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
後期聖徒奮鬥不懈
2015年4月


後期聖徒奮鬥不懈

我們去嘗試,持之以恆,並幫助他人也照樣做,就是真正的後期聖徒。

我親愛的弟兄姊妹,在2013年12月,舉世一同哀悼曼德拉的辭世。曼德拉為了爭取反種族隔離,而被監禁了27年後,成了南非第一位民選總統。他對那些監禁他的人的寬恕之舉,十分了不起;博得了眾人的讚揚和好評。1曼德拉經常婉謝這項讚譽,說道:「我不是聖人,除非你認為聖人是指一直奮鬥不懈的罪人。」2

「聖人是指一直奮鬥不懈的罪人」的說法,應當能安慰、鼓勵教會的成員。雖然我們被稱為「後期聖徒」,但有時我們會迴避此一頭銜。聖徒一詞通常是指那些達到較高層的神聖境地、甚至完美境界的人。而我們清楚知道,自己並不完美。

不過我們的神學教導我們,雖然我們能一再不斷地、更加藉由「全心仰賴」基督的教義:運用對基督的信心、悔改,領用聖餐更新洗禮聖約,並蒙福能常有聖靈為伴,以臻完美。而當我們如此做時,就會變得更像基督,並持守到底3,白話點說的話,神更關心我們是誰,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我們以前是什麼樣的人4,祂關心的是我們會繼續奮鬥不懈。

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寫了一齣喜劇: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劇中描述某個角色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個哥哥企圖殺害他的弟弟,弟弟雖然知情,卻仍然把狠毒的哥哥從必死無疑的險境中救出來。當哥哥得知弟弟對他的憐憫之舉其實他是不配獲得的,於是就徹頭徹尾、永遠地改變了,這就是他所謂的「歸信」。後來有幾個女子來問哥哥:「你不是常常計畫著要殺﹝你弟弟﹞嗎?」

哥哥回答說:「那已是過去的我,但現在的我不同了。我可以毫不羞愧地告訴你我曾經是什麼樣的人,因我的歸信是如此甜美,造就了現在的我。」5

對我們而言,因為有神的慈悲和耶穌基督的贖罪,這種改變並非只是文學中虛構的而已。主藉由以西結先知,宣稱:

「至於惡人的惡,在他轉離惡行之日也不能使他傾倒……

「……他若轉離他的罪,行正直與合理的事:

「……還人的當頭和所搶奪的,遵行生命的律例,不作罪孽,他必定存活,不至死亡……

「他所犯的一切罪必不被記念。他行了正直與合理的事。」6

神在祂的慈悲中應許我們,只要我們悔改並捨棄邪惡,就蒙寬恕,祂對我們如此寬懷大量,以至於我們的罪將不再被提起。對我們而言,因為基督的贖罪及我們的悔改,我們可以看著自己過去的行為說:「那已是過去的我,但現在的我不同了。」無論我們曾多麼邪惡,都可以說:「過去的我曾經如此,但如今的我不再是過去那個罪惡的我了。」7

多馬·孟蓀會長曾經教導我們:「神賜我們的最大恩賜之一就是不斷嘗試的喜悅。因為失敗並不能決定最終的一切。」8就算我們有意識、故意地犯罪,或曾經一而再地面對失敗和失望,然而當我們決定再試一次的那刻,基督的贖罪就能夠幫助我們。我們要記住,聖靈絕對不會告訴我們,我們已作惡多端,不如放棄算了。

神希望後期聖徒繼續嘗試,並繼續加倍努力克服罪。無論我們受苦的原因是因為跟別人有棘手的關係、遭遇經濟困難、疾病,或是遭到他人罪惡的牽連,救主的無限贖罪都能治癒我們,甚至可以治癒──特別是那些無辜的受害者。祂完全理解因他人的罪而被無辜牽連的那種感受。如同預言中所言,救主要「醫好傷心的人,……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9無論如何,神期望後期聖徒在祂的幫助下,能繼續奮鬥不懈。

正如同當我們堅持奮戰時,神會為我們而喜悅一樣,如果我們不去了解他人也在奮鬥的話,神會感到失望。我們親愛的朋友唐芭告訴我們,她如何從母親朱莉亞那裡學到一個教訓。唐芭和朱莉亞是南非早期的黑人歸信者之一。在種族隔離制度結束後,教會的黑人和白人成員被允許一起出席教會聚會。對許多人來說,種族間的平等來往是一件新的且具有挑戰性的事。有一次,唐芭和朱莉亞去教堂聚會,她們覺得教會某些白人成員對她們的態度不太友善。她們離開教堂的時候,唐芭狠狠地對母親抱怨了一頓。朱莉亞平靜地聽完唐芭發洩她的不滿以後,說道:「唐芭,教會就像一個大醫院,我們都是病人,各有自己不同的毛病。我們到教會來就是為了獲得幫助。

朱莉亞的一番話極有見地,反映出寶貴的價值。當他人努力克服自己個人靈性頑疾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寬容待之,還要有愛心、耐心,並支持和理解。就如同神鼓勵我們繼續努力一樣,祂也希望我們能給其他人空間,讓他們依自己的步調照樣去做。這樣贖罪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大的功效。然後,我們將了解,無論人們表面的差異如何,都同樣需要無限的贖罪。

幾年前,一個名叫柯提斯的美好青年被召喚去傳教。他是那種每個傳道部會長所祈求想要的傳教士。他專心一意、努力工作。有一段時間,他被分派了一個不成熟的傳教士當他的同伴,這人在社交方面很笨拙,而且對完成工作任務並不特別起勁。

有一天,他們倆一起騎自行車的時候,柯提斯回頭一看,看到他的同伴已經莫名其妙地跳下了自行車,在路上走著。柯提斯悄悄地向神訴說了他的無奈:跟這樣一個同伴工作真是個負擔,什麼事都非得拖著他去做才能完成。過了一會兒,柯提斯有一個很強烈的靈感,就好像神在對他說:「柯提斯,你知道跟我比起來,你們倆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差別。」柯提斯學到了需要對他的同伴有耐心,而這個不完美的同伴正努力試著用自己的方式來克服。

我邀請我們每個人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悔改,並繼續奮鬥不懈。如果我們不去嘗試,我們就是後期罪人;如果我們不去堅持,我們就是後期半途而廢者;如果我們不容許別人去嘗試,我們就是後期偽善者。10我們去嘗試,持之以恆,並幫助他人也照樣做,就是真正的後期聖徒。當我們改變時,我們就會發現,神確實更關心我們是誰,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我們以前是什麼樣的人。11

我深深地感謝救主,也很感激祂的無限贖罪,並感謝近代先知鼓勵我們成為聖徒,繼續奮鬥不懈。12我見證救主確實活著,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See 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Long Walk to Freedom (1994); “Biography of Nelson Mandela,” nelsonmandela.org/content/page/biography; and President Barack Obama’s Dec. 10, 2013, eulogy for Nelson Mandela, at 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3/12/10/remarks-president-obama-memorial-service-former-south-african-president-. The diversity of the awards is indicated by Mandela receiving the Nobel Peace Prize, the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and the Soviet Order of Lenin.

  2. 例如,見納爾遜·曼德拉1999年10月26日在萊斯大學貝克研究中心的演說, bakerinstitute.org/events/1221。他可能是改述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名言:「聖人指的是一直奮鬥不懈的罪人。」多年以來,許多人都曾發表過類似的觀點。例如,有人認為孔子說了這樣的話:「我們最能引以為榮的不在於從不跌倒,而在於每次跌倒都會站起來。」

  3. 例見:尼腓二書31:2–21尼腓三書11:23–3127:13–21摩羅乃書6:6教義和聖約20:77,7959:8–9指導手冊第二冊:管理教會(2010),2.1.2.。

  4. 說到「神極其地更關心我們是誰,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我們以前是什麼樣的人」,這並非意味著救主根本不在乎因個人的罪而牽連他人的結果。事實上,救主無限極其關心那些因為別人的過錯而受到傷害、蒙受痛苦和心痛的人。救主「要承擔﹝祂人民﹞的軟弱,使祂的心腸能因肉身而滿懷慈悲,這樣祂才能因肉身,了解如何依照祂人民的軟弱來救助他們。」(阿爾瑪書7:12

  5. 威廉·莎士比亞,皆大歡喜,第4幕,第3景,第134–138行。

  6. 以西結書33:12,14–16

  7. 許多經文在談到最後的審判時,很明顯使用的是過去式和現在式的動詞時態。例見:尼腓二書9:16摩爾門書9:14教義和聖約58:42–43

  8. 多馬·孟蓀,「內在的意志力」,1987年7月,聖徒之聲,第54頁。

  9. 以賽亞書61:1–3;亦見路加福音4:16–21

  10. 新約中使用的偽善者可能是從希臘文的「偽裝者」翻譯過來的。「希臘此一單詞的意思是『一齣戲的演員』,或『一個人假裝、以戲劇性的方式展現,或誇大某個部分。』」(見馬太福音6:2,註腳a)。如果我們不讓別人有機會按自己的步調去改變,我們只是假裝自己是後期聖徒。

  11. 見上述註解4。

  12. 此一信息多次在總會會長團和十二使徒的講道中出現,提及次數多得驚人。迪特·鄔希鐸會長在演講中指出了這一點:「在數世紀以來眾先知的教導中,有一個不斷重複、令人充滿希望又感覺溫暖的原則就是:人是可以悔改的,可以改變方向,回到真理的道上,成為真正的門徒。」(「你現在可以起來了!」,2013年11月,利阿賀拿,第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