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33課:百翰·楊會長領導聖徒


33

百翰·楊會長領導聖徒

目標

幫助班員了解總會會長繼任的程序,並說明百翰·楊如何開始為西遷的旅程準備聖徒。

準備事項

  1. 審慎研讀下列經文及其他資料:

    1. 教義和聖約107:22-24

    2. 傳承,第66-71頁

  2. 閱讀班員研讀指南(35686 265)中本課的資料。計畫用不同方式在課程中引用這資料。

  3. 請班員準備摘要傳承一書中的下列部分:

    1. 「總會會長團的繼任」(第66-67頁)。

    2. 「準備離開納府」及「冬季旅程的考驗」(第69-70頁)。

  4. 若有下列圖片,請準備在課程中使用其中幾張:納府聖殿(62432;福音圖片集501);出納府地,1846年2月到5月(62493;福音圖片集410);及出納府地(福音圖片集411)。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己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說明先知約瑟·斯密去世後,許多人預測教會不復存在。

  • 這些人對教會的領導缺乏什麼樣的了解?

    讀以下約瑟·斐亭·斯密會長的話:

    「沒有人能靠自己的力量領導這教會。這是主耶穌基督的教會,祂就是教會之首。……

    「祂揀選並召喚世人為祂手中的工具,以完成祂的目的;祂領導和指示他們作這事工。人只是主手中的工具,若祂的僕人有所成就,一切榮耀永遠是屬於主。

    「如果這是人的事工,那遲早會失敗;但這是主的事工,祂永遠不會失敗」(參閱1970年10月,聖徒之聲,第1頁)。

說明先知約瑟·斯密殉教後,百翰·楊透過神所啟示的繼任程序而成為教會的領導者;這程序沿用至今。本課探討總會會長的繼任程序,並描述百翰·楊如何開始準備聖徒西遷至鹽湖山谷的旅程。

討論及應用

請審慎選出最符合班員需要的課程資料。鼓勵班員分享與經文原則相關的經驗。

1.先知約瑟·斯密給十二使徒國度的權鑰,並教導總會會長團繼任的原則。

說明1843年至1844年間的冬季,先知約瑟·斯密在納府用好幾天的時間為十二使徒進行個人的聖殿恩道門,並教導他們應負的職責。他告訴十二使徒,他擔心自己不久即將死亡,卻仍未將國度的權鑰交給其他人。當時身為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的惠福·伍回憶先知約瑟所說的以下談話:

「現在,弟兄們,我感謝神讓我活到今天,能給你們恩道門的教儀,現在我已將神印證給我的亞倫聖職和麥基洗德聖職的所有權力、使徒的權柄,以及其中所有的權鑰和權力都印證在你們頭上;現在我把教會及神國度的所有工作、負擔及管理轉移到你們肩上,我也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們堅強起來,並在天地之前,在神、天使及世人面前領導這個教會」(in James R. Clark, comp., Messages of the First Presidency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6 vols. [1965-75], 3:134)。

  • 和總會會長團的繼任相關的一項重要原則記載在教約107:22-24。和班員閱讀這幾節經文。這幾節經文提到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定額組的關係是什麼?(說明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分別組成定額組,這兩個定額組有相等的權柄和權力,但總會會長團蒙召主領教會。)

  • 了解教會這兩個主領定額組間的關係為何很重要?

    海樂·李會長說:「先知約瑟·斯密說:『沒有會長就沒有總會會長團』。所以,一旦總會會長逝世時,僅次於總會會長一級的十二使徒定額組,就立即成為教會之主領持有權柄人員。而十二使徒會長自動成為代理總會會長,直到正式按立總會會長並支持其職位為止」(參閱1970年10月,聖徒之聲,第2頁)。

有關繼任程序的進一步資料,請見其他教學建議的第1項。

2.約瑟·斯密殉教後,十二使徒接下主領教會的工作,直到百翰·楊蒙支持為會長為止。

說明約瑟·斯密去世後,總會會長團解散,十二使徒定額組成為教會的主領持有權柄人員。請指派的班員摘要傳承第66-67頁,「總會會長團的繼任」。

圖像
百翰·楊會長

百翰·楊會長

  • 西德尼·雷格登如何誤解教會的領導權?對於該由誰領導教會這問題,百翰·楊最初的反應是什麼?(見傳承,第66頁。他希望了解神對這事的旨意。)我們從百翰·楊的榜樣中學到什麼?

  • 在下午繼續討論教會領導權的會議中,百翰·楊預言,不跟從十二使徒的人就無法成功,且只有使徒能建立神的國度(傳承,第67頁)。教會歷史及今日的經驗,如何得以證明此事為真?

說明該會議結束時,聖徒一致支持由十二使徒定額組領導教會(傳承,第67頁)。以百翰·楊為定額組會長的十二使徒定額組開始領導教會,為時三年半。1847年12月27日,總會會長團正式成立,並以百翰·楊為總會會長。

3.聖徒在離開納府前接受聖殿教儀。

展示納府聖殿的圖片。說明那時聖徒已準備離開納府,但仍努力完成聖殿的建築工作。聖殿一能啟用,他們便大批聚集起來接受聖殿教儀。由以下百翰·楊會長的日記可看出當時聖徒迫切想接受個人教儀的情形:

「今天早上成群的聖徒湧進等候室等待進入。……一百二十一人接受了教儀」(History of the Church, 7:565)。

「由此可見聖徒多麼迫切要接受〔聖殿〕教儀,我們也很迫切想為他們執行,因此我全心投入在聖殿的主的事工,不分晝夜,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超過四小時,一星期只回家一次。

「禧伯·甘長老及其他十二使徒也常到聖殿,但因工作過勞,他們當中有些必須離開聖殿休息,以補充體力」(History of the Church, 7:567)。

1846年1月,對聖徒的迫害加劇。1846年2月初,楊會長宣布停止聖殿教儀,好讓聖徒離開納府。不過,尚未接受教儀的人並不想離開。楊會長在1846年2月3日記寫道:

「儘管我已經聲明我們將不主持聖殿教儀,主的屋宇還是整天擠滿了人,大家都那麼急於要接受教儀,好像弟兄們都希望我們留在這裡繼續執行恩道門,直到路被阻擋,敵人攔截我們為止。但是我告訴弟兄這樣是不智的,我們還會蓋更多聖殿,將來還有機會接受主的祝福,只要聖徒準備好接受這些教儀。即使我們不能繼續在此接受教儀,我們在這座聖殿已經得到豐盛的酬賞了。我也通知弟兄們我將搭篷車準備離去。我離開聖殿走了幾步,以為人潮將會散去,但是折回時發現滿屋子都是人,已擠得水洩不通了。

「看著群眾,了解他們的渴望,知道他們渴望獲得神的話語時,我們便繼續在主的屋宇中勤勉工作;有二百九十五人接受了教儀」(History of the Church, 7:579)。

  • 我們從聖徒急於接受聖殿教儀一事上學到什麼?聖徒在離開納府開始西遷前接受聖殿教儀為何這麼重要?(答案包括:加增的知識和力量可幫助他們忍受要面對的艱辛。)聖殿在哪些方面是你力量和指引的來源?

說明聖殿事工繼續進行到該週結束,然後聖殿就關閉了。總共有將近6,000名聖徒在開始西遷前接受了恩道門。

4.聖徒開始西遷,經歷了考驗及奇蹟。

展示一張出納府地的圖片,說明一些聖徒在1846年2月4日開始離開納府。請指派的班員摘要傳承第69-70頁,「準備離開納府」及「冬季旅程的考驗」。

由於聖徒開始離開納府時正值冬季,並被迫倉促準備,因此旅途格外艱辛。其中一件著名的事在二月初發生在糖溪;糖溪位於密西西比河岸,愛阿華州境內,離納府約七英里遠。在糖溪紮營的第一個晚上有九個嬰兒誕生,當時氣候嚴寒,聖徒又沒有足夠的棲身所。伊莉莎·舒寫道:

「除了一些已經習慣的婦女外,許多產婦在各種可以想像的環境下生產。有些人在帳篷中生產,有些人在篷車內、甚至在暴風雨及暴風雪中生產。我聽說有一個婦女在簡陋的小屋遮蔽之下生產,屋子四周圍著毛毯;而這些毛毯撐在地面釘的木樁上。樹皮釘的屋頂間漏著雨水。好心的姊妹手持盤子接雨水,以保護這初臨人生舞台的胎兒及母親不受雨淋。……

「要記得,這些在曠野出生的嬰兒的母親並不……習慣在森林漂泊及對抗狂風暴雨。……他們大多出生於東部諸州並在那裡受教育,他們在那裡接受了由耶穌及其使徒所教導的福音,並由於信仰的緣故,與聖徒聚集,藉著個人的信心、耐心及精力,在艱困的情況下,協助將納府建立成名符其實的『美麗之城』。那裡有他們可愛的家園,裝飾著花朵,並點綴著精選的果樹,這些果樹才剛開始要累累結實。

「他們剛向家園作了最後的告別,……帶著僅能裝滿一輛、兩輛或有時三輛篷車的有限物資,開始朝著沙漠前進」(in Edward W. Tullidge, The Women of Mormondom [1877], 307-8)。

  • 這段有關聖徒的紀錄有何令你感動之處?

說明到了1846年9月,大部分聖徒都已離開納府,分散在愛阿華州的各個屯墾區,準備過冬。暴徒一心要將其餘的聖徒趕離納府,所以掠奪他們的房舍,把他們趕到河裡。有些聖徒逃到對岸,卻沒辦法帶著任何家當或額外的衣服。來不及逃跑的人則遭暴徒毆打或被丟進河中。

供五、六百名無家可歸的男女及兒童棲身的避難營沿著河岸散佈約兩英里,大部分的人只有毯子或樹叢遮身,食物也非常有限,許多人病得無法上路,有些人死了。紐奧·惠尼主教買了一些麵粉並盡力分發,但仍不足供應人們的需要。這時主用奇蹟的方式供應聖徒的需要:

10月9日,食物異常短缺,這時好幾大群的鵪鶉飛到營區,降落在地上甚或桌上,許多鵪鶉被飢餓的聖徒捕了以後煮食。對忠信者而言,這件事和發生在古代以色列人中的事件相似,乃是神對現代以色列人慈悲的表現。

  • 神對古代以色列人行了哪項類似的奇蹟?(見出埃及記16:12-15。)主如何供應你的需求?

結論

按照聖靈的提示為本課所討論的真理作見證。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補充建議的課程大綱,不妨在課程中採用下列構想中的一項或多項。

1.總會會長團繼任方式的補充資料

總會會長團承繼的過程已發生多次,現在則沿用第191頁列出的模式。如果你覺得更詳細描述該過程能使班員獲益,可和他們回顧一下下列步驟。

  1. 預派在未來主領教會的人,會經啟示被召喚成為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

  2. 這人透過和定額組成員及總會會長團共事,也透過指派的工作接受訓練,為將來的召喚作準備。若他活得比定額組的其他成員更久,他便越來越資深,直到他成為十二使徒定額組會長,屆時就只有總會會長擔任使徒的時間比他更久了。

  3. 總會會長一旦去世,總會會長團解散,總會會長團諮理回到他們在十二使徒定額組中的位置(如果他們是該定額組成員)。十二使徒定額組成為教會的主領定額組,十二使徒會長成為教會主領持有權柄人員。

  4. 十二使徒成員以禁食、祈禱之心在聖殿集會,透過啟示的帶領,為重組總會會長團達成一致同意的決定。根據這項決定,他們支持最資深的十二使徒成員為總會會長,然後按手在他頭上,按立並選派他為總會會長。

  5. 新會長選擇兩人(通常為十二使徒定額組成員)為其諮理。

  6. 填補因重組會長團而造成的十二使徒定額組空缺。

2.敵人反對聖殿事工

納府聖徒努力完成聖殿時遇到極大的阻力。十二使徒定額組的培道·潘長老談到每次聖徒試圖興建聖殿都會碰到迫害時說:

「反對的勢力直指聖徒,因為敵人害怕聖殿,無所不用其極地阻止他們興建聖殿」(The Holy Temple [1980], 175)。

  • 為何敵人懼怕聖殿及聖殿事工?如何堅定我們去聖殿的決心,而無視面對的困難?

3.「聖徒齊來」

請班員唱「聖徒齊來」聖詩選輯,第18首)。也可請一位或幾位班員準備唱這首歌。唱完聖詩,摘要啟發威廉·克雷頓寫這首聖詩的事件(傳承,第71頁)。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