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23課:「藉著研讀也藉著信心尋求學識」


23

「藉著研讀也藉著信心尋求學識」

目標

鼓勵班員終生「藉著研讀也藉著信心」學習(教約88:118)。

準備事項

  1. 審慎研讀本課的經文。

  2. 閱讀班員研讀指南(35686 265)中本課的資料。計畫用不同方式在課程中引用這資料。

  3. 如果使用專心活動,請一位班員準備分享一兩則因學習而蒙得祝福的個人經驗。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己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請一位班員簡要說出因學習而得到的祝福(見「準備事項」第3項)。

班員分享完後,說明本課討論終生學習的重要。

討論及應用

請審慎選出最符合班員需要的課程資料,鼓勵班員分享他們的學習經驗。

1.先知學校提供了足以讓我們遵循的學習模式。

指出在本福音期,主極為強調屬靈及屬世教育的重要。

主指示先知約瑟·斯密在俄亥俄州嘉德蘭創建先知學校。先知學校於1833年1月在嘉德蘭紐奧·惠尼商店樓上的小房間首次聚會(見第128頁的圖片)。教會領袖在這所學校接受有關福音教義、教會事務及其他事務方面的指導,以準備好領導教會及從事傳道事工(教約88:77-80)。

這些聚會為獲得屬靈經驗及深入討論福音原則提供了一個環境,許多啟示就在此獲得。教會歷史記載,「參加先知學校的人以及聖徒不斷因為得到的啟示,以及……更加認識神,而面容發出喜樂和滿足的光輝」(History of the Church, 1:334)。

  • 教會中有哪些學習機會?我們如何更充分準備好在教會聚會中學習?

  • 和班員閱讀教約88:122-125。主吩咐先知學校的弟兄做什麼?祂吩咐他們不要做什麼?(把班員的答案列在黑板上。)這幾節經文教導我們要如何彼此教導?這幾節經文說明我們應如何彼此學習?

圖像
紐奧·惠尼商店

紐奧·惠尼商店先知學校就是在這間位於俄亥俄州嘉德蘭的商店樓上的小房間舉行的。後來稱為智慧語的啟示(教約第89篇)以及其他許多啟示,都是在此接受的。

2.我們應「藉著研讀也藉著信心」學習。

  • 和班員閱讀教約88:118。為何研讀及信心在我們努力學習時是必要的?(見以下引言。)信心如何增強我們的學習能力?學習時若沒有對神的信心,也不遵守誡命,會有什麼危險?(見提摩太後書3:7尼腓二書9:28-29。)

    總會會長團的墨林·羅慕義會長說:「我相信我們要學習。我相信人能透過研讀,學習到很多的事。……不過,我也相信並知道:信心可加快透過研讀學習的速度」(Learning for the Eternities, comp. George J. Romney [1977], 72)。

  • 除了學習福音外,我們也應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例如歷史、科學及良好的文學。學習這些學科如何充實你的生活?

  •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什麼?學習福音和學習其他有益的學科之間有什麼關係?

    第三任總會會長約翰·泰來會長說:「我們應鼓勵大家接受各種教育及各類知識;培養對文學的品味,有文學及科學才華的人應加強該項才華;每個人都應發揮神所給予的恩賜。……任何良好,並在倫理、宗教、科學上值得讚揚的事,或能塑造出超升及高貴人格的事情,我們皆追求之。但我們對所獲得的每樣事,都需要有所理解,而這種理解力源自神」(The Gospel Kingdom, sel. G. Homer Durham [1943], 277)。

    戈登·興格萊會長任職於十二使徒定額組時,曾在演講中引用救主的命令「學我的樣式」(馬太福音11:29)。然後他說:「我建議各位遵行神子所給的這道命令。在你學習時,學習祂的樣式;在你研讀時,尋求夫子的知識。這項知識會以奇妙的方式補充你所得到的屬世訓練,給你豐盛的生命,以及無法以其他方法塑造的品格」(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4, 118; or Improvement Era, Dec. 1964, 1092)。

  • 你如何知道屬神事物的知識是最重要的知識?

3.我們應終生不斷學習。

指出主和祂的先知都一直強調學習的重要。我們應終生不斷學習。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羅素·納爾遜長老說:「由於我們對每個人的智能都視之為神聖,我們認為接受教育是一種宗教責任;……我們的創造主希望祂各處的子女都能自我教育」(1993年1月,聖徒之聲,第4頁)。

把下列問題寫在黑板上:

為何學習?

學習什麼?

如何學習?

和班員閱讀下列經文。讓班員找出黑板上那些問題的答案。把答案寫在合適的問題下。

  • 你認為我們為何被吩咐學習這麼多不同的事?

    戈登·興格萊會長告訴年輕人教育的價值:「你們男女青年盡可能地去接受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主已說得很明白,祂的人民要透過教育的過程,去獲取關於諸國家、國度以及世上各種事物的知識,這要藉著研讀,並且也要憑藉信心。教育是為你們開啟機會之門的鑰匙,值得你們為它犧牲,也值得你們努力爭取;如果你們訓練自己的心思和雙手,你們將會對所屬的社會有一番偉大的貢獻,也會讓你們所屬的教會以你們這位成員為榮。我親愛的年輕弟兄姊妹們,好好把握住每一個可以接受教育的機會;為人父母者,請鼓勵你們的子女去接受教育,造福他們的生命」(1999年6月,利阿賀拿,第4-5頁)。

  • 我們有什麼機會接受正規教育?(答案包括:中學、職業學校及大專院校。)正規教育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祝福?如何善用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

  • 百翰·楊會長教導說:「我們的教育應可增進我們的心智,使我們更為有用;讓我們能為人類家庭作更大的服務」(百翰·楊講演集,第296頁)。教育如何幫助我們為家人服務?教育如何幫助我們為他人服務?教育如何幫助我們建立神的國度?請班員分享他們所受的教育,幫助他們為人服務的經驗。

  • 和班員閱讀教約90:15。你的生活如何因研讀好書而更加充實?

  • 父母在教導子女上有何責任?(見教約68:25-28。強調父母有神聖的責任要幫助子女學習福音。父母也應教導生活必須的技能,如保健、努力工作、待人處世、管理金錢及接受良好教育。)

  • 父母如何鼓勵子女培養終身學習的熱誠?

    戈登·興格萊長老任職於十二使徒定額組時,強調鼓勵兒童閱讀的重要:「你知道你們的子女將會閱讀,他們會看書、看雜誌、看報紙。培養他們最好的品味。他們幼小時,就對他們朗誦偉大的故事,因為其中的美好教導有不朽的價值。讓他們接觸到好書刊。家中應該有一角落不論多麼小,至少他們可看到一些偉人們亦曾受益的書籍」(參閱1976年2月,聖徒之聲,第35頁)。

    多馬·孟蓀會長提醒我們小孩也能了解經文中的教訓:「學習的圖書館是幸福家庭的……標記。……主勸我們:『你們要從最好的書中尋求智慧的言語;藉著研讀也藉著信心尋求學識。』(教約88:118)。標準經典是學習的圖書館的必要成員,我們必須小心,不要低估孩子們閱讀和了解神話語的能力」(1989年1月,聖徒之聲,第67頁)。

    若想更深入探討教導兒童這主題,不妨參考1999年版的教導,沒有更偉大的召喚(36123 265)第127-143頁。此用本第45課也談到父母教導子女的責任。

  • 我們應避免哪種讀物?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泰福·彭蓀會長教導說:「今日坊間充斥各種書籍,真正受過教育的人就知道哪些書不該看。……只讀好書。約翰·韋斯里的母親勸告他說:『避免任何會削弱理解力、鈍化纖細的良知、模糊對神的感受、減低對屬靈事物的熱誠,……使肉體強於理智的事物』」(“In His Steps,” in 1979 Devotional Speeches of the Year[1980], 61)。

  • 除了接受正規教育及閱讀好書外,我們還能如何做到終生學習?

4.我們在聖殿接受永生的教育。

說明1833年6月下旬,先知約瑟·斯密在密蘇里州獨立城向聖徒提出一份建設錫安城的藍圖。

展示下面所示錫安城的藍圖。說明聖徒要在市中心建一座聖殿。雖然他們沒有建成錫安城,但卻依照此概念建設鹽湖城。

圖像
錫安城

錫安城的藍圖。聖殿座落於市中心。

  • 我們從在錫安市中心興建聖殿的計畫中學到什麼?(答案包括:聖殿是教會成員學習的中心、聖殿應是我們生活的中心。)

  • 和班員閱讀教約88:119。強調聖殿是「學習之家」。主在聖殿中透過哪些方法教導我們?我們要如何得到聖殿內的知識?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約翰·維特蘇長老教導:「聖殿是教導的場所。我們在此重溫福音原則,接受神國度奧妙的真理。若帶著正確的態度到聖殿,並在其中聚精會神,離開聖殿時,我們對福音的認知以及個人的智慧都會加增」(“Looking toward the Temple,” Ensign, Jan. 1972, 56-57)。

    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培道·潘長老說:

    「聖殿是一所偉大的學校,是學習之家。聖殿中具有虔敬的氣氛,成為教導至高屬靈事物的理想處所。……

    「你無法在初次進入聖殿時完全瞭解聖殿儀式,只能瞭解一部分。你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去聖殿學習,那些使你煩惱或困惑,或使你覺得神秘之事,將逐漸明白。其中有許多是內在的,個人的感受無法言喻,只有自己明白。……

    「因此要嚮往聖殿。引導你的子女心向聖殿。從他們孩提時代,就指引他們注意聖殿,而且開始準備有一天能進入聖殿。

    「同時,你自己要虛心受教,要虔敬。要汲取其中的教導——象徵的、極屬靈的教導——這種教導只有聖殿才有」(聖殿,第7-10頁)。

提醒班員聖殿教儀及其中的儀式都很神聖,不應在聖殿外討論這些教儀及儀式的細節。請班員記住這項原則並回答以下問題:

  • 參與聖殿教儀讓你學到哪些真理?

鼓勵班員盡可能經常參與聖殿教儀。泰福·彭蓀會長問道:「我們是否經常回到聖殿,去接受聖殿教儀,而蒙得個人的祝福?在主的殿中,禱告將得答覆,啟示將得頒佈,並有來自聖靈的指示」(1988年7月,聖徒之聲,第90-91頁)。

結論

鼓勵班員繼續終生學習,他們的生活才會豐盛,也才能為別人提供更好的服務。提醒他們主的吩咐:「藉著研讀也藉著信心尋求學識」(教約88:118)。

受到聖靈提示時,見證本課所討論的真理。可以為你所擁有的學習機會表達感謝。

其他教學建議

不妨採用下列構想中的一項或多項,以補充建議的課程大綱。

1.應用教義和聖約88:121-126中的勸誡

  • 和班員閱讀教約88:121-126。指出這裡所教導的原則能在生活的各方面幫助我們。哪些經驗使你了解這些原則的重要?

2.學海無涯但勿氣餒

  • 如何不因學海無涯而氣餒,繼續不斷學習?

    惠福·伍會長勸告我們:「不要因為無法一下子都學完就氣餒;一次學一樣,好好學並且珍惜所學,然後再去學另一樣真理,並且珍惜之。不出幾年,你就儲存了許多有用的知識,不僅能造福自己和子女,也能造福同胞」(The Discourses of Wilford Woodruff, sel. G. Homer Durham [1946], 269)。

    進行這部分討論時,不妨和班員閱讀教約78:17-18

3.在福音進修班和福音研究所中學習福音

分享戈登·興格萊會長以下這番話:「教會龐大的教育計畫不斷推前,藉福音進修班和福音研究所教導學生的計畫,繼續擴充。……我們敦促所有人,去爭取此項權益。我們可以毫不遲疑地答應大家,你們的福音知識,定會增長,信心定會增強。你會和那些跟你有同樣信仰的人,培養美好之友誼」(1984年7月,聖徒之聲,第70-71頁)。

當地若有福音進修班和福音研究所,不妨利用討論的機會,鼓勵男女青年及單身成人報名參加。考慮提出下列問題:

  • 福音進修班(或福音研究所)中的哪些經驗幫助了你?我們要如何鼓勵其他人參加福音進修班(或福音研究所)?

4.透過教育培養才能

複習才幹的比喻(馬太福音25:14-30;亦見教約82:18)。請班員把自己的才能和興趣寫在紙上。討論屬世和宗教教育如何幫助他們培養才能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