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24章:後期聖徒婦女的工作:「為這偉業獻上無私的奉獻」


第24章

後期聖徒婦女的工作:「為這偉業獻上無私的奉獻」

「我們的姊妹行善無界限。」

約瑟‧斐亭‧斯密的生平

約瑟‧斐亭‧斯密長老於1963年10月2日在總會慈助會大會上說:「我們這群總會的弟兄,尊敬和敬重我們美好的姊妹,因為她們為這榮耀的偉業作了無私的奉獻。」1

斯密會長作這樣的聲明是根據過去多年來的經驗。他一生都與忠信的後期聖徒婦女並肩服務,這樣的服務早在1880年代後期,在他大約10歲的時候就開始了。當時,後期聖徒婦女受到鼓勵去修習醫護教育,他的母親茱莉娜•斯密聽從這項忠告,接受了助產士訓練。他常常半夜被母親叫醒,駕馬車送她到有小嬰兒要出生的家庭去。年少的約瑟‧斐亭‧斯密以此方式和母親一同服務,看到了教會婦女所展現的力量與愛心的榜樣。2斯密姊妹後來擔任過總會慈助會會長團的諮理。

斯密會長相當敬重慈助會,曾經說過慈助會是「神在世上國度很重要的一部分。」3他的第二任妻子愛賽兒曾擔任總會慈助會理事會的成員達21年。曾與愛賽兒在理事會共事,後來擔任總會慈助會會長的艾美‧布朗‧列曼姊妹說:「斯密姊妹是我認識的婦女中最聰慧的一位,我認為她是理事會當中最好的作家和演說家。」4愛賽兒在擔任這個職位期間會出席支聯會大會,以便指導當地的慈助會姊妹。她也會和斯密會長一起外出執行教會指派的一些任務,他們兩人常一起在講台上教導教會成員。5

愛賽兒過世後,斯密會長與潔西‧伊凡斯結婚。他每次出門教導聖徒時,潔西幾乎都與他同行。潔西天生一副好嗓音,斯密會長總是要她在他們出席的聚會中演唱。曾任總會會長團祕書的法蘭西‧吉朋長老寫道:「只要斯密會長主領聚會,都會要她演唱,理由無他,就是覺得百聽不厭。不過,除此以外,她以訓練有素的女低音唱聖詩,為聚會平添特殊的靈性氣氛,聽眾大受鼓舞,也提升了斯密會長口語表達的能力。後來,約瑟在妻子的堅持和俏皮的催促下,偶爾會和潔西一起表演二重唱,在她的歌聲裡融入他溫厚的男中音。在這樣的時刻,他們通常會一起坐在鋼琴椅上,潔西彈奏著音樂,調整她往常宏亮的嗓音,以免掩蓋了丈夫的歌聲。」6

約瑟‧斐亭‧斯密擔任總會會長時,經常與總會慈助會會長貝拉‧施百福姊妹一起工作。施百福姊妹後來談到她與斯密會長共事的經驗時說:「約瑟‧斐亭‧斯密會長待人親切,充滿愛心,不時流露出他對教會婦女的工作有深切的了解,他多次以各種方式告訴慈助會會長團他的想法,打開了我們的眼界,指引了我們的方向。」7

約瑟‧斐亭‧斯密的教訓

1

經文談到在主的教會中承擔重責大任的忠信婦女。

我們可以在無價珍珠裡讀到,亞當和夏娃嚐到了承受所帶來的後果後,夏娃講了以下這一段精簡但饒富意義的話:

「……要不是我們違誡,我們永遠不會有子孫,永遠不知道善惡、我們被救贖的快樂,和神給所有服從者的永生。」〔摩西書5:11。〕

亞當和夏娃讚頌了神的名,就將一切事情告知他們的兒女。」〔摩西書5:12。〕

我們由此得知,夏娃和亞當一樣獲得啟示和誡命,去教導兒女明白永生之道。8

我們在以色列〔早期〕歷史中讀到,婦女是相當活躍的,而且要履行許多職責〔見出埃及記15:20士師記第4~5章〕。9

我們在新約中讀到許多忠信婦女的事蹟,她們尋求並給予忠告,而且其中有許多人跟隨主並事奉祂〔見路加福音8:1-310:38-42〕。10

Image
A woman and her daughter delivering a basket to another woman in the Philippines.

綜觀教會歷史,婦女在主的後期事工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2

在後期時代,慈助會的姊妹在耶穌基督復興的教會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1842年3月17日,先知約瑟‧斯密在納府與教會一群姊妹開會,把她們組織成一個團體,起名為「納府女性慈助會」。……這個組織是透過啟示而組成,這是無庸置疑的。這個事實多年來已得到充分的證實;如今,慈助會的價值與必要性已成了不爭的事實。11

假如沒有成立這個美好的組織,耶穌基督的教會就不算組織完備。……這復興若沒有慈助會就不完整,因為姊妹們在慈助會有能力完成指派給她們的神聖任務,她們的服務對於教會的福祉而言是不可或缺的。12

「納府女性慈助會」是先知約瑟‧斯密在約翰‧泰來長老的協助下組成的。主啟示說,教會的婦女應當組織起來,因為有重要的工作需要她們去做,以協助「推進並建立錫安的偉業。」〔教約6:6〕。姊妹們的這項工作主要是為了教會婦女的福祉,要鼓勵並提升她們,使她們在一切事上作好準備,以便在高榮國度獲得一席之地。她們也肩負責任去襄助慈善及救援工作,使教會裡所有窮困、生病和遭遇苦難的人得以脫離痛苦與煎熬。這婦女組織成立後的這些年來,姊妹一直忠於她們的召喚,透過對該事工忠誠奉獻,使自己獲得提升。一直以來,再困難的指派任務,她們都能完成,而且從未怠忽職守,她們的服務讓許多人的生命蒙受祝福。13

慈助會……已經成為教會中的一股力量。一股絕對必要的力量──我們說它是輔助組織,也就是一個協助的組織,但慈助會不只是這樣,它是不可或缺的組織。14

我要嘉許這個偉大組織裡的姊妹,嘉許她們從納府時代以來就不斷展現的正直與忠信。15

主很喜悅妳們所做的工作。妳們的服務協助建立並鞏固了神的國度。教會慈助會的工作和聖職定額組的工作是同樣必要的。有些人可能覺得我這個說法太強烈了一點,但依我的判斷,我們的好姊妹,妳們所做的工作適得其所,而且,就建立、鞏固和擴展這國度而言,就奠定根基、以此作為我們全體繼續努力的基礎而言,妳們所做的工作和持有神的聖職的弟兄所做的工作一樣重要、一樣多。我們不能沒有妳們。16

〔慈助會的姊妹〕是這世上最美好的婦女組織的成員;這個組織是神世上國度很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與運作都是為了幫助忠信的成員獲得我們父國度中的永生。……

慈助會經由啟示之靈成立,〔此後〕也一直受這靈指引;慈助會已在我們無數美好姊妹的心中灌輸正義的渴望,這向來是主所喜悅的。17

Image
A woman teaching in Relief Society. She is using the Gospel Principles manual.

慈助會是「這世上最偉大的婦女組織……;這個組織是神世上國度很重要的一部分。」

3

慈助會姊妹協助看顧神的兒女在屬世和屬靈方面的福祉。

主充滿睿智,祂召喚姊妹們去協助聖職。由於主看到〔婦女的〕憐憫、心地溫柔和仁慈,因此賦予她們許多職責和責任去施助困苦和受苦的人。祂指示她們應當走的路,給她們這個偉大的組織,讓她們有權柄在支會主教的指導下,以及與支會主教協調一致的情況下,看顧我們人民在屬靈和屬世兩方面的益處。

主可以召喚姊妹到各家庭訪視,安慰貧困者,援助受苦的人,與他們一起跪下祈禱,主會傾聽姊妹們虔誠為病人而作的虔誠禱告,就像祂會傾聽教會長老的禱告一樣。18

慈助會的宗旨和職責是多方面的。……家父約瑟F.‧斯密會長〔說:〕「這個組織由先知約瑟‧斯密建立,因此是教會中最悠久的輔助組織,也是最重要的組織。它不僅要處理窮困、生病和缺乏之人的需要,也有責任──大部分的責任──去照顧錫安母親和女兒的靈性福祉與救恩;確保沒有人受到忽略,所有人都得到保護,使他們不會被世界上那威脅著她們的不幸、災禍、黑暗勢力和邪惡所傷害。慈助會的責任是看顧她們自己和教會所有女性成員的靈性福祉。」19

慈助會的職責不僅是看顧慈助會的成員,她們的工作還要擴展到這範圍以外的人。哪裡有人遇到麻煩,需要協助,有困難、生病或受苦的,我們都會請慈助會協助。……她們會把事情做得圓滿美好,她們鼓勵任性的人,幫助他們,使他們恢復活躍,協助他們克服軟弱或罪行或缺點,引導他們了解真理。我要說,我們的姊妹行善無界限。

……要是沒有慈助會這些好姊妹可倚靠的話,真不知道我們的支聯會會長和支會主教要怎麼辦才好;這些姊妹多次任他們差遣,去處理對弟兄們來說甚為棘手的狀況,然而我們的姊妹卻能處理得盡善盡美。假若所有的教會成員都很完美,那自然是件好事。如果是這樣,我們不論男女,責任都會少一些,不過這時間還沒到。我們的成員中,有姊妹需要鼓勵,需要一些屬靈和屬世上的幫助,在這方面,沒有人比這個偉大美好組織裡的姊妹做得更好。

在這事工中,姊妹們會協助鼓勵和幫助任性妄為者、冷漠者、漫不經心的人,就像聖職弟兄蒙召喚為他們當中任性妄為者、冷漠者、漫不經心的人所做的事一樣。我們都應當竭力實踐正義,努力帶領那些漸漸遠離和怠忽教會職責的人,讓他們恢復活躍。20

〔慈助會〕歷經篳路藍縷而且卑微的草創時期,當時教會只有人數稀少的成員,從當時至今,我們看到這個組織不斷成長。……一直以來,這個組織看顧貧窮、生病和受苦的人,照顧在物質、精神或靈性上有所匱乏的人,這當中所成就的良善,實在是無法細數。……這一切都是藉著愛的精神所完成的,符合耶穌基督福音真正的精神。21

4

主期許婦女要尋求光和真理,使她們有資格承受高榮榮耀。

福音對姊妹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對弟兄是一樣的。福音與姊妹的攸關程度,也與弟兄是相同的。主對先知約瑟‧斯密說:「查考這些誡命,因為這些誡命真實而可靠,其中的預言和應許都必應驗」〔教約1:37〕,主說這些話時,並未限定誡命只賜給教會中的男性成員。……我們的姊妹和弟兄一樣都要了解救恩計畫,這兩件事一樣重要。她們也一樣必須遵守誡命。婦女也要接受赦罪的洗禮和聖靈恩賜的按手禮才能在神的國度中得救。……

……主說沒有人能在無知中得救〔見教約131:6〕,我想祂這麼說時,不但指的是男人,也指的是女人,我想教會的婦女也有義務要研讀經文。22

主要求教會的婦女,就像祂要求男人一樣,希望她們知道祂的神聖旨意,心中對祂所啟示有關神國救恩的真理有堅定的見證。主啟示摩爾門經不單為聖職持有人的益處,也是為每一個尋求真理之人的益處,男女皆同。23

Image
A woman kneeling at her bed praying.

「主要求教會的婦女……知道祂神聖的旨意,心中……有堅定的見證。」

主對姊妹和聖職持有人有著一樣的期許,祂希望她們擁有對真理的見證,以便具備了解教會教義的必要條件。如果我們想如願獲得超升,就必須藉著知識、信心和禱告來準備自己。主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馬太福音6:33尼腓三書13:33〕,祂當時不是只針對男人這樣說,而是對男女都有的會眾。24

受洗加入教會的每位婦女都有長老按手在她的頭上,賜給聖靈的恩賜,使她能得到聖靈的指引,了解所有的真理。主的旨意是讓每個人都得到神聖的指引,使真理因此而向他們顯明,讓他們有能力分辨光明與黑暗,從而堅強穩固,有力量對抗今日在世上盛行的所有錯誤教義、論說和觀點。25

我們的姊妹有權為自己的需要獲得來自聖靈的靈感,與男人絲毫沒有差別。她們有權為必要知道的事情獲得預言的恩賜。……她們祈禱時,應當懇切祈求,期待獲得禱告的答覆。只要她們誠懇認真,主會垂聽她們,就像祂垂聽弟兄那樣。26

主應許所有的人,在忠信、謙卑和真正悔改的條件下,都能得到聖靈的恩賜,不論男人和女人都一樣。所有的人都需要研讀,需要知道福音真理,需要藉著研讀、信心和服從所有的誡命來準備自己,以尋求光和真理,使他們有資格獲得高榮榮耀。27

5

透過聖職,神把祂的兒子們所能獲得的每一項屬靈恩賜與祝福,全都提供給祂的女兒們。

我想我們都知道,聖職的祝福並不限定只給男人。這些祝福也傾注在……教會所有忠信的婦女身上。這些好姊妹可以藉著遵守誡命和在教會中服務來準備自己,以獲得主的殿中的祝福。主把祂的兒子們所能獲得的每一項屬靈恩賜與祝福,全都提供給祂的女兒們,因為照主的安排,男不是無女,女也不是無男〔見哥林多前書11:11〕。28

我們都曉得,主告訴亞伯拉罕,他會成為多國之父,他的子孫會像天上的星和海邊的沙一樣不可計數,但我們也不要忽略了同樣的應許也賜給了撒拉。

「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的妻子撒萊不可再叫撒萊,她的名要叫撒拉。我必賜福給她,也要使你從她得一個兒子。我要賜福給她,她也要作多國之母;必有百姓的君王從她而出。』」〔創世記17:15-16〕。29

論到聖職和聖職的能力,以及我們透過聖職而接受到的教會教儀,主這樣說:「這較大聖職主理福音,並持有國度奧祕的權鑰,就是神知識的權鑰。」

……讓我再讀一次:「這較大聖職主理福音,並持有國度奧祕的權鑰,就是神知識的權鑰。因此,在聖職的各項教儀中,都顯示了神性的能力。沒有聖職的教儀和聖職的權柄,神性的能力就不會向肉身中的世人顯示;因為沒有這些,就沒有人能見到神,即父的面而活著。」〔教約84:19-22。〕

每次讀到這樣的事情,都應該會讓我們每個聖職持有人欣然想到我們擁有偉大的權柄,讓我們可以藉著這權柄認識神。不是只有持有聖職的人知道這偉大的真理,由於那聖職及其教儀,教會的每個成員,不論男女,都可以認識神。30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問題

  • 我們從「約瑟‧斐亭‧斯密的生平」所描述的經驗中學到什麼?你有過什麼樣類似的經驗?

  • 斯密會長談到不同時代在神國度中承擔重責大任的婦女(見第1部分)。你看過婦女在哪些方面的貢獻鞏固了自己的家庭和教會?

  • 你認為慈助會的服務為什麼「對於教會的福祉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見第2部分。)慈助會姊妹和聖職持有人在哪些方面一起努力,共同建立神的國度?

  • 慈助會在哪些方面看顧後期聖徒婦女的屬靈福祉?慈助會姊妹如何把影響力擴展到這組織以外?(例見第3部分。)

  • 斯密會長強調,所有的女人和男人都需要了解福音教義,鞏固自己的見證和獲得啟示(見第4部分)。你認為,為什麼尋求這些恩賜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 斯密會長教導,聖職的祝福「傾注在……教會所有忠信的婦女身上」(見第5部分)。婦女為什麼需要聖職的祝福來履行她們在家庭和教會裡的責任?你看過哪些有關婦女獲得屬靈恩賜的例子?

相關經文

使徒行傳5:12-14阿爾瑪書32:22-23教約46:8-9

教學輔助說明

「在上完一個課程後盡快開始思考下一個課程常常會有幫助。和你所教導的人相處過不久後,你或許最能注意到他們和他們的需求及興趣」(教導,沒有更偉大的召喚,〔1999〕,第97頁)。

註:

  1. “Purpose of the Relief Society,”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Jan. 1964, 5.

  2. 有關約瑟‧斐亭‧斯密協助母親完成助產士職責的更多資料,請見本書第20章。

  3. “Mothers in Israel,”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Dec. 1970, 883.

  4. Amy Brown Lyman, in Joseph Fielding Smith and John J. Stewart,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1972), 243.

  5. See Francis M. Gibbons, Joseph Fielding Smith: Gospel Scholar, Prophet of God, (1992), 261.

  6. Francis M. Gibbons, Joseph Fielding Smith: Gospel Scholar, Prophet of God, 281.

  7. Belle S. Spafford, Latter-day Prophet-Presidents I Have Known (speech given a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May 29, 1973), 4.

  8. Answers to Gospel Questions, comp. Joseph Fielding Smith Jr., 5 vols. (1957–66), 3:66.

  9. “The Relief Society Organized by Revelation,”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Jan. 1965, 5.

  10. Answers to Gospel Questions, 3:67.

  11. “Purpose of the Relief Society,” 4.

  12. “The Relief Society Organized by Revelation,” 6.

  13. “Relief Society Responsibilities,”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Oct. 1954, 644.

  14. “Relief Society—An Aid to the Priesthood,”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Jan. 1959, 4.

  15. “Relief Society Responsibilities,”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Oct. 1954, 646.

  16. “Relief Society—An Aid to the Priesthood,” 6; punctuation standardized.

  17. “Mothers in Israel,” 883.

  18. “Relief Society—An Aid to the Priesthood,” 5.

  19. “Teaching the Gospel,”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Jan. 1966, 5; see also Joseph F. Smith,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06, 3.

  20. “Relief Society Responsibilities,”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Mar. 1954, 151−52.

  21. “Purpose of the Relief Society,” 5.

  22. “Obedience to the Truth,”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Jan. 1960, 6−7.

  23. “Relief Society Responsibilities,”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Oct. 1954, 644.

  24. “Relief Society Responsibilities,”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Mar. 1954, 152.

  25. “Relief Society Responsibilities,” Relief Society Magazine, Oct. 1954, 644.

  26. “Obedience to the Truth,” 7.

  27. Answers to Gospel Questions, 3:68−69.

  28.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70, 59.

  29. “Mothers in Israel,” 885.

  30. “And 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Deseret News, Mar. 30, 1940, Church section, 4;亦見救恩的教義,布司‧麥康基編,共3卷(1977),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