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9章:摩爾門經的證人


第9章

摩爾門經的證人

「就我看來,除非一遍又一遍地讀過摩爾門經,充分加以思量,並能夠作證說這部紀錄的確具有全能之神的靈感,否則本教會任何一位成員都不應自以為滿足。」

約瑟‧斐亭‧斯密的生平

約瑟‧斐亭‧斯密會長從1921年3月到1970年2月擔任教會史記員。他在任職期間,協助教會取得有歷史意義的原始文件,其中一份文件是摩爾門經三位特別證人之一的大衛‧惠特茂親筆撰寫和簽名的見證。斯密會長也有特別的機會處理摩爾門經另一位證人奧利佛‧考德里親筆撰寫的見證。斯密會長在親手抄寫這兩份文件的副本以後,曾至少在兩場公開演說中宣讀過──一次是在1939年3月,另一次是在1956年10月的總會大會。

雖然斯密會長覺得這些見證手稿非常重要、值得分享,但是他更常講到另一個對摩爾門經的見證,也就是他自己的見證,他在任職於教會史記員辦公室工作以前就獲得了自己的見證。他說:「我在成為執事的年紀以前就開始讀摩爾門經了,而且從那時至今一直都在讀,我知道這本書是真實的。」1他告訴後期聖徒:「我讀過很多很多遍,但是還讀得不夠。書中包含了許多我要尋求和找出的真理,雖然還沒有讀到完全通徹,但我知道它是真實的。」2

斯密會長之所以分享這些對摩爾門經的見證,目的是要鼓勵其他人去獲得自己的見證。他說:「我向各位見證,透過我所得到的啟示,主讓我非常清楚地知道這些事情是真實的;在場許多人也可以作同樣的見證。只要懷著審慎的態度和想知道這本書真實性的願望來加以閱讀,任何一個真誠的人都有這項特權,這樣的人會獲得摩羅乃應許的見證,而摩羅乃就是封存這部紀錄,使其得以在圓滿時代的福音期問世的人。」3

約瑟‧斐亭‧斯密的教訓

1

摩爾門經是一本神聖的紀錄,包含永久的福音,並為耶穌基督作見證。

摩爾門經是一部有關古代美洲大陸居民的神聖歷史,其中包含他們的先知所作的預言,主賜給他們的誡命,以及那些古代民族的歷史與結局。它是美洲的經文,和聖經──包含東半球的希伯來民族的神聖紀錄──同樣神聖,同樣受靈啟發。4

尼腓人民的先知懇切地祈求他們的寫作得以保存,然後像從死人那裡出來一樣說話,向李海的遺裔作見證,也向猶太人和外邦人見證神已向他們啟示了圓滿的福音。他們希望在這末後的日子,人們能透過許多世紀以前賜給這些尼腓先知的見證而被帶向悔改並對神有信心。我們在摩爾門經中學到,這其實就是摩爾門經的主要目的,在內文的許多篇幅中都談到過。……

……主很清楚地告訴尼腓先知們,他們的歷史和預言都會被保留到後期時代才問世,作為對耶穌基督的見證,並且在人民中確立祂的福音。尼腓向我們這時代的外邦人及猶太人預言,明確有力地把他的見證留給他們。(尼腓二書第33章)摩羅乃也是一樣。(摩羅乃書10:24-345

尼腓──以色列人殖民地最早期的其中一位先知──在公元前六百年左右預言,他說,那記載著他人民歷史的紀錄會從地下出土,屆時人民將「否認神以色列聖者的大能」,他們會說:「要聽我們,你們要聽我們的教訓;因為看啊,今天沒有神,因為主救贖主已完成祂的事工,祂已把祂的大能賜給了世人。」〔尼腓二書28:5〕而且,當有人把包含西半球人民歷史的一部新的經文給他們看時,他們有許多人會說:「一本聖經!一本聖經!我們已經有了一本聖經,不可能再有別的聖經。」〔尼腓二書29:3

……這部新的經文不僅為基督、為所包含的永久福音作見證,也要為猶太人的經文──聖經──作見證;根據尼腓、他父親和以色列的兒子約瑟等人的預言,這兩部紀錄將會結合一起,為永久的福音作見證〔見尼腓二書3:11-1329:10-14〕。如今,這兩部紀錄以這樣的證人身分為真理作見證,使所有拒絕其教導的人都被定罪。6

我知道約瑟‧斯密靠神的恩賜和能力翻譯摩爾門經,它的出土是「要猶太人和外邦人確信耶穌是基督,是永恆之神,祂向萬國顯示祂自己。」〔摩爾門經標題頁〕7

2

主按照見證人律法召喚特別證人來為摩爾門經作見證。

經文中明確記載一項規範見證和任命證人的律法。主在給人民新的啟示時,一直都謹守這項律法。8

有史以來,〔見證人律法〕就一直是明確不變的律法。我們若是有各時代的完整紀錄,就會發現主在建立每個福音期的時候,都有一個以上的證人為祂作見證。保羅在寫給哥林多人的信中說:「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要定準。」〔哥林多後書13:1。〕9

談到摩爾門經的問世時,主說祂會揀選證人。應當要有三位特別證人向世人作見證,祂說:

「依照神的旨意,除了少數幾個要為祂的話向人類兒女作見證的人以外,沒有其他人能看那本書;因為主神說過,忠信者的話要像從死人那裡說出來一樣。

「因此,主神會著手傳出那書中的話;並且經他認為人數適當的證人口中,他要確立他的話;凡拒絕神的話的人有禍了!」(尼腓二書27:13-14。)10

Image
Joseph Smith and two of the Three Witnesses kneel in the forest while an angel stands before them holding the opened gold plates.

天使把金頁片拿給奧利佛‧考德里和大衛‧惠特茂看,他們是三位證人當中的兩位,當時約瑟‧斯密也在場。天使後來又把頁片拿給第三位證人馬丁‧哈里斯看。

摩爾門經是藉著神的能力而問世的,而蒙召喚要為此事擔任特別證人的三個人是奧利佛‧考德里、大衛‧惠特茂和馬丁‧哈里斯。……他們協助約瑟‧斯密在本福音期建立這項奇妙的事工。……

他們作證說,來自主面前的一位天使造訪了他們,把翻譯成摩爾門經的金頁片紀錄放在他們面前,並且給他們指示。頁片一張張在他們眼前翻過,他們看到其上的鐫文,聽到神的聲音從天上宣告那翻譯是藉著神的恩賜和能力完成的,又聽到神命令他們為它向全世界作見證。這三位證人歷經困頓、迫害和人生的一切興衰變化,卻始終忠於他們的見證:他們在天使面前看到頁片,並且聽到神的聲音從天上向他們說話。

另外八位證人也看過頁片,他們觸摸過這些頁片,仔細看過約瑟‧斯密拿給他們看的鐫文。他們向世人作的見證刊登在每一本摩爾門經裡。這八位證人至死都忠於他們的見證。

這十二位證人〔包括約瑟‧斯密在內〕,有四位看過天使和天上的異象,八位看到約瑟‧斯密拿給他們看的紀錄,看來他們是主確立摩爾門經真實性所需要的人,就像祂透過尼腓承諾祂會做的那樣。「凡拒絕神的話的人有禍了!」這些人的見證不只是滿足律法的要求而已。11

Image
The eight witnesses around Joseph Smith as he shows them the gold plates.

約瑟‧斯密把金頁片拿給八位證人看。

約瑟‧斯密……看到第一次異象時,是自己一個人;摩羅乃帶信息給他的時候,他是自己一個人;他得到頁片時,也是自己一個人;但是在這以後,他就不是自己一個人了。主召喚了其他的證人。斯密家的祖母〔約瑟‧斯密的母親,露西‧麥克‧斯密〕在傳記中寫道,證人們在神的一位天使的指示下都看過了頁片之後,先知回家時不禁喜極而泣,他說出了原因:「這重擔終於卸了下來,我不再孤單了。」12

3

三位證人始終忠於他們對摩爾門經的見證。

三位〔特別〕證人後來都和教會疏遠,並且離開了教會。奧利佛‧考德里和馬丁‧哈里斯謙卑地回來請求恢復教籍,兩人臨終前都享有完全的交誼。大衛‧惠特茂一直沒有回到教會來;不過,這三個人始終忠於他們向世人作的見證;他們的見證刊登在每一本摩爾門經裡。13

以下是大衛‧惠特茂1881年3月19日於密蘇里州里奇蒙所作的見證──抄寫自當天刊登在里奇蒙管理員報上的原文。

「致收到以下聲明的各國、各族、各方、各民──

「來自密蘇里州〔考德威爾郡〕波羅市的約翰‧墨菲表示,去年夏天我曾在和他的談話中否認我身為摩爾門經三位證人之一所作的見證──

「如果他當時不了解我所說的話,現在我要讓他能夠了解,也希望全世界都知道真相。我現在已在遲暮之年,並出於我對神的敬畏,發表以下公開聲明,以此永杜悠悠之口:

「身為三位證人之一,我不曾在任何時間否認過那已隨該書出版許久的見證或該見證的任何一部分。

「最熟識我的人都曉得我向來忠於那見證──為了避免讓任何人受到誤導或懷疑我現在對該見證的立場,我現在重申:我當年所說的和所刊登的證詞都是真實的。」14

現在,我要說一點關於馬丁‧哈里斯的事。……儘管他一直忠於對摩爾門經的見證,但有好幾年的時間,他對教會懷著不滿的情緒。不過,聖徒到猶他州以後不久,我們有些好弟兄去找他,找到了他,轉變了他對教會的態度,然後帶他回來。他到了這裡〔猶他州〕,重新受洗,在這裡住了許多年,並巡迴屯墾區,為他的證詞作見證。他在這裡過世,葬在〔猶他州的克拉克斯頓〕。

現在我們來談談奧利佛‧考德里。奧利佛‧考德里怎麼樣呢?他是三位證人中最重要的一位,許多次,無論是天使的顯現或權鑰的復興,他都和約瑟‧斯密一起。他怎麼樣呢?他離開教會,變得極端尖酸刻薄,但是從來沒有否認過他的見證。有人說他否認過,但是他沒有,他始終忠於那見證。……

……聖徒被人從納府驅趕出來,進入平原,前途一片黯淡(西德尼‧雷格登說他們走進了自己的毀滅,沒有希望可言,報紙上也說他們不可能存活!),在這樣的情況下,奧利佛‧考德里……請求回到教會。……他被接納回來,就在準備到大不列顛傳教時病重而死。他在大衛‧惠特茂家中過世,臨終前還為真理作見證。15

4

教會的每位成員都可以成為摩爾門經的證人。

能為約瑟‧斯密的神聖使命及摩爾門經的真實性作見證的不只是這些人而已。摩爾門經應許,所有想知道這本書是不是真實的,是不是包含主話語的人,只要真心誠意地求問,對基督有信心,就會知道它是真實的,因為祂會藉著聖靈的力量向他們顯明〔見摩羅乃書10:3-5〕。已經有千千萬萬的人試驗過這項應許,他們都可以滿懷誠意地說他們獲得了這樣的知識。16

就像我現在堅定地站在你們面前作證一樣,我同樣堅定地相信我所閱讀的這本摩爾門經是神的話,並如同約瑟‧斯密所聲明的那樣問世。地面上每一個有足夠知識來理解的人都可以知道那真理。要怎麼知道?只要遵循主親自提供的模式──主告訴猶太人他們如果遵從祂父親的旨意,就會知道真理,並且知道那是出於神,還是他憑著自己說的〔見約翰福音7:17〕。我向全世界作證,這本書是真實的。……

我知道刊登在每一本摩爾門經中的這〔三位〕證人的見證是真實的,我知道他們曾站在神的一位天使面前,這位天使宣告這部翻譯出來的紀錄是正確的;這些證人作證說神從天上對他們說話,召喚他們為這項事實作見證,我知道他們的見證是真實的;我也知道凡願意藉著祈禱和信心研讀這部書,渴望知道摩羅乃藉啟示所說的話是真理而接受它的,一定會得到那見證,必然會知道這部賜給這塊大陸上古代居民的經文確實已重新問世。17

就我看來,除非一遍又一遍地讀過摩爾門經,充分加以思量,並能夠作證說這部紀錄的確具有全能之神的靈感,否則本教會任何一位成員都不應自以為滿足。……

……不曾認真且仔細讀過摩爾門經的本教會成員不能配稱地站在神的面前。18

你讀摩爾門經的時候,會知道你讀的是真理。為什麼?因為神指示人把發生的事情寫下來,並給他們智慧和靈感來做這件事。因此,這些紀錄是由相信神的人寫的。這些紀錄從未落入叛教的人手中,而是史家在聖靈的感動下的寫作和言論,我們知道他們所寫的是真實的,因為主在其上蓋上了認可的印記〔見教約17:619

5

我們持續以真誠審慎的態度閱讀摩爾門經時,就會越來越喜愛它。

所有真誠閱讀摩爾門經的人都會對頁扉之間的靈感內容留下深刻印象。……真誠審慎地閱讀本書將帶來靈的啟發,讓人感到平安喜悅與滿足。20

Image
Hispanic mother and young daughter reading the Book of Mormon.

「真誠審慎地閱讀本書將帶來靈的啟發,讓人感到平安喜悅與滿足。」

我讀〔摩爾門經〕時,越來越能感受到它的神聖,越來越對它為捍衛主耶穌基督的使命所傳達的信息,以及為了靈魂的救恩而在這圓滿時代的福音期所復興的福音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一天比一天更喜愛這部經典,因為我看到先知所說的預言逐一應驗了;這些先知現在從死人中、從塵埃中向世上各國呼喊,呼籲他們悔改,呼籲他們相信基督。21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問題

  • 斯密會長說他讀摩爾門經還讀得不夠(見「約瑟‧斐亭‧斯密的生平」)。我們可以從這段話學到什麼?

  • 本章第1部分談到斯密會長針對摩爾門經的目的所給予的一些教導。這些目的已經如何在你生活中實現?

  • 雖然奧利佛‧考德里、馬丁‧哈里斯、大衛‧惠特茂都離開了教會,但他們沒有一個人否認自己為摩爾門經所作的見證(見第2、第3部分)。在我們思考他們的見證時,這項事實為什麼是很重要的?

  • 斯密會長說所有的人都可以是摩爾門經的證人(見第4部分)。你如何得到對這本書的見證?你要如何分享這個見證呢?

  • 斯密會長談到摩爾門經時說:「我一天比一天更喜愛這部經典」(第5部分)。你也有同感嗎?我們如何鞏固自己對摩爾門經的見證?

相關經文

尼腓一書6:3-5尼腓二書29:7-8摩爾門經雅各書4:1-4以挪士書1:13教約20:8-12

教學輔助說明

「每當聖靈提示你作見證時就去做,不要只在每課結束時才作見證。為你所教導的人提供分享個人見證的機會」(教導,沒有更偉大的召喚,〔1999〕,第45頁)。

註:

  1.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1, 18.

  2.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49, 89;亦見救恩的教義,布司‧麥康基編,共3卷(1977),3:188。

  3.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56, 20;亦見摩羅乃書10:3-5

  4. “Origin of the First Vision,” Improvement Era, Apr. 1920, 503;亦見救恩的教義,3:170。

  5. Church History and Modern Revelation (1953), 1:31–32.

  6. “Predictions in the Bible Concerning the Book of Mormon,” Improvement Era, Sept. 1923, 958–59;亦見救恩的教義,3:186-187。

  7.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70, 8.

  8. “Testimonies of the Witnesses to the Book of Mormon,” Improvement Era, Sept. 1927, 950;亦見救恩的教義,1:196。

  9. 參閱救恩的教義,1:196。

  10.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56, 19–20.

  11. “Testimonies of the Witnesses to the Book of Mormon,” 952–53;亦見救恩的教義,3:187-188。

  12. 參閱救恩的教義,1:203-204。

  13. “Testimonies of the Witnesses to the Book of Mormon,” 952;亦見救恩的教義,3:187。

  14.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56, 20.

  15. 參閱救恩的教義,1:219-220。

  16. “Testimonies of the Witnesses to the Book of Mormon,” 953;亦見救恩的教義,3:188。

  17.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49, 89;亦見救恩的教義,3:188-189。

  18.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1, 18.

  19. “History and History Recorders,”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Apr. 1925, 55;亦見救恩的教義,2:190。

  20. “Origin of the First Vision,” 503.

  21.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25,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