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是的,主,我愿跟随您”
2014年10月


“是的,主,我愿跟随您”

主用不同的动词来邀请我们:“到我这里来”、“来跟从我”和“与我同行”,这每一句话都是在邀请我们采取行动。

“因为看啊,主已准许各族以他们自己的同胞和语言,教导他的话。”1今日这节经文再次应验,我有此机会能以我的母语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1975年,我在乌拉圭巴拉圭传道部服务,是个年轻的传教士。在我传教的第一个月,地带领袖进行了一个活动来说明一项福音原则。地带里的每一位传教士都被蒙上眼睛,而且被告知要跟着走上一条通往康乐厅的路。一路上,我们必须听从一位特定领袖的声音,是我们在出发前就听过的。但是我们受到警告,沿路也会听到其他干扰的声音,试图让我们感到困惑,偏离正确的路。

在经过几分钟的嘈杂和谈话声,而且听到其中有个声音说:“跟我来”之后,我很肯定自己所跟从的声音是对的。到了教堂康乐厅之后,领袖请我们把眼罩拿下来,我一睁开眼睛,就发觉所有的人分成了两组,而我是在跟随错的声音那一组。我对自己说:“那声音听起来非常像对的声音。”

39年前的那次经验对我有深远的影响。我那时告诉自己:“我永远不会再跟随错的声音。”我接着告诉自己:“是的,主,我愿跟随您。”

我要用这个经验来说明,救主对我们每个人的温柔邀请: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

“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2

来“跟从他”是我们所收到最简单、最直接且最有力的邀请,那声音清楚明白,绝对不会让人分不清楚。

主用不同的动词来邀请我们:“到我这里来”、“来跟从我”和“与我同行”。这每一句话都不是消极的请求,而是在邀请我们采取行动。全人类都收到这项邀请,而发出邀请的正是这位先知中的先知,教师中的教师,神之子及弥赛亚。

“到我这里来”的这项邀请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3

还不是本教会成员的人,你们会从传教士的口中听到这些邀请:“你愿意研读摩尔门经吗?你愿意祈祷吗?你愿意来教会聚会吗?你愿意效法耶稣基督的榜样,让持有圣职权柄的人为你施洗吗?”4你们今日会怎样回答这些邀请呢?5

我要邀请你们聆听并接受这信息,说出:”是的,主,我愿跟随您!”

住在乌拉圭密那斯的嘉禄‧巴迪欧拉和他的家人以前在和传教士见面时,因为传教士在课程中会问很多问题,所以他们邀请一位不是教会成员的邻居──14岁的诺玛──来帮助他们回答问题。当时在高中读书的诺玛是个认真的学生,她那一年在学校里刚好在研读圣经。所以每次传教士问问题的时候,诺玛都会回答问题。她是一位“金色的慕道友”,那天教导的课程与智慧语有关。

诺玛与传教士上完课回到家后,知道她必须做什么。她对母亲说:“妈妈,从现在开始,我不喝咖啡牛奶,只要纯牛奶就好。”那样的反应明显地表示出她渴望接受传教士的邀请,来跟从基督。

嘉禄‧巴迪欧拉和诺玛都接受了洗礼。由于诺玛的榜样,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后来也都受洗了。诺玛和我在那个坚强的小分会里一起长大,在我传教返乡后,我们就结婚了。我一直知道有她的陪伴,会更容易去跟随救主。

凡是教会成员和接受这项邀请的人,每周会借着领受圣餐来更新承诺。6那项承诺的一部分包括了遵守诫命;借着这么做,你就是在说:“是的,主,我愿跟随您!”7

“来跟从我”的这项邀请

主邀请少年财主:“来跟从我”。这位财主一生都遵守诫命,当他问救主自己还可以多做些什么的时候,救主用一项明白的邀请回答他:“来跟从我。”8尽管这项邀请很简单,但却必须作出牺牲。它需要我们付出努力、下定决心并付诸行动。

先知尼腓提出了一个问题,邀请我们自我省思:“〔耶稣〕对人类儿女说:你们来跟随我。因此,我心爱的弟兄们,除非我们愿意遵守父的诫命,否则怎能跟随耶稣呢?”9

“来跟从我”,来聆听他的声音并跟随他的这项邀请,从一开始就一直是传教士所带来的信息。这项信息帮助了许多人改变生活、追求良善。

五十年前,传教士走进我父亲的钟表店,留下一只需要修理的手表。就像优秀的传教士会做的那样,他们把握机会与我父母分享福音。我父亲接待了传教士,而我母亲则接受了他们的信息和跟随基督的这项邀请。从那天到现在,我母亲一直在教会中保持活跃。她说:“是的,主,我愿跟随您!”

只要努力归向主,你就会获得力量使生活的重担减轻,不论是属世或属灵上的重担;你们的内心也会体验到积极正面的变化,那会帮助你变得更快乐

“与我同行”的这项邀请

以诺蒙召唤到一群心地顽硬的人民当中传播福音。他觉得自己无法胜任,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达成使命。主对他说“与我同行”,这项邀请使他疑虑全消,信心增长──这项邀请就如同盲人的手杖或好友的臂膀,能引领脚步迟疑的人跨出步伐。以诺紧握救主的臂膀并与他同行,他看到自己的脚步变得坚定,并且成为一位伟大的传教士和先知。10

“到我这里来”和“来跟从我”是个人需要作的决定。当我们接受这项邀请,我们下定决心的承诺就会提升,那时我们就能“与他同行”;这样的承诺会让我们与救主建立起更密切的关系──那是我们接受第一项邀请所结的果子。

诺玛和我都个别接受了“到我这里来”和“来跟从我”的邀请。后来我们一起互相扶持,学会了“与他同行”。

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并下定决心去寻求和跟随他,就会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祝福作为酬赏。

这就是付出极大努力,想办法摸到救主衣裳繸子的那位妇人所做的,11或像是瞎子巴底买所做的;他的决心是促使他生命中发生奇迹的重要因素。12这两个人都获得身体和灵性上的医治。

伸出你们的手,去摸他的衣裳繸子,去接受他的邀请,说出:“是的,主,我愿跟随您!”──并与他同行。

“到我这里来”、“来跟从我”和“与我同行”的邀请,里面蕴含着力量──对那些接受邀请的人来说──你内心会产生一种变化,那会引领你说出:“〔我〕不再想作恶,只想不断行善。”13

那项改变形诸于外的表现,就是你会有强烈的渴望想要“援助软弱的人,扶起垂下的手,坚固无力的膝。”14

我们今日能采取哪些步骤来“与他同行”呢?

  1. 滋养这份渴望,要作一名更好的基督门徒。15

  2. 针对这份渴望,祈求你对他的信心会增长。16

  3. 从经文中获取知识,来照亮道路并增强你想要作改变的渴望。17

  4. 今天就下定决心要付诸行动,并且说:“是的,主,我愿跟随您!”光是知道真理并无法改变你的一切,除非你将知识转化为行动18

  5. 对所作的这项决定坚持不懈,在每天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19

愿我们敬爱的先知孟荪‧多马会长所说的以下这番话,能激励我们把接受救主邀请的这份渴望付诸行动。孟荪会长说:“这位荣耀的王、万君之主是谁?他是我们的夫子,我们的救主;他是神的儿子,是我们救恩的成就者。他说:‘跟从我来。’他指示我们:‘你去照样行吧。’他恳请我们:‘遵守我的命令。’”20

愿我们都下定决心,去提升我们对神的崇拜和承诺;愿我们都能清楚、响亮地回应他的邀请,说出:“是的,主,我愿跟随您!”21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