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大会
爱人如己
2023年10月总会大会


爱人如己

慈心,即怜悯,是基督的一项品格,这品格源于对他人的爱,而且无远弗届。

今天早上,我要邀请各位和我一起踏上一趟非洲之旅。你们不会看到狮子、斑马或大象,但也许在旅程结束时,会看到成千上万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成员如何回应基督的第二大诫命,去「爱人如己」(马可福音12:31)。

想象一下非洲乡间的红土。你们从干涸贫瘠的土壤可看出,这么多年来,降下的雨量是微乎其微。路上遇到的几头牛都骨瘦如柴,由一个身披毯子的卡拉莫琼牧人赶着,这个牧人穿着凉鞋,长途跋涉,希望能找到植物和水源。

你们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前行时,会看到几群可爱的孩子,然后纳闷为什么他们没去上学。孩子们笑着挥手,你们也含泪笑着向他们挥手。你们在这段旅程看到的年幼孩子,有百分之九十二生活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而你们的心也因痛苦呻吟着。

在前方,你们看到一个母亲头上顶着装了五加仑水(19公升)的桶子,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手里还提着另一桶水。她代表了这地区每两户家庭中的一户,在那些地区的妇女,无论老幼,每天都要徒步走单趟超过30分钟的路程,去水源处为全家人取水。一股悲伤顿时涌上你们的心头。

图像
非洲妇女取水。

两个小时过去了,你们抵达一片僻静、阴凉的空地。聚会的地方不是一个会堂,甚至不是帐篷,而是在可遮挡烈日的几棵大树下。在这个地方,你们注意到没有自来水,没有电,也没有冲水马桶。你们环顾四周,知道自己和一群爱神的人在一起,也立刻感受到神对他们的爱。他们聚在一起,是为了获得帮助和希望;而你们的到来,就是为了提供帮助和希望。

这就是我和阿尔登姊妹,陪同总会慈助会会长卡蜜儿·詹森姊妹和她的丈夫道格,以及教会人道救援服务主管雪伦·尤班克姊妹,在教会非洲中部地区经历的旅程,我们前往乌干达,这个拥有4,700万人口的中非国家。那天,在树荫下,我们参观了由教会人道救援服务部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及乌干达政府卫生部共同资助的社区卫生专案。这些都是值得信赖的组织,经过审慎挑选,以确保教会成员捐献的人道救济基金得到谨慎运用。

图像
非洲儿童接受照顾。

虽然看到营养不良的儿童,以及肺结核、疟疾和持续腹泻所造成的影响,让人感到心痛,但我们每个人都怀着更大的希望,相信我们遇到的那些人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图像
母亲正在喂养孩子。

这份希望部分源自于世界各地教会成员的善心,他们奉献时间和金钱,来协助教会的人道救援工作。当我看到患病和受苦的人得到帮助和提升时,我低下头表达感谢。在那一刻,我更加明白万王之王说这段话的意思,祂说:

「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为你们所预备的国;

「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马太福音25:34–35)。

救主恳请「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6;亦见第14-15节)。在地球那个遥远的角落,你们的好行为照亮了一群亟需帮助的人的生命、减轻了他们的重担,并荣耀了神。

在那炎热、尘土飞扬的一天,我真希望你们能听到他们向神祈祷,赞美和表达感谢。他们会请我用他们的母语卡拉莫琼语,对你们说「Alakara」,谢谢你。

我们的旅程让我想起了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他的旅程带他走上了一条尘土飞扬的道路,跟我描述的那条路没什么两样,只是那条路是从耶路撒冷通往耶利哥。这个提供施助的撒马利亚人教导我们,「爱人如己」意味着什么。

他看见「有一个人……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路加福音10:30),于是「就动了慈心」(路加福音10:33)。

慈心,即怜悯,是基督的一项品格,这品格源于对他人的爱,而且无远弗届。世界的救主耶稣正是怜悯的最佳典范。当我们读到「耶稣哭了」(约翰福音11:35),我们就像马利亚和马大一样,见证了祂的怜悯使祂先心里悲叹,又甚忧愁(见约翰福音11:33)。摩尔门经中的一个例子能显示基督的怜悯之心。耶稣向众人显现,并说道:

「你们有没有跛足的、失明的、有缺陷的……耳聋的或有任何病痛的?带他们到这里来,我必医好他们,因为我怜悯你们。……

祂医好每个……人」(尼腓三书17:7,9)。

尽管尽了一切努力,你我还是无法医好每个人,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他人的生活带来良好的影响。提供五个饼和两条鱼来喂饱五千人的,只是一个孩童,也就是个小男孩而已。我们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贡献,就像门徒安得烈质疑那些饼和鱼:「分给这许多人还算甚么呢?」(约翰福音6:9)。我向你们保证:只要付出或做到你们所能做的就够了,然后让基督扩大你努力的成果。

针对这一点,杰佛瑞·贺伦长老已邀请我们,「不论贫富,我们都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然后,他像我一样见证,神「必会帮助和引导你们从事门徒所当作的爱心善举。」(「我们岂不都是乞丐吗?」,2014年11月,利阿贺拿,第41页)。

在那块遥远的土地上,在那令人难忘的一天,我不仅在当时,也要在现在做见证,教会成员不论贫与富,你们的怜悯之心,会激励心灵,也会改变生命。

好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接下来是,他把「〔那个人〕的伤处,包裹好了,……〔并〕照应他」(路加福音10:34)。我们教会的人道救援工作让我们能迅速应对天灾,把世人日益扩大的疾病、饥饿、婴儿死亡、营养不良、流离失所等伤处包裹好,也把沮丧、失望和绝望等往往不为人知的伤处包裹好。

接着,撒马利亚人「拿出二钱银子来,交给店主,说:『你且照应他』」(路加福音10:35)。我们教会很感谢能与其他的「店主」,也就是一些组织合作,如天主教救济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及红十字会/红新月会,来协助我们从事人道救援工作。我们同样感谢各位的「二钱银子」,或是两欧元、两披索或两先令,这减轻了世界各地太多人不得不背负的重担。各位不太可能会认识你们的时间和金钱所援助的人,但我们并不需要认识他们,才能展现怜悯之心;我们只需要去爱他们。

罗素·纳尔逊会长,谢谢你提醒我们:「当我们尽心爱时,祂会让我们转而关心其他人的福祉」(「第二大诫命」,2019年11月,利阿贺拿,第97页)。我见证,只要响应纳尔逊会长的呼召去「转而关心其他人的福祉」,以及约瑟·斯密的恳求,去「给饥饿者食物吃,给无衣蔽体者衣服穿,照料寡妇,拭去孤儿的泪水,安慰伤痛者,不论是在这个教会、其他教会,甚至不信教的团体中,只要看到这样的人都要这样做」(“Editor’s Reply to a Letter from Richard Savary,” Times and Seasons, Mar. 15, 1842, 732),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更多的喜乐、平安和爱,也会更加谦卑。

图像
阿尔登长老和卡蜜儿·詹森会长与非洲儿童。

几个月前,我们在一片干旱、尘土飞扬的平原上,发现饥饿和受苦的人,并目睹他们恳求帮助的眼神。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心里悲叹,又甚忧愁(见约翰福音11:33),但是当我们看到教会成员展现怜悯之心,让饥饿者有食物吃,寡妇得到照料,受苦者得到安慰,而且他们的眼泪被拭去,那些感觉就逐渐淡去。

愿我们永远关心他人的福祉,在言语和行为上表明我们「愿意承担彼此的重担」(摩赛亚书18:8),「医好破碎之心的人」(教义和圣约138:42),并遵守基督的第二大诫命去「爱人如己」(马可福音12:31)。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