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第13課:我感謝有鳥類和昆蟲


13

我感謝有鳥類和昆蟲

目標

幫助每位兒童感謝天父和耶穌基督賜給我們鳥類、昆蟲和爬行動物。

準備事項

  1. 虔敬研讀創世記1:20—25,及列王記上16:29—17:6

  2. 需要的材料:

    1. 聖經一本。

    2. 盡可能取得當地常見的鳥類、昆蟲和爬行動物圖。

    3. 圖案1—20至1—25的鳥類及昆蟲的圖案(或從初級會輔助圖案第4組和5組中找一些類似的圖案來。)

    4. 圖1—31,烏鴉餵食以利亞;圖1—32,海鷗的奇蹟(福音藝術圖集413,62603)。

  3. 若需要用到補充活動,請事先做好準備。

學習活動

邀請一位兒童做開會祈禱。

注意活動

依以下的提示讓兒童玩「我是誰?」的猜謎遊戲。

注意活動

  1. 我有一個尖嘴。

  2. 我有羽毛。

  3. 我有翅膀。

  4. 我在天上飛。

當兒童猜出「小鳥」之後,請他們跟著你扮成鳥在教室中飛。領他們回座位上。

天父要耶穌基督創造鳥類

說明天父要耶穌基督為我們創造鳥類,使我們快樂,並美化地球。展示聖經,告訴兒童,聖經也告訴我們有關鳥類的創造過程(見創世記1:20—23)。

說明世界各地有不同種類的鳥,逐一展示你所拿到的小鳥圖片或圖案。

  • 這是鳥嗎?

  • 你怎麼看出來的?(鳥有翅膀,羽毛和尖尖的嘴。)

讓兒童談談他們與小鳥相處的經驗。

鳥類可以幫助我們

故事

展示圖1—31,烏鴉供養以利亞,並講列王紀上17:1—6中烏鴉供養以利亞的故事。幫助兒童了解天父和耶穌基督有全能的力量,甚至對鳥類也有。耶穌告訴鳥兒在以利亞躲避邪惡的亞哈王時,要好好照顧他。

故事

活動

選一位兒童當以利亞,請其他兒童當烏鴉早晚帶食物給他。

故事

用你自己的話講以下海鷗和蟋蟀的故事:

先驅者初抵鹽湖山谷時,種植了小麥和其他穀物,以便做麵包和麥片粥。小麥長又高又大,正要收割這些小麥時,有一大片雲佈滿整個的天空。那不是普通的雲,而是一大群飢餓的黑蟋蟀。蟋蟀就要飛下來吃這些小麥了。

先驅者盡一切所能阻止蟋蟀來吃小麥;他們升火,用掃帚和毛毯打蟋蟀,甚至用水潑,但似乎都沒有什麼用。先驅者很擔心冬天會沒有東西吃,於是他們便跪下來向天父祈求幫助。

很快就有一大群海鷗飛來吃蟋蟀(展示圖1—32,海鷗的奇蹟)不久,大部分的蟋蟀就消失了,先驅者便很感激天父派海鷗來,救了他們的穀物。(復興的教會,第232—233頁)

故事

  • 海鷗如何幫助了先驅者?

天父要耶穌基督創造昆蟲及爬行動物

告訴兒童耶穌基督也創造了昆蟲及爬行動物,如:蜘蛛及蛇。這些動物也是天父計畫中的一部分。

活動

請兒童猜猜以下的謎語指的是什麼昆蟲或爬行動物。若猜出任何一個謎語,就把適當的圖案展示給兒童看,並討論之。

活動

  1. 我的身體是黃色的,我會嗡嗡叫。

    我的腹部都是細小的毛。

    我會製造蜂蜜。

    我是一隻。(蜜蜂;發嗡嗡的叫聲。

  2. 我會織網來捕捉食物。

    我有八條腿。

    大家都不怎麼喜歡我。

    猜猜我是誰?(蜘蛛;手動一動像腿狀

  3. 我以前是一隻毛毛蟲。

    現在我能在天上飛。

    我有很漂亮的翅膀。

    我是一隻。(蝴蝶;輕輕地擺動手,如翅膀狀。

活動

  • 你對這些動物認識多少?

說明天父有很多原因要創造昆蟲。有些可以讓小鳥、動物和其他昆蟲吃,有些會發出好聽的聲音和好看的景象。蜜蜂會製造蜂蜜給我們吃,並且會幫助水果、花朵和蔬菜長得更好。

活動

展示你準備的蜜蜂或蜂巢的圖案或圖片。描述蜜蜂採蜜製造蜂蜜的過程,再請兒童假裝是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採蜜,並製造蜂蜜的情形。

活動

  • 你喜歡哪些昆蟲?為什麼?

展示你準備的昆蟲圖片,說明有些昆蟲會打擾我們的生活。有些害蟲會吃我們的食物,也會咬我們。提醒兒童海鷗和蟋蟀的故事,那些蟋蟀想吃掉先驅者的穀物。

說明通常昆蟲會打擾我們的生活,是因為它們想保護它們自己。

見證

提醒兒童,鳥類、昆蟲和其他爬行動物是我們地球上很重要的一份子。表達你對這些動物的感激。

補充活動

在課程中選用以下的一些活動。

  1. 玩蝴蝶遊戲。請兒童圍成一個圓圏坐下。選一位兒童做蝴蝶。這位兒童一邊在其他兒童的頭上揮動著紙蝴蝶,一邊在圏外跑。同時,唸出以下的詞句:

    一個晴朗的夏天,

    小蝴蝶飛到遠處

    飛向藍藍的天際,

    降落時就落在你這裡!

    當你說:「就落在你這裡」時,扮蝴蝶的兒童就把手上的紙蝴蝶放到另一個兒童的腿上,那位兒童現在就是蝴蝶了。重複這個遊戲,讓每位兒童都有機會輪到。

  2. 簡單地說明毛毛蟲如何變成蝴蝶,請兒童假裝成結繭的毛毛蟲。請他們坐在他們的椅子上或地上,用手包住腳,假裝在睡覺。告訴他們毛毛蟲要變成蝴蝶時,翅膀就會張開開始動。請兒童張開手。提醒兒童蝴蝶的動作是靜靜的,即使是在動的時候也是一樣。請兒童站起來,假裝靜靜地在教室裡飛。

  3. 與兒童一起唸出「這世界好大」的歌詞兒童歌本,英文本,第235頁),並依提示作動作:

    這世界好大,而且好圓,(雙手圍個大圓)

    神創造萬物多麼豐富。

    高山,(雙手在頭上做高山狀)

    溪谷,(雙手在前面,手掌朝下)

    大樹,(向上伸直雙臂)

    大動物,(向上伸直雙臂)

    小動物,(向下伸直雙臂)

    這世界好大,而且好圓,(雙手圍個大圓)

    神愛我們,我們多有福。(抱自己)

  4. 唸出「一切多麼美好」兒童歌本,英文本,第231頁)的歌詞,並依提示作動作:

    無論美麗或光明;(用手畫一個大圓)

    或大或小生物;(張開手臂,然後把手合起來)

    或是聰慧或奇妙,(用手指著頭)

    都是天父創造。(雙臂交叉,彷彿在祈禱)

    每朵開放的小花,(握拳,再打開)

    每隻歌唱的小鳥;(併攏手指作鳥嘴狀)

    鮮明顏色是父加,(以彩虹的姿勢揮動手臂)

    羽毛是父所造。(像翅膀般舞動手)

  5. 帶一罐蜂蜜給兒童看看、嚐嚐(事先須問兒童的父母,以確定不會有人對蜂蜜過敏。)

  6. 幫助兒童玩以下的一則或兩則手指遊戲:

    「兩隻小鳥啾啾叫」

    牆上兩隻小鳥啾啾叫(將雙手食指各置一肩膀上)

    一隻叫文超,(舉起左食指)

    一隻叫武超,(舉起右食指)

    文超飛開,(把左手指放背後)

    武超飛開,(把右手指放背後)

    文超回來,(把左手指再放到肩上)

    武超回來。(把右左手指再放到肩上)

    「蜂巢」

    這是個蜂巢(左手心向下,成杯狀)

    蜜蜂在哪裡?

    躲起來見不到(把右手手指藏在左手杯狀下面)

    不久他們爬呀爬,爬出蜂巢(孩子邊數邊伸出右手的手指)

    一、二、三、四、五,嗡嗡嗡。

幼童附加活動

  1. 展示一幅鳥的圖片,圖案,或水彩畫,告訴兒童天父要耶穌基督創造鳥類(見創世記1:20—23)。表達你對鳥的感激。

  2. 說明鳥類有一個很特別的嘴,對吃東西很有幫助。請兒童把手放在嘴上,裝做鳥要吃東西的樣子。說明鳥也有翅膀可以飛行。請他們振動雙手,作飛翔的樣子。

  3. 唸出「樹上的鳥」兒童歌本,英文本,第241頁)的歌詞,並依提示作動作:

    我們在一棵樹上,(舉臂在頭上圍成圓形)

    找到一個小鳥窩,(兩掌合併彎成杯狀)

    數數裡面蛋幾個;

    蛋有,一、二、三。(豎起一、二、三隻手指)

    鳥媽媽蹲在窩裡(左掌彎成杯形,把右手放在上面)

    孵蛋,一共有三個。(豎起三隻手指)

    鳥爸爸繞窩飛行,(揮動手臂作飛行狀)

    保衛這家庭。

  4. 幫助兒童玩以下的手指遊戲:

    「小小小蜘蛛」

    小小小的蜘蛛,往那山坑上爬,(用兩隻手指「爬」到另一隻手臂上)

    雨點打下來,沖去小蜘蛛。(雙手高舉頭,一邊放下一邊舞動手指)

    太陽走出來,雨都曬乾了,(雙手在頭上畫圏圏)

    那小小小的蜘蛛,往那山坑上爬。(重複第一行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