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會課本與分享時間
一月:選擇權是一項恩賜,讓我們可以為自己作選擇


一月

選擇權是一項恩賜,讓我們可以為自己作選擇

「因此,世人……是自由的;……他們可以藉著全人類的偉大中保,……選擇自由和永生」(尼腓二書2:27)。

歌曲:「因我是神的孩子」

(本大綱第28頁)

在此請以你自己的想法補充課程。每週都要規劃一些方法,來(1)讓兒童辨認教義,(2)幫助他們了解教義,以及(3)幫助他們在生活中應用教義。問問自己:「孩子要做什麼來學習?我該如何幫助他們感受聖靈?」

第1週及第2週:選擇權是一項恩賜,讓我們可以為自己作選擇。辨認教義(玩猜謎遊戲):告訴兒童,你會在心中想一個詞彙,然後你會給他們提示,幫助他們猜出這個詞彙。請知道答案的人舉手。提示可包括下列事項:我們降生到世上之前就已經擁有這項事物。它是天父賜給我們的一項恩賜,也是天父為我們制定的計畫中重要的一環。撒但想要奪走我們的這項恩賜。我們作選擇時會用到它,它是讓我們能為自己作選擇的一項恩賜。這個詞彙的第一個字是選。兒童猜出答案後,大家一起說:「選擇權是一項恩賜,讓我們可以為自己作選擇。」

促進了解(觀看實物教學和進行討論):在棒子的一端寫上選擇另一端寫上結果,向兒童展示這根棒子。說明我們所作的任何選擇,自然而然都會產生結果。例如,假如我們選擇去練習彈奏一項樂器,我們就會越彈越好。假如我們選擇去觸碰火焰,我們就會被燒傷。請兒童們看,每次你拿起這根棒子,選擇和選擇所帶來的結果都會被一起拿起來。請一位年紀較大的兒童讀尼腓二書2:27,邀請其他的兒童仔細聽,作正確選擇的結果是什麼(自由和永生),以及作錯誤選擇的結果是什麼(束縛和悲慘)。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像此處所示的簡圖。

圖像
agency chart

幫助兒童了解,我們作好的選擇,就會帶來自由和幸福;我們作錯誤的選擇,就會帶來束縛和不幸。邀請兩位兒童到教室前面來,每人分別拿著棒子的一端。請拿著「選擇」那一端的兒童舉一個好的選擇的例子(例如,對人說話很親切);請另一個兒童分享那項選擇可能帶來的結果(例如,能建立長久的友誼)。讓其他幾位兒童重複這項活動。

促進了解(學習經文故事):在本月的前兩週裡,教導經文中幾則有關正確的選擇帶來自由和幸福,不好的選擇帶來束縛和悲慘的故事。可用的經文故事包括,救主和撒但(見摩西書4:1-4);尼腓和拉曼、雷米爾(見尼腓一書第24章、第7、18章);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見但以理書第3章);或阿爾瑪和挪亞王的故事(見摩賽亞書第1719章)。每教導一個故事,就邀請兩位兒童上前來,各拿著「選擇與結果」棒子的兩端。請一位兒童說明故事中的人物作了哪些選擇,另一位兒童則說明那些選擇所帶來的結果。

鼓勵應用(聽故事):在黑板上放一張耶穌基督的圖片,畫幾階通往該圖片的階梯。在一張紙上畫一個簡易的人型貼紙,把這張圖放在最下面的階梯上。講述一則兒童日常可能會作某些選擇的故事,每講出一項選擇,就讓兒童以起立來表示那是好的選擇,坐下來表示那是不好的選擇。例如:「小珍拿走弟弟的玩具,弟弟就哭了。媽媽問小珍,弟弟為什麼在哭,小珍回答說她不知道。」每作一項對的選擇,就移動人型向耶穌前進一階樓梯。繼續把故事說下去,直到人型走到救主那兒為止。討論好的選擇如何帶給我們快樂,幫助我們更接近主。

第3週:在前生,我選擇了跟從神的計畫。促進了解(唱歌):簡短地討論下列概念,然後和兒童一起唱相對應的歌曲:來到世上之前,我曾住在天上(「我曾住在天上」,1999年4月,利阿賀拿,第C-5頁)。我選擇來到世上,取得骨肉的身體(「我是神的孩子」,兒童歌本,第2-3頁;「救主賜我聖殿」,兒童歌本,第73頁)。我會接受洗禮,並獲得聖靈的恩賜(「當我受洗」,兒童歌本,第53頁;「聖靈」,兒童歌本,第56頁)。我可以作好準備去聖殿(「我喜歡看到聖殿」,兒童歌本,第99頁;「家庭能永遠在一起」,兒童歌本,第98頁)。我將會復活(「祂差遣愛子」,兒童歌本,第20-21頁)。

第4週:耶穌基督創造了地球,我可以在這裡學習選正義。辨認教義(觀看實物教學和進行討論):向兒童展示一個裝有許多不同顏色蠟筆的容器,再展示另一個只裝有一種顏色蠟筆的容器。問兒童:「如果你要畫一幅畫,你會想用哪一個裝蠟筆的容器?為什麼?」說明能有許多不同的選擇是一項祝福,見證天父和耶穌基督愛我們,祂們希望我們作正確的選擇。

促進了解(著色):將托兒班課本,看你們的小孩中第35頁的圖畫影印數份,發給兒童來著色;或是邀請他們用相同的標題畫出類似的圖畫。討論圖中的事物是誰創造的,而創造這些事物是為了什麼。教導兒童,天父希望我們好好照顧祂的兒子為我們創造的這個世界,讓兒童分享幾個照顧地球及世上萬物的方法。邀請兒童將所畫的圖帶回家,讓父母將它做成一本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