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召喚
第3章:第4課——成為耶穌基督終身的門徒


「第3章:第4課——成為耶穌基督終身的門徒」,宣講我的福音:分享耶穌基督福音指南(2023)

「第3章:第4課」,宣講我的福音

第3章:第4課

成為耶穌基督終身的門徒

圖像
迷失的羊,岱爾·巴森繪

教導本課

洗禮是一項令人喜悅且充滿希望的教儀。當我們受洗時,就是表明我們渴望跟從神,也渴望走上那條通往永生的道路;我們也表明承諾要成為耶穌基督終身的門徒。

本課是根據我們在洗禮時所立的聖約來編排,其中包含下列幾個主要部分,每個部分又包含幾個小節:

要幫助人們了解,你所教導的原則和誡命是他們在洗禮時將訂立之聖約的一部分。讓他們知道,本課的每一部分將如何幫助他們「歸向基督,……領受祂的救恩」(奧姆乃書1:26;亦見尼腓一書15:14)。

你可以分多次拜訪來教導本課,每次教導拜訪最好都不要超過30分鐘。通常情況下,比較好的方式是進行較短、較頻繁的拜訪,並且每次只教導較小部分的資料。

計劃你要教導什麼、何時教導,以及要花多少時間。思考你所教導之人的需求,並尋求聖靈的指引。你可以彈性地準備要教導的內容,以便最能幫助人們準備好接受洗禮和證實。

本課某些部分包含了特定的邀請,在決定如何和何時提出邀請時要尋求靈感。要注意每個人的理解程度,幫助他(她)一步一步地奉行福音。

圖像
領受聖餐的婦女

我們立約願意承受耶穌基督的名

我們在受洗時,立約要「全心全意」跟從耶穌基督;我們也見證,我們「願意……承受基督的名」(尼腓二書31:13;亦見教義和聖約20:37)。

承受耶穌基督的名,是指我們會記得祂,並努力成為祂終身的門徒。我們會讓祂的光透過我們而照耀他人;我們會將自己當做祂的子民,並將祂置於生活的首位。

下列部分描述兩種方法,讓我們可以記得並跟從耶穌基督。

經常祈禱

祈禱可以是我們發自內心與天父進行的簡單對話。祈禱時,我們坦誠地與祂說話;我們表達對祂的愛,並感謝祂賜給我們的祝福;我們也祈求幫助、保護和指引。結束祈禱時,要花些時間停下來傾聽。

耶穌教導:「你們必須常常奉我的名向父禱告」(尼腓三書18:19;亦見摩西書5:8)。當我們奉耶穌基督的名祈禱時,會同時記得祂和天父。

耶穌為我們樹立了祈禱時要效法的榜樣。藉由研讀經文記載的救主的祈禱,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有關祈禱的事(見馬太福音6:9-13約翰福音第17章)。

我們的祈禱可以包含下列部分:

  • 首先稱呼天父。

  • 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受,例如感謝我們所獲得的祝福。

  • 提出問題、尋求指引,並祈求祝福。

  • 結束時說:「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經文告誡我們要在早上和晚上祈禱,但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祈禱。在作個人和家庭祈禱時,跪下來會是個很有意義的舉動。我們應該時常在心中祈禱。(見阿爾瑪書34:2737:36-37尼腓三書17:1319:16。)

我們的祈禱應是經過深思熟慮且發自內心的。我們祈禱時,應避免用同樣的方式說同樣的話。

我們要懷著信心真誠地祈禱,並真正願意按照得到的答案採取行動。只要我們這麼做,神必引導我們,幫助我們作出好的決定。我們會感覺與祂更接近,而祂會賜給我們理解力和真理,也會祝福我們獲得安慰、平安和力量。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研讀經文

尼腓教導:「要飽享基督的話;因為〔這些話〕必指示你們所有當做的事」(尼腓二書32:3;亦見31:20)。

研讀經文是使人記得並跟從耶穌基督的必要方法。我們從經文中了解到祂的生平、施助和教導,也了解到祂的應許。閱讀經文時,我們會體驗到祂的愛;我們的靈魂會擴展,我們對祂的信心會增強,我們的心智會受到啟發;我們對祂神聖使命的見證也會變得更堅強。

我們若將耶穌的話應用在生活中,就會記得並跟從耶穌。我們應每天研讀經文,尤其是摩爾門經。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經文有聖經、摩爾門經、教義和聖約,以及無價珍珠;這些也稱為「標準經典」。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圖像
耶穌基督教導群眾

我們立約要遵守神的誡命

注意:有很多方法可用來教導此部分所提到的誡命。例如,你可以分在多次拜訪中教導;或者,你可以在教導前三課時附帶教導一些誡命。教導誡命時,務必要將誡命與洗禮聖約和救恩計畫連結在一起。

我們受洗時與神立約,要「遵守祂的誡命」(摩賽亞書18:10阿爾瑪書7:15)。

神賜給我們誡命,因為祂愛我們,祂希望我們現在和永遠都擁有最好的一切。身為我們的天父,祂知道我們需要什麼,才能保持靈性和身體的健康;祂也知道什麼能帶給我們最大的幸福。每一條誡命都是神聖的恩賜,用來指引我們作決定、保護我們,並幫助我們成長。

我們來到世上的原因之一,是要透過明智地運用選擇權來學習和成長(見亞伯拉罕書3:25)。選擇服從神的誡命——並在力有未逮時悔改——能幫助我們度過這趟經常充滿挑戰的塵世旅程。

神的誡命是力量和祝福的來源(見教義和聖約82:8-9)。藉由遵守誡命,我們學到這些誡命並不是限制自由的繁瑣規定。真正的自由來自於服從誡命。服從是力量的來源,能透過聖靈帶給我們光和知識,也能帶給我們更大的幸福,並幫助我們發揮身為神之兒女的神聖潛能。

神應許,只要我們遵守祂的誡命,祂就會祝福我們。有些祝福是某些誡命所特有的。祂至高的祝福是今世的平安和來世的永生。(見摩賽亞書2:41阿爾瑪書7:16教義和聖約14:759:2393:28130:20-21。)

神的祝福既是屬靈也是屬世的。有時,我們需要耐心等待,相信祝福會按照祂的旨意和時間表來到(見摩賽亞書7:33教義和聖約88:68)。為了辨認一些祝福,我們需要在靈性上全神貫注、善於觀察,對於那些以簡單且看似平凡的方式來到的祝福尤其如此。

有些祝福可能只有在事後才會顯明,有些則可能要等到來生才會來到。不論神所賜的祝福會在何時或以何種形式來到,我們都可以確信,只要我們努力奉行耶穌基督的福音,這些祝福必會來到(見教義和聖約82:10)。

神全然愛著祂所有的兒女。祂對我們的軟弱充滿耐心,而且只要我們悔改,祂就會寬恕我們。

兩條最大的誡命

當耶穌被問到:「誡命哪一條是最大的呢?」祂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耶穌接著說,第二條最大的誡命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22:36-39),「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馬可福音12:31)。

身為神的靈體兒女,我們大有愛的能力,這能力是我們靈性傳承的一部分。奉行這兩條最大的誡命——先愛神,然後愛人——是耶穌基督門徒的一項標誌性特質。

對神的愛

我們可以用許多方式來表達我們對神的愛。我們可以遵守祂的誡命(見約翰福音14:15,21);我們可以將祂置於生活的首位,順服祂的旨意;我們可以將自己的渴望和心思都對準祂(見阿爾瑪書37:36);我們可以因祂賜給我們的祝福而心懷感恩,並慷慨地分享那些祝福(見摩賽亞書2:21-244:16-21);透過祈禱和為人服務,我們可以表達並加深我們對祂的愛。

就像其他誡命一樣,愛神這條誡命也是為了我們的益處。我們愛什麼,就會追求什麼;我們的追求決定了我們的思想和行動;而我們的思想和行動又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人——以及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

對人的愛

愛人是我們愛神的延伸。救主教導我們許多愛人的方法(例見路加福音10:25-37馬太福音25:31-46)。我們主動關懷,在內心和生活中接納他們;我們藉由服務來表達愛——即使是用微小的方式奉獻自己;我們愛人,運用神所賜的恩賜去造福他人。

愛人包括有耐心、仁慈和誠實,也包括慷慨地寬恕。愛人意味著要尊重所有的人。

當我們愛某個人時,我們和那個人都會蒙受祝福;我們的心會成長,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有意義,我們的喜樂也會增加。

祝福

愛神和愛人這兩條最大的誡命,是神所有誡命的基礎(見馬太福音22:40)。我們若先愛神,然後也愛人,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會各歸其位。這種愛會影響我們的觀點、時間的運用、興趣的追求,以及優先順序。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跟從先知

神召喚先知來擔任祂在世上的代表。祂透過先知啟示真理,並提供指引和警告。

神召喚約瑟·斯密為後期時代的第一任先知(見第1課)。約瑟·斯密的繼任者也同樣蒙神召喚來帶領祂的教會,包括今日帶領教會的先知。我們應該堅信活著的先知的神聖召喚,並遵從他的教導。

在價值觀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活著的先知和使徒的教導提供了永恆真理的碇錨。只要跟從神的先知,我們就不會因這世界的混亂和紛爭而不知所措;我們會在今生找到更大的幸福,並在這段永恆旅程中獲得指引。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遵守十誡

神向一位名叫摩西的古代先知啟示了十誡,以帶領祂的人民;這些誡命同樣適用於我們這個時代。十誡教導我們要崇拜神並向祂表達崇敬;十誡也教導我們應如何彼此相待。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圖像
男人背著女人

奉行貞潔律法

貞潔律法是神為我們的救恩和超升所制定的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丈夫和妻子間的親密性關係是神所制定,目的是為了讓夫妻在婚姻中生兒育女及表達愛意。這種親密關係和創造人類生命的能力應當是美好而神聖的。

神的貞潔律法禁止一男一女合法婚姻以外的性關係,這項律法也要求一個人在婚後要對配偶完全忠誠、堅貞不移。

為了幫助我們遵守貞潔律法,先知勸誡我們要在思想和言語上保持潔淨。我們應避開任何形式的色情。為了遵守貞潔律法,我們的行為和外表應當端莊。

準受洗者應奉行貞潔律法。

悔改和寬恕

在神眼中,違反貞潔律法是非常嚴重的罪(見出埃及記20:14以弗所書5:3),因為這濫用了祂所賜的創造生命的神聖能力。但即使我們違反了這項律法,祂依然愛我們;祂邀請我們悔改,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犧牲變得潔淨。罪所導致的絕望,可以被神的寬恕所帶來的甜美平安所取代(見教義和聖約58:42-43)。

祝福

神賜下貞潔律法來祝福我們和祂差遣到世上的靈體兒女。服從這項律法,是我們獲致個人平安,並在家庭關係中享有愛、信任和合一的關鍵所在。

我們若奉行貞潔律法,就會受到保護,免於婚姻以外的親密性關係所帶來的靈性傷害;我們也能避免經常伴隨這種關係所出現的情緒和生理問題。我們在神面前必將愈發自信(見教義和聖約121:45);我們會更樂於接受聖靈的影響;我們會更充分地準備好在聖殿訂立神聖聖約,使我們的家庭能永遠結合在一起。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遵守什一奉獻律法

教會成員的一大特權就是有機會繳付什一奉獻。我們若繳付什一奉獻,就能幫助推動神的事工,並造福祂的兒女。

什一奉獻律法源於舊約時代。例如,先知亞伯拉罕曾將他所有一切的十分之一奉獻出來(見阿爾瑪書13:15創世記14:18-20)。

什一一詞的字面意思是十分之一。我們繳付什一奉獻時,會將個人收入的十分之一捐給教會(見教義和聖約119:3-4收益應理解為收入的意思)。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神的恩賜;我們繳付什一奉獻,就是將祂所賜的一部分歸還給祂,以此來表達對祂的感激。

繳付什一奉獻是信心的表現,也是尊崇神的一種方式。耶穌教導我們,應該「先求〔神〕的國」(馬太福音6:33),而什一奉獻就是這麼做的一種方式。

圖像
寡婦的小錢,珊卓拉·瑞斯特繪

什一奉獻基金的使用

什一奉獻的基金是神聖的。我們將什一奉獻交給主教團成員,或者在許多地區,我們可以在線上繳付。主教團會將收到的什一奉獻轉給教會總部。

由總會會長團、十二使徒定額組和總主教團組成的議會,會決定如何將什一奉獻基金運用在神的事工中(見教義和聖約120:1)。這些用途包括:

  • 建造及維護聖殿和教堂。

  • 翻譯及出版經文。

  • 支援當地教會會眾的各項活動和運作。

  • 支援世界各地的傳道事工。

  • 支援家譜事工。

  • 資助學校和教育。

什一奉獻不用於支付工資給當地教會領袖,因為他們自願服務,分文不取。

祝福

當我們繳付什一奉獻時,神應許的祝福遠遠超過我們的付出。祂會「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甚至無處可容」(瑪拉基書3:10;見第7-12節)。這些祝福既可以是屬靈的,也可以是屬世的。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遵守智慧語

主的健康律法

我們的身體是神的神聖恩賜。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骨肉身體,才能變得更像祂。我們的身體非常重要,所以經文將其比作聖殿(見哥林多前書6:19-20)。

主希望我們尊重自己的身體,為此祂啟示了一項名為「智慧語」的健康律法來幫助我們。這項啟示教導我們要吃健康的食物,並且不要使用會傷害我們身體的物質——特別是酒、煙草和熱飲料(即茶和咖啡)。

本著智慧語的精神,近代先知警告我們不要使用其他有害、非法或易使人成癮的物質;先知也警告我們不要濫用處方藥。(關於在你的地理區域內是否有其他物質不應使用,你的傳道部會長會回答相關問題。)

祝福

主為我們的身體和靈性福祉提供了智慧語。祂應許,只要我們遵守這項誡命,就會獲得極大的祝福;這些祝福包括健康、智慧、知識的寶藏和保護(見教義和聖約89:18-21)。

遵守智慧語會幫助我們更易於接受聖靈的提示。雖然我們都會經歷健康方面的挑戰,但遵守這項律法會幫助我們在身體、心智和靈性上都更健康。

準受洗者應遵守智慧語。

關於幫助受習癮所苦之人的指引,見第10章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守安息日為聖

休息和崇拜的日子

安息日是神為我們設立的聖日,要我們每週放下日常工作而休息並崇拜祂。神賜給摩西的十誡之一,就是「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出埃及記20:8;亦見第9-11節)。

在一項近代啟示中,主重申安息日「是指定給你們放下工作而休息,並向至高者表達崇敬的日子」(教義和聖約59:10)。祂也說,安息日應當是個喜樂、禱告和感恩的日子(見第14-15節)。

作為安息日崇拜的一部分,我們每週都參加聖餐聚會;在這個聚會中,我們崇拜神,並領受聖餐來記念耶穌基督和祂的贖罪。我們領受聖餐時,會更新自己與神所立的聖約,並表明我們願意悔改自己的罪。聖餐教儀是我們守安息日的重心所在。

在教會,我們也參與一些課程,學習更多有關耶穌基督福音的事。在我們一起研讀經文的過程中,我們的信心不斷增長;在我們彼此服務、彼此鞏固的過程中,我們的愛也不斷增長。

在安息日,除了放下工作休息,我們也應避免購物和其他會讓人覺得安息日是個普通日子的活動。我們擱置世俗的活動,把思想和行為專注在屬靈的事物上。

行善的日子

為了守安息日為聖,我們避免做一些事情;與此同樣重要的,是在安息日行善。我們學習福音、鞏固信心、建立關係、提供服務,並和親朋好友一起參與其他提振人心的活動。

圖像
夫妻閱讀經文

祝福

守安息日為聖,是我們對天父和耶穌基督展現忠誠的一種方式。我們若使自己的安息日活動符合神對這日子的旨意,就會感受到喜樂和平安;我們的靈性會得到滋養,身體會恢復活力;我們會感覺與神更接近,與救主的關係也更深厚。我們會更完全地保守自己「不為世俗所玷污」(教義和聖約59:9),而安息日會成為「可喜樂的」(以賽亞書58:13;亦見第14節)。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服從和敬重法律

後期聖徒相信要服從法律,當個好公民(見教義和聖約第134篇信條第12條)。教會鼓勵成員提供服務,以改善自己的社區和國家;教會也鼓勵成員在社會和政府發揮影響力,以促進健全的道德價值觀。

教會成員受邀依法參與政府和政治程序;在政府擔任職務的成員,要以相關公民身分行使職責,不得代表教會。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圖像
天國裡最大的,凱克·理查繪

我們立約要為神和為人服務

服務

我們受洗時,立約要為神和為人服務;為人服務是我們為神服務的主要方式之一(見摩賽亞書2:17)。先知阿爾瑪教導那些渴望受洗的人,他們應該「承擔彼此的重擔,……與哀者同哀,……安慰需要安慰的人」(摩賽亞書18:8-9)。

洗禮後不久,新成員通常會接受召喚在教會服務;這些召喚是自願性質,且無給薪的。只要我們接受這些召喚並勤奮服務,我們的信心就會增長,我們也能培養才能並造福他人。

我們在教會所做的另一項服務,是擔任「弟兄施助者」或「姊妹施助者」;在這項職責中,我們為指派給我們的個人和家庭服務。

身為耶穌基督的門徒,我們每天都應尋找機會去服務。我們要像祂一樣,「周流四方,行善事」(使徒行傳10:38)。我們為鄰人和社區的其他人服務;在有JustServe的地區,我們可以透過JustServe參與服務機會;我們可以支援教會的人道救援工作,並參與救災。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圖像
在交談的人們

分享福音

在洗禮聖約中,我們承諾要「作神的證人」(摩賽亞書18:9),而我們作證人的一種方式,就是分享耶穌基督的福音。在我們所能提供的服務中,幫助他人接受福音最令人快樂(見教義和聖約18:15-16),也強有力地展現了我們的愛。

當我們體驗到奉行福音的祝福時,自然就會想要分享那些祝福。我們若樹立忠信的榜樣,那些看到福音如何造福我們生活的家人、朋友和熟人往往就會對福音產生興趣。我們可以用平常且自然的方式分享福音(見總指導手冊第23章)。

我們邀請他人與我們一起參與服務、社區、休閒娛樂和教會活動。我們可以邀請他們參加教會聚會或洗禮會;我們可以邀請他們觀看說明耶穌基督福音的線上影片、閱讀摩爾門經,或參加聖殿開放日活動。我們可以提出的邀請有千百種。通常,邀請只是為了讓家人、朋友和鄰人一起參與我們已經在做的事情。

如果我們祈求,神會幫助我們認出分享福音的機會,並告訴他人福音如何造福我們的生活。

如需更多有關應用愛、分享和邀請等原則的資訊,見第9章的「與成員團結合一」。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禁食和禁食捐獻

神制定了禁食律法,讓我們能藉以培養靈性力量,並幫助有需要的人。

禁食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不吃不喝。教會通常把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定為禁食日。禁食日通常包括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吃不喝24小時,禁食主日的其他重要部分包括祈禱和作見證。我們也受到鼓勵在其他有需要的時候禁食。

培養靈性力量

禁食能幫助我們變得謙卑、更接近神,並感受到靈性上的更新。耶穌基督在開始傳道之前曾禁食(見馬太福音4:1-2)。經文裡有許多記事,談到眾先知和其他人禁食以增強自己的靈性力量,並為自己或他人尋求特別的祝福。

禁食要伴隨著祈禱。我們若懷著信心禁食祈禱,就會更敏於接受個人啟示,也會更易於辨認真理,理解神的旨意。

幫助有需要的人

禁食時,我們會捐錢給教會,來幫助照顧那些有需要的人,這稱為禁食捐獻。我們受邀繳付捐獻,金額至少要與未吃的那兩餐等值。我們受到鼓勵,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慷慨捐出超過那兩餐價值的金額。繳付禁食捐獻是我們為人服務的一種方式。

禁食捐獻會用來為當地及世界各地有需要的人提供食物和其他必需品。有關如何繳付禁食捐獻,見本課的「繳付什一奉獻和其他捐獻」。

經文研讀

禁食

照顧有需要的人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 經文指南:「禁食

  • 總指導手冊22.2.2

  • 福音主題:「禁食和禁食捐獻

圖像
聖殿外的一家人

我們立約要持守到底

我們受洗時,與神立約要奉行耶穌基督的福音,「持守到底」(尼腓二書31:20;亦見摩賽亞書18:13);我們要努力成為耶穌基督終身的門徒。

摩爾門經中的先知尼腓將洗禮描述為我們邁上福音道路當進的門(見尼腓二書31:17)。受洗後,我們繼續「對基督堅定不移,……努力前進」(尼腓二書31:20)。

我們在門徒身分這條道路上「努力前進」的過程中,會準備去聖殿。我們在聖殿裡接受聖殿教儀,與神訂立聖約;我們在聖殿裡獲賜能力,並且被印證為永恆的家庭。遵守我們在聖殿所立的聖約,會為我們開啟一扇門,讓我們獲得神為我們預備的每一項屬靈特權和祝福。

只要我們持續忠信地走在福音的道路上,最終就會獲得神最大的恩賜——永生的恩賜(見尼腓二書31:20教義和聖約14:7)。

下列部分說明神提供了哪些方面的協助,來幫助我們持守到塵世旅程的盡頭,並從中找到喜樂。

聖職和教會組織

聖職是神的權柄和能力。天父透過聖職來完成祂的事工,即「促成〔祂兒女〕的不死和永生」(摩西書1:39)。神將權柄和能力授予祂在世上的兒女,讓他們協助完成這項事工。

聖職造福我們所有的人。我們能透過持有聖職職位的人來接受洗禮和聖餐等教儀;我們也能獲得醫治、安慰和忠告等祝福。

聖職和教會的領導人與召喚

本教會由耶穌基督透過先知和使徒來帶領。這些領袖蒙神召喚、按立及授予聖職權柄,奉救主的名行事。

在古代,基督賜給祂的使徒同樣的聖職權柄,使他們在祂升天之後可以帶領祂的教會。最後,當人們拒絕福音以及使徒死後,那權柄就消失了。

1829年,天上的使者透過先知約瑟·斯密復興了聖職,主再次建立祂有使徒和先知的教會。(見第1課。)

在地方層級,主教和支聯會會長持有聖職權柄來帶領教會的會眾。

當男性和女性蒙召喚和按手選派在教會服務時,就從神那裡獲得了在召喚中行事的權柄。這項權柄賜給傳教士、領袖、教師等人,直到他們從召喚上卸任為止,而且這權柄是在持有聖職權鑰者的指導下委派給他們的。

聖職權柄只能以合乎正義的方式運用(見教義和聖約121:34-46)。這項權柄是神聖的託付,要代表救主並奉祂的名行事,而且其目的始終是為了造福他人、為人服務。

圖像
上主日學的男青年

亞倫聖職和麥基洗德聖職

在教會中,聖職包括亞倫聖職和麥基洗德聖職。在持有聖職權鑰者的指導下,亞倫聖職和麥基洗德聖職被授予配稱的男性教會成員。一個人被授予適當的聖職後,會被按立至該聖職的一個職位,如執事或長老。他必須由持有必要權柄的人按立。

男性成人或男青年在接受聖職時便與神立約,要履行神聖職責、為人服務,以及協助建立教會。

男青年在滿12歲那年的一月起,便可接受亞倫聖職,並被按立為執事。他們可以在滿14歲那年被按立為教師,並在滿16歲那年被按立為祭司。成年的男性歸信者可以在洗禮和證實後不久便接受亞倫聖職。亞倫聖職持有人可以執行聖餐和洗禮等教儀。

擔任亞倫聖職祭司一段時間後,年滿18歲的配稱男性可以接受麥基洗德聖職,並被按立為長老。接受麥基洗德聖職的男性可以執行聖職教儀,例如給予家人和其他人醫治和安慰的祝福。

有關新成員如何接受聖職,見總指導手冊38.2.9.1

定額組和教會組織

聖職定額組。定額組是一個有組織的聖職持有人團體。每個支會都有一個為成年男性設立的長老定額組,也有為男青年設立的執事、教師和祭司定額組。

慈助會。慈助會包括18歲以上的女性。慈助會的成員要鞏固家庭、個人和社區。

女青年。女青年在滿12歲那年的一月起,就加入女青年組織。

圖像
在教課的婦女

初級會。3到11歲的兒童屬於初級會組織。

主日學。所有的成人和青少年都參加主日學,一起研讀經文。

如需更多有關聖職的資訊,見總指導手冊第3章

如需更多有關聖職定額組和教會組織的資訊,見總指導手冊第8~13章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婚姻和家庭

婚姻

一男一女之間的婚姻是神所制定,是神為祂兒女的永恆進步所制定計畫的核心。

夫妻在婚姻中的結合應當是他們最珍惜的塵世關係。他們負有神聖的責任,要對彼此忠誠,並忠於他們的婚姻聖約。

在神的眼中,夫妻是平等的,其中一方不應該支配另一方。他們應該在合一與愛中作決定,雙方都完全參與。

夫妻若彼此相愛、攜手合作,他們的婚姻就能成為他們最大幸福的泉源;他們也能幫助彼此和子女進步,邁向永生。

家庭

像婚姻一樣,家庭也是神所制定,是神為我們的永恆幸福所制定計畫的核心。奉行耶穌基督的教導,最有可能讓我們的家庭獲得幸福。父母應教導子女耶穌基督的福音,並立下奉行福音的榜樣。家庭讓我們有機會彼此相愛、彼此服務。

父母應將家庭視為他們最優先的事項。照顧親生或收養的孩子,是父母的一項神聖特權和責任。

所有的家庭都有挑戰,但只要我們尋求神的支援並遵守祂的誡命,家庭的挑戰就能幫助我們學習和成長。有時,這些挑戰能幫助我們學習悔改和寬恕。

圖像
父親在教導家人

教會領袖鼓勵教會成員,要每週舉行家庭晚會。父母會用這個時間教導子女福音、鞏固家庭關係,以及共度快樂時光。教會領袖也發布了一份文告,來教導有關家庭的重要真理(見「家庭:致全世界文告」,ChurchofJesusChrist.org)。

鞏固家庭的其他方法包括家庭祈禱、經文研讀,以及一起在教會崇拜。我們也可以研究家譜、蒐集家庭故事和為人服務。

許多人沒有什麼機會結婚或擁有充滿愛的家庭關係,許多人曾經歷離婚和其他困難的家庭狀況,但不論我們的家庭狀況如何,福音都會為我們每個人帶來祝福。只要我們忠信,神必提供方法,讓我們能蒙福擁有充滿愛的家庭,不論是在今生或是在來生。

經文研讀

婚姻

家庭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為已逝祖先所做的聖殿和家譜事工

天父愛祂所有的兒女,希望他們都能獲得救恩和超升;然而,有數十億人沒有聽到耶穌基督的福音,也沒有接受福音的救恩教儀就死去了。這些教儀包括洗禮、證實、男性的聖職按立、聖殿恩道門和永恆婚姻。

主透過祂的恩典和慈悲,為這些人提供了另一個方法來接受福音及其教儀。在靈的世界,福音會傳給那些沒有接受福音就死去的人(見教義和聖約第138篇)。在聖殿裡,我們可以代替已逝的祖先和其他人執行教儀;這些已逝者在靈的世界可以接受或拒絕福音,以及為他們執行的教儀。

圖像
研讀經文的一家人

在執行這些教儀前,我們需要先找出尚未接受這些教儀的祖先。找出我們的家族成員,好讓他們能接受教儀,是我們從事家譜事工的核心目的。當我們找到有關他們的資料時,我們會在FamilySearch.org上將這些資料加入教會的資料庫,然後我們(或其他人)就可以在聖殿為他們執行代理教儀。

我們若找出自己的祖先並為他們執行教儀,我們的家庭就能永遠結合在一起。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

聖殿、恩道門、永恆婚姻和永恆家庭

聖殿

聖殿是主的屋宇,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我們在那裡可以接受神的神聖教儀,與祂訂立聖約。只要我們遵守這些聖約,神性的能力就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彰顯(見教義和聖約84:19-22109:22-23)。

恩道門

我們在聖殿接受的其中一項教儀稱為恩道門。恩道門一詞意指「恩賜」,而這項知識和能力的恩賜來自於神。在恩道門教儀中,我們與神訂立聖約,使我們與祂和祂的兒子耶穌基督緊緊相繫(見第1章)。

成人在成為教會成員滿一年後,便能有資格接受自己的聖殿恩道門。如需更多有關恩道門的資訊,見總指導手冊27.2

永恆婚姻和永恆家庭

神的幸福計畫使家人的關係可以超越死亡而永遠延續。在聖殿裡,我們可以締結今世和永恆的婚姻,這讓家人能永遠在一起。

已婚夫妻接受過聖殿恩道門後,便可印證或締結永恆婚姻,他們的子女也可印證給他們。

已在聖殿印證的夫妻必須遵守他們所立的聖約,才能獲得永恆婚姻的祝福。

圖像
在街上散步的夫妻

經文研讀

進一步了解本項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