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7課:「福音首要的原則和教儀」


7

「福音首要的原則和教儀」

目標

幫助班員明白福音首要的原則和教儀,即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悔改,洗禮,及證實禮;並幫助班員尋求其所帶來的祝福。

準備事項

  1. 審慎研讀本課經文。

  2. 閱讀班員研讀指南(35686 265)中本課的資料。計畫用不同方式在課程中引用這資料。

  3. 若有以下圖片,請在課堂上使用:耶穌是基督(62572;福音圖片集240);洗禮(福音圖片集601);以及聖靈的恩賜(福音圖片集602)。

  4. 若採用專心活動,請帶一條可以用來遮眼睛的布到班上來。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己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請一位自願者上前來,用布遮住此人的雙眼,然後請此人在黑板上寫下這個句子:耶穌是世界的光。取下布,請此人把這個句子再寫一次,然後請他回座。

  • 犯罪與矇眼的布有何相似之處?取下布的動作和運用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及悔改我們的罪有何相似之處?悔改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看清哪些事?

說明本課討論的是福音首要的原則和教儀。透過信心、悔改、洗禮、及聖靈的恩賜,我們就能在今生更加看清永恆的命運和目的。

討論及應用

請審慎選出最符合班員需要的課程資料。你可以用兩堂課的時間來上本課。

說明主透過先知約瑟·斯密「律上加律,令上加令」(教約128:21)地復興了福音。首先復興的真理就是福音首要的原則和教儀。邀請一位班員背誦信條第4條在黑板上列出首要的原則和教儀。

1.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是福音的首要原則。

指出福音的復興就是始於約瑟·斯密具信心的行動(約瑟·斯密——歷史1:11-14)。摩羅乃的顯現也是回應約瑟信心。根據約瑟的記錄,他在祈求寬恕時,「有充分的信心……〔會〕獲得神聖的顯示」(約瑟·斯密——歷史1:29)。

  • 對耶穌基督有信心是什麼意思?把我們的信心專注於耶穌基督為什麼很重要?

  • 我們要如何加強對耶穌基督的信心?(見教約19:2388:118阿爾瑪書32:27。強調信心的增進乃是循序漸進的,而非一蹴即成。也指出信心必須不斷滋養才會堅強。)可以的話,邀請班員分享增強他們對基督信心的經驗。

  •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況需要我們運用對基督的信心?信心如何幫助你克服沮喪、軟弱,或其他困難?對基督的信心如何鞏固我們跟別人的關係?(討論特定的關係,如夫妻、親子、支會成員,或鄰居等。)

  • 如何顯示我們對基督的信心?(見教約20:69聖經雅各書2:14-17。)對基督的信心如何影響我們為善的渴望?

  • 和班員閱讀教約8:10沒有信心我們可以做什麼?信心我們可以做什麼?(某些答案可見教約35:942:48-5163:9-11摩羅乃書7:33。)你見過信心的力量如何彰顯?

  • 教義和聖約中經常重複的一個信息是運用信心來祈禱的重要。譬如說,主在教約10:46-52中提到,摩爾門經之所以被保存下來,是因為古代先知們「禱告中的信心」。信心在祈禱中的角色為何?

2.透過真誠的悔改,我們可以領受贖罪的祝福。

說明悔改是教義和聖約中的一個重要主題。主教導悔改的教義,並且再三強調悔改的必要。祂應許悔改者會有偉大的祝福,不悔改者會有懲罰。

  • 什麼是悔改?(見教約58:42-43。悔改是一個過程,藉著救主贖罪的力量,我們成為潔淨,獲得罪的赦免。要悔改,我們就必須承認罪、棄絕罪,並且遠離邪惡,也要將我們的心和願望轉向神,真誠地努力遵守祂的誡命。要討論悔改的過程,見「其他教學建議」的第2項。)

  • 真正的悔改和只是戒掉惡習或改變行為有何不同?

    泰福·彭蓀會長說明:「悔改並不只是改變行為而已。……真正的悔改是以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為基礎及出發點的,此外別無他途。真正的悔改包括心的變化,而不只是行為的改變而已(見阿爾瑪書5:13)」(The Teachings of Ezra Taft Benson [1988], 71)。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尼爾·麥士維長老教導:「悔改需要人離開邪惡而轉向神」(1992年1月,聖徒之聲,第30頁)。

  • 和班員閱讀教約18:11-1319:16-19。這些經文對救主的愛教導了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救主的贖罪才能獲得罪的赦免?(亦見尼腓二書2:6-9。)為什麼悔改對於獲得罪的赦免是必要的?

    說明當我們犯罪的時候,就成為不潔,受制於公道律法所要求的懲罰。在我們不完全的狀況下,我們無法再次成為潔淨,或是靠自己滿足公道的要求。由於救主救贖了我們的罪,祂便承擔公道所要求的懲罰,賜給我們成為潔淨所需的慈悲與寬恕。贖罪的祝福只有在我們悔改時才會賜給我們(阿爾瑪書7:14)。

  • 為什麼對耶穌基督的信心對真正的悔改是必須的?

  • 在黑板上寫下不悔改的後果。不悔改我們的罪會有哪些後果?(請班員讀以下的經文並找出後果:教約1:3319:17-18,和29:17。把這些後果列在黑板上。其他的後果可能包括:遠離神和人、罪惡感、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把其他的罪合理化,變得不寬厚。)

  • 在黑板上寫下真心悔改的祝福。主對真心悔改罪的人的應許是什麼?(請班員讀以下的經文並找出應許的祝福:教約1:3258:42109:53。把這些應許列在黑板上。)邀請班員分享悔改如何造福他們的生活。(注意:提醒班員不要詳細描述過去的罪行。)

  •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很難去寬恕自己或別人;主不是答應:只要我們悔改,祂便會寬恕我們嗎?

  • 我們如何更有悔改之心?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拖延悔改?我們如何克服驕傲、沮喪、自滿、或其他任何會阻礙我們悔改的事物?

尼爾·麥士維長老教導:「悔改是為了救人,而不是一條嚴厲的教義。悔改不僅對罪惡重大的人有效,對已經很好的人而言,也能幫助他力求進步」(1992年1月,聖徒之聲,第30頁)。強調悔改的路可能艱辛,但是脫離罪、把心轉向神能夠帶來極大的喜悅。

3.洗禮是必要的教儀。

說明信心和悔改導向福音的第一個教儀:洗禮。主在教義和聖約中啟示了洗禮的目的、條件、和如何執行的指示。施洗約翰藉由先知約瑟·斯密復興了執行該教儀所需的聖職權柄(見第8課)。

4.藉由證實禮,我們接受聖靈的恩賜。

說明聖靈是神組中的一員,是一位「靈體的人」(教約130:22)。經過水的洗禮後,教會成員藉由證實禮,接受聖靈的恩賜(教約33:1535:5-6)。此項教儀又稱為「火與聖靈洗禮」(教約20:41)。先知約瑟·斯密說:「水的洗禮只是半個洗禮,如果沒有……聖靈的洗禮——是毫無用處的」(約瑟·斯密先知的教訓,第314頁)。

  • 聖靈的啟示和聖靈的恩賜有何不同?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達林·鄔克司長老教導:「聖靈的啟示在引領真心尋求的人歸向福音真理,勸服他們悔改和受洗。聖靈的恩賜包羅更廣,……具有聖靈經常同在的權利,使我們能『一直有祂的靈與〔我們〕同在』(教約20:77)」(1997年1月,聖徒之聲,第64-65頁)。

    十二使徒定額組布司·麥康基長老比喻,一個人在受洗前所能接受到的聖靈啟示,就有如閃電「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所閃過的〔火花〕」;而一個人在受洗後所接受到的聖靈的恩賜,就有如「正午太陽釋放的光芒,不斷照耀生命的道路,也照耀生命周遭的一切」(A New Witness for the Articles of Faith [1985], 262)。

  • 接受聖靈的恩賜並不必然確保聖靈會一直與我們同在。我們必須做什麼,聖靈才會不斷與我們同在?

    約瑟·斐亭·斯密會長說:「聖靈不會住在不願意遵守神誡命,或是故意違背誡命的人身上」(Church News, 4 Nov. 1961, 14)。

  • 聖靈有哪些作用?(挑選以下某些經文章節來與班員一同閱讀。討論每一段經文教導了聖靈的哪些作用。將答案摘要寫在黑板上。)

    1. 教約18:1839:642:1475:1079:2。(祂是教師;亦見約翰福音14:2616:13尼腓一書10:19摩羅乃書10:5。)

    2. 教約39:6。(祂是保惠師;亦見約翰福音14:16。)

    3. 教約42:17100:8。(祂是證人;亦見約翰福音15:26阿爾瑪書5:46。)

    4. 教約11:12。(祂引導我們行善、為人謙卑、判斷公正。)

    5. 教約11:1376:10。(祂啟發我們的心智,使我們的靈魂充滿喜樂。)

    6. 教約84:33(我們藉著靈被聖化;亦見尼腓三書27:20。)

    7. 教約31:1175:2784:85。(祂指示我們要去哪裡、做什麼事、說什麼話。)

    邀請班員分享聖靈在上述事項或其他方面如何祝福了他們。討論我們在生活中要如何才能更充分地享有這些聖靈的祝福。強調我們何其有幸能有神組中的一員為伴。分享你的見證,說明有聖靈為伴的重要。

5.我們必須在信心中持守到底才能獲得永生。

我們受洗後,就進入了那通往超升的道路。但是光是受洗,並不能保證我們就會超升。如同主在教義和聖約經常給我們的告誡:我們必須要遵守洗禮時所定的聖約,才能忠信地持守到生命的盡頭。

  • 和班員閱讀尼腓二書31:19-20教約14:7。持守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們持守到底,主應許給我們什麼祝福?

  • 有哪些經驗教導你忠於信仰及聖約的價值?

  • 和班員閱讀教約24:8。說明持守到底包括了在生命遭受考驗時仍保持忠信。人在艱困的時候該如何保持忠信?(邀請班員分享是什麼幫助他們度過了困難的考驗。)

結論

見證福音的首要原則和教儀的重要。表達你對耶穌基督、祂的贖罪及榜樣的感激。鼓勵班員要每天加強他們的信心、悔改他們的罪、遵守洗禮聖約,過著配稱的生活且有聖靈經常與他們為伴的生活。見證只要我們忠信持守到底,就會得到超升。

其他教學建議

1.「信心的盾牌」(教約27:17

與班員閱讀教約27:15,17。談到這段經文,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培道·潘會長說:

「信心的盾牌不是在工廠裡製造的,而是從家庭中產生的。

「我們一切教導的最終目的,在使父母兒女在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中合而為一,在家中享有快樂,在永恆婚姻中被印證,與各世代的家人連接在一起,以確定在天父的面前有機會獲得超升。……

「……因此我們的領袖一再要求成員明白,最值得做的事情是在家中做的。有些人始終不了解這點,總是安排了許多家外面的活動。這些活動儘管很合理,卻會讓我們沒有時間建立家中的信心盾牌」(1995年7月,聖徒之聲,第7-8頁)。

  • 父母和孩子如何在家中一起打造並鞏固信心的盾牌?

2.悔改的過程

  • 我們必須做什麼來悔改?教約58:4361:2教導我們如何悔改?為什麼認罪是悔改的一個重要部分?為什麼棄絕罪對悔改是重要的?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李察·司考德長老概述悔改的要件如下:

為罪而憂愁:……它……會使人有真誠的願望去改變,使人願意去滿足寬恕的每一項要求。……

棄罪:這是指下定一個不再犯罪的永久不變的決心。……

認罪:你永遠需要向主認罪。如果所犯的罪嚴重的話,例如不道德行為,則需要向主教或支聯會會長認罪。……

補償:你必須盡可能去補償全部被偷的、被損壞的、或被玷污的。……

遵守所有的誡命:完全的服從把福音的全部力量帶進你的生活中。……這包括你起初可能以為不屬於悔改內容的事情,例如參加聚會、繳納什一奉獻、提供服務、寬恕他人。……

認識救主:在悔改的所有必要步驟中,我見證最最重要的是你必須真正地相信寬恕是因救贖主而來的」(1995年7月,聖徒之聲,第81-82頁)。

如果你教導的對象是男女青年,不妨請他們閱讀並討論鞏固青年手冊中(36550 265)悔改的部分(第29-30頁)。

3.小組報告

帶福音圖片集(34730 265)到班上來。將班員分成兩組,每組各分發半疊的圖片。然後請他們利用手邊的圖片,花幾分鐘想出一個跟福音首要原則和教儀有關的信息。鼓勵他們運用5到10張的圖片。給每組時間分享他們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