反而是爲了如我們前面所說,要打開他們的眼睛,使他們能仰望救主來臨的時刻,並在祂的救贖中歡喜快樂。……我們可斷定在古代,每當主向世人顯示祂自己,命令他們向祂獻祭時,是要使他們因此用信心指望祂來臨的那一刻,並依靠那贖罪的力量來赦免他們的罪。他們已這樣做了,在我們之前去世的千千萬萬人,他們的衣裳潔白無瑕,他們像約伯一般,用同樣的確信等待著,他們會在末世時代,在世上,甚至在他們的肉身中,見到祂〔見約伯記19:25-26〕。

「我們可以斷定,雖然曾有不同的福音期,但神傳達給祂人民的一切事都是爲了要將他們的心導向那偉大的目標,並教導他們要完全倚靠神本身爲他們救恩的創始者,正如祂的律法中所記載的那樣。」4

由於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全人類都會復活。

「我們宗教的基本原則是使徒和先知對耶穌基督的見證,見證祂死亡、被埋葬,第三天復活,以及升天;有關我們宗教所有其他的事都只是這見證的附屬部分。不過與這些原則相關的,我們還相信:聖靈的恩賜、信心的力量、按照神的旨意享有屬靈的恩賜、以色列家族的復興以及眞理的最後勝利。」5

「『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每個人都要從死裡復活〔哥林多前書15:22〕。神的羔羊帶來復活,因此每個人都要從死裡復活。」6

「神已指定祂要審判世人的日子,並將祂的兒子耶穌基督從死亡中復生,作爲對此事的保證——凡相信這神聖紀錄的人都在此事上得到希望,能享有未來的快樂和喜悅;因爲保羅對哥林多人說:『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就是在基督裡睡了的人也滅亡了』〔哥林多前書15:17-18〕。……

「基督確實已從死裡復活;如果祂已從死裡復活,祂必會透過祂的權能,將全人類帶去站在祂面前:因爲祂既已從死裡復活,屬世死亡的枷鎖便被打斷,墳墓也失去勝利。墳墓既失去勝利,相信耶穌並遵從祂教導的人,不僅得到從死裡復活的應許,也得到被接納進入祂榮耀國度的保證;因爲祂親自說道:『我在哪裡,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裡』〔約翰福音12:26〕。」7

「那些在耶穌基督裡死去的人,可預期在他們出來時,能享受所有喜樂的成果,那是他們今生已擁有或曾期盼的。……我很高興有機會和你們溝通,告訴你們這些事,只要你們細心體會,當地震咆哮、烏雲密佈、閃電狂飆,暴風雨準備像雷聲怒吼般撲向你時,這些事會對你有所幫助。請緊握住這些事,不要讓膝蓋和關節顫抖,也不要膽怯。那時,地震、戰爭和龍捲風又能拿你怎樣?什麼也不能。只要繼續忠信,你所失去的在復活時都會補償你。我已透過全能者的異象看到這些。……

「神已從天上顯明了祂的兒子,也揭示了復活的教義;我們知道我們在此所埋葬的那些人,神必再使他們起來,藉偉大之神的靈的力量披上身軀並復甦過來;如果無法再擁有他們,那麼是我們埋葬他們或與他們一同埋葬,又有什麼差別呢?讓這些眞理深印在我們心中,讓我們即使在世上也能開始享受來世十足的喜樂。」8

透過基督的贖罪和對福音的服從,我們可以和耶穌基督同爲後嗣。

「我相信耶穌基督的神性,也相信祂爲在亞當中墜落的全人類的罪而死。」9

信條第3條「我們信經由基督的贖罪,全人類都可以藉著服從福音的律法和教儀而得救。」10

「神創造天地後,在第六天下來地球並說道:『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造人。』照著誰的形像?照著神的形像,造男造女,造天眞無邪、毫無瑕疵,有著和神同樣品格、同樣形像的人〔見創世記1:26-27〕。人類墜落時並沒有失去他的形像,只失去了品格,他仍保有造物主的形像,即基督的形像;祂有人的形像,同時也是祂父親本體的眞像〔見希伯來書1:3〕。……透過基督的贖罪和復活,以及對福音的服從,我們會再次與祂兒子耶穌基督的形像一致〔見羅馬書8:29〕;那時我們就可獲得神的形像、榮耀和品格了。」11

「我們靈體的父親爲祂的創造物〔提供了〕一項犧牲,也就是救贖計畫,贖罪的力量,救恩的體制,其偉大的目的是將世人帶回天上之王的面前,使他們獲得高榮榮耀的冠冕,與神子同爲後嗣,繼承那永不朽壞、永不受玷污及永不消失的偉業。」12

「經文說:服從誡命的人必成爲神的後嗣,並和耶穌基督同爲後嗣。……『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榮耀。』〔見羅馬書8:16-17〕」13

「這對哀慟者是何等的慰藉:和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深愛的親人離別時,能夠明瞭,雖然屬世的身軀要躺下、分解,但仍會復活,在不朽的榮耀中住在永火中,不再憂傷、痛苦或死亡,卻要成爲神的後嗣,並和耶穌基督同爲後嗣。」14

耶穌基督是完全、純潔及神聖的,祂呼籲我們要像祂一樣。

「末世時代所有聖徒中誰能自認與我們的主一樣好?誰像祂一樣完全?誰像祂一樣純潔?誰像祂一樣神聖?找得到這樣的人嗎?祂從未觸犯或違背誡命或天上的律法——祂口中沒有謊話,祂的心中也沒有狡詐。……哪裡有像基督的人呢?世上找不到這樣的人了。」15

「受造之物都非自願地屈服在虛空之下,但基督使受造之物有指望〔見羅馬書8:20〕——所有的人在經歷周遭的彎路和困難時,都屈服於虛空之下。誰能不屈服於虛空之下呢?除了耶穌,沒有人是完全的;祂爲何是完全的?因爲祂是神的兒子,有豐滿的聖靈,也比任何人都有力量。」16

「〔耶穌基督〕還是個男孩時,就具備統治和管理猶太人國度所需的一切智慧,也能說服最聰明和最有博學的法學博士和神學博士,並且與祂所具有的智慧相比,他們的理論和做法只顯得愚昧。」17

「我們希望你們經常在心中思量主的誡命,這些誡命不僅教導你們祂要你們去宣講福音的旨意,更教導你們,淫惡的世代對祂凌虐有加的時候,祂在人前依舊表現出的那種謙遜和完全。弟兄們,記住,神已呼求你們成爲聖潔;還需要我們說,要像祂一樣純潔嗎?你們在祂面前的表現應該要何等明智、何等聖潔、何等貞潔、何等完美啊;還要記住,祂可是隨時隨地都在注視著你們的。」18

「每當我們思量偉大夫子的聖潔及完美時,我們的心就因祂的屈尊紆貴而感動不已,祂開啓道路,甚至犧牲自己,讓我們可以歸向祂。我們也想到,祂呼求我們在一切事上成爲完全,是爲了讓我們準備好當祂在榮耀裡與聖天使降臨時,能在和平中迎見祂。想到這點,我們就要坦率地勸誡弟兄們要謙卑虔誠,像光明之子及白晝之子般行走,以便有恩典伴隨他們忍受所有的考驗,並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克服所有的邪惡。因爲,弟兄們,你們可以肯定,時候就快到了,這屋子的主人就要起身關門,只有穿著禮服的人才可以進去享用喜筵!〔見馬太福音22:1-14〕」19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閱讀本章或準備教課時,不妨思考下列要點。如需其他建議,見第ⅶ-ⅹⅱ頁。

  • 複習約瑟·斯密有關救主異象的敘述(第45-47頁)。沉思這些經驗時,你有什麼想法和感受?

  • 古時候,獻動物祭讓主的人民「打開他們的眼睛,……仰望救主來臨的時刻,並在祂的救贖中歡喜快樂」(第49頁)。今日有哪些事情能幫助你仰望救主?

  • 閱讀從第49頁最下面開始的段落。注意在這段話中,附屬部分就是附加在更重要事物上的事物,如樹枝附加在樹幹上。你認爲使徒和先知有關救主贖罪和復活的見證,爲何是「我們宗教的基本原則」?一旦記得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這些原則的附屬部分,對你在家中和教會的服務態度有何影響?

  • 複習約瑟先知有關復活的教導(第49-51頁)。得知「只要繼續忠信,你所失去的在復活時都會補償你」,給你什麼樣的安慰?對於復活的知識在哪些方面會幫助我們「開始享受來世十足的喜樂」?

  • 複習第52-53頁,沉思救主做了哪些事,讓我們能和祂同爲後嗣。想想你可在哪些方面對祂的贖罪犧牲表示感謝。

  • 在第53-54頁,約瑟·斯密先知提到救主的許多特質。思考救主的生平和使命時,你還想到祂有哪些特質?想想你能做哪些事來變得更像祂。

相關經文:以賽亞書53:1-12尼腓二書9:5-26教約20:21-29

註:

  1. Reported by George A. Smith, Deseret News, Aug. 12, 1857, p. 183.

  2. History of the Church, 2:443; from “History of the Church” (manuscript), book B-1, addenda, p. 5, Church Archives,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Salt Lake City, Utah.

  3. History of the Church, 5:555;摘自約瑟·斯密於1843年8月27日在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威拉·理查及威廉·克雷頓報導。

  4. History of the Church, 2:15-17; punctuation modernized; paragraph divisions altered; from “The Elders of the Church in Kirtland, to Their Brethren Abroad, “ Jan. 22, 1834, published in Evening and Morning Star, Mar. 1834, p. 143.

  5. History of the Church, 3:30;摘自1838年7月Elders’ Journal社論,第44頁;約瑟·斯密是該期刊的編輯。

  6. History of the Church, 6:366;摘自約瑟·斯密於1844年5月12日在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陶姆斯·布羅克報導。

  7. History of the Church, 2:18-19; paragraph divisions altered; from “The Elders of the Church in Kirtland, to Their Brethren Abroad,” Jan. 22, 1834, published in Evening and Morning Star, Mar. 1834, p. 144.

  8. History of the Church, 5:361–62;分段改變;摘自約瑟·斯密於1843年4月16日在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惠福·伍及威拉·理查報導。

  9. History of the Church, 4:78;摘自馬太·戴維斯給馬利亞·戴維斯的信,1840年2月6日,華盛頓首府;報導約瑟·斯密於1840年2月5日在華盛頓首府的講道。

  10. 信條第3條

  11. Quoted by James Burgess, in compilation of excerpts from Joseph Smith’s discourses; James Burgess, Journals, 1841-48, vol. 2, Church Archives.

  12. History of the Church, 2:5; from “The Elders of the Church in Kirtland, to Their Brethren Abroad,” Jan. 22, 1834, published in Evening and Morning Star, Feb. 1834, p. 135.

  13. Quoted by George Laub, in compilation of excerpts from Joseph Smith’s discourses, ca. 1845; George Laub, Reminiscences and Journal Jan. 1845-Apr. 1857, p. 31, Church Archives.

  14. History of the Church, 6:306;摘自約瑟·斯密於1844年4月7日在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惠福·伍、威拉·理查、陶姆斯·布羅克及威廉·克雷頓報導。

  15. History of the Church, 2:23; from “The Elders of the Church in Kirtland, to Their Brethren Abroad,” Jan. 22, 1834, published in Evening and Morning Star, Apr. 1834, p. 152.

  16. History of the Church, 4:358;摘自約瑟·斯密於1841年5月16日在伊利諾州納府的講道;1841年6月1日,時代與季節報導,第429-430頁。

  17. History of the Church, 6:608;摘自約瑟·斯密於1844年6月27日在伊利諾州卡太基,卡太基監獄所作的指示;古列·惠洛克報導。

  18. History of the Church, 2:13; from “The Elders of the Church in Kirtland, to Their Brethren Abroad,” Jan. 22, 1834, published in Evening and Morning Star, Mar. 1834, p. 142.

  19. 約瑟·斯密和一些大祭司給在紐約州金尼索的弟兄們的信,1833年11月23日,俄亥俄州嘉德蘭,教會檔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