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45課:耶穌基督復活了(復活節)


45

耶穌基督復活了(復活節)

目標

幫助每位兒童了解耶穌基督已復活。

準備事項

  1. 虔誠研讀路加福音23:33—24:12,36—40。亦見福音原則(31110265),第12章

  2. 需要的材料:

    1. 一本聖經。

    2. 圖1—3,耶穌是基督(福音圖片集240;62572);圖1—16,耶穌誕生(福音圖片集201;62495);圖1—55,山上寶訓(福音圖片集212;62166);圖1—59,耶穌被釘十字架(福音圖片集230;62505);圖1—72,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禱(福音圖片集227;62175);圖1—73,埋葬耶穌(福音圖片集231;62180);圖1—74,耶穌顯示祂的傷痕(福音圖片集234;62503)。

  3. 若需要用到補充活動,請事先做好準備。

學習活動

請一位兒童作開會祈禱。

專心活動

將圖1—3,耶穌是基督,正面朝下放在膝上。告訴兒童你將談到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給兒童以下的提示,請他們猜這個人是誰?

專心活動

  1. 這個人非常愛每一個人。

  2. 祂很久以前住在世上並且組織了祂的教會。

  3. 祂教導我們如何生活和變得快樂。

  4. 祂祝福人們並且告訴人們要和善有愛心。

兒童猜出(或你告訴他們)那人是耶穌之後,展示圖片。

耶穌愛我們

提醒兒童,耶穌是天父的兒子。天父為了一個重要的目的派遣耶穌到世上來。

故事

展示圖1—16,耶穌誕生,簡單講述耶穌誕生的故事。你可能希望兒童幫助你講這個故事。提醒他們耶穌是一個特別的嬰兒。

展示圖1—55,山上寶訓,說明耶穌長大後,便組織祂的教會並教導人們如何生活和彼此相愛。

歌曲

讓兒童站起來唱「耶穌說愛每個人」(兒童歌本,第39頁),或唸出歌詞,使用以下的動作:

耶穌說愛每個人,(兩手臂向外張開)

對他們和藹,(上下點頭)

如果你充滿愛心,(雙手放在心上)

人也將你愛。(抱自己)

展示圖1—72,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祈禱。

歌曲

  • 耶穌在這張圖中做什麼?

說明耶穌臨死前到一個叫做客西馬西園的地方祈禱,在那裡為我們的罪受苦,使我們能悔改我們所做錯的事並得到寬恕。耶穌是唯一有權力為我們這麼做的人,祂這樣做是因為祂非常愛我們。

耶穌復活了

說明耶穌的時代中,有許多人很愛祂,然而也有一些人不喜歡祂,他們不相信祂是天父的兒子。

故事

展示圖1—59,耶穌被釘死於十字架,簡單說明路加福音23:33—46中,耶穌磼跮死於十字架的故事。說明那些不喜歡耶穌的人對祂非常殘忍,讓兵丁用釘子釘穿耶穌的手腳,將祂掛在十字架上,直到祂死了。(你講這個故事和做以下的活動歌謠時要注意,有些兒童可能對人們傷害耶穌一事很敏感。)

說明耶穌死後,祂的靈魂離開身體到天上。提醒兒童我們每個人都有靈魂;靈魂是看不見的,但是有靈魂我們才能活著。

展示圖1—73,埋葬耶穌,說明愛耶穌的人帶走了祂的身體,小心用布包起來,帶到墳墓(一個洞窟狀埋葬死人的地方),輕輕地放在那裡。(見路加福音23:50—56

展示圖1—74,耶穌顯示祂的傷痕,說明耶穌死後三天就復活了,他又活過來了。耶穌死後,祂的靈魂離開祂的身體。當祂復活,祂的靈魂又回到祂的身體裡面。耶穌是第一位復活的人。

說明許多人在耶穌復活後看見祂(見路加福音第24章)。耶穌教導祂的朋友,又將祂復活的身體給他們看(見路加福音24:36)。祂要祂的朋友摸祂,讓他們知道祂復活的身體有骨有肉(見路加福音24:39—40)。耶穌教導人們之後,又去和天父住在一起(見路加福音24:51)。

故事

說明耶穌復活的那天就是第一個復活節。我們每年慶祝復活節,幫助我們記念耶穌已復活。

活動

讓兒童站起來跟著你用以下的詞句作動作:

耶穌死後三天,(舉三個手指)

又活過來了。

祂的手腳有釘痕,(指著手掌和腳)

肋旁有槍傷。(指著肋旁)

耶穌來教導祂朋友(張開手臂)

真誠遵行福音。(交叉雙臂)

因為耶穌已復活,

我們也都會復活。(上下點頭)

我們會復活

幫助兒童了解耶穌死後又活過來,祂現在活著在天上,永遠不再死亡。說明耶穌讓我們也像祂一樣會復活,這表示我們每個人死後會再復活。

  • 你知道有誰已經死去了嗎?

說明人死後靈魂仍然活著。有一天他們會復活,那表示他們會像耶穌一樣身體和靈魂重新結合在一起。你可以對兒童說明我們不一定像耶穌那樣死後三天復活,但是我們總有一天都會復活。

讓兒童重複唸幾次復活二字並說出其意思。

指出知道我們認識和喜愛的人,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和朋友,都會復活是多麼美好啊!我們死後都會再復活,耶穌已使復活成為可能。

見證

見證耶穌愛我們每個人。由於祂對我們的大愛,祂受苦、死亡然後復活,使我們每個人有一天也會復活。

補充活動

在課程中選用以下的一些活動。

  1. 簡短討論兒童熟悉的一些復活節經驗和風俗習慣。指出世俗的復活節風俗習慣很有趣,但要幫助兒童將那些事情跟復活節的真正意義分開來。

  2. 拿一個手套給兒童看,將我們在世上的身體比做一隻戴著手套的手,示範手(靈魂)怎樣使手套(身體)移動。脫下手套說明這代表身體的死亡,靈魂和身體分開,身體無法移動。戴上手套說明這代表復活,現在靈魂和身體重新結合。提醒兒童,因為耶穌基督已復活,所有的人有一天也都會復活。

  3. 將第6課後面所附的「耶穌是我好朋友」分發資料複印發給每位兒童著色。

  4. 將沙包或類似的東西丟給一位兒童,同時問以下的問題,他回答之後,請他將沙包丟回給你,繼續直到每位兒童都輪到回答問題。

    • 為什麼要慶祝復活節?

    • 誰是第一位復活的人?

    • 復活的意思是什麼?

    • 耶穌死後,祂的身體放在哪裡?

    • 耶穌復活後,有很多人看見祂嗎?

    • 耶穌為什麼要讓人摸祂復活的身體?

    • 耶穌復活之後,還有誰會復活?

  5. 幫助兒童唱「主耶穌是否已復活?」(兒童歌本,第45頁)或「耶穌已復生」(兒童歌本,第44頁),或唸出其歌詞。

幼童附加活動

  1. 一面唸出以下詞句,一面幫助兒童跟著作動作:

    「耶穌復活了!」

    在耶穌安息的地方……(指著)

    看,封口的石頭被推開了!

    彎下腰來;(彎身)看進去。(手遮在眼睛上方)

    祂不在這裡!(站起)

    耶穌復活了!我們應歡喜!(拍手)

    (聖經故事手指遊戲及動作歌謠,英文本,第29頁)

  2. 說明耶穌在春天死亡和復活。春天是新生命的時期,樹和花開始重新生長,很多動物也在春天出生。讓兒童畫出花或剛出生的動物。展示圖1—3,耶穌是基督,說明因為耶穌已復活,我們死後也都會復活。

  3. 「耶穌是我好朋友」(兒童歌本,第37頁),或唸出歌詞。提醒兒童我們慶祝復活節以記念耶穌和祂的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