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16課:「你要在我的聖日……獻上你的聖餐」


16

「你要在我的聖日……獻上你的聖餐」

目標

幫助班員增強守安息日為聖的渴望。

準備事項

  1. 審慎研讀下列經文及其他資料:

    1. 教義和聖約第59篇及本課其他經文。

    2. 經文指南,「安息日」,,第48頁。

  2. 閱讀班員研讀指南(35686 265)中本課的資料。計畫用不同方式在課程中引用這資料。

  3. 若有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圖片,則準備在課程中使用(62175;福音圖片集227)。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己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 你進聖殿時有什麼感覺?(如果班員尚未去過聖殿,就問他們在聖殿中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在討論中對聖殿中的氣氛和世俗的氣氛做一比較。)

  • 和班員閱讀教約109:13。聖殿為何和其他地方不同?(主聖化了聖殿,聖殿是祂的屋宇。)

  • 和班員閱讀創世記2:1-3,說明這就是主制定安息日的經過。根據這項紀錄,安息日為何和其他日子不同?(主聖化了安息日,這是祂的日子。)

說明本課將討論安息日,並指出:就許多方面而言,當我們「進入」每個安息日時,都同樣可感受到進入聖殿時的虔敬氣氛。我們可以記住主聖化了安息日,能在祂的日子崇拜祂、事奉祂,是我們的榮幸。

討論及應用

本課涵蓋的資料超過一堂課所能教導的內容,請審慎選出最符合班員需要的課程資料。

1.主制定安息日。

說明神在創世時即設立了安息日的模式。工作六日後,祂在第七日休息,並聖化該日為聖日(創世記2:2-3)。祂從太初就吩咐祂的兒女要守安息日為聖(經文指南,「安息日」,第48頁)。

主在我們這福音期再次強調安息日的重要。主透過先知約瑟·斯密,揭示我們在這日應藉由參加教會聚會、領受聖餐及休息不工作來向祂獻上我們的虔敬(教約59:9-13)。

2.藉由在主日教會聚會中崇拜神來向祂獻上虔敬。

  • 主說:「你要在我的聖日到祈禱之家……」(教約59:9)。你認為在安息日聚在一起崇拜神為什麼很重要?對你而言,在主日參加教會聚會為何是項祝福?

  • 戈登·興格萊會長說「每個聖餐聚會都應是靈性的盛宴」及「享受屬靈的提神點心的時間」(Teachings of Gordon B. Hinckley [1997], 563, 564)。我們如何做到這點?我們如何讓主日的其他聚會靈性更充實?(答案包括:帶著崇拜的態度前來、準時、預習預定的課程資料、積極參與、仔細聆聽、設法鞏固其他的人、不挑剔演講者或教師等。)

    第十二任總會會長賓塞·甘會長說:「我們出席主日聚會,不是享受快樂、也不只是接受指導,而是一同崇拜主,這是個人的責任,不論講臺上的短講如何,他若希望在靈性與真理中崇拜主,就必須出席聚會,領受聖餐,沉思默慮福音之美麗。如果你覺得聚會失敗,那是你自己的失敗;沒有人能替你崇拜」(1978年7月,聖徒之聲,第4-5頁)。

  • 我們如何準備自己參加主日聚會?父母如何幫助兒女從主日聚會中受益更多?(邀請班員分享和這些問題相關的經驗。)

  • 音樂如何強化主日聚會?(見聖詩選輯總會會長團序之「教會聚會中的音樂」。)每個人都唱聖詩為何很重要?(見教約25:12。)唱聖詩帶給你什麼祝福?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培道·潘長老擔心「越來越多領袖和成員不唱會眾聖詩」。他隨後建議:「我們應唱錫安之歌,這是崇拜不可或缺的一環」(1992年1月,聖徒之聲,第22頁)。

  • 我們如何更有意義地參與主日聚會中的會眾祈禱?

  • 虔敬在教會聚會中為何很重要?

    培道·潘長老說我們在教堂中應虔敬,以免侵擾了「別人在感受細微靈性溝通時所做的努力」。他也提醒我們虔敬「並不是完全的安靜,我們必須容忍嬰孩的哭叫聲,以及偶而正被帶出會堂的幼兒爆發出的聲音」(參閱1992年1月,聖徒之聲,第22頁)。

    戈登·興格萊會長談到傳教時一次尷尬的經驗:

    「我們聚會的場所是……市政廳,那是租來的。地板很硬,……每一次有人移動椅子,就產生噪音。但這不是最糟糕的事。最糟糕的是分會成員談天的吵雜聲。

    「有一回我們邀請了敲門時找到的一個家庭來聚會。我們作傳教士的興沖沖地站在門口歡迎他們。當時大廳裡的氣氛與往常一樣歡樂,成員們吵雜地交頭接耳。這個家庭進來之後,就朝一些椅子走去,跪了下來片刻,闔眼默禱。之後,他們虔敬地坐在吵雜聲之中。

    「老實說,我當然很尷尬。他們覺得自己是來參加一種崇拜儀式的,而且他們也都循規蹈矩的照著做了。

    聚會結束後,他們靜悄悄地離開了。我們再次見面的時候,他們都對自己所經歷到的表示失望。這件事我一直都沒忘記」(Teachings of Gordon B. Hinckley, 557)。

  • 我們如何增進教會聚會的虔敬氣氛?

3.藉由領受聖餐向神獻上虔敬。

展示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圖片。

  • 主吩咐我們在安息日領受聖餐(教約59:9,12)。每星期領受聖餐為何很重要?(見教約59:9尼腓三書18:6-7;及下列引言。)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約瑟·胡適令長老說:「窗戶要經常清洗才能除去灰塵及污垢。……屬世的窗戶要經常徹底清洗,同樣的,靈性的窗戶也應如此。……配稱領受聖餐、更新洗禮誓約,能使我們看清生命的永恆目的及神聖的優先順序。聖餐祈禱文在我們立願記得救主耶穌基督時,使我們得以自我反省、悔改和再次獻身」(1996年1月,聖徒之聲,第82頁)。

  • 領受聖餐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祝福?

  • 我們如何準備好自己領受聖餐?父母如何幫助子女為這項教儀作好準備?(不妨討論如何幫助各年齡層的兒童。)唱聖餐聖詩如何幫助你作好準備?聖餐祈禱文如何幫助你作好準備?(見教約20:77,79。)

  • 領受聖餐時為何須配稱?(見哥林多前書11:28-29尼腓三書18:29摩爾門書9:29。)

  • 我們如何在領受聖餐時將心意專注在耶穌身上?

  • 如何使聖餐教儀在生活中更具意義?(強調不應將這項教儀變成只是一種習慣或例行公事。)領受聖餐如何在一星期的其他日子中鞏固我們對救主的承諾?

  • 我們在安息日不僅領受聖餐而已,更要向主獻上我們自己的聖餐及供奉(教約59:9,12)。這意味著我們應向主獻上能代表我們虔敬的供物或犧牲。我們應獻上什麼供物?(見教約59:8教約59:12註腳b教約64:3497:8;及以下引言。)

    十二使徒定額組羅素·培勒長老說:

    「耶穌在結束塵世傳道工作後,……告訴尼腓使徒,祂不再接受燔祭,門徒應獻上『破碎的心和痛悔的靈』(尼腓三書9:19-20;亦見教約59:8,12)。主不再要求動物或穀物,現在祂要我們放棄所有不屬神的事。這種更高層次的犧牲律法直抵人的靈魂深處……

    「……若我們克服自己自私的念頭,將神放在生活的首位,並立約不計代價事奉祂,就是在實踐犧牲律法了」(“The Law of Sacrifice,” Ensign, Oct. 1998, 10-11)。

4.藉由休息不工作來向神獻上虔敬。

  • 主在教約59:10揭示我們應在安息日「放下〔我們的〕工作去休息」(亦見教約59:13)。放下我們的工作去休息是什麼意思?放下工作去休息如何能向神顯示我們的虔敬?

  • 放下工作去休息包括不在安息日做買賣、不去遊樂場所,也不追求其他俗世的事物(見以賽亞書58:13,注意「不以操作為喜樂」及「不辦自己的私事」這兩句話)。什麼樣的活動似乎會使你失去安息日的精神?哪些世俗雜事會侵擾到安息日?我們如何不受這些雜事干擾?

    總主教大衛·柏頓說:「我知道守安息日為聖不容易,特別是對教會中的年輕人而言,因為他們想加入的球隊經常在星期日比賽。我也知道很多人認為星期日到便利商店買一兩樣東西沒什麼關係。但是我也知道,謹記守安息日為聖是我們準備好自己接受聖靈的提示時,必須遵守的最重要誡命之一」(1999年1月,利阿賀拿,第9頁)。

  • 放下工作去休息並不是說我們可以偷懶,我們應跟隨救主的榜樣並「在安息日做善事」(馬太福音12:12;亦見路加福音13:10-17約翰福音5:1-19)。你認為安息日適合做哪些活動?(把答案列在黑板上。)如何改善我們在安息日的個人崇拜時間?

    賓塞·甘會長教導說:「安息日是做值得做的,做神聖事情的聖日。不工作、不遊戲固然重要,但還不夠。安息日必須有建設性的思想與行為,只是閒坐在家中、一事不做,也是違背了安息日。遵守安息日,必須跪下祈禱,準備課程,研讀福音;沉思,探訪生病或頹喪的人,寫信給傳教士,睡個午覺,讀有益的書刊,出席應當參與的一切聚會。」(參閱1978年7月,聖徒之聲,第4頁)。

  • 如何決定哪些活動適合在安息日進行?(答案包括確定該活動能榮耀神、能提升靈性、滋養信心、鞏固家庭、協助或祝福他人,並有別於平日從事的屬世活動。)

  • 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在安息日鞏固家庭?父母如何幫助子女享受安息日的樂趣並守為聖日?(見下列引言。邀請班員分享和問題相關的個人經驗。向班員提出挑戰,要他們選出一種明確的方式來使安息日在他們家中更具意義。)

    戈登·興格萊會長說:「讓後期聖徒在安息日留在家中、教導家人、閱讀經文、從事有益、高尚,並能和主交通的事情」(“Excerpts from Recent Addresses of President Gordon B. Hinckley,” Ensign, July 1996, 73)。

    興格萊會長也勸誡我們:「我現在並不是要你們裝模作樣。我不要你們把孩子關在家裡,整個下午讀聖經給他們聽。要明智、要謹慎,讓安息日成為你和家人坐下來談論神聖和良好事情的日子」(Teachings of Gordon B. Hinckley, 559-60)。

    總會會長團在1980年宣佈主日聯合聚會時間表時,提出以下忠告:

    「在合宜遵守安息日一事上,個人和家庭將負起一項更大的責任。將有更多時間用於個人的福音研讀及家庭共同的福音學習。……

    「我們期望新的聚會及活動時間表能使教會成員有更多靈性的成長」(Church News, 2 Feb. 1980, 3)。

  • 安息日應是祈禱之日(教約59:14)。哪些方法可使我們在這日更充滿祈禱之靈?如何使祈禱更有意義?

  • 哪些困難使你無法讓安息日像期望中那麼有意義?你現在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審慎的計畫如何幫助你避免或控制這些困難?

5.主祝福守安息日為聖的人。

  • 和班員閱讀教約59:9,13,15-17。主應許給守安息日為聖的人什麼祝福?(把答案列在黑板上。)

  • 守安息日如何幫助我們「不為世俗所玷污」?(教約59:9;答案包括:守安息日可幫助我們悔改、更新洗禮聖約、將思想專注於神及具永恆價值的事物上,而非屬世的事物上。)

  • 守安息日如何幫助我們得到主在教約59:13所應許的充足喜樂?合宜地守安息日如何幫助我們在身體和靈性上獲得增強?這如何幫助你在一星期的其他日子中更有效率?

  • 主應許守安息日的人會得到「大地所充滿的」及「地上……的美物」(教約59:16-17;亦見以賽亞書58:14)。你看到這應許如何應驗?

  • 守安息日為聖使你和家人在其他哪些方面蒙得祝福?

  • 主透露安息日應是「喜樂」(教約59:14)的日子。以賽亞說我們應「稱安息日為可喜樂的」(以賽亞書58:13)。你是否曾經感到在安息日所受的限制多於喜樂?我們要如何使安息日成為生活中一個歡樂的日子,並且是喜樂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專注於可做的事情,不要老想著那些不可做的事。)

結論

鼓勵班員反省他們應如何改善遵守安息日的狀況。見證只要他們守這日為聖,主會祝福他們有加增的靈性力量和喜樂。

其他教學建議

不妨採用下列構想之一或兩者都用,以補充建議的課程大綱。

1.如何幫助那些必須在主日工作的人

說明教會成員應盡全力選擇不須在星期日工作的職業。不過,雇主有時的確會要求我們在星期日工作。請班員想想這樣的情形是否曾發生在他們自己或家人身上。討論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盡量保有安息日的精神。建議班員告訴雇主他們希望能守安息日為聖。(教導對象若為青年時,請見鞏固青年第32-33頁〔36550 265〕。)

2.我們守安息日為聖時,主會祝福我們全體

當我們守安息日為聖時,主除了祝福我們個人之外,也會祝福我們全體,例如祂會祝福整個教會或社區。這一點強調了我們必需團結,共同守安息日為聖。

  • 請一位班員唸出經文指南第48頁「安息日」的第三段。疏於遵守安息日會帶來什麼影響?你的社區如何根據遵守安息日的情形而獲益或是喪失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