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青年
基督的恩典所能帶來的正面影響
2024年3月


「基督的恩典所能帶來的正面影響」,2024年3月,鞏固青年

克服罪的力量

基督的恩典所能帶來的正面影響

當我們了解救主的恩典不是靠努力贏來的,它隨時可得,那麼奇妙的事就會在生活中發生。

圖像
在迷宮裡的男青年

雅龍·瓦格繪

我擔任主教時會與年輕人見面,他們為了悔改會向我認罪,看到他們因而獲得寬慰真的很美好。不過,我不禁注意到一個反覆出現的模式:年輕人會認罪、覺得好一些,然後——即使盡了最大的努力——又會再次陷入泥沼。之後他們會認罪、覺得好一些,然後再犯。經歷了這樣的過程三、四次後,他們通常就會放棄了。

我很感謝這些年輕人受到教導,透過耶穌基督的贖罪,他們有機會悔改並重新開始。然而,我擔心他們可能對救主所賜的另一項祝福了解還不夠透澈:祂的恩典——那使人加添能力的力量1、神聖幫助,以及「天賜的力量,讓現在有著各種缺陷和限制的我們得以成長進步,成為超升的人」。2

我決心要更清楚地教導,正如羅素·納爾遜會長所教導的:「悔改是一個過程」,3往往需要時間和反覆的努力。4我希望我支會的成員知道,不論要花多少時間,神會依我們所處的任何情況救助我們,在變成完全的過程中,提供恩典來幫助我們。

了解恩典如何能幫助你

幾年前,楊百翰大學有超過600位年輕成人參與了一項研究。該研究顯示,認識並了解恩典的人,他們在憂鬱、焦慮、羞愧和完美主義方面所表現的程度比較輕微。5一項後續研究顯示,相信恩典與較高程度的感恩、自尊、人生的意義、對生活的滿足和樂觀有關。6

換句話說,當人們了解恩典就在眼前,不需靠努力贏得或要符合資格後才配擁有,而能立即獲得時,他們會覺得較不羞愧且更有自尊心。當我們了解到,不論我們曾做過什麼,或覺得讓神失望了多少次,祂還是會幫助我們時,就會受到激勵想要繼續努力。7

「我讓天父失望了」

最近有位傳教士在預備日的體育活動中受了傷,被送回家休養。他設定了很高的目標,希望能夠獲得所需的體能健康,以便返回傳教。然而,一個人過著鬆散的日子太久後,很快就會故態復萌。

他沉溺於罪——他認為已經悔改且在傳教前遠離的罪。他對於自己缺乏自制力感到氣餒和難過。他越沮喪,就越沉迷於那些壞習慣以求紓解。那是一個快速將他往下拉的漩渦。

這位年輕人對他的聖職領袖說:「我覺得我讓天父失望了。我以前就為此悔改過,而神寬恕了我。我已承諾不會再犯,而現在,我就好像從未悔改過。我不配得到神的寬恕或幫助。現在不能,永遠也不能。」

他的聖職領袖說:「那麼,你一定會很高興知道恩典是一項恩賜?你不用靠努力贏得或符合資格才配擁有。你只需要選擇接受它,願意繼續努力而不放棄。」8這位領袖接著分享了十二使徒定額組尼爾·安德森長老的這段話:「我們有時可能會故態復萌,但讓我們能很快地謙卑跪下,再朝正確的方向前進。」9

圖像
離開迷宮的男青年

這位年輕人再次轉向上天,而救主就在那裡給予援助。這位年輕人不僅傷勢痊癒,他的心也癒合了。一次訂一個小目標,加上耶穌基督所賜的恩典,他開始有了進步。不久後,他回去傳教,充滿感恩、自我價值、意義,對生活滿意且樂觀。這就是基督的恩典所能帶來的影響。

註:

  1. 經文指南,「恩典」,scriptures.ChurchofJesusChrist.org

  2. 迪特·鄔希鐸,「恩典的恩賜」,2015年4月總會大會(2015年5月,利阿賀拿,第107頁);亦見尼腓二書2:6摩爾門經雅各書4:7。羅素·納爾遜會長曾說:「主並不要求我們有完全的信心,才能得到祂完全的能力」(「基督已復生;對祂的信心能夠移山」,2021年4月總會大會〔2021年5月,利阿賀拿,第102頁〕)。

  3. 羅素·納爾遜,「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變得更好」,2019年4月總會大會(2019年5月,利阿賀拿,第67頁)。

  4. 摩賽亞書26:30摩羅乃書6:8教義和聖約1:31-32

  5. See Daniel K. Judd, W. Justin Dyer, and Justin B. Top, “Grace, Legalism, and Mental Health: Examining Direct and Mediating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 vol. 12, no. 1 (Feb. 2020), 26–35; see also Daniel K. Judd and W. Justin Dyer, “Grace, Legalism,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the Latter-day Saints,” BYU Studies, vol. 59, no. 1 (2020), 5–23.

  6. See Justin Brent Top, “Grace, Legalism, and Life Outlook in LDS Students” Ph.D dissertation, May 14, 2021, scholarsarchive.byu.edu/etd/9505.

  7. 見陶德·克理斯多,2014年10月總會大會(2014年11月,利阿賀拿,第19頁)。

  8. 見倫兆勳,「稱為恩典的力量」,2022年7月,鞏固青年,第13頁。

  9. Neil L. Andersen, The Divine Gift of Forgiveness (2019),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