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
祈禱


圖像
家庭祈禱

研讀教義

祈禱

我們都是神的孩子。祂愛我們、知道我們的需要,祂希望我們透過祈禱與祂溝通。我們應該向祂祈禱,而不是向其他人祈禱。當我們習慣在祈禱中與神親近時,就會逐漸認識祂,並且與祂更加接近,也會獲得祂願意根據我們的請求所賜予的祝福。

概覽

我們都是神的孩子。祂愛我們、知道我們的需要,祂希望我們透過祈禱與祂溝通。我們應該向祂祈禱,而不是向其他人祈禱。主耶穌基督命令我們:「你們必須常常奉我的名向父禱告」(尼腓三書18:19)。當我們習慣在祈禱中與神親近時,就會逐漸認識祂,並且與祂更加接近。我們的願望會變得與祂的願望更相像。只要我們願意用信心向祂祈求,就能確使自己和其他人獲得祂已準備好的祝福。

記錄靈感啟發

祈禱的原則

我們的天父時時準備好垂聽並回答我們的祈禱。我們的祈禱是否有力量,取決於我們自己。當我們努力使祈禱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時,要記住這項忠告:

作有意義的祈禱。先知摩爾門警告我們,如果有任何人「禱告……不真心誠意……這對他毫無好處,因為神不接受這種禱告」(摩羅乃書7:9)。為了使我們的祈禱有意義,我們必須有誠意而且「全心全力」(摩羅乃書7:48)祈禱。祈禱時要注意,避免無謂的「重複話」(見馬太福音6:7)。

措辭要能展現愛、尊重、虔敬和親近。這項原則的應用,會隨著我們所說的語言而有所不同。例如,如果我們是用國語(普通話)作祈禱,當我們談到神的時候,應該使用經文中的代名詞——您、您的,而不是用比較常見的代名詞你、你的。不管所用的語言為何,原則都是一樣的:我們在祈禱的時候,措辭應該要能適切傳達與神之間親愛、崇敬的關係。

要時時感謝天父。我們應該「因祂所賜的豐富慈愛與祝福而每天生活在感恩中」(阿爾瑪書34:38)。當我們花時間回想我們所得到的祝福時,會看出天父為我們做了多少事。我們應當向祂表達感激。

在我們所行的一切事上尋求天父的指引和力量。阿爾瑪勸告他的兒子希拉曼:「為你所需要的一切援助呼求神;是的,讓你所做的一切都為了主,無論你到那裡去,都在主裡面;是的,讓你所有的思想都對準主,是的,讓你心中的愛永遠放在主身上。你所做的一切事都要與主商量,祂必指導你做有益的事;是的,晚上睡眠時,將你交給主,讓祂在你睡眠中看顧你;早晨起身時,讓你的心充滿對神的感謝;如果你這樣做,你必在末日被高舉」(阿爾瑪書37:36-37;亦見阿爾瑪書34:17-26)。

祈禱時要記得他人的需要。我們要「為自己的福祉和周圍的人的福祉」(阿爾瑪書34:27)獻上祈禱。要祈求天父祝福和安慰困苦之人。

尋求聖靈的指引,好使我們知道該在祈禱中說些什麼。聖靈能教導我們祈禱,並在我們所說的事情中指引我們(見羅馬書8:26尼腓二書32:8尼腓三書19:9,24)。祂能夠「按照神的旨意」(教義和聖約46:30)來協助我們祈禱。

當我們透過祈禱提出某項請求時,我們要盡一切所能促成此事實現。天父期望我們做的,不只是向祂祈求祝福而已。當我們要作重大決定時,祂往往會要求我們在祂賜給我們答案之前,「先在〔我們〕意念中仔細研究」(見教義和聖約9:7-8)。我們在祈求指引時的禱告能產生多大的效力,端賴我們在接受聖靈低語方面所作的努力有多少。如果我們「不幫助貧困的人和無衣蔽體的人,不探視患病受苦的人,有財物卻不分給有需要的人」(阿爾瑪書34:28),那麼我們為自己的福祉和他人的福祉所作的禱告就是枉然的。

面臨艱難的任務時,我們若跪下祈求協助,然後起身去做,天父會很喜悅。祂會在我們所有正義的努力上予以協助,但是祂很少會為我們做我們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

個人祈禱

耶穌基督在山上寶訓中勸告我們:「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6:6)。個人私下的祈禱是我們靈性成長的重要一環。

至少每天的早晨和夜晚,都要找一處不受干擾的地方,謙卑地跪下,與天父交談。雖然有時我們可能需要作靜默的祈禱,但是偶爾也要格外盡力作出聲的祈禱(見教義和聖約19:2820:51)。

祈禱是雙向的溝通。當我們結束祈禱時,要花些時間停頓和傾聽。有時在我們還跪著的時候,天父會勸告、指引或安慰我們。

千萬不要認為自己不配稱作祈禱。這種想法來自撒但,他要使我們相信我們不應該作祈禱(見尼腓二書32:8)。如果我們不想作禱告,仍應該要祈禱,直到我們想要作禱告為止。

救主命令我們:「要一直祈禱,好使你成為征服者;是的,好使你征服撒但,也好使你逃離支持撒但工作的撒但僕人們的手」(教義和聖約10:5)。雖然我們無法一直跪著,但要一直獻上個人私下的祈禱,我們可以讓我們的心「不斷傾注在對〔神〕的祈禱中」(阿爾瑪書34:27;亦見尼腓三書20:1)。我們每天都可以一直保持著深愛天父和祂愛子的那種綿延不絕的感覺。我們可以默默表達對天父的感激,並祈求祂在我們的職責上賜給我們力量。在遇到誘惑或身體上的危險時,我們也可以默默祈求祂的幫助。

家庭祈禱

救主除了吩咐我們要作私下的祈禱之外,還勸告我們要與家人一同祈禱。祂說:「你們要常奉我的名,在家中向父禱告,使你們的妻子和你們的兒女得蒙祝福」(尼腓三書18:21)。

我們要使家庭祈禱成為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的早晨和夜晚,我們都應該一起謙卑地跪下,讓每個家人常常有機會作祈禱,全家人一起感激天父所賜的祝福。我們也應該一起運用信心,祈求我們所需的祝福,並為他人禱告。

透過經常的家庭祈禱,我們的家人會更接近神,彼此也會更為親近。我們的子女會學到與天父溝通。我們會更充分地準備好去服務他人、抵抗誘惑。我們的家會成為充滿靈性力量的場所,以及阻絕世俗邪惡勢力的避風港。

公開的祈禱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在教會聚會或課堂上受邀作公開的祈禱。當我們獲得這樣的機會時,要記住我們是在與天父溝通,不是在公開講道。不必擔心別人對我們所作的禱告會有什麼想法,而是應該作個簡單、真誠的祈禱。

獲得祈禱的答覆

救主教導:「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馬太福音7:7–8)。祂對尼腓人說:「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只要正當,並且相信必然得到,看啊,你們求的就必賜給你們」(尼腓三書18:20)。

天父會傾聽我們的祈禱。祂的回答可能不會一直都如我們所願,但是祂確實會回答祈禱——根據祂的時間表和祂的旨意。因為祂知道什麼對我們最好,所以即使我們的請求相當真誠,有時祂也可能會說不。

祈禱的答案會以許多方式出現,往往是經由聖靈微小的聲音(見「啟示」)到來。答案可能會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出現,或是透過周圍人們親切的行為而來到。當我們繼續透過祈禱接近天父時,會更容易認出祂對我們的懇求所給予的慈悲而睿智的回答。我們會發現,祂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篇46:1)。

相關主題

經文

參考經文

經文研讀資源

教會領袖的信息

其他信息

影片

「祈禱」

“President Monson Talks About Prayer”

圖像
大會堂唱詩班標誌

大會堂唱詩班影片

A Child’s Prayer(「孩子的祈禱」)

Did You Think to Pray?(「莫忘禱告」)

I Need Thee Every Hour(「我時時需要主」)

Oh, May My Soul Commune with Thee(「噢,願我靈與您相通」)

Sweet Hour of Prayer(「禱告良辰」)

學習資源

教會雜誌

凱撒·波尼多,「最後關頭的奇蹟」,2017年3月,利阿賀拿

潔西卡·拉森,「乘法高手」,2017年2月,利阿賀拿

聖經雅各書1:5-6」,2017年1月,利阿賀拿

卡麗薩·克萊默,「禱告的五個應許」,2017年1月,利阿賀拿

瑪格莉特·威爾頓,「感覺禱告沒有得到答覆時要問的五個問題」,2017年1月,利阿賀拿

I Didn’t Feel Worthy to Pray,” New Era, January 2017

Evelyn E., “Goats on the Run,” Friend, January 2017

Corwin B., “The Aquanaut Badge,” Friend, January 2017

Holly Carter, “Henry and the Corn Maze,” Friend, November 2016

Jill Hacking, “Brave Enough?Friend, October 2016

馬可仕·渥克,「祈禱——使人復原的力量」,2011年1月,利阿賀拿

我已經跟家人一起作過禱告了,為什麼還要自己作禱告?」,2011年1月,利阿賀拿

珍妮特·多馬,「先作禱告」,2009年10月,利阿賀拿

維吉妮雅·裴瑞拉,「孩子的祈禱」,2008年6月,利阿賀拿

但以理·歐朋蕭,「祈禱促成團結」,2007年8月,利阿賀拿

法爾·強生,「雷卡度知道」,2006年9月,利阿賀拿

瑪姬·柯克裴特瑞克,「我不想死」,2004年8月,利阿賀拿

法蘭斯科·費加拉,「祈禱真的有用」,2001年9月,利阿賀拿

研讀用本

總會會長的教訓

故事

教學資源

教學大綱

供教導兒童使用的故事與活動

Prayer,” Lesson Helps for Teaching Children

Jenny Poffenbarger, “The Loose-Tooth Test,” Friend, October 2016

Arie Van De Graaff, “Funstuff: Picture Puzzle,” Friend, October 2016

媒體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