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e
第49課:教義和聖約第125~128篇


「第49課:教義和聖約第125~128篇」,教義和聖約教師用本(2017)

「第49課」,教義和聖約教師用本

第49課

教義和聖約第125~128篇

導言和大事紀

到了1839年夏天,許多被迫離開密蘇里州家園的聖徒在伊利諾州克貿斯和愛阿華境內教會購買的土地上建立新的屯墾區。1841年3月,先知約瑟·斯密獲得教義和聖約第125篇所記載的啟示,主在其中揭示了祂對聖徒聚集在愛阿華境內一事的旨意。

百翰·楊在1832年4月受洗後,就到上加拿大、美國東北部和英國傳教。他的傳教服務涵蓋廣大的區域,使得他和家人作出重大的犧牲。1841年7月1日,百翰·楊在離開近兩年後,自英國傳教返鄉。1841年7月9日,先知約瑟·斯密為百翰·楊獲得教義和聖約第126篇所記載的啟示。在這啟示中,主告訴百翰他不再需要「像過去那樣」(教約126:1)離開家人去傳教了。

1842年9月1日,先知約瑟·斯密寫信給教會成員,指示他們要記錄為已逝祖先所作的洗禮。這封信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127篇。最近的研究指出,1842年9月7日這天(而非該篇前言所述的9月6日),先知寫給教會成員另一封信,進一步教導他們如何正確執行和記錄代替死者的洗禮。他也說明這項教儀蘊含著重要的教義。這封信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128篇

1840年8月15日先知約瑟·斯密在伊利諾州納府於希莫·布朗遜的葬禮上,首次針對代替死者的洗禮公開演講。

1841年3月初 獲得教義和聖約第125篇的啟示。

1841年7月1日百翰·楊在英國傳教之後返抵納府。

1841年7月9日 獲得教義和聖約第126篇的啟示。

1841年11月8日在伊利諾州納府尚未完工的聖殿中,奉獻地下室裡一座臨時洗禮池作為代替死者洗禮之用。

1842年8月為了避免被非法逮捕及遣返密蘇里州,先知約瑟·斯密在伊利諾州納府城內和周圍到處躲藏。

1842年9月1日 先知約瑟·斯密口述一封信給教會成員,該信記載於 教義和聖約第127篇

1842年9月7日 先知約瑟·斯密口述另一封信給教會成員,該信記載於 教義和聖約第128篇

教學建議

教義和聖約125:1-4

主指示愛阿華境內的教會成員聚集在指定的地方

Image
地圖,美國密蘇里州、伊利諾州,及愛阿華地區

展示地圖「美國密蘇里州、伊利諾州,及愛阿華地區」。提醒學生,在1838-1839年間的冬天,聖徒被驅離密蘇里州後,他們在伊利諾州和愛阿華境內的密西西比河沿岸屯墾區避難。

概述教義和聖約125:1-4時,向學生說明,雖然主指示教會成員在伊利諾州納府建立一個支聯會,並在那裡建造一座聖殿,但祂也告訴他們,他們應該在伊利諾州和密西西比河對岸愛阿華境內建立其他城市。除此之外,主告訴抵達的聖徒要在祂指定的任何城市定居,建立支聯會。

教義和聖約126:1-3

主告訴百翰·楊會長,他不再需要離開家人去傳教了

Image
百翰·楊

展示一張百翰·楊的圖片。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教義和聖約第126篇的歷史背景,邀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這段內容:

百翰·楊在1832年4月受洗後,在接下來的九年間傳教好幾次。這些傳教大多為期三到五個月。1838年4月,百翰·楊和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其他成員蒙召喚到大不列顛傳教,這將使得他們離家的時間更久。

1839年9月14日,百翰·楊離開愛阿華地區的蒙特婁司,前往大不列顛。在這個時候離家,對他而言是很煎熬的。1839年夏天,瘧疾疫情在當地肆虐,百翰、妻子瑪麗安和好幾個孩子都感染此病。瑪麗安還剛生下他們第四個孩子。此外,他們前一年才被趕出密蘇里州,所以失去了大部分財產,而當百翰離家去傳教時,只能留給瑪麗安2.72美元的安家費。在百翰·楊離家遠赴英國近兩年的時間裡,瑪麗安苦苦撐著,為自己和孩子尋找足夠的食物和適當的住所。1841年7月1日,在傳教期間蒙指派擔任十二使徒定額組會長的百翰·楊,返抵納府與家人團聚。八天後,先知約瑟·斯密獲得教義和聖約第126篇所記載的啟示。(See Leonard J. Arrington, Brigham Young: American Moses [1985], 74–75, 413–14; Lisa Olsen Tait and Chad M. Orton, “Take Special Care of Your Family,” in Revelations in Context, ed. Matthew McBride and James Goldberg [2016], 244–46, or history.lds.org.)

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26:1-3。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這啟示如何帶給百翰·楊和他的家人安慰。邀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 這項給百翰·楊的啟示教導我們哪些關於主的事?(學生可能會找出一項類似以下的真理:主知道我們個別的處境,會根據我們的需求指引我們。

教義和聖約127:1-12

先知約瑟·斯密在迫害中歡欣,並勸告聖徒要記錄代替死者的洗禮

向學生說明,1842年5月,對聖徒發布撲滅令的密蘇里前州長里本·包格遭人暗殺受傷。密蘇里的當權者誣告先知約瑟·斯密找人謀殺包格,密蘇里州和伊利諾州的官員都試圖在伊利諾州納府逮捕先知,想將他送回密蘇里州受審。先知明白,如果回到密蘇里州,他很可能遭到殺害,於是在1842年的8月、9月和10月大部分時間裡,都在躲避這些官員,以免被捕。1843年1月,逮捕先知並引渡他到密蘇里州受審的訴訟程序被判定是違法的。教義和聖約第127篇內容是先知約瑟·斯密在這些艱困處境下寫給教會成員的信。

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邀請學生在各組中閱讀教義和聖約127:2-3,找出先知約瑟·斯密如何回應他的「患難」(第2節)。

  • 關於先知回應患難的方式,哪些詞句特別吸引你的注意?

概述教義和聖約127:4-12時,向學生說明,先知告訴聖徒要加緊努力建造納府聖殿。他也談到主賜給他關於代替死者洗禮的指示。

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27:5-7。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所賜關於代替死者洗禮的指示。邀請一些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 根據第7節,執行代替死者的洗禮時有紀錄員在場,為什麼對教會成員而言很重要?

教義和聖約128:1-18

先知約瑟·斯密說明為什麼保存拯救教儀的紀錄是必要的

向學生說明,先知約瑟·斯密寫下教義和聖約第127篇所記載的那封信後大約一週,他寫了另一封信給聖徒,信中包含了關於代替死者洗禮的其他教導。這封信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128篇

概述教義和聖約128:1-14時向學生說明,先知教導說,應當指派當地的紀錄員記錄代替死者的洗禮並為此事作證,也應該指派「總紀錄員」將當地紀錄彙編成「教會的總冊」,即紀錄(第4節)。他說明在地上執行並記錄的教儀在天上也有效,因為這印證是「一種能在地上記錄或結合也能在天上結合的能力」(第9節)。先知也教導,洗禮教儀象徵死亡和復活(第12-13節)。

  • 除了洗禮以外,所有具有負責能力的人還必須接受哪些教儀,才能獲得永生並住在神的面前?(證實〔包括接受聖靈的恩賜〕、〔男性的〕麥基洗德聖職按立、聖殿恩道門,和婚姻印證。向學生指出,這些稱為「拯救的教儀」。)

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28:15。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為什麼拯救的教儀對「死者與活人」都很重要。

  • 根據第15節,為我們沒有福音知識的已逝祖先執行拯救的教儀,為什麼很重要?(需要的話,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至這句話:「他們若沒有我們,就不能成為完全」,並幫助他們找出以下教義:我們的祖先去世時若沒有福音知識,必須先接受拯救的教儀,才能邁向完全。

  • 從「我們若沒有我們的死者,也不能成為完全」(第15節)這句話,我們可以學到哪項教義?(幫助學生找出以下這項教義:我們已逝祖先的救恩對於我們的救恩是必要而重要的。

把以下的問題寫在白板上:在你看來,為什麼我們祖先的「救恩對於我們的救恩是必要而重要的」?

邀請學生兩三人一組,討論他們對這問題的答案。在給予充分的時間後,請一組或多組的學生向全班報告他們的答案。

概述教義和聖約128:16-17時,向學生說明,先知在給聖徒的這封信中,引用聖經中有關代替死者洗禮的兩段話。

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28:17-18。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執行代替死者的洗禮如何有助於實現瑪拉基書4:5-6所記載的預言。

  • 根據第18節,執行代替死者的洗禮如何實現瑪拉基的預言?

教義和聖約128:19-25

約瑟·斯密為復興的福音而歡欣,並勸誡聖徒繼續執行代替死者的洗禮

向學生說明,先知約瑟·斯密在寫給聖徒的第二封信中,就代替死者的洗禮一事,敘述了福音復興的幾項重大事件。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28:19。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先知如何描述復興。

  • 先知如何描述復興?

  • 復興的福音如何是「給活人和死者的喜樂的聲音」?

概述教義和聖約128:20-21時,向學生說明,先知描述了福音復興的一些奇妙事蹟,以此說明天使前來復興過去各福音期的「權利」、「權鑰」和「能力」(第21節)。

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28:22。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先知告訴聖徒,在知道聖職的權利、權鑰和能力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復興的同時,要做些什麼事。

  • 先知希望聖徒為了什麼「偉大的偉業」而「前進」?

  • 根據第22節,我們參與家譜和聖殿服務如何能幫助我們的祖先?

向學生說明,先知在給聖徒的信的結尾,引用瑪拉基書3:2-3,其中包含瑪拉基關於後期時代的預言。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128:24。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先知指示聖徒要做什麼事。

  • 根據這節經文,我們「在正義中向主獻祭」的是什麼?

  • 我們能做哪些事來對這本「案卷」有所貢獻?(幫助學生明白,我們如今的做法是將我們祖先的紀錄輸入教會的FamilySearch網站並為他們在聖殿執行教儀。可能的話,不妨向學生介紹FamilySearch.org。)

將以下原則寫在白板上:當我們參與家譜事工並在聖殿為我們已逝祖先執行教儀時,就是協助在正義中向主獻祭。

  • 目前你用哪些方式參與家譜與聖殿服務?

  • 你因參與這服務而獲得了哪些祝福?

分享你的見證,說明當我們參與家譜與聖殿服務時,就是協助在正義中向主獻祭。邀請學生設立目標,幫助他們努力參與家譜與聖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