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e
第17課:教義和聖約第43~45篇


第17課

教義和聖約第43~45篇

導言和大事紀

1831年2月,約瑟·斯密抵達俄亥俄州嘉德蘭後發現,有些歸信者因為過度的宗教狂熱和偽裝的啟示而受到誤導。有些人自稱會獲得啟示,包括一位名為赫勃爾太太,自稱為女先知的婦女。由於她欺騙了某些聖徒,因此先知約瑟·斯密為此事祈禱後,獲得了教義和聖約第43篇所記載的啟示。主在本篇中所提供的真理提醒了聖徒,神會用什麼模式給予教會啟示。

主先前曾召喚教會的長老去宣講福音(見教約42:4-8)。賜予那條誡命後不久,主就給予了現在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44篇的啟示,指示長老們要為大會作準備。主應許他們,只要他們運用對祂的信心,他們就會獲得祂的靈,也會克服他們的敵人。

隨著教會在嘉德蘭成長,對教會的敵意也日益增多。批評者在報紙上攻擊教會,又用其他種種方式來與聖徒作對。1831年3月,就在這樣的對立情況下,約瑟·斯密獲得了教義和聖約第45篇所記載的啟示。主在這項啟示中描述了後期時代、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以及新耶路撒冷,或稱錫安城,的情形。

1830年11月~1831年2月俄亥俄州嘉德蘭的一些歸信者宣稱會獲得來自上天的文字或寫作。

1831年初有關聖徒和其信仰的不實報導出現在俄亥俄州的一些報紙上,例如 Painesville Telegraph

1831年2月俄亥俄州的新歸信者赫勃爾太太自稱是女先知。

1831年2月 獲得教義和聖約第43篇的啟示。

1831年2月 獲得教義和聖約第44篇的啟示。

1831年3月7日 獲得教義和聖約第45篇的啟示。

1831年6月初教會在俄亥俄州嘉德蘭舉行了一場大會。

教學建議

教義和聖約第43~44篇

主說明哪些人可為教會獲得啟示,並命令祂的僕人聚在一起

向全班讀出以下的情境:

你聽到一個人自稱相信約瑟·斯密是先知,也相信摩爾門經是真實的,卻宣稱現在的先知無法獲得啟示。這個人還宣稱能為教會獲得啟示。

  • 你會如何回應這個人所宣稱的事情?

邀請學生在研讀教義和聖約第43篇時,找出一項真理,幫助他們知道要如何回應這個人所宣稱的事情。

向學生說明,1831年2月,約瑟·斯密抵達俄亥俄州嘉德蘭後發現,許多歸信者因為虛假的屬靈顯示和啟示而受到誤導。先知抵達嘉德蘭的同一個月,一位名為赫勃爾太太的婦女也來到嘉德蘭,自稱為女先知。她宣稱相信摩爾門經,也能為教會獲得啟示。由於赫勃爾太太和其他人的偽裝的啟示欺騙了某些聖徒,因此先知約瑟·斯密為此事祈禱後,從主獲得了今日教義和聖約第43篇所記載的啟示。

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教義和聖約43:1-7。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如何答覆先知的問題。邀請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情。

  • 關於主如何向整個教會啟示真理,第2-4節教導了哪項教義?(學生回答後,將下列教義寫在白板上:唯有先知能為整個教會接受啟示。

提醒學生,大約在五個月前,亥倫·裴治宣稱能為教會獲得啟示時,主就向紐約州的聖徒教導這項教義(見教約28:2)。然而,嘉德蘭的許多聖徒都不知道這項教義,因為此時來自紐約州的聖徒只有少數人抵達嘉德蘭,而約瑟·斯密針對此事所獲得的啟示尚未出版。此外,嘉德蘭大多數的聖徒都是新歸信者,來自各種宗教背景,對於誰能夠為教會接受啟示,有著不同的觀念。

  • 對當時嘉德蘭的聖徒來說,了解唯有先知能為整個教會接受啟示的這項教義,為什麼很重要?

  • 我們今日要了解這項教義,為什麼是一件重要的事?

  • 根據第7節,主給予了什麼模式,幫助我們在教會中避免被未獲授權來教導的人所欺騙?

向學生說明,主接著針對聖徒應該如何從祂的先知所教導的啟示中學習,給予他們指示。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43:8。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的指示。

  • 主命令聖徒在他們聚在一起時要做些什麼?

  • 互相啟發是什麼意思?

  • 主說,我們聚在一起互相教導和啟發時,會學到什麼?(學生回答後,將以下原則寫在白板上:我們在教會聚會中互相教導和啟發時,會學到如何實踐神的誡命。

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43:9,找出在我們學到如何行事之後,我們該做什麼。

  • 聖徒學到主的律法、誡命和如何加以奉行之後,祂告訴聖徒要做些什麼?

  • 在你看來,約束自己、在主面前完全聖潔地行事,是什麼意思?(立志或立約要根據我們學到的事情去生活。)

邀請學生沉思,他們學到並實踐主的誡命之後,已如何獲得了祝福。邀請幾位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鼓勵學生盡更大努力在教會聚會中互相教導和啟發,並邀請他們在學習之後要立志付諸實行。

概述教義和聖約43:11-35第44篇,向學生說明,這幾節包含了主的指示,用來幫助聖徒學習福音、悔改,並為自己和他人準備好迎接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

教義和聖約45:1-14

耶穌基督強調祂是創造主、中保,也是世界的光和生命等角色

請學生想像一下,他們想要聽取別人對於某件重要事情的看法。

  • 一個人有哪些特質會讓你想要聽聽他(她)的意見?

向學生說明,教義和聖約第45篇所記載的啟示來到時,後期聖徒和其他人正聽到、讀到與教會有所衝突的信息。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第45篇前言。請全班注意聖徒當時正面臨的情況。

請學生找出這篇啟示的第一個字。

  • 「聽」的意思是什麼?

向學生說明,主在教義和聖約45:1-14中,不斷指示聖徒要聽祂說話,並提醒他們關於祂的能力、慈悲和智慧。主藉著強調祂的品格,幫助聖徒了解他們為什麼應該聽祂說話。邀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教義和聖約45:1-5,並找出這些品格。

  • 在這幾節中,主的哪一項品格特別吸引你注意?為什麼?

  • 這些品格如何顯示出我們為何應該信任主、聽祂說話?

  • 主在第3-5節中教導了關於祂自己的哪一項教義?(耶穌基督是我們在天父面前的中保。

向學生說明,中保是「為另一人辯護的人」(Bible Dictionary, “Advocate” )。

  • 為什麼我們與天父之間需要中保?(如有需要時向學生說明,我們都犯了罪。按照神的公道,絕無不潔之物能住在祂面前。因此,我們需要一位中保,在父面前為我們辯護,幫助我們與祂和好。)

  • 根據第4-5節,是什麼讓耶穌基督有資格為相信祂的人辯護?(必要時向學生指出,救主之所以能為我們辯護,使我們免於遭受罪所帶來的永恆後果,並非因為我們無罪,而是因為祂已為我們的罪忍受痛苦的懲罰。)

邀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45:6-14,找出聖徒應該聽救主說話的其他原因。請一些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

教義和聖約45:15-59

救主揭示祂第二次來臨前的徵兆和奇事

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45:15。請全班找出主說聖徒應該聽祂說話的另一個原因。

向學生說明,主在教義和聖約45:16-59中重覆祂在橄欖山上給予門徒的一些教導,當時門徒問祂有關耶路撒冷的毀滅和祂的第二次來臨(見馬太福音24:3-46;亦見約瑟·斯密——馬太1:4-55)。主在第16-24節中,預言了在祂死亡和復活之後不久將發生的許多事件,包括耶路撒冷的毀滅,以及猶太人要被分散到各國去。主在第25-46節中,預言了在祂第二次來臨之前的福音期將應驗的許多事件。

將以下句子和連帶的參考經文寫在白板上:第二次來臨前的徵兆教約45:25-27教約45:28-31,33教約45:40-43指派學生讀出白板上列出的經文至少一段,並找出第二次來臨時的徵兆。在給予充分的時間後,請幾位學生報告他們發現的事。將學生的回答寫在白板上。

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45:34,請全班學生找出當主教導門徒有關祂第二次來臨的徵兆時,他們的反應如何。

  • 門徒的反應在哪些方面讓你覺得感同身受?

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45:35-38。請全班學生找出主針對祂的第二次來臨,說了什麼話來安慰祂的門徒。

  • 耶穌針對祂的第二次來臨,給予門徒什麼樣的安慰?

邀請學生默讀教義和聖約45:32,39,找出耶穌基督的門徒可以做些什麼來準備好迎接祂的來臨。

  • 關於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準備好迎接主的第二次來臨,我們可以從這幾節中找到什麼原則?(學生回答後,將以下原則寫在白板上:如果我們站在聖地上,並守候那些徵兆,我們會準備好迎接主的第二次來臨。

  • 我們如何能「站在聖地上」?

將以下句子和連帶的參考經文寫在白板上:將伴隨救主第二次來臨而發生的徵兆和奇事:教約45:47-59向學生說明,主在教義和聖約45:47-59中揭示了將伴隨祂第二次來臨而發生的徵兆和奇事。邀請幾位學生輪流讀出教義和聖約45:47-55。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救主再來臨時會發生什麼事。請幾位學生報告他們所發現的事。將他們的答案寫在白板上。

  • 在你看來,主第二次來臨時,為什麼大地各國將哀哭(見教約45:49-50)?

  • 在你看來,「凡嘲笑的」(教約45:49)這句話指的是誰?

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45:56-59。請全班找出救主說祂再來臨時,哪個比喻將會應驗。

  • 救主說當祂在榮耀中來臨時,哪個比喻將會應驗?

請一位學生概述十個童女的比喻(見馬太福音25:1-13)。為了幫助學生更了解這個比喻,邀請一位學生讀出以下十二使徒定額組達林·鄔克司長老所說的話:

Image
達林·鄔克司長老

「這個比喻裡頭的數字是很令人膽戰心驚的。那十個童女顯然是指基督的教會裡的成員,因為她們都應邀參加婚宴,都知道新郎來的時候要有什麼條件才能進去。但當新郎來時,只有一半的人作好了準備」(達林·鄔克司,「為第二次來臨作準備」,2004年5月,利阿賀拿,第8頁)。

  • 根據第57節,我們必須做什麼才能像聰明的童女一樣,為主的來臨作好準備?(學生回答後,將以下真理寫在白板上:如果我們接受真理,以神聖之靈為指導,我們將準備好迎接救主的第二次來臨。

  • 我們要在哪些方面接受真理?

  • 以神聖之靈為指導是什麼意思?

邀請學生分享他們已做了什麼事,在生活中邀請聖靈為伴,並回應祂的引導。

邀請學生運用白板上所寫的原則來設立目標,幫助他們更準備好迎接救主的第二次來臨。

  • 根據第58-59節,藉著接受真理、以神聖之靈為指導,已準備好迎接救主第二次來臨的人,情況將會如何?

教義和聖約45:60-75

主描述錫安,即新耶路撒冷

概述教義和聖約45:60-75,向學生說明,主指示約瑟·斯密要開始翻譯新約,祂警告聖徒要聚集在西部各地,並且描述錫安,即新耶路撒冷。

邀請一位學生讀出教義和聖約45:66-71。請全班跟著仔細看,找出主如何描述錫安。

  • 根據主的描述,你為什麼會想要成為錫安的一份子?

結束時,邀請一些學生分享,本課中哪些真理對他們最有意義,以及原因為何。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這些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