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23章:個人的責任


第23章

個人的責任

「我們期望各地的成員都學習正確的原則並管理自己。」

約瑟‧斐亭‧斯密的生平

有一天,亞瑟‧黑考克弟兄朝教會行政大樓走去時,看到約瑟‧斐亭‧斯密會長正在開側門。黑考克弟兄是十二使徒定額組的文書,需要進去該棟大樓,於是他「一次兩三階,快步上樓梯,希望在門關起來之前把腳踏進門裡。他正好趕上。進了大樓,他又快步跟上斯密會長,與他一同走進電梯。他對斯密會長說:『希望我也能幸運地從你所開的門擠進天國。』」斯密會長起先沒有回應,黑考克弟兄擔心自己是不是在製造詼諧的同時說錯話了。不過,「等他們進了電梯後,斯密會長對他眨了眨眼說:『兄弟,別打這個如意算盤!』」1

斯密會長不斷以講道和行為來教導他告訴黑考克弟兄的原則;他強調,後期聖徒雖然應當勤奮地幫助他人獲得福音的祝福,但救恩是個人的責任。他也鼓勵聖徒們要自立,在屬世的事務上勤奮工作。他說:「發展潛能,尤其是學會自制,乃是人生的主要課題。」2

約瑟‧斐亭‧斯密年幼時就學會要工作。他的父親經常不在家,所以「他童年有許多時候都在做大人的工作。」事實上,他工作非常勤奮,他「無意間承接了一個年紀較大的人才需要做的工作;年少氣盛的他曾偷偷地幫家裡的一頭牛擠奶,來證明自己有能力做這件事,於是他就被指派一直做下去。」3

他樂意工作的態度一直延續到在英國擔任全部時間傳教士。他在英國期間,妻子露伊寫了以下這封信給他:「我知道你重責任遠甚於重享樂,這讓我非常敬愛你和相信你。我覺得你是個近乎完美的年輕人。」4他除了履行教導別人福音的責任外,也很努力學習福音,充實自己。他在寫給家人的一封信裡,談到他如何努力地背誦一段經文:「我整天都努力在背一段經文,但還沒有背好。不過我已下定決心,若不背好就不罷休。」5

斯密會長把他的工作倫理灌輸給兒女,他告訴他們:「人死在床上,抱負也是一樣。」秉持著這樣的信念,他和妻子每天一大早就會叫孩子起床,把各自負責的部分打掃乾淨,使家裡整潔有序。「父親似乎覺得我們過了六點鐘還躺在床上是一件不道德的事。」他的一個孩子回憶道:「當然,我只有偷懶過一次。父親要我保證不會再犯。」6斯密會長也會幫忙做家事。他和露伊新婚,在蓋他們第一個家的時候,他做了許多工作。多年來,家中的修繕大都是他親自動手,他會在廚房幫忙,也幫忙採收盛產的水果,裝罐保存起來。7

曾經匆忙尾隨斯密會長進入教會辦公大樓的黑考克弟兄,後來擔任了五位總會會長的私人祕書,其中包括斯密會長在內。在這麼密切的往來中,他看到斯密會長一直不斷/在靈性上提升自己。黑考克弟兄說他走進斯密會長的辦公室時,經常看到他不是在研讀經文,就是在閱讀別的書。8

約瑟‧斐亭‧斯密的教訓

1

主期望我們勤奮尋求屬世和屬靈的祝福。

主對〔亞當〕說:「你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創世記3:19;亦見摩西書4:25〕,從古至今,主都呼籲祂的人民要勤奮,要忠信地事奉祂,要工作。……

教會早期在〔猶他州〕這些谷地的時候,百翰‧楊會長和其他弟兄極力強調勤奮的重要;這是必要的,因為我們的先人來到這裡時一無所有。他們必須工作,必須勤勞才行。他們必須生產自己需要的東西,因此他們經常在這方面再三聽到要勤奮的忠告。他們受到教導不要內心驕傲。他們到這裡來是為了能崇拜主他們的神和遵守祂的誡命。他們被告知要謙卑,同時要勤奮。……唉,我多麼希望我們能將此銘記在心,遺憾的是我們已經遺忘了。……

……主說:「你不可懶惰;因為懶惰的人不能吃工作者的麵包,也不能穿工作者的衣服。」〔教約42:42。〕這是非常合乎邏輯的觀念,不是嗎?無所事事的人憑什麼取用勤勞者的收成──如果這個懶惰的人的身體狀況是可以工作的?我完全不贊成任何會慫恿男人懶惰而破壞他們男性氣概的舉動,我也不在乎他的年紀大小。假如一個男人身強體健,能夠工作,不管年紀多大,都應該把自己照顧好;主期望他這麼做。

主在另一則啟示中說:

「還有,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不得不供養自己家庭的人,就讓他供養,他絕不會失去他的冠冕;他要在教會裡做事。每個人凡事都要勤奮。懶惰的人在教會中將沒有位置,除非他悔改並且改正他的方式。」〔教約75:28-29。〕

這就是主賜給今日教會的忠告,這忠告不僅適用於犁田、收割和收成,以及從事工業,同樣也是指一個人應當在屬靈的事物上勤奮,就像他在屬世上努力賺錢維生一樣。9

我們來到世上是為了一個很重要的目的。那目的不是長命百歲,不是耕種田地、收成莊稼、採集果實、有房屋居住和添購今生所需的用品。那不是人生的目的。這些東西是我們在世上生活的必需品,是我們應當勤奮的理由。但是,有多少人把時間花在考慮今生只要積聚世上的財物,生活舒適,坐擁今生所能獲得的一切奢侈品、特權和歡樂就好,卻從不想一想其他的事情呢?

為什麼?因為這一切只不過是過眼雲煙。我們吃是為了延續生命,我們穿是為了保暖和蔽體,有房子住是為了舒適和方便,但是我們應當把這些祝福看作是今生旅程中所需要的短暫祝福。它們對我們的益處就只是這樣,我們離開時,什麼也帶不走。金銀、寶石,所謂的財富,除了讓人能用來照顧自己和滿足今生所需之外,對人毫無用處。10

主……期望我們具有屬世方面的知識,讓我們可以照顧自己屬世的生活,讓我們可以為同胞服務,讓我們可以把福音信息帶給祂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兒女。11

圖像
A father and teenaged son are working together on a small motor in a home workshop

「主……期望我們具有屬世方面的知識。」

我們來世上的目的是要遵行父的旨意,如同它行在天上;在世上做正義的工作;克服邪惡,將之踩在腳下;克服罪惡和我們靈魂的敵人;藉著全能之神的靈感及祂所顯示的大能,超越淺陋、墮落人性中的不完美和軟弱,從而變成真正的聖徒,作主在世上的僕人。12

2

我們最終都要為我們履行職責的情況對主負責。

我們是和我們的信心與良知在打交道;你們不是在和我打交道,不是和總會會長團打交道,而是和主打交道。我的什一奉獻跟別人沒有關係──那是我和主之間的事;也就是說,我在教會中的行為和我遵守教會其他律法及規定的情形也是如此。假如我沒有遵守教會的律法,我必須對主負責,終究要為我忽略的職責向祂交待,而且我也可能需要為我的交誼向教會交待。假如我根據我所了解的主對我的要求,做到了我的職責,那麼我應該就會有無愧的良心。我的靈魂應當會感到滿足,因為我已經根據我的理解去完成自己的職責,我會接受一切的結果。對我而言,這是我與主之間的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如此。

神差遣祂的獨生子來到世上,完成祂肩負的使命,這同一位神也差遣聽得到我聲音的每個靈魂,也就是這世上的每個男人和女人,去完成一項使命;那項使命無法藉由疏忽和漠不關心來完成,也無法藉由無知來完成。

我們應當學習我們對神和對彼此有哪些義務;這些事情極為重要,我們若不投注心思,努力改進自己,在一切屬主的事物上增進自己的智慧和知識,我們就無法在屬靈的事物上昌盛,也無法在認識主或增加智慧方面有所進步。13

人很容易把自己的過錯歸咎於別人,而且因為人的本性,我們很容易把已經完成、討人歡喜又有好處的事歸功於自己。我們從來不會想要為自己的過錯、為不討人喜歡的事承擔責任,所以我們盡量把那樣的責任放在別的地方或推給別人。……讓我們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要想盡辦法推諉到別的地方。14

3

神賜給我們選擇權,並期望我們全力以赴去為自己採取行動。

選擇權是主賜給每個靈魂的偉大恩賜,讓每個人為自己採取行動,為自己作選擇,成為主動者,有能力去相信和接受真理而獲得永生,或是拒絕真理而得到良心的責備。這是神最偉大的一項恩賜。假如沒有它,假如我們被逼迫,就像有些人喜歡強迫別人照他們的意思去做,我們會變成怎樣呢?那就不會有救恩;就不會有正義的酬賞;就不會有人因為不忠信而受懲罰,因為人在他們的創造主面前沒有負責的能力。15

有人問約瑟‧斯密是如何管理這麼一大群形形色色的後期聖徒的。他回答說:「我教導他們正確的原則,然後讓他們管理自己。」

這就是教會運作所遵循的原則。我們期望各地的成員都學習正確的原則並管理自己。16

圖像
Participants in a Mormon Helping Hands project in Brazil.

「天父從來沒有頒布任何命令,勉強任何人去做好事……。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採取行動。」

選擇權這項偉大恩賜是賜給人為自己作選擇的特權,從來沒有被取走過,將來也不會。這是一項永恆的原則,讓每個靈魂有思考及行動的自由。天父從來沒有頒布任何命令,勉強任何人去做好事,也沒有迫使任何人做壞事。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採取行動。撒但的計畫則是要摧毀這種選擇權,強迫人去做他要他們做的事。要是沒有這項偉大的恩賜,人在世上就不可能感到滿足。人就算會悖逆神的命令,也必須要有選擇的權利。當然,救恩與超升必須出自不受脅迫的自由意志和個人良好的行為,使正義的酬賞得以賜予,並且給違誡者適當的懲罰。17

我們相信,在我們盡力而為之後,才能藉著恩典得救,也相信所有的人都必須以基督的贖罪為基礎,在主前恐懼戰兢完成自己的救恩〔見尼腓二書25:23摩爾門書9:27〕。18

一切經文中所記載的直接行為和寓意皆顯示出一項重要事實,那就是神已為世人做了他們所無法做到的事,使他們得以獲得救恩,但是祂期望世人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自己做一切的事。

按照這項原則,要已經復活的神聖使者或屬於天上的使者來到世上,為人執行他們自己就能做的工作,那就違反了在世界奠基之前已經制定的天上體制。……

有一項非常嚴重的錯誤,就是認為耶穌為世人做了一切事情,只要人開口承認祂,就什麼都不需要做。人若要得到救恩,就要有所作為。天使指示哥尼流去見彼得〔見使徒行傳第10章〕,還有亞拿尼亞被差去見保羅〔見使徒行傳9:1-22〕,都是符合這項永恆律法。同樣地,摩羅乃也遵從這項律法,他了解尼腓片上的寫作,但是他並沒有進行翻譯,而在主的指示下,把烏陵和土明交給約瑟‧斯密,讓他透過神的恩賜與大能,得以完成那項重要工作。19

4

我們的兩大責任是尋求自己的救恩,以及為其他人的救恩勤奮工作。

我們有兩大責任。……首先,是尋求自己的救恩;其次,是善盡對同胞的責任。我認為我的首要責任,就我個人而言,是尋求自己的救恩。那是你們個人的首要責任,也是這教會裡的每位成員的首要責任。20

我們首先應當關切的是自己的救恩,我們應當為自己尋求福音的各項祝福。我們應當受洗,並進入高榮婚姻的體制,使我們能夠繼承父國度的圓滿。然後我們應當關心自己的家人、兒女和祖先。21

我們……有責任拯救世人,包括死者與活人。我們藉著到各國宣講福音,把心地誠實的以色列子民聚集起來,來拯救願意悔改的在世者。我們透過去主的殿,代替死者執行洗禮、按手禮、證實等教儀和主要求我們去做的其他事情,來拯救死者。22

這是我的職責,也是各位弟兄姊妹的職責──因為責任已經放在你們身上,那就是在能力範圍內竭盡所能,不要退縮,卻要全心全意光大主給我們的召喚,為自己家裡每一個人的救恩,為我們的鄰人和在國外的人的救恩而勤奮工作。23

研讀與教導的建議

問題

  • 斯密會長在教導兒女工作方面,哪些事情讓你印象深刻?(見「約瑟‧斐亭‧斯密的生平」。)我們要如何幫助兒女更有責任感?

  • 第1部分的教導如何增進你對自立的了解?想一想你能做什麼來變得更加自立。

  • 複習第2部分的忠告。「對主負責」對你而言是什麼意思?

  • 斯密會長教導:「我們期望各地的成員都學習正確的原則並管理自己」(第3部分)。這項教導對於家庭有什麼幫助?這項教導如何能引導聖職定額組和慈助會的運作?

  • 在我們努力為人服務時,你認為「我們首先應當關切的是自己的救恩」為什麼很重要?(見第4部分。)

相關經文

腓利比書2:12尼腓二書2:14-16,25-30教約58:26-28

教學輔助說明

「教導本書時,要鼓勵其他人分享他們的想法,提出問題,互相教導。班員在積極參與的時候,會更準備好去學習並獲得個人的啟示」(見本書第ⅴ-ⅵ頁)。

註:

  1. Joseph Fielding Smith Jr. and John J. Stewart,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1972), 358–59.

  2. Joseph Fielding Smith, in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10.

  3. Joseph Fielding Smith Jr. and John J. Stewart,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51–52.

  4. Louie Shurtliff Smith, in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113.

  5. Joseph Fielding Smith, in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116.

  6. In Joseph Fielding McConkie, “Joseph Fielding Smith,” in Leonard J. Arrington, ed. The Presidents of the Church (1986), 336–37; see also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217–21.

  7. See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12–13, 155–57; Francis M. Gibbons, Joseph Fielding Smith: Gospel Scholar, Prophet of God, (1992), 202.

  8. See Jay M. Todd, “A Day in the Life of President Joseph Fielding Smith,” Ensign, July 1972, 5.

  9.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45, 48–49.

  10. “Salvation for the Dead,”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Apr. 1926, 154–55;亦見救恩的教義,布司‧麥康基編,共3卷(1977),1:67。

  11. Address at the Logan Utah Institute of Religion, Jan. 10, 1971, 2, Church History Library; unpublished manuscript.

  12.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9, 108.

  13.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69, 108.

  14.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32, 88.

  15.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49, 88.

  16. In Conference Report, British Area General Conference 1971, 6;亦見總會會長的教訓:約瑟‧斯密(2007),第284頁。

  17. Answers to Gospel Questions, comp. Joseph Fielding Smith Jr., 5 vols. (1957–66), 2:20.

  18. 參閱「脫離黑暗」,1971年10月,聖徒之聲,第3頁。

  19. “Priesthood—Restoration of Divine Authority,” Deseret News, Sept. 2, 1933, Church section, 4;亦見救恩的教義,3:75-76。

  20. “The Duties of the Priesthood in Temple Work,” The Life of Joseph Fielding Smith, Jan. 1939, 3;亦見救恩的教義,2:138。

  21. Sealing Power and Salvation, BYU Speeches of the Year (Jan. 12, 1971), 2.

  22.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11, 120;亦見救恩的教義,2:182。

  23.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21, 41.