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研究所
第17章:教義和聖約第43~45篇


第17章

教義和聖約第43~45篇

導言和大事紀

1831年2月,約瑟·斯密抵達俄亥俄州嘉德蘭後發現,有些歸信者因為過度的宗教狂熱和偽裝的啟示而受到誤導。有些人自稱會獲得啟示,包括一位名為赫勃爾太太,自稱為女先知的婦女。由於她欺騙了某些聖徒,因此先知約瑟·斯密為此事祈禱後,獲得了教義和聖約第43篇所記載的啟示。主在這項啟示中所提供的真理提醒了聖徒,神會用什麼模式給予教會啟示。

主先前曾召喚教會的長老去宣講福音(見教約42:4-8)。賜予那條誡命後不久,主就給予了現在記載於教義和聖約第44篇的啟示,指示長老們要為大會作準備。主應許他們,只要他們運用對祂的信心,他們就會有祂的靈傾注在他們身上,也會克服他們的敵人。

隨著教會在嘉德蘭成長,對教會的敵意也日益增多。批評者在報紙上攻擊教會,又用其他種種方式來與聖徒作對。1831年3月,就在這樣的對立情況下,先知約瑟·斯密獲得了教義和聖約第45篇所記載的啟示。主在這項啟示中描述了後期時代、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以及新耶路撒冷,或稱錫安,的情形。

1830年11月~1831年2月傳教士離開後,俄亥俄州嘉德蘭的一些新歸信者宣稱會獲得來自上天的文字或寫作。

1831年初有關聖徒和其信仰的不實報導出現在俄亥俄州的一些報紙上,例如Painesville Telegraph

1831年2月俄亥俄州的新歸信者「赫勃爾太太」,自稱是主的女先知。

1831年2月獲得教義和聖約第43篇的啟示。

1831年2月獲得教義和聖約第44篇的啟示。

1831年3月7日獲得教義和聖約第45篇的啟示。

1831年6月初教會在俄亥俄州嘉德蘭舉行了一場大會。

教義和聖約第43篇:額外的歷史背景

1831年1月,約翰·惠特茂抵達俄亥俄州嘉德蘭時,發現那裡有些人宣稱自己會從天上獲得奇怪而戲劇化的信息,致使有些新歸信者受到欺騙。這些偽裝的啟示據稱都是「寫在聖經封面、從天外飛來的羊皮紙上,或寫在他們手背上,許多這類愚蠢虛妄的事物」(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1: July 1828–June 1831, ed. Michael Hubbard MacKay and others [2013], 256)。

更令人關切的,是有位名叫赫勃爾太太的女士「誇稱自己蒙得許多啟示、誡命、律法和種種奇妙的事」(Joseph Smith, in Manuscript History of the Church, vol. A-1, page 101, josephsmithpapers.org)。當時擔任教會史記員的約翰·惠特茂指出,這位婦女的影響力使得某些教會成員走入歧途。他說:「大約在這個時候,有位名叫赫勃爾的女士自稱是主的女先知,聲稱擁有許多啟示,也知道摩爾門經是真實的;並且〔她相信〕她應該成為基督教會中的教師。她看起來非常虔誠,以致欺騙了一些無法察覺其虛偽的人」(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Histories, Volume 2: Assigned Histories, 1831–1847, ed. Karen Lynn Davidson and others [2012], 29; see also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1: July 1828–June 1831, 257, note 95)。

這位婦女的行為,挑戰了幾個月前主在紐約州菲也特啟示給教會的這項教義:先知約瑟·斯密是唯一可以為教會「接受誡命和啟示」的人(教約28:2)。然而,蒙得前述啟示的紐約州聖徒中,只有少數人抵達嘉德蘭,而且先前的那些啟示都尚未出版。嘉德蘭的聖徒都是新歸信者,大半都不知道主已經設立神聖的體制,來向祂的教會啟示祂的旨意。因此,先知為此事求問主而獲得一項啟示,「使〔聖徒〕不致受騙」(教約43:6)。

圖像
地圖5:美國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及俄亥俄州地區

教義和聖約43:1-7

主宣告,唯有透過祂指定的先知,才能獲得啟示和誡命

教義和聖約43:2-7。給教會的啟示是透過活著的先知而來

先知求問有關俄亥俄州嘉德蘭的赫勃爾太太和其他的虛假啟示,主在回應時指示聖徒說:除了教會的總會會長以外,「不會指定別人為你們接受誡命和啟示」(教約43:3)。總會會長團小路賓·克拉克會長(1871-1961)這樣教導說:

「總會會長……有……特別屬靈恩賜,因為他是整個教會的先知、先見和啟示者。

「我們必須記住並且知道,只有總會會長,即主領大祭司,……有權為整個教會接受啟示,來增添或修正,或以權威方式詮釋那對整個教會具有約束力的經文,或以任何方式變更教會現有的教義。祂是神在世上的唯一代言人,也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這唯一真實教會的唯一發言人。唯有他能向人民宣告神的心意與旨意」(“When Are the Writings and Sermons of Church Leaders Entitled to the Claim of Scripture?” [address to Church Educational System religious educators, July 7, 1954], 6, emp.byui.edu/marrottr/ClarkWhenAreWritings.pdf)。

圖像
圖像:先知約瑟·斯密正在祈禱

給教會的啟示和誡命只會透過由主任命的僕人而來(見教約43:2-7)。

有些律法是為了管理教會中接受啟示的體制。教義和聖約第43篇說明了,雖然個人可以也應該獲得個人啟示(見教約43:16),但為整個教會接受啟示的方式卻是有體制的。總會會長團雅各·傅士德會長(1920-2007)曾經針對神如何在祂的教會裡啟示真理一事,概述了五項基本真理。他說:

「首先,神的權鑰和權柄已由祂賜給約瑟·斯密,以及他之後的每一位蒙召喚擔任總會會長的繼任者。

「第二,那些權鑰與權柄絕不會授予其他人,而持有這些權柄的人都會讓『教會知道』〔教約42:11〕。

「第三,教會陸續到來的啟示和領導是透過總會會長而來,他絕不會把聖徒帶入歧途。

「第四,個別的教會成員可以為自己的召喚和職責範圍,也為自己的家庭獲得啟示,但他們不會替持有更高權柄的人接受靈性的指示。

「第五,凡是宣稱不必透過已建立的體制和聖職管道,就能直接從神那裡為教會接受啟示的人,都是受到了誤導。這一點也適用於任何跟從他們的人」(參閱「先知的聲音」,1996年7月,聖徒之聲,第6頁)。

教義和聖約43:4。「他除了指定另一人……以外,沒有別的能力」

關於在教會中接受啟示的體制,主的指示還包括這項規定:即使約瑟·斯密失去了擔任神的先知的特權,他仍會有能力指定另一人成為蒙授權的繼任者。總會會長團喬治·肯農會長(1827-1901)在闡明這種特殊情況時,說:「主對約瑟談到墮落時,說他會有權柄指定另一人取代他〔見教約43:4〕,又說,除非經由持有權柄者的按立,或藉著那扇門進來,沒有人會有權利行事〔見教約43:7〕。你們可以從我讀出來的啟示中知道,沒有人可以從其他地方獲得這權柄。它必須透過神聖的聖職而來。世人也許會說他們已經聽過耶穌的聲音,或是已經聽過這個、那個或其他種種;但你們會發現,神的大能會伴隨著〔聖職〕權鑰,祂的祝福會跟隨著祂持有權柄的僕人所主理的事工」(“Discourse by Elder Geo.Q. Cannon,” Deseret News, Dec. 15, 1869, 532)。

教義和聖約43:7。「進入那扇門,並接受按立」

有關主已經揀選誰來帶領祂人民的任何問題,都已經清楚地在經文中答覆。救主教導:

「人進羊圈,不從門進去,倒從別處爬進去,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

「從門進去的,才是羊的牧人」(約翰福音10:1-2)。

教會成員可以確信,沒有任何領袖會從不尋常的情況中冒出來,或在秘密的情況下受到按立,因為主已應許,聖職領袖要「由持有權柄的人按立;而且教會知道此人有權柄,而且已由教會領袖正式按立」(教約42:11)。

教會成員應該小心那些自稱擁有特別權柄或已特別受到按立來帶領神兒女的人。雅各·傅士德會長曾警告說:

「從一開始,教會內外都有人企圖說服教會成員,不要去跟從那持有神在地上國度權鑰之人所說的受靈啟發的話語。其中有些人宣稱,他們已從教會的既定體制之外獲得神特別恩賜的智慧或啟示,企圖以此誤導教會成員。……

「先知約瑟在1832-1833年的那個冬天解釋說,『從神而來的真正天使不會再來按立任何一個人了,因為神早已差遣他們來按立我,並藉此復興了聖職;既然聖職已在地上復興,並有權力按立其他人,就不會再有天上的使者用那權力來干預、來按立人了。……因此,今後若有人對你們說,他已蒙天使按立,你們就可以知道他若不是騙子,就是受魔鬼的使者蒙蔽了,因為這項聖職永遠不會再從本教會中取走』〔Orson Hyde, ‘Although Dead, Yet He Speaketh,’ Millennial Star, Nov. 20, 1846, 139〕」(參閱「先知的聲音」,第5,6頁)。

教義和聖約43:8-16

一條互相教導和啟發的誡命

教義和聖約43:8-11。「約束自己,在我面前完全聖潔地行事」

教會成員聚在一起「互相教導和啟發」時(教約43:8),就是在遵從神所指定的模式,來教導和學習福音真理。神的兒女若能依照所學採取行動,福音教導就能幫助他們準備好被聖化。單單獲得屬靈事物的知識還不夠。接受耶穌基督福音的人立約要「約束〔他們〕自己,在〔主〕面前完全聖潔地行事」(教約43:9)。

每年兩次的總會大會為教會成員提供了重要的機會來接受福音教導。七十員保羅·詹森長老說明了為什麼光是聆聽總會大會中所傳達的信息還不夠。他說:「若要讓總會大會的信息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就需要願意服從所聽到的忠告。主在一則給先知約瑟·斯密的啟示中說:『你們聚在一起時,要互相教導和啟發,好使你們知道……如何遵行我給你們的律法、誡命的各點』〔教約43:8〕。不過,知道『如何遵行』還不夠。主接著在下一節說:『〔你們要〕約束自己,在我面前完全聖潔地行事』〔教約43:9〕。願意按照所學習的事採取行動將開啟美好祝福的大門」(參閱「總會教友大會的祝福」,2005年11月,利阿賀拿,第52頁)。

教義和聖約43:8-9除了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依照我們從主接受到的律法和誡命採取行動以外,還建議說,當我們聚在一起,接受福音的教導和啟發時,要約束自己,使整個聖徒團體能合而為一。朗卓·舒會長(1814-1901)解釋道:

「我們必須了解,我們需要按照幾個特定的原則去行動,才能讓大家團結為一群人民,才能把彼此的情感凝聚在一起,使我們合而為一。除非我們做到幾件特定的事,否則絕對無法做到合一。合一有賴於我們善盡自己的本分。

「你要如何使自己與人合而為一?一個人要怎麼做才能與鄰人合而為一?假如兩個素未謀面的人要一起共事,他們要怎樣贏得彼此的友誼、信賴和喜愛?為什麼需要有所行動,而且不能單靠一方去行動,卻需要雙方都有所行動。一個人獨力做所有必須做的事是成不了事的;要一個人獨力去營造這些情感,去做所有的工作,也是不恰當的。他們若要在意見與情感中合而為一,雙方就都必須採取行動才行」(參閱總會會長的教訓:朗卓·舒〔2012〕,第198-199頁)。

教義和聖約43:12-14。藉著信心和祈禱支持先知

正如教義和聖約43:12-14所記載的,主告訴聖徒,他們可以藉著信心和祈禱來支持先知約瑟·斯密,也可以藉著為他的家庭供應屬世需求來支持他。先知把他的全副精神都專注奉獻在教會的行政和屬靈事務上。為他提供物質支持會為教會成員帶來祝福,包括從聖經的靈感譯本得到對教義的了解。

教義和聖約43:17-35

神的僕人要宣講悔改,為第二次來臨和千禧年作好準備

教義和聖約43:17-28。警告的聲音

「主的大日子」(教約43:17)指的是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以及千禧年的開始。神命令祂的僕人宣講悔改,好使祂的兒女在救主回來時,不致和惡人同遭毀滅。雖然有些人會聽從並悔改,其他人卻會輕忽並拒絕主的僕人的聲音。因此,主會透過以下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提高悔改的警告聲音:祂的僕人、天使的施助、祂自己的聲音,甚至是大自然的毀滅力量。

教義和聖約43:29-33。偉大的千禧年

「偉大的千禧年」(教約43:30)指的是救主第二次來臨時所帶來的1,000年(見啟示錄20:4教約29:11)。千禧年間,「基督會親自在大地上統治」(信條第10條)。主向正義的人保證,他們在千禧年間將會與祂一同統治(見教約43:29)。千禧年期間,撒但會被捆綁,不會有能力去誘惑那時活著的人(見教約43:31101:28)。

戈登·興格萊會長(1910-2008)談到撒但被捆綁時,我們會享有的祝福,說:「然後就會開始那偉大的千禧年(教約43:30);在那一千年中,撒但將被捆綁,主必統治人民。各位能否想像,在那時代,撒但沒有了影響力,一切將是多麼奇妙美麗?想想他現在加諸在你身上的影響力,再想想當你從這樣的影響力獲得釋放時,將會是多麼平安。現在有著紛爭邪惡的地方,屆時將是一片平靜良善」(參閱「不必懼怕祂的來臨」,1982年10月,聖徒之聲,第3頁)。

教義和聖約第44篇:額外的歷史背景

先知約瑟·斯密抵達俄亥俄州嘉德蘭後不久,獲得了教義和聖約第42篇所記載的啟示,概述了指導教會的各項律法,其中包含了這條命令:長老們要「憑我靈的力量兩個兩個出去,……傳我的福音。……你們要從這裡」出去(教約42:6,8)。教義和聖約第44篇所記載的這項啟示,要求教會的長老要先聚在一起,再出去宣講福音。

先知約瑟·斯密遵行了這項指示,於1831年2月22日寄了一封信給當時還住在紐約州的馬丁·哈里斯。先知談到這項啟示,向馬丁解釋說:「這事工將從這裡擴展到東西南北各地;你也要告訴那裡的各位長老說,他們所有的人,只要能勻出時間的,都要盡可能毫不耽擱地來到這裡,這是主的命令,因為祂有一件偉大的事工要給他們」(in The Joseph Smith Papers, Documents, Volume 1: July 1828–June 1831, 263)。

接下來的幾週,在1831年的春天,許多聖徒從紐約州聚集到俄亥俄州嘉德蘭。1831年6月,舉行了本教會的第四次大會,許多長老參與了這次大會,使他們準備好在大會後出發去宣講福音。

教義和聖約第44篇

主命令祂的僕人聚集在一起

教義和聖約44:1-2。「我必在他們聚集的那天,將我的靈澆灌在他們身上」

主應許教會的長老們,只要他們聚在一起,運用對祂的信心,祂就會將祂的靈澆灌在他們身上。十二使徒定額組約瑟·胡適令長老(1917-2008)教導說,這就是我們教會聚會的目的之一,他說:「在總會大會和世界各地的教會聚會中,我們齊聚一堂尋求友誼——在福音中與弟兄姊妹成為好友,並與神的靈水乳交融,獲得安慰。神的靈會在我們的崇拜儀式中,使我們的心充滿對神和對同胞聖徒的愛」(參閱「珍貴的同伴」,1998年1月,利阿賀拿,第36頁)。

圖像
圖像:一小群人聚在一起聆聽福音

主應許會在忠信者聚在一起時,澆灌祂的靈(見教約44:2)。

教義和聖約44:4-5。「依照人的法律組織起來」

雖然教會已在紐約州依法成立,但當聖徒聚集到嘉德蘭時,仍需要在俄亥俄州照樣努力依法成立。這樣會使教會被視為宗教組織,也會讓教會能擁有土地,並像俄亥俄州的其他宗教團體那樣,享有同樣的特權。主在教義和聖約第44篇所記載的啟示中,闡明必須有這個步驟,來使敵人無法摧毀教會。(See Steven C. Harper, Making Sense of the Doctrine and Covenants: A Guided Tour through Modern Revelations [2008], 153.

教義和聖約第45篇:額外的歷史背景

1831年春天,許多歸信者到俄亥俄州嘉德蘭和聖徒一起聚集,教會如此快速成長,遇到了越來越多的反對勢力。先知約瑟·斯密描述當時聖徒所面臨的挑戰,說:「教會在此時期面臨的是報紙刊載許多不實的報導、謊言和愚蠢的故事,並且到處流傳,阻礙眾人探討這事工,或接受這信仰。……但在苦苦對抗一切出於偏激和邪惡的事物之餘,令聖徒喜樂的是,我獲得了以下的〔教義和聖約第45篇〕」(in Manuscript History of the Church, vol. A-1, page 104, josephsmithpapers.org)。1831年3月7日,先知獲得了這項啟示,使得聖徒更加了解自己在這後期時代所面臨的種種對立、時代的徵兆,以及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

教義和聖約45:1-14

耶穌基督強調祂是創造主、中保,也是世界的光和生命等角色

教義和聖約45:3-5。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中保,祂為我們代求

我們都犯了罪,並且按照神的公道,絕無不潔之物能住在祂面前。然而,耶穌基督來到世上,使天父的每一個兒女都能得到救恩。透過救主的贖罪,我們可以變得潔淨,可以脫離罪和死亡而得救。祂的功勞、慈悲和恩典,使得所有的人都能悔改並獲得寬恕。因為耶穌基督完全正義,並為其他人的罪滿足了公道的要求,所以祂可以在父面前擔任我們的中保,為我們代求。十二使徒定額組的羅素·納爾遜會長說明:

「耶穌是我們在天父面前的中保(見約翰一書2:1教約29:532:345:3110:4)。中保一詞源自於拉丁文字根,意指『代言』或『為他人求情的人』。經文中也會使用其他相關用語,例如代辯者調停者(亦見提摩太前書2:5尼腓二書2:28教約76:69)。……

「……了解祂是我們與天父之間的中保、代辯者和調停者,可以讓我們確知祂具有無比的體諒、公道和慈悲(見阿爾瑪書7:12)」(“Jesus the Christ—Our Master and More”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fireside, Feb. 2, 1992], 4, speeches.byu.edu)。

圖像
圖像:耶穌背負十字架

由於祂的受苦和死亡,耶穌基督是所有相信祂名之人的中保(見教約45:3-5)。

對我們意義深遠的是,救主在天父面前為我們代求,並祈求那些相信祂的人能免於公道的永恆要求,並非基於我們無罪,而是祂的贖罪犧牲。祂為了救贖我們脫離罪的懲罰,付出的是「未犯罪的那位所受的痛苦和死亡」(教約45:4)。

教義和聖約45:15-59

救主揭示了在祂死亡不久之後,以及在祂第二次來臨之前,所會發生的種種徵兆和奇事

教義和聖約45:15-59。「我要明白地告訴你們,像以前我在肉身中站在我門徒面前告訴他們……那樣」

耶穌基督在其塵世最後一週,在橄欖山上與門徒會面,預言到耶路撒冷聖殿的毀滅時,祂的門徒問祂,這毀滅將於何時發生,祂又會在何時回到世上(見約瑟·斯密——馬太1:2-4)。主在回答時,揭示了在祂死亡不久之後,以及在祂第二次來臨之前,將會發生種種徵兆。正如教義和聖約45:16-59所記載的,祂向祂在後期時代的聖徒重述了這項預言。

圖像
希律聖殿模型

耶穌基督在塵世傳道期間,曾預言耶路撒冷的聖殿毀滅將是祂第二次來臨的徵兆(見教約45:18-20)。

教義和聖約45:16-59。第二次來臨的徵兆

凡知道耶穌基督第二次來臨的徵兆,並跟隨那透過主的先知所給予的忠告的人,就會準備好應付在這重大時刻出現的種種挑戰,並將「盼望主的大日子來到」(教約45:39)。他們將不會驚訝,卻會殷切地等待主的第二次來臨。

對那些想要研讀第二次來臨的徵兆和事件的人來說,經文是最好的資源。比方說,我們可以從新約時代門徒所得到的指示中學到很多詳細資料,當時他們問救主:「你降臨和世界的末了有甚麼預兆呢?」(馬太福音24:3)。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24:3-51所作的教導,已經透過先知約瑟·斯密的靈感翻譯而大幅擴充,並記載在(無價珍珠的)約瑟·斯密——馬太1:4-55。教義和聖約中有好幾篇也有助於說明末世時代的種種事件,以及神的兒女可以如何為這些事件作好準備(例子包括教約第29篇第38篇第45篇第63篇第84篇第88篇第101篇第133篇)。

主的第二次來臨的徵兆可分為兩大類:(1)有關福音復興,以及福音終將普及整個世界的種種徵兆,(2)有關邪惡漸增,災難及懲罰將臨到世人的種種徵兆。教義和聖約45:16-59描述了第二次來臨的一些徵兆和事件,包括:

教義和聖約45:32。「我的門徒將站在聖地」

教義和聖約第45篇所記載的啟示的目的之一,是要幫助天父的兒女準備好迎接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主的門徒若能「站在聖地,不會動搖」(教約45:32),就能在惡人受苦、遭到毀滅的時候,找到平安和祝福。

曾任總會女青年會長團諮理的安恩·迪博姊妹,說明我們要如何站在聖地時,說:「泰福·彭蓀會長勸告我們:『聖地包含了聖殿、教堂、我們的家和錫安支聯會,這些地方乃是……「一種保障和避難所」〔教約115:6〕』〔‘Prepare Yourself for the Great Day of the Lord,’ New Era, May 1982, 50〕。除了這些,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更多地方。我們想到這個字時,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某個實際的環境或地理位置。然而,也可以指『某種特殊的情況、處境或心理狀態』〔Merriam-Webster Online, ‘place,’ 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place〕。這意謂著聖地也可以包含某些時刻——聖靈向我們作見證的時刻,我們感受到天父的愛的時刻,或是我們的祈禱得到答覆的時刻。此外,我相信每當你鼓起勇氣捍衛正義時,尤其是在沒有其他人願意這麼做的情況下,你就是在建立一處聖地」(「妳的聖地」,2013年5月,利阿賀拿,第115頁)。

圖像
一棵樹上成熟的無花果

正如無花果樹長出葉子就代表夏天開始來臨,當出現預言中的徵兆時,也象徵著出主的第二次來臨近了(見教約45:36-38)。

教義和聖約45:35。那些應許都必應驗

雖然第二次來臨的許多徵兆都包含了災難和恐怖事件,救主卻安撫祂的門徒說,這些徵兆都是在指明:「對你們作的那些應許都必應驗」(教約45:35)。這些應許可能指的是千禧年開始後,等待著義人的種種祝福。

教義和聖約45:56-59。聰明的人會接受真理、以神聖之靈為指導

十個童女的比喻最初是耶穌在橄欖山上給予祂門徒指示時所給的(見馬太福音25:1-13)。教義和聖約為這個比喻提供了一些解釋,說明那應許給聰明人的祝福包括當祂在千禧年間來到世上統治時,他們將與主同在的這個應許(見教約45:56-59)。聰明的人被描述為那些「接受真理、以神聖之靈為指導,又沒有受騙的」(教約45:57)。

圖像
五個是聰明的,瓦特·雷恩繪

五個是聰明的,瓦特·雷恩繪。耶穌基督第二次來臨時,十個童女的比喻必將應驗(見教約45:56-57)。

十二使徒定額組大衛·貝納長老說明,教會的每位成員都有機會接受神聖之靈為指導。他說:「在這個日益邪惡的世界裡,要承受『神聖之靈為〔我們的〕指導』(教約45:57)不但是可能的,更是我們靈性的成長與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我們後期聖徒有時會在言談舉止中,把在生活中辨認聖靈的影響力視為少有的特例。可是我們要記住,聖約的應許是我們能一直有祂的靈與我們同在。這項崇高的祝福適用於所有已經受洗、證實和被吩咐『接受聖靈』的每位教會成員」(參閱「使我們得以常有祂的靈與我們同在」,2006年5月,利阿賀拿,第30頁)。

教義和聖約45:60-75

主描述新耶路撒冷,即錫安

教義和聖約45:60-61。「在新約翻譯好以前」

先知約瑟·斯密於1830年6月在紐約州開始靈感本聖經的翻譯工作,他在抵達俄亥俄州嘉德蘭之後繼續進行。先知自從開始這項翻譯之後,就完全專注在舊約上。1831年3月7日,先知獲得教義和聖約第45篇的啟示時,這項翻譯工作已經進展到創世記19:35。主在那時指示約瑟·斯密要開始翻譯新約(見教約45:60-61)。隔天,先知和西德尼·雷格登就開始進行馬太福音的翻譯。「第1頁手稿的日期是1831年3月8日,後面標註著:『藉著神的大能翻譯的新約聖經譯本。』這句話顯明了這兩位弟兄對他們這份工作的感想」(Robert J. Matthews, A Plainer Translation: Joseph Smith’s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A History and Commentary [1985], 73)。

教義和聖約45:62-71。聖徒受到吩咐要建立新耶路撒冷

正如教義和聖約45:62-71所記載的,主教導聖徒要如何為預言中提及的,在主第二次來臨前會日益增加的困難和災難作好準備。他們明確地被告知要聚在一起,按照以諾城的樣式(見摩西書7:18-20),建立一座錫安城。它會被稱為「新耶路撒冷」,並且將是「和平之地,避難之城,……安全之地」(教約45:66)。錫安一詞有時會被用來表示幾個略微不同的事物。這個詞有時候指的是錫安的人民,並以「心地純潔者」(教約97:21)來描述他們。在別處,錫安指的是整個教會和教會在世界各地的支聯會(見教約82:14)。錫安一詞也可以代表特定的地理位置。在這項啟示中,錫安指的是聖徒將建立並用來聚集的一座實體城市。

先知約瑟·斯密(1805-1844)在談到後期時代的錫安時,這樣說:

「建立錫安在每一個時代都是神子民所關心的偉業;是先知、祭司及國王特別喜歡談論的主題;他們快樂地期待,盼望著我們現今的世代;他們以無比喜悅的心情期待著他們所吟誦、書寫及預言的我們這個時代的來臨,但是他們沒能親眼看到就去世了;我們是神所揀選的寵民,要來成就末世的榮耀;這項事工是要讓我們能看到、參與並幫助推進這後期時代的榮耀。

「只要有聖徒聚集的地方就是錫安,她是每個義人為子孫建立的安全處所。

「到處都會有〔錫安的〕支聯會以聚集聖徒。……你們的兒女會在那裡受祝福,你也會在那裡的朋友群中受祝福。福音之網聚集各式各樣的人。

「……我們必須以建立錫安為首要目標。……時候已近,那時只有在錫安和她的支聯會裡的人才有平安」(參閱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2007〕,第186頁)。

百翰·楊會長(1801-1877)幫助聖徒專注在建立後期時代的錫安這件重要的事上。他說:

「我們人生的目的應是建立我們神的錫安,聚集以色列家族,……在我們的見識中貯存知識與智慧的寶藏,淨化我們的心,準備一批人民迎接主的來臨。……

「我們在世上除了建立和鞏固神的錫安之外,就沒有別的事了。這必須依照神的旨意和律法〔見教約105:5〕,並依照以諾建立和完成早期錫安的模式和體制來進行;那早期錫安已被帶到天上了。……我們必須藉著忠信來準備自己迎接錫安從天上回到地上,並要能耐得住她降臨時的光輝和榮耀」(參閱總會會長的教訓:百翰·楊〔1997〕,第113-1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