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福音教義
第35課:「悔改並轉向主」


35

「悔改並轉向主」

希拉曼書第13~16章

目標

提醒班員關於悔改、轉向主及跟隨先知的重要。

準備事項

  1. 閱讀下列經文,並加以沉思、祈禱:

    1. 希拉曼書第13章。一位拉曼人先知撒母耳預言尼腓人將被毀滅,除非他們悔改。

    2. 希拉曼書第14章。撒母耳預言救主誕生及死亡之前的預兆。他繼續呼喚人民悔改。

    3. 希拉曼書第15~16章。撒母耳告訴尼腓人關於拉曼人歸信的經過。有些尼腓人相信撒母耳並受洗。其他人則硬起他們的心並企圖殺死撒母耳,然而撒母耳受到神的力量保護。

  2. 如果能取得拉曼人撒母耳在城牆上的圖片(62370;福音圖片集314),請備妥在課程中使用。

課程發展建議

專心活動

適時採用下列活動或是你自創的活動來開始上課。

請班員想像有一位推銷員只賣一樣產品:那產品就是不幸。

  • 這位推銷員要怎樣才能賣出他的產品?(答案可能包括他可以讓不幸看起來很吸引人,或是他可以讓人誤以為他的產品能帶來幸福而非不幸。)

  • 撒但所能提供的只有不幸(尼腓二書2:17-18,27)。撒但如何讓不幸和罪過看起來很誘人?他又如何企圖使人相信幸福和正義是惹人厭的?

說明本課將討論拉曼人先知撒母耳的預言。撒母耳向一群自甘屈服於撒但誘惑下的尼腓人講道。他們「以作惡追求幸福」,那是與神的性質相反的(希拉曼書13:38)。

經文討論及應用

虔敬選擇最能切合班員需要的經文章節、問題及本課中其他部份的資料。討論如何將所選的經文應用在日常生活中。鼓勵班員分享與經文原則有關的適當經驗。

1.撒母耳警告尼腓人,他們將被毀滅,除非他們悔改。

討論希拉曼書第13章。邀請班員朗讀選出的經文。說明有位拉曼人先知撒母耳來到柴雷罕拉講道,但是尼腓人將他趕走。主命令撒母耳重返柴雷罕拉並對人民作預言。由於人民不讓撒母耳進城,他就站在城牆上向他們預言(希拉曼書13:1-4)。如果要使用撒母耳的圖片,請現在展示出來。

  • 撒母耳警告人民,由於他們心地頑硬,主將從他們那裡取走祂的話並收回祂的靈(希拉曼書13:8)。為什麼這些後果會臨到心地頑硬的人身上?(見摩賽亞書2:36-37)我們該如何軟化我們的心?

  • 主透過先知撒母耳說:「凡悔改轉向我的人有福了」(希拉曼書13:11)。有些人可能會如何試著悔改卻不轉向主?為什麼轉向主是悔改的必要部分?

    泰福‧彭蓀會長教導:

    「悔改並不祇是改變行為而已。世上有許許多多的人克服了不良的習慣以及肉體的軟弱,表現出極大的意志力和自制,不過,這些人並沒把夫子放在心上,有時甚至公然排斥祂。因此,這種行為的改變,儘管是朝積極的方向去做,卻不能算是真正的悔改。……

    「……真正的悔改是以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為基礎、為出發點的,此外別無他途。……真正的悔改涉及心的變化,而不只是行為的改變而已」(The Teachings of Ezra Taft Benson [1988], 71;1990年3月,聖徒之聲,第4,7頁)。

  • 尼腓人「把〔他們的〕心放在財富上」(希拉曼書13:20-21)。此外,他們也不聽那位賜給他們財富的主所講的話(希拉曼書13:21)。因此尼腓人及他們的財富都受到詛罰(希拉曼書13:17-22)。人們以哪些方式將時間和注意力放在屬世的事物上甚於放在屬靈的事物上?我們如何評估自己對本身的屬靈福祉是否足夠用心?

  • 撒母耳說尼腓人一直記著他們的財富,卻不記得為此而感謝主(希拉曼書13:22)。為什麼對某些人而言,在蒙受祝福而變得富足後,就不容易心存感激?感恩之心能如何抑制驕傲?我們該如何向主表達感激?

  • 尼腓人迫害並殺死他們那時代的先知,卻說:「若我們生在祖先的時代,我們就不會殺害先知」(希拉曼書13:24-25;與馬太福音23:29-39相對照)。為什麼有時候人們會讚揚已過世的先知卻反對活著的先知?(見希拉曼書13:26)有些人如何讓自己「被那愚蠢而盲目的嚮導帶領」?(見希拉曼書13:27-29

  • 據撒母耳所言,尼腓人「以作惡追求幸福」(希拉曼書13:38)。為什麼在罪惡中要找到真正的幸福是不可能的?(見希拉曼書13:38;亦見阿爾瑪書41:10-11)我們如何能找到真正的幸福?(除了詢問班員的回答外,你還可以讀出下一頁的一段話。)我們該如何幫助他人找到真正的幸福?

    先知約瑟‧斯密說:「幸福是我們生存的目標和目的;如果我們走在那條通往那裡的路上,必能達到終點;而那條路就是美德、正直、忠信、聖潔,和遵守神所有的誡命」(約瑟‧斯密先知的教訓,第255-256頁)。

2.撒母耳預言救主誕生和死亡之前的預兆。他繼續呼喚人民悔改。

閱讀並討論自希拉曼書第14章中選出的經文。

  • 撒母耳預言救主的誕生和死亡(希拉曼書14:2,15)。撒母耳說救主誕生和死亡時會有什麼預兆?(見希拉曼書14:3-7,20-28。這些預言會在其他教學建議中提到。預言的應驗將在第36課討論。)

  • 撒母耳說如果人民肯悔改,就可以藉著基督的功勞而獲得罪的赦免(希拉曼書14:13)。功勞是指使一個人有資格獲得酬賞的特質或行為。為什麼只有藉著救主的功勞我們才能獲得罪的赦免?(見尼腓二書2:7-9阿爾瑪書22:14

    泰福‧彭蓀會長教導:「即使是最正直、最聖潔的人也無法單靠自己的功績來拯救自己」(The Teachings of Ezra Taft Benson, 71)。

  • 據撒母耳所言,耶穌為什麼一定要犧牲?(見希拉曼書14:15-18)了解救主的犧牲對你有什麼影響?

  • 撒母耳說:「若〔人們〕被定罪,那是他們咎由自取」(希拉曼書14:29)。為什麼會這樣?(見希拉曼書14:30-31)為什麼我們「被容許為自己採取行動」是必要的?

3.有些人相信撒母耳並受洗。其他人則硬起他們的心並企圖殺死撒母耳。

閱讀並討論自希拉曼書第15-16章中選出的經文。

請一位班員朗讀希拉曼書15:7-8。在班員朗讀的同時,在黑板上畫出以下圖表:

圖像
faith

知道真理並相信經文

對耶穌基督有信心並悔改

內心的改變

在信心上堅定穩固

  • 知道真理並相信經文如何能引領我們建立信心並促進悔改?信心和悔改又如何帶來內心的改變?

  • 曾經歷內心改變的拉曼人依舊「在信心上……堅定穩固」(希拉曼書15:8)。我們在經歷過內心的改變後,必須做什麼才能確保這種內心的改變會持續下去?(見尼腓二書31:19-20

  • 尼腓人對撒母耳的預言和警告有什麼反應?(見希拉曼書16:1-7)你覺得為什麼許多人即使在目睹撒母耳受到奇蹟似的保護後,卻仍不相信他?

  • 儘管目睹先知的話應驗,然而大多數的尼腓人卻開始硬起心腸,依賴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希拉曼書16:13-15)。這些不相信的尼腓人對他們所見到的預兆作何強辯?(見希拉曼書16:16-23)嘗試只靠自己的智力去明白福音會有什麼危險?

結論

在聖靈的指引下,為本課所討論的真理作見證。

你可以採用其他教學建議來複習撒母耳的預言,並顯示研讀這些預言如何能幫助我們為救主的第二次來臨做準備。

其他教學建議

以下資料可用來補充本課所建議的課程大綱。可採用其中一項或多項建議,作為課程的一部分。

為第二次來臨做準備

讀出泰福‧彭蓀會長以下這段話:

「從尼腓人的歷史紀錄可以看出,救主訪問美洲之前的時代,跟現在我們期待救主第二次來臨的時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1987年7月,聖徒之聲,第3頁)。

在這段話中,彭蓀會長所指的「尼腓人的歷史紀錄」是指尼腓三書──尼腓人蒙復活的主探視之前的記載。次頁圖表則是將彭蓀會長的話應用於希拉曼書──亦即尼腓人在目睹救主誕生的預兆之前的記事。

運用此表顯示希拉曼書第13~16章所記載的預言和事件,與耶穌基督第二次來臨之前的徵兆和事件相似。摩爾門經學員研讀指南內有本表的摘要。

希拉曼書第13~16章中所記載的預言和事件

預言或事件

第二次來臨前的徵兆和事件

希拉曼書16:1,3,6,10

堅強的義人為少數

尼腓一書14:12摩爾門經雅各書5:70

希拉曼書16:13-14

靈性的顯示和奇蹟

約珥書2:28-30教約45:39-42

希拉曼書13:2212,22-23

極大的邪惡

提摩太後書3:1-5教約45:27

希拉曼書13:2,6,8,10-1114:9,1115:1-3,1716:2

拒絕主的先知及他們對悔改的呼籲

教約1:14-16

希拉曼書15:4-11

許多拉曼人的歸信

教約49:24

希拉曼書14:3-4

預言有一個沒有黑暗的夜晚

撒迦利亞書14:7;亦見約瑟‧斯密先知的教訓,第286-287頁。

希拉曼書14:5-6,20

預言天上所出現的徵兆和奇事

約珥書2:30-31教約45:40

希拉曼書16:13-18

否認徵兆、奇事和基督的來臨

彼得後書3:3-4教約45:26

希拉曼書14:21,23,26

預言大風暴及其他大自然的毀滅力量

啟示錄16:18,21教約88:88-90

希拉曼書14:2415:1

預言惡人的毀滅

以賽亞書26:21瑪拉基書4:1教約1:9133:41

  • 現代人與基督誕生前的尼腓人有哪些相似之處?

讀出泰福‧彭蓀會長以下這段話:

「摩爾門經中,我們可以見到一個預備主第二次來臨的典範。這部經典的主要部分在於基督眷顧美洲大陸之前的數十年間。仔細研究那段史實,就能看出:為何有些人死於祂來臨前那次可怕的懲罰中,以及其他人因何得以站在滿地富的聖殿附近,伸手摸祂手上、腳上的傷痕。……難道有人會懷疑這部經典不是為我們而寫的?或者懷疑我們不能從其中得到特別的力量、特別的安慰以及特別的保護?」(1987年1月,聖徒之聲,第4頁)

邀請班員分享他們在討論希拉曼書第13~16章時所得到的見解與印象。問他們這些事情如何能幫助他們為救主的第二次來臨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