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12課:「聚集我的人民」


12

「聚集我的人民」

目標

幫助班員了解後期時代的以色列人在教會早期及今日是如何聚集的,以及他們如何參與這個聚集工作。

準備事項

  1. 審慎研讀下列經文及其他資料:

    1. 教義和聖約29:1-833:3-7第37篇38:24-4152:2-5,42-4357:1-3110:11信條第10條;以及本課其他經文。

    2. 傳承,第16-2337-39頁

  2. 閱讀班員研讀指南(35686 265)中本課的資料。計畫用不同方式在課程中引用這資料。

  3. 請班員準備摘述以下出自傳承一書的故事:

    1. 為了聚集到嘉德蘭,紐奧·耐特及老約瑟·耐特所作的犧牲(第18頁)。

    2. 露西·斯密帶領聖徒離開菲也特(第19頁)。

    3. 為了聚集到嘉德蘭,百翰·楊所作的犧牲(第23頁)。

    4. 考斯威爾的聖徒遷往密蘇里州的旅程及定居(第37-39頁)。

  4. 若採用專心活動,請帶一些竹筷子到班上來。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己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把竹筷子散落到教室的各處,指出這種情況可以很容易把筷子折斷。然後請班員把所有的筷子收集起來,再試看看能不能一次折斷所有的筷子。

  • 這個活動教導我們,主為什麼要祂的人民聚集在一起?

說明本課著重在以色列的聚集,以及我們在聚集這件事上所要做的部分。

討論及應用

審慎選用最能符合班員需要的資料。討論如何將經文應用在生活中。鼓勵班員分享與經文相關的經驗。

1.主正在聚集祂的人民。

說明以色列的聚集是教義和聖約中相當重要的課題。古代的以色列十二支派叛教後,就如同主所警告,遭敵軍俘虜,分散到世界各地。眾先知雖悲悼以色列民的邪惡,但也因為預見以色列在後期時代的聚集而感到喜悅(見經文指南,「以色列,」之次標題「以色列的聚集」)。這個偉大的聚集過程始於福音的復興,及召喚傳教士「對這一代宣講大喜的佳音」(教約31:3)。

先知約瑟·斯密說:「所有先知們已記寫的,從正義的亞伯的日子起,到最後一個曾在紀錄留下任何見證給我們考慮的人,在講到末後日子中,以色列的救恩時,都直接地表明那是在於聚集的工作」(約瑟·斯密先知的教訓,第83頁)。

  • 和班員閱讀信條第10條教約45:71。何謂以色列的聚集?(說明以色列的聚集具有靈性和實質上的兩層意義,見以下大綱。)

    1. 靈性上的聚集:以色列人靈性上的聚集是指世人學習福音、歸向基督、受洗加入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並遵守聖約。他們藉由這個方法由俗世聚集到教會,也就是聚集到神在世上的國度。

    2. 實質上的聚集:以色列人實質上的聚集是指教會成員齊聚在一個特定的地方,或聚集在世界各地的錫安支聯會。

  • 和班員閱讀教約29:1-2,7-8。從這些經文中,我們學到聚集的目的是什麼?聚集到主的教會為什麼是你生命中的一項祝福?

  • 說明指導以色列聚集的權柄來自一些特定的聖職權鑰。聚集以色列的權鑰是何時復興到地面上來的?(見教約110:11及該篇的前言。)

  • 說明本福音期的聚集始於紐約州少數的幾個人,現在則擴及世界各地,每年有無數的人加入主的教會。我們有什麼責任來協助人們聚集到主的教會?(見教約33:738:4039:1188:81。)

2.聖徒聚集到俄亥俄州。

1830年12月,教會剛成立8個月,主在本福音期首次要聖徒聚集在一起。祂給約瑟·斯密啟示,要聖徒離開紐約州,並聚集到俄亥俄州(教約37:3)。你可以參考此教師用本第274276頁以及班員研讀指南2931頁的地圖1和3。

  • 主吩咐祂的人民到俄亥俄州的目的是什麼?(見教約38:31-3239:15。)聖徒聚集到俄亥俄州後,在哪方面「蒙得高天的能力」?(見教約95:8105:33110:9。就某方面來看,在嘉德蘭聖殿完成後,聖徒透過救主的顯現而蒙得能力並接受復興的聖職權鑰。)

  • 和班員閱讀教約38:24-27。主在這段經文中對祂人民準備聚集到俄亥俄州有什麼忠告?(答案可能包括要有美德、彼此相愛、團結。)為什麼在教會中團結很重要?與教會成員團結合一的感覺如何祝福你的生活?我們要如何更團結合一?

  • 和班員閱讀教約38:34-39。主在這段經文中對祂人民準備聚集到俄亥俄州有什麼忠告?這項忠告如何應用在我們身上?主給聆聽這項聚集誡命的人什麼應許?(見教約38:39。)

說明1831年1月到5月之間,紐約州絕大多數的教會成員變賣、轉租或離棄了他們的農場,旅行300英里(約483公里)到俄亥俄州。這些聖徒中有許多人為了響應主聚集的召喚作了很大的犧牲。請指派的班員從傳承中摘述這些犧牲的故事(準備事項第3項所列的前三則故事摘要)。

  • 你認為這些教會成員為什麼願意犧牲財物及其他事物,以服從主的誡命,聚集到俄亥俄州?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榜樣中學到什麼?主要求我們犧牲什麼來協助建立祂的國度?

3.聖徒聚集到密蘇里州。

早期聖徒讀到錫安城,也就是新耶路撒冷會在後期時代建立的預言(以賽亞書2:2-3尼腓三書20:22尼腓三書21:22-28以帖書13:2-12摩西書7:61-62)。找出錫安城的地點並建立錫安是當時這些教會成員的主要目標之一。

聖徒聚集到俄亥俄州幾個月後,約瑟·斯密旅行到密蘇里州,在那裡得到一個啟示,指定密蘇里為錫安城的所在地(教約57:1-3)。有了這個啟示,密蘇里州成為本福音期教會的第二個聚集地(教約63:24,36-48)。從1831年到1838年,教會依舊是俄亥俄州和密蘇里州的人口集中地。可以參考此教師用本第275276頁,以及班員研讀指南3031頁的地圖2和3。

以下的時間表摘要了早期關於錫安及在密蘇里州建立教會的啟示。與班員瀏覽這時間表,如有需要,則使用黑板。

  1. 1830年9月(紐約州):主揭露,錫安城會建在「拉曼人的邊界上」,但確切的地點稍後才會指示(教約28:9)。

  2. 1830年9月和10月(紐約州):主召喚四名傳教士到拉曼人那裡傳福音(教約30:5-632:1-3)。這些傳教士是首批到密蘇里州的教會成員。

  3. 1831年2月(嘉德蘭,聖徒陸續抵達該地後不久):主說,祂會在祂認為適當的時間顯示新耶路撒冷的位置(教約42:62)。

  4. 1831年6月(嘉德蘭,召開當地第一次成員大會後):主召喚約瑟·斯密、西德尼·雷格登,及其他長老到密蘇里州傳教。主也應許要聖化密蘇里州這塊土地做為祂人民的繼地(教約52:2-5,42-43)。

  5. 1831年6月(嘉德蘭):主告訴從紐約州考斯威爾分會搬到俄亥俄州的聖徒應繼續遷往密蘇里州(教約54:8)。

  6. 1831年7月(先知旅行到密蘇里州後):主透露錫安城將位於密蘇里州,而獨立城將會是其中心地。會有一座聖殿蓋在獨立城(教約57:1-3)。

考斯威爾的聖徒是首批聚集到密蘇里州的聖徒,許多人隨後跟進。邀請班員摘述考斯威爾聖徒遷往密蘇里州並開始在那裡定居的經歷(見準備事項第3d項)。

  • 考斯威爾聖徒的故事中讓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你可以檢視這些聖徒在所處的非常狀況中,所具備的某些好特質。)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榜樣中學到什麼?

4.聖徒現在聚集在自己國家的錫安支聯會。

1831年至1838年間,俄亥俄州及密蘇里州仍有許多教會成員,當時由於迫害的關係,大多數的成員都需離開此地(見第2628課)。1839年,他們聚集到伊利諾州,並在那裡建立納府。1846年,他們被迫離開納府;1847年,百翰·楊會長帶領他們到洛磯山脈靠近大鹽湖的一個新聚集地。參考此教師用本第276頁班員研讀指南第31頁的地圖3。

聖徒定居猶他州幾年後,邀請全世界的聖徒聚集到猶他州的呼籲仍不斷。但是現在這種聚集已停止,教會成員現在被勸告要聚集到他們自己所在的錫安支聯會。1972年在墨西哥市舉行的一個區域大會中,布司·麥康基長老說:

「啟示提到……主再度來臨時,各國各民中都將有主的約民,說著不同的語言。……

「墨西哥聖徒聚集的地方就在墨西哥;瓜地馬拉聖徒聚集的地方在瓜地馬拉;巴西聖徒聚集的地方在巴西;全世界各地的聖徒都是如此。日本人聚集在日本;韓國人在韓國;澳洲人在澳洲;每個國家都是它自己人民聚集的地方」(in Conference Report, Mexico and Central America Area Conference 1972, 45)。

1973年4月,教會的第11任會長海樂·李會長在總會大會中引述了這些話,並且「宣佈先驅時代的聚集已告結束。現在的聚集是將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到該國的教會中」(培道·潘,1993年1月,聖徒之聲,第64頁)。

  • 什麼樣的情形使教會做了這個改變,要教會成員聚集到他們自己的國家,而不是聚集到一個中心地?(答案可能包括:教會成員的人數及資源已經足夠,得以在世界上許多地方建立支聯會及聖殿。)

  • 教會先驅時期要成員聚集到一個中心地的目的之一,就是使成員可以彼此鞏固,在世上找到避難所及保護。今日要成員聚集到錫安支聯會如何實現這相同的目的?(見教約115:6及以下的引言。邀請班員分享錫安支聯會如何保護、鞏固他們。)如何使我們的支聯會成為一個避難所、一個抵禦邪惡的地方?

    彭蓀·泰福會長說:

    「目前,以色列正向錫安的各個木樁(支聯會)聚集……支聯會至少有四個目的:

  • 〔支聯會〕是要團結並成全住在當地的成員,為他們提供教會計畫、教儀和福音教導。

  • 支聯會的成員要成為正義的模範,或旗幟。

  • 支聯會是一個防禦所。支聯會成員在當地聖職人員領導下團結一致,奉獻自己,履行職責,並遵守他們所立的約。……

  • 支聯會是暴風雨肆虐大地時的避難所」(1991年8月,聖徒之聲,第3,5頁)。

  • 聚集到嘉德蘭、密蘇里州、納府,及猶他州很重要的部分是要興建聖殿,對今日聚集到全世界的錫安支聯會的聖徒而言也是重要的。為什麼興建聖殿是聚集的重要部分?聖殿事工如何成就地上及靈的世界的偉大聚集事工?

    先知約瑟·斯密教導:「聚集……各世代神的子民的目的為何?……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造一座主的屋宇,使祂能夠在那裡向祂的人民顯示祂屋宇的教儀,及祂國度的榮耀,教導人民救恩的道路。……神基於相同的目的,在末世將祂的人民聚集在一起,造一座主的屋宇來準備他們接受教儀和恩道門、洗濯和膏抹」(History of the Church, 5:423-24)。

結論

強調主聚集以色列的應許今天正在實現當中。世人加入教會,聚集在全世界160多個國家中的錫安支聯會一起崇拜,使這偉大的事工加速進行。鼓勵班員辛勤地工作,聚集人民到教會,建立並鞏固他們自己所在之地的教會。見證主已應許聚集會帶來祝福。

其他教學建議

不妨採用下列構想之一或兩者都用,以補充建議的課程大綱。

1.「錫安會擴大……遍滿整個地面」

你可以說明錫安的中心地會在密蘇里州,但是錫安終究要遍滿地面。百翰·楊會長說:

「約瑟〔·斯密〕第一次透露聖徒應該聚集的地方時,在加拿大的一位婦人問我們是否認為傑克森郡足以容納所有的人。……讓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錫安會擴大,最後會遍滿整個地面。地面上再也沒有窮鄉僻壤,只有錫安。遍地都會有錫安。……

「我們要盡其所能地聚集更多的人、造福他們、讓他們接受恩道門等,並教導他們真理、把永恆生命的原則擺在他們面前、盡全力教育他們的心智、引導他們走向真理和正義的道路」(in Journal of Discourses,9:138)。

2.主準備真正地聚集「分散的猶大人」(以賽亞書11:12

救主死亡幾十年後,猶太人「必分散到各民族中」(尼腓二書25:15;亦見尼腓二書25:14)。然而,經文紀錄的許多預言指出,這些分散的猶太人會在後期時代再度重聚,耶路撒冷會賜給他們作為「他們的繼地」(尼腓三書20:33;亦見尼腓一書15:19-20尼腓二書9:1-2尼腓二書10:8)。

1836年3月27日,先知約瑟·斯密在嘉德蘭聖殿的奉獻祈禱文中祈求,可以開始聚集猶太人並救贖耶路撒冷(教約109:62-67)。分享以下的資料,說明主已經準備在聚集猶太人:

奧申·海德回憶他加入教會時,約瑟·斯密曾預言,「在適當的時候你會去耶路撒冷……;至高者將藉你的手進行一件偉大的事工,準備道路,讓那裡的人民能迅速聚集在一起」(History of the Church, 4:375)。海德長老於1840年4月的總會大會中,以十二使徒定額組一員的身份蒙召到巴勒斯坦傳教(History of the Church, 4:106)。18個月後他抵達目的地。

1841年10月24日星期天的清晨,海德長老登上橄欖山獻上祈禱。在禱告中,他奉獻並聖化那片土地「為聚集猶大分散的遺裔,按照聖先知的預言,重建耶路撒冷,……並建造一座聖殿來榮耀神的名」。他又祈求主永遠記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裔,「賜給他們這塊土地作為永遠的繼地」(History of the Church,4:456)。

為留下證明,海德長老在橄欖山頂用一堆石頭砌了一個石柱,也在「聖殿座落的地方,古代稱為錫安山〔可能是摩利亞山〕之地,砌了一個石柱」(History of the Church, 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